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之政,謂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喜怒之間,必明其類。」
喜怒,君王的情緒管理。事實上,喜怒跟賞罰是連動的。
馬雲有句名言,還有人記得他是誰嗎?
員工辭職的理由百百種,其實不外乎兩大類:「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我朋友比他還早就跟我說過類似的話,也許更直白一點。
「我們出來工作,要不圖個錢,要不求個爽,還真的跟你在那邊共體時艱逆?」
是的,以現代角度來說:賞罰就是酬勞。
老闆的喜怒,則牽涉到員工的心情。
該喜則喜,該怒則怒。
喜怒無常,人必遠之。
「怒不犯無罪之人,喜不從可戮之士,喜怒之際,不可不詳。喜不可縱有罪,怒不可戮無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行其私而廢其功。」
就算你生氣,也不能因此侵犯到沒有罪過的人。
就算你喜歡,也不能因此聽從該死的人的意見。
反覆說兩遍,之後還會再說第三遍。這個很簡單的概念,對諸葛亮來說,可見得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因私廢公,其實寫功也一樣。
在說的是,規則就會被毀壞。
我這邊有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漢武帝。
雖然人們總是傳頌著各種漢武帝大喜大怒的故事,但其實他不罰無罪之人。能夠聚集有才能的人,創立大漢盛世,憑的並不是只有父祖餘澤。
皇帝的權力很大,但政府組織既是他的工具,也是制衡他的武器。
這是一個從上古到兩漢都存在的潛規則。
當諸葛亮必須跟他的皇帝說,要注意你的私人情緒,其實就代表著蜀漢此時集權已經成功了。
多說兩句:朝廷官員被稱為卿大夫,「卿」是鄉的變體字,意思是那些人原本都是「一鄉之長」。
專有名詞稱為「諸侯」。
先秦以至兩漢所使用的,主要都是這種「類代議制度」。
不要說太長,其實就是蜀漢的朝廷結構,並不是以巴蜀漢三地的鄉豪為主政。
諸葛亮只讓他們當代表,當吉祥物,更多的權力,都掌握在劉備從外面帶來的老班底手中。
但天下沒有不變的勢,後來還是慢慢流動掉了。
「將不可發私怒,而興戰必用眾心,苟合以私忿而合戰,則用眾必敗。」
延伸「行其私而廢其功」,說將軍更是不能被私人的情緒牽著走。
戰爭,第一要務就是團結眾人的心志。你為了自己的私怨而戰,那麼你底下的人又怎麼能團結?
這裡注意一下,為了殺父之仇興兵,不是私怨喔。是「人倫大義」。
所謂的私怨比較像是:袁紹罵了我臭雞蛋,我要打他。那個你們自己去筆戰就好。
或是「我想要佔領荊州來分封給我的親信子弟」。
私,不只是因,也是果。
「怒不可以復悦,喜不可以復怒,故以文為先,以武為後,先勝則必後負,先怒則必後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已經生氣了,就不可以又笑嘻嘻。
已經表示歡喜了,就千萬不要對同一件事情又生氣。
不要被情緒主導了你的行動。
所以打仗,要先筆戰。
當時流行發檄文,有一些檄文大師陳琳的作品,都值得一看(我翻過兩個)。
檄文發出去,嗆爆對方無法回應的時候,引起眾人同仇敵愾一起憤怒的時候,才是出兵的時機。
如果你不能做到,那趕快握手言和比較妥當。
但是諸葛亮的筆戰,有一些跟常人不同的技巧。
你看他說,文先武後,先勝則後負……代換之後就是,文勝則武負。
不是都嗆贏了怎麼會打輸?
因為文怒則武悔。
很簡單說,諸葛亮的意思是,筆戰不要那麼嗆。
理越直,氣越和。
諸葛亮的筆戰,不是要拿著板磚往人臉上拍,而是要先講道理。論勝之後,才發出你的喜怒,決定打臉還是握手。
《諸葛亮集》有這樣一個案例。
劉備死後,曹魏的三公大臣,紛紛寫信給諸葛亮,陳說天命,勸諸葛亮帶整個蜀漢投降,還可以當個藩屬國。
諸葛亮一封信也沒回:「亮遂不報書,作正議」。
他從歷史故事,時事,來論述「不是你大就是正義」、「你們農場文看太多才在那裡曲解」。千萬不要以為那是諸葛亮個性不喜歡與人衝突,像李嚴來嘴他,他就直接嗆爆的。
一碼歸一碼。
因為筆戰決定是否出兵,影響國家氣運,故不可不慎。
Step by step.
「故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憂而不懼,悦而不喜。」
又來中文的博大精深,這個就不要在那邊解釋威跟猛,忿跟怒有什麼不一樣。因為「憂而不懼」已經點出了這君子四不的要訣。
不要把你內心的情緒顯露在外。
「可忿之事,然後加之威武,威武加則刑罰施,刑罰施則眾奸塞。」
Step by step.
先確定這件事,你應該要生氣,然後表露出來。進而執行對應的懲罰。那麼,混亂跟錯誤就能夠被斬斷。
「不加威武,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眾惡不理,其國亡。」
「喜怒篇」的最後,諸葛亮又來了一記回馬槍。直接這樣說:你不表露出來憤怒,那麼即使執行了懲罰,也沒有辦法遏止邪惡的橫行。
國家,就會滅亡。
本篇開頭「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反過來就是「喜事應喜」。
該生氣,就要生氣。
只有君王的憤怒跟刑罰都降下,那麼事情才會回到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