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久以前就知道的有名咖啡廳,今天才知道他離我們這麼近,原來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
通常咖啡廳都是我一個人帶著電腦自己去工作的地方,但位於台中南屯區的十三咖啡,卻非常適合「不是一個人去」。
這是一間無菜單咖啡廳,會喝到什麼咖啡,完全看老闆那天用哪些咖啡豆來煮,而且由於老闆對於純粹品嚐咖啡的堅持,所以完全不提供任何鹹、甜食,當然有需要的可以自備。
因為平日客人少,所以很幸運的,老闆除了有時間向我們介紹來自蘇拉維西、新幾內亞、中南美等各地咖啡,分享了低溫慢烘的好處,還讓我們一問一答的了解到那棟屋子的歷史故事。
這棟建築的建材是全是舊土角厝、建材廢棄物、學校課桌椅等「垃圾」,一邊建造、一邊發想,從2010-2014年慢慢設計建造起來的,天花板和地板用的是學校課桌椅的一根根木板,主要結構是木頭電線桿,石頭柱一天只能疊一塊(一根石頭柱大約有30顆石頭),門口遮雨棚是汽車引擎蓋,某兩面牆是直接從傳統土角厝搬來的,整棟房子充滿重生的生命力,喝一場咖啡,好像跟房子的過去聊了一場天。
我跟朋友在聊天過程中提到,這樣無菜單的咖啡廳跟一般現代化咖啡廳比起來,我如果只有一個人的話,好像會有點猶豫是不是要進去,於是我們開始思考一些可能原因,發現現代化的咖啡廳是屬於純商業的營業場所,人們以金錢換取不被打擾的空間(沒人會來跟你聊天或進行金錢交易動作本身無關的互動)和食物,所以在現代化咖啡廳裡,一人和多人同桌都同屬「獨自」範疇,但在這種咖啡廳,與人(至少老闆)聊天對話是不可避免的基本條件,所以這時候的「獨自」就會比較突兀,甚至讓某些個性的人感到些微或極度不自在。 這樣說起來,現代超市、黃昏市場、傳統早市,也在這個層面上營造出人與人之間距離的不同以及族群區別。早市通常是早上願意或有能力花時間好好「在」市場的族群,因此與攤商寒暄、殺價、請教、交流是常態,黃昏市場大多是下班需要採買,但基於各自原因不選擇超市的族群,所以在某方面有些介於超市和早市之間,交流互動沒那麼多,但也不是完全只有金錢往來,因為商品大多沒標示品名和售價,所以偶爾仍需開口詢問。超市裡的商品標示完整,顧客只需要決定是否要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頂多詢問商品擺放位置,下好離手速速離場。現代都市人如我,對於早市的人際距離是不習慣也會抗拒的,但可能真的偶爾還是需要滿足一下我對於商品資訊更多的了解,所以我判定折衷程度的黃昏市場就成了我的常去地點。 從咖啡廳聊到菜市場,從喝咖啡到觀看世界的交流,我們喝的不只是一杯咖啡,而且也確實不只喝一杯咖啡。
稍微後記最後一個想法:我這次的意識到,其實這次去到十三咖啡之所以能享受到美好的經驗,不是因為這是個多美的地方,或老闆多麼親切,而是由我們和老闆,以及與環境本身之間在互動的動態過程中,逐步創造出來的。這種有別於一般觀光或去其他某些咖啡廳那些比較偏向「觀看」的經驗,而是一種參與式的體驗。
*****圖文皆為作者所有,請勿任意轉載*****
~~~~~~~廣告時間~~~~~~~
翻譯資歷近10年的我,最近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裡面收錄了所有與翻譯相關的討論與譯文,歡迎舊雨新知按讚追蹤:
翻譯人森的滋味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