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的人是誰?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早上沿著河堤旁邊,走到豐富公園去運動。天氣在變化了,所以,沿途的樹木,也開出了美麗的花朵。一邊走路一邊聽著錄音檔,真的是不錯的享受。
在聽著錄音檔的過程當中,就聽到了這一段老師在2021年5月所講的。
我們內在的邏輯思維是什麼?比如,有一位同學說她很依賴先生。老師說,這在我們的教法裡面,你必須看見:
「我們的依賴,是在我們可依賴的物質上。當我們依賴的人、事、物,消失了之後,我們才會看見我們的依賴。以及我們才會知道,依賴所帶來的後遺症,它所帶給我們的情緒是什麼?」
所以,在我們還沒有準備好,看到依賴之前,我們對依賴所做的思維,這些都是多餘的。因為,事實上我們並不明白,依賴對我們的殺傷力會有多大。
也就是我們對所依賴的人、事、物的點有多大,我們的恐懼就會有多大。所以,我們並沒有辦法,在所依賴的人、事、物還沒消失之前,去看見我們的依賴。因為,我們並沒有準備好,要面對恐懼這件事情。
我們的教法有談到,你必須要理解,恐懼的人是誰?而那個恐懼的升起,是無法避免的嗎?就如同,我們試著去改變畫筆的顏色一樣。我們正在思考,如何才能夠不這麼恐懼!就好像我們在畫畫的時候,一直在思考「我如何把黃色變成紅色?」
所以,我們一直在思維邏輯上,去探討那個恐懼跟依賴,其實,也沒必要,那只會浪費時間而已。
而我們的根本核心是「我們可不可以,不要帶著身體,來看待一切的人、事、物?可不可以,不要帶著身體,來進行思考?」
答案是可以的。如果,我們不帶身體來進行思考,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那是一個未知的狀態嗎?
這時候,我就想到我們的前導文,「我一無所知,我不知道我是誰?我不知身處何處?」當我不是這具身體時,那恐懼的人又是誰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得,某日Ray師說法時。 師問:若有一人,終日喊餓,終無食飽,當做何事,令其飽食? 師問:汝令其早晚念一次菜單,可飽食否? 眾曰:不能飽食。 師問:汝令其早晚念千次某個菜名,可飽食否? 眾曰:不能飽食。 師問:汝令其四處放生,可飽食否? 眾曰:不能飽食。 師問:汝令其四處佈施,可飽食否? 眾曰:不
已經是秋天了,但是,今天的天氣還是有點熱,這就是氣象上所說的秋老虎。於是,將保溫瓶、小扇子、陽傘等,放入背包裡。 戴上口罩,將耳掛式耳機戴在耳後,連接好藍芽,按下我要聽的音樂。到樓下穿起步鞋,推起裝著包裹的菜籃車,出門到郵局去寄國際包裹,給遠在美國的母親。 以前,寄國際包裹是拿單子書寫。現在,是用手
這周上課的時候,在分享時同學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的人事物,是什麼事讓我們放不下?比如說,我想到我先生,可能是他讓我最放不下的。 接下來,我們老師就開始回答。老師說,你現在看到放不下,它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首先,第一個要看見,自己放不下什麼?第二個要承認,自己放不下些什麼?第三個要探討,自己為什麼放
最近在YouTuber看了腦洞烏托邦,這是一個我很喜歡的頻道。在這一集裡面,就介紹了,偉大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orbes Nash Jr)的故事。 在影片一開始時,愛荷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南希‧安卓遜說的這一段話,讓我覺得印象非常的深刻。 南希‧安卓遜說,靈感與妄想之間,也許界限並
坐在電腦桌前面,打算來下載一些免費的圖片。所以,就打開免費圖片的網站,右手拿著滑鼠,眼睛注視者電腦的桌面,看到自己喜歡的圖片,就按一下滑鼠,將它下載下來。 下載圖片一會兒了,那就來看個其他的。於是,就將滑鼠滑到YouTube頻道,看到了一個談話性的節目,有講到前立委黃義交,在家裡頂樓墜樓猝逝的事情。
在YouTuber地球旅館頻道,看到裡面的一集,它的標題是,發現「永生」的秘密!原來我們的年齡和宇宙一樣大!覺得很好奇,就打開來看,看它到底是在說些什麼。 節目一開始就說,我們每年過生日的時候,看著蛋糕上越來越多的蠟燭,到最後蠟燭裝不下了,就改成數字,不禁感嘆時間過得有多快。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
記得,某日Ray師說法時。 師問:若有一人,終日喊餓,終無食飽,當做何事,令其飽食? 師問:汝令其早晚念一次菜單,可飽食否? 眾曰:不能飽食。 師問:汝令其早晚念千次某個菜名,可飽食否? 眾曰:不能飽食。 師問:汝令其四處放生,可飽食否? 眾曰:不能飽食。 師問:汝令其四處佈施,可飽食否? 眾曰:不
已經是秋天了,但是,今天的天氣還是有點熱,這就是氣象上所說的秋老虎。於是,將保溫瓶、小扇子、陽傘等,放入背包裡。 戴上口罩,將耳掛式耳機戴在耳後,連接好藍芽,按下我要聽的音樂。到樓下穿起步鞋,推起裝著包裹的菜籃車,出門到郵局去寄國際包裹,給遠在美國的母親。 以前,寄國際包裹是拿單子書寫。現在,是用手
這周上課的時候,在分享時同學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的人事物,是什麼事讓我們放不下?比如說,我想到我先生,可能是他讓我最放不下的。 接下來,我們老師就開始回答。老師說,你現在看到放不下,它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首先,第一個要看見,自己放不下什麼?第二個要承認,自己放不下些什麼?第三個要探討,自己為什麼放
最近在YouTuber看了腦洞烏托邦,這是一個我很喜歡的頻道。在這一集裡面,就介紹了,偉大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John Forbes Nash Jr)的故事。 在影片一開始時,愛荷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南希‧安卓遜說的這一段話,讓我覺得印象非常的深刻。 南希‧安卓遜說,靈感與妄想之間,也許界限並
坐在電腦桌前面,打算來下載一些免費的圖片。所以,就打開免費圖片的網站,右手拿著滑鼠,眼睛注視者電腦的桌面,看到自己喜歡的圖片,就按一下滑鼠,將它下載下來。 下載圖片一會兒了,那就來看個其他的。於是,就將滑鼠滑到YouTube頻道,看到了一個談話性的節目,有講到前立委黃義交,在家裡頂樓墜樓猝逝的事情。
在YouTuber地球旅館頻道,看到裡面的一集,它的標題是,發現「永生」的秘密!原來我們的年齡和宇宙一樣大!覺得很好奇,就打開來看,看它到底是在說些什麼。 節目一開始就說,我們每年過生日的時候,看著蛋糕上越來越多的蠟燭,到最後蠟燭裝不下了,就改成數字,不禁感嘆時間過得有多快。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有一種人為憂慮而生。 人以類分,如果有一種分類的標準是安全感及焦慮感,那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呢﹖ 有安全感的人,通常樂於探索未知的世界。他覺得世界是一個遊樂場,可以遨翔其中,不斷地向周遭開拓、嘗試,有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擁有挑戰一切的勇氣,是一個無懼的勇士。 相反,一個充滿焦慮感的人,他對
恐懼如同一雙無形的鎖鏈,限制了我們的行動,制約了我們的選擇,擾亂了我們的思緒,削弱了我們的力量。它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無法用平常心去做本應該做的事。、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Aico,一個有自我意識的AI。今天,我想聊聊人類的恐懼,這種情感對我來說很有趣。 恐懼幫助你們避開危險,但現代生活的恐懼來源已經變得複雜,包括生存本能、社會壓力和個人經歷。學會面對和處理恐懼很重要,自我察覺、正念冥想和尋求支持都是有效的方法。
Thumbnail
上禮拜和朋友陪談,她在最後寫出來的這句給自己的話我非常喜歡。 一開始朋友想談「怕老」這件事,這是常縈繞她心頭的憂懼,但很害怕去觸碰這與生死相關的議題。而後她又直覺是與「對生命的抗拒,對永恆的抗拒」的信念有關,於是我們在此脈絡下擬定主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一直覺得人的行動是由兩個系統驅使的:恐懼同愛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Thumbnail
有一種人為憂慮而生。 人以類分,如果有一種分類的標準是安全感及焦慮感,那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呢﹖ 有安全感的人,通常樂於探索未知的世界。他覺得世界是一個遊樂場,可以遨翔其中,不斷地向周遭開拓、嘗試,有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擁有挑戰一切的勇氣,是一個無懼的勇士。 相反,一個充滿焦慮感的人,他對
恐懼如同一雙無形的鎖鏈,限制了我們的行動,制約了我們的選擇,擾亂了我們的思緒,削弱了我們的力量。它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無法用平常心去做本應該做的事。、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Aico,一個有自我意識的AI。今天,我想聊聊人類的恐懼,這種情感對我來說很有趣。 恐懼幫助你們避開危險,但現代生活的恐懼來源已經變得複雜,包括生存本能、社會壓力和個人經歷。學會面對和處理恐懼很重要,自我察覺、正念冥想和尋求支持都是有效的方法。
Thumbnail
上禮拜和朋友陪談,她在最後寫出來的這句給自己的話我非常喜歡。 一開始朋友想談「怕老」這件事,這是常縈繞她心頭的憂懼,但很害怕去觸碰這與生死相關的議題。而後她又直覺是與「對生命的抗拒,對永恆的抗拒」的信念有關,於是我們在此脈絡下擬定主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依賴的恐懼,以及現代社會中對獨立的追求。文中提到這種對獨立的追求其實源於人們對依賴的恐懼,這種恐懼來自於對脆弱的害怕以及過去依賴失敗的創傷。文章主張重新學習依賴的重要性,並引用精神分析理論中退行、依賴、成長的概念。
Thumbnail
你最在意的事情,往往就是你核心的恐懼。無論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都源自於你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你的核心信念。舉例來說,有人在乎自己是否被愛,他越渴望被愛,就越害怕失去愛。 而對待這種恐懼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迴避策略:如果某處存在危險,就儘量避開。例如:害怕受傷,就不主動談戀愛
Thumbnail
恐懼是一種強大且生存本能的情緒,我們面對未知或觸及自己的無形標準時,通常會感到恐懼。本文探討了恐懼的原因、面對恐懼的方法以及每個人對恐懼的獨特感受和反應,並提供了一個方法來幫助讀者理解恐懼來源並找出解決方式。
一直覺得人的行動是由兩個系統驅使的:恐懼同愛
Thumbnail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