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遠端工作會影響溝通和效率嗎?管理者可以讓同事反而更願意主動進公司上班

我任職的公司從疫情之前就開始推動 Work-From-Anywhere,隨著接下來辦公空間更精緻化,這個路線應該會一直走下去了。
這幾年很常被問到:這樣會不會不好管理、不好溝通?工作效率變差?同事之間的交情會不會變淡?
三年多看下來,短期多少會有一點衝擊,但有趣的是,組織果然是活的,人類之間自然會找到一個比較平衡的方式工作。現在公司內大部分的團隊都自主的建立固定見面的模式,不管是會議、增能上課、純粹吃飯聊天,並不如許多人擔心的,好像放出去就回不來了。
今年開始,我跟團隊夥伴建立了每週三是 team-day 的默契,而且中午要一起吃飯,至於吃飯時要配電視、配卡通、玩桌遊,當週值日生可以全權決定。
這個星期中午我們的活動是煎蘿蔔糕,而蘿蔔糕是同事為了拍攝某個企劃,在家裡面自己DIY手作,再帶來公司的成品。在公司的廚房使用克難的器材、翻找出少數可以用的調味料,邊煎蘿蔔糕邊聊著要不要加蛋、邊在旁邊拍照、講屁話,我感覺到公司曾經引以為傲的「吧檯文化」,好像在疫情幾年低迷之後又回來了。
當團隊的氣氛維持正向,我發現即使不是 team-day 的其他幾天,大家也都更願意進到公司了。那個感覺很像是我小時候上學超不想請假,畢業都拿全勤獎。學校有同學比較好玩啊!誰想要在家啊!
當然如果要深究「管理者可以做些什麼」?或許有一些嘗試方向是對的:

一、堅持固定的 1-1 會議

過去兩年我採用每日stand-up會議,快速對焦每個人的狀況,反而1-1 會議一至兩個月才開一次。後來發現「任務督促」遠不如「目標同步」來得重要,在頻率增加的 1-1 會議(兩週一次),我理解夥伴達成目標路上的阻礙、夥伴持續跟我、跟老闆同步公司的目標,當大家都一起解決問題,帶領團隊反而更輕鬆了。

二、提高非同步溝通的效率

從去年底開始堅持累積各種SOP,秉持「X!這件事我真的只想再講最後一遍」的心情,把過去重複demo的事情全部文件化,大幅提高團隊的溝通效率。實際上的效果是:當夥伴來找你討論事情,都會是在試過過往的方法後還是有疑問的時候,於是那時我們是一起解決問題、一起進步,而不是只在交接我過去的經驗而已。
以前說真的有時候很怕在公司會被同事抓住問問題,但現在因為討論都很有品質,我覺得有時候還滿享受那個過程的,甚至可以從夥伴身上學到東西。

三、不只關注夥伴的時間分配,更關注時間品質

過往團隊內部極力爭取 Work-From-Anywhere 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在公司很難「維持一段長時間的專注」。有時候被問問題、有時候有個突發狀況要處理,結果一整天忙得超累,事情卻還是做不完。
仰賴前面非同步溝通的效率提升,團隊試錯、求助、甚至最後無助的時間減少了,能投入產出的時間就變多了。
自動化工具也幫了大忙,在推行了好一陣子之後,現在團隊成員已經會主動用zapier解決一些繁瑣的小事,串接slack發布重要的通知或提醒。這些本來暫存在大腦的煩人事,釋放出來其實都是團隊的生產力。而當人覺得自己是有生產力的,對工作的想法也會比較正面。
-
想想還是覺得很感恩。最近被問到工作怎麼樣?我都說:超累的,但每天都很開心。
其實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但是看到不管老鳥、新手,甚至剛進公司2個星期的實習生都能有貢獻,能在這樣的團隊裡每天解任務還是滿幸福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