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隨念佛陀的九種德行—人天導師 20

原創–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人天導師 Satthā Deva Manussānaṃ 佛陀是能帶領諸天神與諸人類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 他以現世、來世的人天快樂和究竟解脫等種種適宜的方式來教導人類、天神以及梵天神,令他們捨棄易使人沉淪的五慾(色、聲、香、味、觸),追求終極目標——涅槃,所以稱為人天導師。【達到厭離智】
同樣的,一旦禪修者發現所執著、熱愛的名色原來是充滿過患(無常、苦、無我),他們感到厭離,只想擺脫,就像欲擺脫毒蛇的漁夫。為了要擺脫名色的糾纏,禪修者除了繼續倒廻觀名色的無常、苦、無我三相之外,沒有其它辦法。正如欲擺脫危險的漁夫,不敢隨便就放開毒蛇,因為它可能轉過來咬傷自己;唯有把它弄弱後,使之不能轉頭來咬人,再加以丟棄。
當禪修者再觀名色的無常、苦、無我三相,會逐漸捨棄怖畏與欲樂,而對一切行法感到中捨,這是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
【體證涅槃】
一旦行捨智的智慧成熟,他便會見到涅槃——在他的心中生起了在無始輪廻中從未生起過的須陀洹(入流)道心,此道心取涅槃為終極目標,它同時了知四聖諦——徹知苦諦(五取蘊)斷除集諦(貪欲)證悟滅諦(涅槃)開展道諦(八聖道)
如果禪修者有足夠的波羅蜜,繼續精進修行,則可以證到斯陀含道果、阿那含道果以及最高的阿羅漢道果,並從煩惱中永恆地解脫出來。
這是佛陀如何引導眾生,逐步地讓人們瞭解所謂「永恆身心」,原來是那麼的不可依靠,從而自願捨離愛欲。
佛陀引導吉薩從迷幻走向醒覺
佛陀是最有能力透視眾生性格及習性的導師,在引導眾生從痛苦和迷幻中走向醒覺,佛陀展示了人天導師的善巧。比丘尼吉薩(Kisāgotamī)的故事就是一例。
吉薩看到自己最疼愛的孩子死了,頓時痛不欲生,無法接受事實。她抱著孩子的屍體,到處尋找能讓孩子復活的靈丹。有一位善人憐憫她,便指點她去見佛陀。
佛陀對她說:「只要你能找到一些芥子,我就能救活你的孩子,不過芥子必須取自沒有人死亡過的家庭。」
滿懷希望的吉薩聽了佛陀的指示,就沿家挨戶地討取芥子。芥子是印度家庭常用的香料,但是要取自沒有人死過的家,任憑她怎麼努力,始終還是無法找到。
從來都不知道死亡的吉薩,終於省悟過來。她瞭解到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凡是人都會死亡,她的孩子也不例外。她把孩子的屍體埋葬了,去見佛陀。經過佛陀的開示,她證到入流道果(《法句經》第287偈)
由於佛陀的善巧,吉薩不但從喪失愛子的悲痛中得到解脫,最後還證到阿羅漢道果,徹底地擺脫了生死相續不斷的輪迴。
菩提伽耶的金剛寶座塔
【佛陀對生病比丘的關懷 】
佛陀對弟子的關懷與愛心是無量無邊的。他雖是受人敬仰的、舉世無雙的人天導師,但亦能放下自己的身段,親自為身患重病的弟子洗凈身體。
有一回,一位叫菩提迦陀(Pūtigatta Tissa)的比丘得了重病,身上長滿膿瘡,且愈長愈大,還化成膿血,臭氣熏天〔這是他前世折斷鳥翼的果報〕。同伴和其他弟子都無法照顧他,相繼地離開。無依無靠的他躺在床上,強忍著一切痛苦。
早晨時分,佛陀以一切知智觀察到菩提迦陀有證悟阿羅漢的潛能,然而卻猶如一塊嵌在爛泥裡的黃金,尚未得到啟發。佛陀想:「菩提迦陀的同伴都已無法忍受,離他而去,唯有我才能説明他。要醫治他的心之前,我必須先治療他的身體。 「
佛陀親自動手煮好開水,來到了菩提迦陀的住處,把他連床抬出去為他淨身。 其他比丘見狀,都來幫忙。佛陀對菩提迦陀化膿發臭的身體並不感到厭憎,還親手幫他擦身,清洗傷口,並為他穿上乾淨的袈裟。
佛陀非常清楚,當菩提迦陀身上的汙穢被清洗乾淨後,他沉重的心會變得輕鬆起來,適於接受教法。佛陀告誡他說:
當生命消失時,這個沒有意識的身體被丟棄 在地上,猶如無用處的木頭。
——《法句經》第41偈
聽了佛陀的開示,菩提迦陀證到了阿羅漢道果。
借此機會,佛陀亦教誡弟子們應互相照顧,尤其是對生病的同伴。
世尊說:
比丘們,你們沒有父親,也沒有母親,生病時誰會來照顧你們呢?如果你們不能互相照顧,誰會來照顧你們呢?侍奉生病的比丘,就如侍奉我一般。
善戒尼師 — 個人簡介
👉 點擊查看:善戒尼師簡介
善戒尼師 — 書籍
👉 點擊查看:書籍結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