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書店書僮半年生活 雜感(上)

想要打些什麼,又覺得腦袋一片虛空。
就像午後雷陣雨,驟然的開始也驟然的結束,恍惚中難以言明書店工作對人生長河中所扮演的具體意義,喜歡也還是喜歡,半年的時間浸泡在書籍裡,也讓心靈重回豐饒,生活的輪廓也變得明顯。
在期盼中開展的書店生活,雖然一進去就覺得有些落差,但因為能感受到書店不斷的成長,就算有些不好的地方,都能先暫時不去管。
書店身處大稻埕,在這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開創書店除了是一種偶然,更又是歷史的必然,一種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百坪多的空間,三層樓,擁有五個書區,如此巨大的獨立書店,說實在也是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建築、心靈、書籍的交會,有種躬逢其盛、舍我其誰的感覺。
一切都在變化中不停進展,李惠貞老師的獨角獸計畫揭開序幕,接踵而至的除了諸多作家及文化事業、媒體的關注,讓書店變得備受矚目外,更多的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善意,書店作為一個空間場域,絕對不是只有賣書,而是把愛書的人都串連起來,他們不只是愛書,更是支持著獨立書店。
希望能做一些好事。
隨著曝光度,建築與書店投資者的故事不斷吸引人潮。書區的營收,也漸漸產生了質變,人潮不斷湧入,過年期間,書店蔚然成為了觀光景點。
雖然人有時多到,真的有點讓人窒息,讓人懷疑這樣的堵塞,該感到開心嗎?但這樣的念頭,又因業績成長的喜悅,而沖淡。加上自從書店開始營業到至今,常常會有路人讚嘆大稻埕開了一間書店,並詢問開了多久,怎麼會有這種 想法,那種眼神中閃著光的感覺,讓人難以忘懷。
更會聽到讀者對書籍陳列的稱讚,雖然內心都覺得太謬讚了,有很多地方都還沒有調整到至臻的境界,但成果被認同,也是有這一番欣慰感。
開書店是一種浪漫,在獨立書店買書更是。在獨立書店,能給讀者的折扣實在是有限,明明讀者都能夠在網上買書,但還是到實體書店支持,這真的是一件讓人感懷的事。
書店與書店店員,與讀者們,再擴及作者、出版社、經銷商們,其實都是同一個圈圈的人,為的目的其實都是——書店不死
與其的相遇,更是在書店工作中,最珍貴的一件事。書店就是相遇的地方,重點在人與人的連結,這點是真的。
不管是遇到了喜歡作家,還是錯失了誰,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起伏。
/
書店主打豐美,經營各式類型的書。書店想要好好生存,重要的是匯聚大稻埕的文化力量。故書店一樓就是圍繞臺灣本土,二樓則是望眼世界,三樓則是美學光影。
開書店不只是為了賣書,也不能只是為了要生存,承接各式類型活動,不是只當作場租收入。而應當是作為作家與讀者的橋樑,達到雙贏的效果。
而不是只是提供場地/設備,成為一種造辦,而無想法。
不然,只會耗損對於文化事業的參與度,喪失獨立書店的精神,那書店就只能是書店,書店店員也只是零售/服務業人員罷了。
/
浪漫是理想,生存是現實。在商言商,書店以商業利益的最大化為合作的優先考量,雖然是無可厚非的事,但若不能做更多的好事,那書店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
事實上有許多可慮之處,危機暗藏在小小幽微之處。隨著時間可能會讓它一次迸發。
快速的成長,有營業額的期許與想像,但沒有書店的方針與信念,實在不能說是好事一樁。
先粗略打到這邊, 雖然是雜感,但還是想說留下來的是有意義/造福對書店生活有興趣的讀者,增加瞭解,而不是自我的情感抒發,至於下篇要寫些什麼,還在思索中。

最近聽「獨角獸圖書館」聽到王聰威推薦了《心靈寫作》這本書,其實在書店工作時就有注意到心靈工坊這一套作品集,除了心靈寫作外,還有療癒寫作、狂野寫作,一直都對內容感到好奇。
聽完Podcast後,在Hyread平台馬上就借閱到電子書,讀了幾章,擲地有聲。認同寫作就像一種修行,與跑步、畫畫的什麼都一樣,是要持續訓練的,或許你之前寫過什麼好文章,但不代表你之後寫的都會很好,還是可能會寫出垃圾,或是充滿埋怨的文字,但重點是還是要寫下來,任其思緒自由馳騁。但當然這也是視情況而定,寫作也是靈活變動,因材因時因地的。
或是感到沒靈感,或是自己寫得很爛時,聽過YUEI編輯小姐推薦過一個方法:把自己以前寫得好的文章,再拿出來看一看;你就會覺得——天呀!寫太好了吧,原來我這麼會寫,然後重新燃起自信,下筆如有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玉塵 (塵世迷走書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