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好品格】圖 杜孟蓁/ 文 馮煜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好品格的收集有時候是透過成人的以身作則,或是各種方式引導而學習的,

這天我們討論著本週目標,一起訂下了我們這禮拜想要努力達成的三項目標。

有時候我們會翻著品格收集冊尋找能夠努力調整的點,而因為事件的討論,

我們談到了禮貌、打招呼這件事...從一 早對家人、學校老師、同學們的禮貌,

以及遇到認識的人都可以主動打招呼,展現自己的禮貌。

心芙:我上次有遇到認識的阿姨,有主動跟她打招呼。

老師:那如果你比較害羞,不好意思出聲打招呼,可以怎麼做呢?

幼兒:可以笑一下!或是揮手。

老師:是個很好的方法喔,那你們怎麼打招呼?

恩齊、恆鋕:嗨~!  

有的孩子大方地說著哈囉,有的孩子用微笑回應,用著屬於自己的方式努力達到好品格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贏得他人的喜愛 微笑:書中指出,微笑是最簡單且最有力的贏得他人喜愛的方法之一。微笑能夠傳達友善和熱情,讓人感覺受到歡迎和重視。 記住他人的名字:記住並稱呼他人的名字是展示尊重和關注的具體方式。名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甜美、最重要的聲音,因此稱呼他們的名字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 真誠的讚美
Thumbnail
在這篇生活記實裡,孩子們自發性的將日本文化的「謝謝招待」這種禮貌舉止,融入日常生活中。在用餐後自發地表達感謝,讓家人感受到無比的溫暖與喜悅。這不僅讓孩子們懂得感恩,也塑造了他們的品格與禮貌。讓我們一起輕鬆的來了解這個有趣的過程。
Thumbnail
這時候你心中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請先放下覺得孩子怎麼那麼沒禮貌的感覺,而強迫他一定要和對方打招呼;大人要做的反而是去理解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的感覺,是多麼不好意思、害怕;並以感受來說明友善的向他人問好,那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在公共場合,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的機會,遇到孩子過於活躍時,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立刻制止?或許,透過溫柔指導和正面溝通,我們可以教會他們更多。 以身作則,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孩子最直接的教育。當我們在他人面前謙卑示範,孩子學習到的,遠比單純的「不要」來得多。 一起探索如何在肯定中引導,讓孩子學會
Thumbnail
提到禮儀,大家可能想到裝腔作勢的貴族,或是湯匙要向外舀等繁文褥節。這書對此表示,現代的社交禮儀目標是能夠真誠而有禮的表達自身立場,同時能尊重他人的想法,從而達成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建立更友善的社會。 所以這書並非明確指導大家怎麼應對,而是引導大家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日常二十個社交困境。
從小父親就這樣教導我,大過年的時候,見到人就要面帶微笑,開口就是: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後來,都市人口愈來愈多,距離卻愈來愈疏遠了。人和人之間的防備心愈來愈重。春節期間見到陌生人,也是一臉冷肅。彷彿一個笑臉,就是別有用心? 而我依舊保持著從小的習慣,只是不開口了!免得強人所難!視線有對上時,我就
Thumbnail
生活素養小學堂系列又來囉!第四集的主題是:《小學生的人際相處課》 跟同系列前面幾本一樣,書本的第一頁就是漫畫,非常的吸引人!故事從五年級的轉學生 美麗開始,她該如何融入新班級呢? ​ 此時,小精靈 小朋,先替大家釐清一些問題。為什麼要交朋友?想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呢?接著,小朋在書中傳授了五堂
小孩還在玄關脫鞋狀態就被長輩劈頭斥責:「阿是不會叫##嗎?看到人都不會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贏得他人的喜愛 微笑:書中指出,微笑是最簡單且最有力的贏得他人喜愛的方法之一。微笑能夠傳達友善和熱情,讓人感覺受到歡迎和重視。 記住他人的名字:記住並稱呼他人的名字是展示尊重和關注的具體方式。名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最甜美、最重要的聲音,因此稱呼他們的名字能夠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 真誠的讚美
Thumbnail
在這篇生活記實裡,孩子們自發性的將日本文化的「謝謝招待」這種禮貌舉止,融入日常生活中。在用餐後自發地表達感謝,讓家人感受到無比的溫暖與喜悅。這不僅讓孩子們懂得感恩,也塑造了他們的品格與禮貌。讓我們一起輕鬆的來了解這個有趣的過程。
Thumbnail
這時候你心中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請先放下覺得孩子怎麼那麼沒禮貌的感覺,而強迫他一定要和對方打招呼;大人要做的反而是去理解孩子在面對陌生人時的感覺,是多麼不好意思、害怕;並以感受來說明友善的向他人問好,那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在公共場合,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習的機會,遇到孩子過於活躍時,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立刻制止?或許,透過溫柔指導和正面溝通,我們可以教會他們更多。 以身作則,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孩子最直接的教育。當我們在他人面前謙卑示範,孩子學習到的,遠比單純的「不要」來得多。 一起探索如何在肯定中引導,讓孩子學會
Thumbnail
提到禮儀,大家可能想到裝腔作勢的貴族,或是湯匙要向外舀等繁文褥節。這書對此表示,現代的社交禮儀目標是能夠真誠而有禮的表達自身立場,同時能尊重他人的想法,從而達成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建立更友善的社會。 所以這書並非明確指導大家怎麼應對,而是引導大家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日常二十個社交困境。
從小父親就這樣教導我,大過年的時候,見到人就要面帶微笑,開口就是:新年快樂、恭喜發財! 後來,都市人口愈來愈多,距離卻愈來愈疏遠了。人和人之間的防備心愈來愈重。春節期間見到陌生人,也是一臉冷肅。彷彿一個笑臉,就是別有用心? 而我依舊保持著從小的習慣,只是不開口了!免得強人所難!視線有對上時,我就
Thumbnail
生活素養小學堂系列又來囉!第四集的主題是:《小學生的人際相處課》 跟同系列前面幾本一樣,書本的第一頁就是漫畫,非常的吸引人!故事從五年級的轉學生 美麗開始,她該如何融入新班級呢? ​ 此時,小精靈 小朋,先替大家釐清一些問題。為什麼要交朋友?想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呢?接著,小朋在書中傳授了五堂
小孩還在玄關脫鞋狀態就被長輩劈頭斥責:「阿是不會叫##嗎?看到人都不會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