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說「No」很困難,有人說不出口;無法自己決定

我現在工作室的房子,之前租給弟弟,媽媽同住。
他們搬走,我重新整修完後,發現有一支鋁梯在陽台,打電話到弟弟家,媽媽接的,我問:「有一支很舊的鋁梯,是不是你們的呢?」
「是師父的。」
「是不是你們的呢?」問了幾次,回答還是一樣,我說:「你只要告訴我是不是你們的就好,不是你們的話,我再去問是誰的?」
她還是回答:「是師父的。」怎麼這樣呢?
有樣吃的東西,我問她:「你要吃?或不吃?」
「我是不能吃,不是不吃。」我重覆問,她一直重覆同樣的回答。
「你要先說要或不要?不能吃是不吃的其中一個原因。」顯然她聽不進去,搶著說她想說的話。天啊!她為什麼不能說她「不吃」呢?非得搬出「不能吃」的理由不可。
我跟媽媽之間的溝通不良,生氣、痛苦了一輩子,這下好像露出了一點曙光,有點知道為什麼了。
我常常發活動通知,或問人家要不要XX之類的,到了今年,我才恍然大悟,沒回應,就是不要的意思,我就不會再去問了。以前都覺得很困擾,到底你要不要來?是沒看到?忘記了?或不一定?…..,有時候發群組通知時,甘脆加:「要不要來,都請回覆。」這樣就能確定沒遺漏,大家都看到了,沒回覆的,我再用別的方法問。
「告訴你有這個活動,你要來嗎?」
對方忙著說我有XX事,誰要我怎樣,幾點要做XX……
我聽完了,還是要再確認:「那你就不來了?你只要告訴我要或不要就好了,不用講理由啦!」
有人臨時要來租借場地,一開口就忙著說,因為晚上有約人,要到我這裏做什麼……
我的思緒被帶到──晚上要約在我這裏嗎?
為了要等晚上的約,有幾個人要在我這裏等呢?……
結果都無關,她一個人要來工作,我得再確認:「你只要告訴我,幾點到幾點,有幾個人要來,做什麼,就好了。」
這是什麼樣的文化讓許多人視「不要」為不好的事,將「我要」當作說不出口的話呢?
․拒絕人家是不好的,我們要順從別人的要求。
․人家表面上用問的,實際上就是要我去,我不去就違背了他的意思。
․許多人用「問句」包裝指示、命令,就是問假的,如果回答「不要」的話,對方會再勸說,要花許多力氣和腦袋找理由拒絕。
我問的都是真的,只是問你要不要?我要準備座位(茶點或餐點)。有時候有人會再確認:
「你希望我去嗎?」──我說:你想來就來,我沒有希望你來
「有幾個人?我來捧場。」──我答:不用不用,不用捧場,你想來再來。
有些活動的費用是「自投」,有人會問要投多少?「你想投多少,就投多少,不投也沒關係。」那是一種能量平衡,你覺得穫得多少,想用錢回報也可以(有人是以「到咖啡館也要消費」來看待這事的)。
房間借住,也是「自投」,有人再三地問該投多少?應該訂個價錢,好讓人遵循,我說:「你住了,覺得值得多少,就投多少,不投也沒關係,那是給客人安心用的,不要帶著不好意思的心情離開。」她擔心投了太少的話,會不好意思,這方法本來就沒有「太多」或「太少」的問題啊!
寫到這裏,我想到了,「不能自己做決定」,總要將決定權讓給別人,
․要來,順應邀請人的意思,皆大歡喜(她自己這麼認為的);不來的話,得自己開口,那很困難。
․要付多少?主人規定;
․不能來,因為有某些事,不是他自己不要來的;
․還有,活動在規劃時,問他想不想?「看時間,沒事就可以來。」
「你先想你想不想?時間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很想的話,也可以排你可以的時間;如果你不想的話,就不用通知你了。」
天啊!不先想「我想不想?」第一個想到的是「有沒有別的事?」有別的事的話可以做選擇啊!別的事比較重要,排優先?自己想要的不重要?或是從來不想「自己想不想?」這個問題呢?還是有想,但從來不說出來。
這個「不要」好像是個污穢的字眼,說它的話會有很多情緒,「我要」也是,好像是不道德的;外在情況如我的意思的話最好,不是的話,就不回答,閃躲這個問題,有回答的話,也忙著說理由,顯示都是別人造成的(的意思),不是我。
照片:路都規劃好了,我照著走就好,不用去想腳步該落在哪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