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書摘《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金惠男著 蕭素菁譯
2011 大田出版
與其說是三十歲,其實可以適用在任何年齡,作者假定三十歲是一個真正成熟的年紀,已經離開原生家庭,開始可以主導自己的人生,在這個階段會碰到自己已經做出一些選擇,選擇的階段性結果會伴隨各種情緒、責任以及反應。
雖然說責任在自己身上,但因為內在小孩採用負面的防衛機制,自然得到負面的結果。作者提到的有投射或投射性認同、戲畫化、逃避和退化、攻擊性轉向自我等不成熟的防衛機制,如果使用負面的防衛機制來面對不滿意的結果,那麼就沒有辦法順利成為大人,像是太宰治 《人間失格》裡的葉藏。
關於內在小孩,作者想說的是內在小孩其實渴望成長,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會自然地遇見曼托(Mentor),只有當我們懇切地想要改變時,也才能聽得見所謂建言,然後可以在心底產生共鳴,促使我們真正付出行動(比如勇於別離及勇敢切斷、做新的選擇),也在面對負面情境時,採取成熟的防衛機制(認同、象徵化、合理化、代替形成、利他主義)。
心中那個受傷的小孩不斷努力,希望能從痛苦中掙脫出來。他費盡心思想重回到過去,好讓傷害不會發生,或是試圖扭轉,讓結果變得不同,用這種方式來克服心中的傷痕。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會不知不覺一再重複經歷過去痛苦的原因。
當類似的痛苦仍在繼續時,你應該要聽懂那個受傷的小孩吶喊說他希望成長的聲音,同時幫他從痛苦的記憶中掙脫出來。除了讓心中受傷的小孩可以盡情哭泣外,還要讓他說出哪裡會痛,幫他在傷口上擦藥,這樣才能讓過去的舊傷口癒合,送走痛苦的過往。
只要不斷努力,總有一天能感受到成果。你會發現自己不再痛苦,受傷的小孩也不再哭泣,而且開始成長。
作者對於各種情緒狀態(預期性不安、慢性空虛、慢性憂鬱、破壞性倦怠、哀悼、否認━憤怒━悲傷、心理距離、邊緣性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同理心、成功強迫症、重複性強迫、家庭羅曼史。)透過電影、戲劇、小說及部份諮商案例,有明確對應的心理分析、自我診斷以及處方,讀者可以從心理醫生的角度更科學的認識角色,是本書最精彩的部份。
她也說明一些族群現象:直升機母親、媽媽女孩、媽媽男孩、Salardent(salarymen+student)、岩盤水族、微笑面具症候群、道德受虐狂、病態的嫉妒、畢馬龍式的愛情。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作者提供工作狂人格特質的處方:
  • 如果自己在現實中已經變成了工作狂,那麼在它毀掉正常生活之前,應該要如何自救呢?
  • 第一,先訂出休假計劃。《家事女神》中的莎曼珊必須逃離工作的理由,就是因為她的判斷能力已經麻痺,在驚嚇之餘只好選擇離開。我對工作狂們提出以下的良心建議:「疲倦的頭腦無法工作,疲倦時記得要再充電!」休假和工作一樣,都必須刻意製造機會,不能等著它自動上門。
  • 第二,為什麼沒有工作就沒有安全感?工作狂沉溺於工作時的感覺,其實就和酒精或藥物中毒者在酗酒或吸毒時的感覺一樣,他們都有種彷彿被母親擁在懷中待哺的感覺。而他們迷戀這種感覺的背後,隱藏的是擔心受到冷落及拋棄的憂慮和不安。
  • 第三,不要抱著凡事非你不可的想法。當你能認清自己的限制在哪裡時,你該做的工作至少能夠減少30 %左右。
  • 第四,工作是為了過得更幸福。佛洛伊德認為「工作能力」與「愛的能力」是人類身心健康的指標,當工作與愛達到適度均衡時,人生就能擁有安定感及幸福感。
對於愛情和婚姻作者也有很務實的見解,因為這是讓我們不再感到孤身一人的基本欲望,其中問題值得用心克服。
作者也提醒我們「有些問題現在不克服,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既然都是想要幸福,我們或許可以靠近更務實的心理分析,透過更明確的論述,找到自己的位置點,然後使用成熟的心理機制來進行有根有據的蛻變。
其實問題背後都有形成它的原因,要像取經一樣盡力找到它,摸摸它的頭,然後它因為被記得,終於可以消失不見,不會再瘋狂提醒你。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作者的安慰:

你都是對的,所以毫不猶豫勇往直前吧。

當時的你,已經盡力。你現在的決定是對或錯,未來總會讓你知道。

  • 心理分析家德瓦也說過:「病人永遠都是對的。」這句話是說,我們必須承認一項事實,那就是不管病人採用哪種防衛機制、出現哪種症狀,這都是病人自己當時所能做的最佳對應方式。

精彩篇章

我的人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如果你想逃走,就必須先思考一個問題,確定自己是否有想去的地方,還是只想單純地逃跑而已。請記得一點,如果只是想逃離卻沒有明確的目的地,那你的逃離將無法獲得自由,最後只會落入另一個讓你更感到束縛的現實中。
30歲,從「防衛機制」開始檢視
  • 過去無法釋懷的痛苦記憶中會留在心中,在不經意間又會以某種形態出現來折磨我們。過去沒有解決的問題變成了「無解的經驗」,持續侵蝕現在的生活。
我還會有愛情嗎?—愛情與婚姻
  • 其實從事心理分析的人有個原則,那就是「絕不分析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就算是生活一輩子的伴侶,也無法真正完全了解對方。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擁抱彼此所看到的傷口,然後一起去治癒它。愛情不是單方要求,而是彼此需求的調和。
心理學想對30歲人說的故事
  • 就算回到過去,也不會有什麼不同,除非我可以帶著現在的回憶和想法一起回到過去,否則結果還是會一樣,因為那就是當時的「我」。
    avatar-img
    88會員
    1.1K內容數
    我想優化當下小日子的實驗小配方,歡迎一起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JW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21 Upgrade 掙扎之間產生勇氣, 直到自己學會換氣, 淡定其實可以升級, 自己就 可以愈來愈像, 你想你的小孩, 務必成為的 那種 很好的好人。 122 Not Yet 謝謝你婉拒我,我也是 沒辦法 為了不知道的誰, 奇形怪狀地前進, 我想要在牆外, 看著大海、 發呆, 想要翻面時 再一次
    赫曼•赫塞著 楊玉功譯 丁君君校譯 2014 漫遊者文化出版 只有動身離開,才能找到答案。也只有跟著悉達多的足跡,也才驚訝人類的窒箇如此相似,不外乎親情、友誼、愛情、事業和人生之問。 答案在遇到的人身上,在對談之中,以為回答的是別人的問題,最後都是自己合該知道的。 當解答了自己的所有問題,
    一位叛逆醫師的終極療癒之旅 保羅•布倫納著 黃懿翎譯 什麼時候,生命讓你可以做出其他選擇,那就是探索自我之旅的緣份到了。現代的話語會說它是中年危機,但也可能是轉一個彎開啟第二人生,你在比較之後、為了回到健康,而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過法。 我認為作者已經找到了答案,這些答案很多可能剛好是你我在某個階段
    91觀後感01 〈Unsane〉 這是MOD的本週更新影片〈Unsane〉,中文片名是〈瘋人院〉。2018年上映。 緣份我覺得是時間差,和人、書或電影,還有世界上正呼喚我的某地。準備好了,氣氛對了,然後翩翩到來,這部電影想說的不是這種正緣,而是像天災似逃不開的逆緣。 電影就是極端的人生,極端的悲喜和
    61少了一個重要步驟 文本,不是劇本, 劇本需要說明, 才能傳遞出 我理想的表達, 把文本變成劇本, 才是我的工作。 不能只有我看得懂。 62永遠不會過期 我最喜歡的選書方式之一 就是不期而遇, 偶然看到文筆流暢,感覺到原著靈魂的譯者, 就會想看看她們其他的譯作, 比如說鍾玉玨 〈如詩的地毯,喀布爾
    「「那時候我更相信一件事情,就是考試這件事情,其實你只要有理解力的話,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不必死背什麼東西。」《繼文40自述》林繼文 「最好的教學法,是讓學習者感覺不到自己被教;最好的學習法,是讓學習者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學習。」《哥教的是韓語語感》王稚鈞 「康老師的課沒有進度的概念,他在課程初始就把
    121 Upgrade 掙扎之間產生勇氣, 直到自己學會換氣, 淡定其實可以升級, 自己就 可以愈來愈像, 你想你的小孩, 務必成為的 那種 很好的好人。 122 Not Yet 謝謝你婉拒我,我也是 沒辦法 為了不知道的誰, 奇形怪狀地前進, 我想要在牆外, 看著大海、 發呆, 想要翻面時 再一次
    赫曼•赫塞著 楊玉功譯 丁君君校譯 2014 漫遊者文化出版 只有動身離開,才能找到答案。也只有跟著悉達多的足跡,也才驚訝人類的窒箇如此相似,不外乎親情、友誼、愛情、事業和人生之問。 答案在遇到的人身上,在對談之中,以為回答的是別人的問題,最後都是自己合該知道的。 當解答了自己的所有問題,
    一位叛逆醫師的終極療癒之旅 保羅•布倫納著 黃懿翎譯 什麼時候,生命讓你可以做出其他選擇,那就是探索自我之旅的緣份到了。現代的話語會說它是中年危機,但也可能是轉一個彎開啟第二人生,你在比較之後、為了回到健康,而選擇了完全不同的過法。 我認為作者已經找到了答案,這些答案很多可能剛好是你我在某個階段
    91觀後感01 〈Unsane〉 這是MOD的本週更新影片〈Unsane〉,中文片名是〈瘋人院〉。2018年上映。 緣份我覺得是時間差,和人、書或電影,還有世界上正呼喚我的某地。準備好了,氣氛對了,然後翩翩到來,這部電影想說的不是這種正緣,而是像天災似逃不開的逆緣。 電影就是極端的人生,極端的悲喜和
    61少了一個重要步驟 文本,不是劇本, 劇本需要說明, 才能傳遞出 我理想的表達, 把文本變成劇本, 才是我的工作。 不能只有我看得懂。 62永遠不會過期 我最喜歡的選書方式之一 就是不期而遇, 偶然看到文筆流暢,感覺到原著靈魂的譯者, 就會想看看她們其他的譯作, 比如說鍾玉玨 〈如詩的地毯,喀布爾
    「「那時候我更相信一件事情,就是考試這件事情,其實你只要有理解力的話,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不必死背什麼東西。」《繼文40自述》林繼文 「最好的教學法,是讓學習者感覺不到自己被教;最好的學習法,是讓學習者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學習。」《哥教的是韓語語感》王稚鈞 「康老師的課沒有進度的概念,他在課程初始就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往往被期望和責任所纏繞,無論是在工作、家庭還是人際關係中,我們總是不斷追求完美,力求不犯錯。然而,這種過於嚴苛的要求往往讓我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最終陷入身心俱疲的困境。適時的放過自己,其實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心靈的善待,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大部分的心理治療界,經常認為成人心理混亂的問題根源,必然全來自於有缺陷的童年;只要孩童期夠好,成年期也會平安穩定。如果這個關於發展的古老精神分析模型確實無誤,那麼在個體五歲以後,就不再需要在治療上或發展上做任何事情,只要解開早期所造成的錯誤即可。
    Thumbnail
    明白每個人的心靈都有「復原力」,好好增強感受著個部分並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後設認知」,能夠幫助我們在工作、學習、人際關係、自我探索上達到更高程度的發展,以及更舒服的順應在這些關係裡。
    Thumbnail
    部分的人多是很容易把自己當作受害者。比如說,今天報告沒做好或東西遲交,可能許多主管的第一個反應是卸責給下屬:「因為那個誰的工作能力有狀況」、「那個誰沒有把控好時程」或「那個誰如何如何」……總之,總有「那個誰」可以成為最適切的背鍋俠。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40歲後,如何度過中年危機?心理學家榮格說真正的治癒是成為自己。這是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我們世俗上的貪嗔癡讓自己迷失了,所以還不知道成為自己的真義在哪裡?   常常碰到40歲以後的同事朋友都會很緊張擔心自己以後老了的生活,當然也會有一些人根本不擔心,這是每一個人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