卷首與索引
本系列共分八章,分別為
- 備審十誡(上)
- 備審十誡(下)
- N.多元表現之妥善寫法
- O.高中學習歷程反思之妥善寫法
- P.就讀動機之妥善動機之妥善寫法
- Q.學習計劃與生涯計畫之妥善寫法
- 容易忽視的A~M:如何由此出奇制勝
- 技巧與補遺
本系列文章皆免費公開,筆者於此平台之寫作收入皆為平台抽成後之廣告收入、讀者自願贊助,以及筆者提供之個人諮詢服務(見文末)。此外,本系列應與
【必勝二階面試】系列互相參考,效果方為最佳。
由於筆者出身低收入戶家庭,求學過程又多逢貴人、師長提拔,深知貧富差距之苦與飲水思源之重要,個人諮詢服務有提供折扣和回饋母校方案,一樣見於文末。
文章若欲轉載於其他平台,請透過臉書粉絲專頁:
亞寧 先行聯絡筆者,商討註明作者姓名、用途等事務,感謝。
---
一、恪守校系與教育部規範
參加任何面試、準備書審資料時的第一鐵律:搞清楚遊戲規則。搞不清楚遊戲規則,只要不符合規定就是零分,不管做多少功都是無用功。不需要奢望校系的教授會念在你有多辛苦,規矩就是規矩。
而以下我們看幾張圖片,留意哪些是共同要遵守的規矩,哪些則是某些校系的特有規矩。
這張圖就是各個校系都要遵守的教育部規範,也就是每位考生都要遵守的鐵律。若有違背而被校系在備審資料上打低分甚至零分,申請成績複查沒過也是很合理的。人家明文在先,請做好六月收到成績單後開始準備分科考試的心理準備。
那麼,什麼是各校系的自有規範呢?
我們先來看一些貼心的例子。
以台大醫學系和台大工管系企管組為例:
台大醫學系著重說明每項要求資料分別要怎麼寫、分別幾頁。
那些願意多做功課的人有福了,台大醫學系很顯然對你們是多加眷顧的。他們很清楚地說清楚他們想要看到什麼、每項的頁數上限、格式去哪裡下載。這不是因為台大醫學系特別閒,或是覺得要進來的都是天驕才特別做導引。每年多少人想進台大醫,你進不來又不是教授的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過往(含學習歷程檔案推動前)備審做得五花八門但沒有重點的人太多了,系方一天又得審核這麼多資料,乾脆指定格式,不合格的全部淘汰,留下合格的再專心看就好。
我們再來看台大工管系企管組的要求:
他們就沒有要求得像是醫學系這麼多項,但是針對O、P、Q三項,仍舊做出了「各兩頁為限」的限制,並且製作了一個方便他們檢視的個人資料表請考生填寫、上傳。原因一樣,他們只想看他們需要的資訊,而且這些資訊要符合規則,不符合規則就是連語文能力都不具備,不需要浪費什麼時間,打低分或零分就對了。考生很忙,系方的教授、助教絕對比考生更忙。
如果考生申請的學校也有像台大這樣做出書面資料製作導引,那是考生的幸運,請按部就班完成;如果沒有,請不要急,除了檢視校系分則以外,去考生申請上的系所,點開系所的招生資訊、介紹、願景、系史或系主任的話,綜合這六項裡面總能湊出一些對於這個校系對想招收的學生之期待。倘若還是沒有,那可能就要求助於念過該校系的學長姐、熟悉該領域專業的前輩,或是貴校的輔導室,也許會有資源。
記住,一定要釐清規則,以免在第一步就被淘汰,或是在評分環節因備審資料不符規範而被打低分而落榜。
二、多做功課,釐清校系想找的人才
延續上一點,我們這一次參考台大工管系企管組想找的人才,他們寫得非常清晰,清晰到一般的高中生看了應該會覺得滿抽象的。
面試禁止攜帶任何物品入場這點應該沒有問題啦。
可前面各種管理來作整合的領導專才這一大段,可能對許多學生就會感到疑惑;而後面的那一串能力可能會更疑惑?語言能力還好理解,不就是英檢、日檢證書嘛!但問題解決能力是什麼?團隊領導能力是什麼?我們可能需要一些翻譯。
這個就是要做功課的時候了:去搞清楚商管學院的人理解的領導力、管理能力等術語到底可能是指什麼?其實,關於這些,在網路上面都有一些基礎的定義與解釋,例如說,關於商管學院的一些用詞,除了詢問就讀該領域的學長姐、師長,在圖書館檢閱其定義外,也可以取用MBA智庫百科、維基百科中文條目(配合英文條目參看更佳)。
當然,考生要具有一個基礎認知,論學術專業,你是不可能在短短幾個禮拜內追上浸淫數十年的教授;之所以要考生去做功課,不是為了贏,是為了不犯錯。因為同樣的詞彙,對於不同學科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理解的比比皆是。
舉例來說:對於商管學院出身的人來說,人力資源與管理意味著如何將團隊內的人力發揮到極致,追求最大的獲益。這個過程中,我們引入任何機制去激勵員工、讓人力創造更高的效益,多半也是以獲益作為出發點,不是說商管學院的人沒有人道關懷,而是他們必須先追求獲益來為股東和公司負責,那是他們的優先事項。但對於學習社會學出身的人來說,人力資源與管理應該側重在如何讓每個勞動者不只是提供生產力的勞工,應該要設計新機制讓每個人能自由揮灑自己的創意,進而激發自己的潛力,感覺自己在團隊裡像個人一樣被尊重,而不是某件可以被取代的工具,這樣經營團隊才能士氣高昂,進而保證工作效率。
從上述的兩種思路中,這兩種都是一種問題解決能力的體現,但是他們展現出的是不同類型的人格特質與不同學院、不同學門會有的想法。
只是,筆者也要在這裡強調,考生不需要特別去扭曲事實或個人特質來討好校系。一來是教授們都知道考生是高中生,還是璞玉,能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展現出個人的特質就非常不容易了;二來是假裝是假裝不來的,考生只有幾個禮拜惡補,卻用自己的思維活了十多年,面試時臨時一問就破功的話,反而被大大扣分;三來從上面兩種不同學科的思維,卻能有對談空間與類似結論,就表示其實很多東西仍舊是殊途同歸,與其在教授面前裝懂,不如就好好搞清楚基礎定義之後,用自己的想法試著表達與回應,將真實的自己展現出來,那樣的備審才不會顯得超過高中生的程度太多,或是在面試被問起時考生應答不出、露出馬腳。
三、認識自己的短處與長處
其實這份工作應該要在更早之前:申請校系前,甚至高二、高一時就慢慢開始做了。因為,並不是高分、有明顯對應工作的科系就一定適合考生,如果這樣,那國家就不用辦國民教育也辦了,直接全民工程師、律師、老師、醫師......就好啦!
但我們既然已經來到二階了,我們不管想還不想都得面對這個問題了:你的長處/短處是什麼?你是不是真的適合念這個校系?
適不適合?如果有認真按照前兩步走,現在開始走到第三步的你應該心裡多少有底。
但現今考制讓學測綁分科的狀況太嚴重,既然來到這一步了,落子無悔,要回頭就趁早回頭,你還有兩到三個月,作為能通過一階的勝利者,你的成績在分科或可一搏;若要走完就不要三心二意,全力衝完二階。
審視自己的短處與長處是有訣竅與順序的。
首先,考生應該先看自己最弱的點,以及最壞的情況,也就是什麼狀況是你認為你輸掉這場遊戲了。因為,你必須要用盡全力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不管是揚長避短還是截長補短,都是可行的策略,但一定要避免考生面對最壞的情況。
例如:考生的家境不好,家庭條件讓考生不能考慮念私校也不能重考。那麼,就一定要在這個時間點裡面選擇一個穩當的策略,無論如何(就算考慮分科)也要上國立大學再說。
又例如:考生的英文是弱項、數理是強項,那麼對策就可能有幾種:
- 在備審資料中去解釋、掩飾或忽略自己英文弱的事情,此乃下策,容易欲蓋彌彰。
- 加倍努力鍛鍊英文,想辦法讓教授眼睛一亮。此亦下策,考生有這決心和能力,早就沒這問題了,幾個禮拜而已,要衝不是不行,但做得到的人非常少,而且不見得有機會給考生展示。
- 拿出自己在數學競賽、科展等有利資料,去博取目光和話題,將教授的問題聚集在這邊,當教授問起考生「你英文怎麼這麼差」時,考生乘勢表達遺憾:「我也是到了某某競賽之後,要更加精進自己,卻發現校內老師推薦我看的書是原文書時,我才發現自己的外語能力完全跟不上。」以此借坡下驢,順便把讀書計畫裡面的強化英語環節寫得具體一點,讓教授瞭解考生是真的很有熱忱,熱忱到自己都遇到瓶頸了。這不敢說是萬全之策,但至少就是將短處和長處一起發揮出效益來的好策略。
再強調一次,筆者不是希望教考生詐,更不希望教考生自欺欺人。因為進到眾人欣羨,但不適合考生念的系所,最後受苦的是考生本人。這些話筆者每年都在勸考生、學生,但執迷不悟者眾。只能說望各位好自為之。
四、一個校系、一份備審
實際上,每一個校系都是獨一無二的。舉例來說,台大法律三組、政大法律、北大法律三組、輔大法律、東吳法律在不同的法學領域都各有專精,師資不同、學校制度不同,對於這些校系,儘管都有法律之名,但都用同一份備審資料,只是修改一些地方就送出資料,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筆者理解這叫情有可原。
但情有可原不會增加考生上榜的機率,因為教授不認識你。
正常情況下,教授們因為面試時間調整到五月中,他們這時間才剛面試完博士班學生入學,手下的碩博士生也都在幫忙改大學部的期中考考卷,如果教授們還沒有資格夠老的話,還需要想辦法面對評鑑、生出論文,並向國家申請計畫來維持自己的實驗室/研究室的經費無虞,這還只是學校的事務。最好祈禱他們都沒有私事。因此,先前二階面試還在三月時,還有研究生可能會提前幫教授畫個重點,然後在考生進門前到自我介紹的時間裡,是教授正式看考生備審的時間。
現在的忙碌程度,加上教育研究經費拮据,研究生都去幫忙教授寫計畫的狀況下,通常教授們還是同一個時間看到考生的備審資料啦,不過幾乎不會有研究生有空去畫重點了。
(真的不是教授、研究生不認真,是制度逼死人。有興趣可留言,我再來跟大家略談台灣的高教生態......)
備審的詳細製作原則,我後面會有文章細談,這裡只談原則。
各位讀者,你們只要去進行一個簡單的數學運算和運用同理心,就知道為什麼你應該一個校系做一份備審,而且最好做得簡潔、清爽、在平版電腦上面看起來對眼睛沒有負擔:
假設一個校系預計招收30人,系方篩選了3倍,也就是90人來面試。沒有超額,也沒有人退出,就是剛剛好90位同學一起競爭,教授們一天之內要面試完。
也就是說,每一個教授要看不熟悉的名字、臉龐,在一天之內九十次。每一次他們都要聽有點類似的介紹、有點半生不熟的科系刻板印象,但每一次他們都要好聲好氣地當成前面的人不存在一樣,根據考生說的話、考生寫的東西,問有涵養、有意義、不會讓考生接不上話的問題,甚至還要稍微做球給考生接,不然考生回答不出來,考生尷尬,其他教授瞪自己,自己更尷尬。
如果有一份備審資料,它製作得很用心,利於閱讀,排版簡潔、沒有花花綠綠的色彩礙眼,內容方面對於本校系的瞭解程度較高,不是一味自說自話只想推銷自己,而是認真結合自身特質與校系特色去製作的。說教授龍心大悅可能是誇張了一點,但至少印象不會差,而且要問考生問題時也比較有著力點。
九十張臉、九十本備審,考生不需要贏過所有人啊!考生只需要負責達成兩個目的就算贏了一半了:
- 讓考生成為比較有好印象的那三十人。
- 讓考生的備審成為比較傑出的那三十份。
兩者皆達成,勝算就更大。
以上估想呢,是理想值。事實上,比較熱門的校系幾乎都會面臨超額篩選的狀況,導致應面試90人,實際面試超過90人。而各校系也都會有備取名額,除了各校醫科這種極度搶手、可以把備取當沒上的以外,考生們甚至都不用搶著當正取。正取一進去跟備取進去又不會有任何差別,學費照繳、教授對你們也一視同仁,進去之後也是各憑努力。
只有一點是必須記得的:把備審用盡全力做好,那是正常情況下教授唯一認識你的途徑。
五、用字、行文精確,段落與配圖有用才放
承上所述,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用字與行文都要精確了。
一份充滿錯別字、標點錯誤、注音文、冗贅字彙,行文又自相矛盾的文章看起來很痛苦;考生讓教授痛苦,教授可能沒有惡意,也沒有蓄意,但總之就會在分數上不知不覺地讓考生痛苦了。
反正你沒進來系上的話,以後老死不相往來。你們彼此的痛苦也沒什麼關係啦。(聳肩)
一樣,我們延續上面的假設,一位教授一天假設要看九十份備審、面試九十位同學。
考生如果是第一位面試者,恭喜,你將是所有人的標準,你迎接的應該是比較有精神的教授,但你會被全神貫注地檢視,畢竟人家精神好嘛;如果考生在中午前後被面試,那怒氣值可能就累積得不少了,皮繃緊一點,正常人這個時候都是有點想睡的,教授也是人,不會因為做了很多年教授就龍精虎猛;如果考生是接近尾聲才被面試的,理論上有可能遇到教授們也想快速、佛心做完事下班,那考生過關好過,但留下的印象不深的機率也很高;反之,要是教授是敬業型的,要堅持到底,考生不是很好過關,前面怨氣值又累積了八十多份了,再來一個沒邏輯、錯字連篇的,印象是深刻了,但分數可能不會太漂亮。
如果說檢查行文邏輯、錯別字只是基本功,那麼接下來的部分就是成敗關鍵了:
請不要想說履歷空蕩蕩的,不好看,就什麼都放上去。
舉具體的例子說明,我想各位會更明白一點:
如果各位要申請體育大學,放從小到大的空手道獎牌、競賽記錄,乃至於成為國手的歷程,合情合理;如果考生想申請傳播科系,社團記錄放的是曾擔任國術社的美宣,這也合理,至少有相關;但是,申請政治系卻放自己小學到高中所有的國語文競賽紀錄,這個如果教授有問,或考生有額外註解這些紀錄與申請政治系有什麼關係,而且解釋得很不錯,那另當別論。可如果考生什麼都沒寫,教授也沒時間問的話,這可能會被解讀為沒有意義的內容。
同樣的,照片也是。突然放一張身穿浴衣的美照很突兀,但如果是申請日文系,說自己很喜歡日本文化,也有去日本旅行時體驗當地風俗民情,這就稍微合理一些。
總之,大原則就是:如果考生的備審上面出現任何圖文,請確保它有意義且無錯誤。
諮詢資訊與折扣/回饋方案
希望諮詢有多年經驗的專業人士者,歡迎透過臉書粉絲專頁:
亞寧 聯絡筆者。
正常諮詢費:1000元台幣/小時。
貧寒折扣方案:特殊境遇家庭與清寒生(請出具特殊境遇家庭、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證明),免費。
回饋母校方案:
畢業自台中市立四育國中或正就讀/畢業於市立台中一中之學生享7折優惠。
市立台中一中社會組學生享五折優惠。
市立台中一中語文資優班學生免費。
二階獲前往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面試資格之學生,免費。(該生其他校系之備審、面試諮詢亦一律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