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覺察的深邃力量:安住在「我存在」的感覺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覺察的深邃力量:安住在「我存在」的感覺中

生活中的簡單事物看似容易,卻往往帶我們通向深邃的智慧與無限潛能。這裡有一個無名的故事:一位讀者熱衷於靈修,特別是美國靈性導師羅伯特·亞當斯和印度聖者薩戈達塔的教導。這些導師強調的核心在於「我就是那個」,也就是安住在「我存在」的純粹感受中。

薩戈達塔的修煉法門極為簡單而深刻——只要專注於「我存在」的感覺。他的上師也是這麼教導他的,而他也將這方法傳授給前來尋求指引的修行者。這種「我存在」的意識,就像是讓自己完全地沉浸在內在的直覺存在感中。

對一些人來說,這可能顯得抽象、難以具體理解,但這份「存在感」其實是我們都能切身體會的。無論我們是否明白、接受或質疑,這份覺察一直都在默默運作。它是我們每一刻體驗的基礎,使得每個當下都變得可能,也為我們打開了與自己深層連結的門。


raw-image


覺察就像一間房間的燈光——當燈亮著,我們能看到一切;但如果把這光芒關掉,就不是僅僅變黑而已,而是什麼都感受不到,甚至沒有黑暗。因為,沒有了覺察,連「經驗」都不會存在。所以,覺察是一種根本的存在,讓所有的感知得以發生,也是我們生命的核心本質。

關於覺察的概念,閱讀相關書籍可以給我們一些理智上的了解,但薩戈達塔和羅伯特·亞當斯的建議更深入:去「感受」並「安住」在「我存在」的狀態中。這種練習,我曾教授過許多人,它讓我們感受自己的覺察,尤其是那個透過雙眼觀看、並不斷察覺一切的部分。這是一種安靜、寬廣的感覺,一種在心中隨時存在的「空間」。如果你嘗試這個練習,開始時可能只是微妙的感覺,但隨著逐漸放鬆,你會注意到內在的寧靜與寬敞,並發現這覺察就像思想和情感的「背景」,而所有的經驗都在它之中流動來去。

本文來至阿迪亞香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5會員
14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羅倫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1/08
靈性,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內在的實修 在靈性學習的路上,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閱讀各種靈性書籍,記錄下那些看起來美好又充滿智慧的語錄,彷彿掌握了某種高深的真理。然而,當真正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我們才發現,這些美麗的句子派不上太多用場。 知識與實修的落差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1/08
靈性,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內在的實修 在靈性學習的路上,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閱讀各種靈性書籍,記錄下那些看起來美好又充滿智慧的語錄,彷彿掌握了某種高深的真理。然而,當真正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我們才發現,這些美麗的句子派不上太多用場。 知識與實修的落差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Thumbnail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Thumbnail
覺察的深邃力量:居住在「我存在」的感覺中 生活中最簡單的事物並不總是簡單的,事實上,這些非常簡單的問題常常打開通向深邃和潛能的大門。這裡有這樣一個人,沒有留下名字。他一直在閱讀羅伯特·亞當斯的書,羅伯特·亞當斯是一位在80年代左右去世的美國靈修導師。他讀到了羅伯特·亞當斯和薩戈達塔的書,他們都在強
Thumbnail
覺察的深邃力量:居住在「我存在」的感覺中 生活中最簡單的事物並不總是簡單的,事實上,這些非常簡單的問題常常打開通向深邃和潛能的大門。這裡有這樣一個人,沒有留下名字。他一直在閱讀羅伯特·亞當斯的書,羅伯特·亞當斯是一位在80年代左右去世的美國靈修導師。他讀到了羅伯特·亞當斯和薩戈達塔的書,他們都在強
Thumbnail
探索內在靜謐之源:不會大聲喧鬧的要求任何關注的你 很明顯地,我們可以看到、品味、觸摸、感受、思考,所有這些都有一個原因,因為這是一種體驗,因為它存在。我的意思是,它吸引了注意力。在心靈修煉的眾多方式中,特別是冥想,我們基本上要求我們的意識不要追隨周圍的一切,只是讓思想成為思想,感覺成為感覺,感
Thumbnail
探索內在靜謐之源:不會大聲喧鬧的要求任何關注的你 很明顯地,我們可以看到、品味、觸摸、感受、思考,所有這些都有一個原因,因為這是一種體驗,因為它存在。我的意思是,它吸引了注意力。在心靈修煉的眾多方式中,特別是冥想,我們基本上要求我們的意識不要追隨周圍的一切,只是讓思想成為思想,感覺成為感覺,感
Thumbnail
超越自我:體驗真實與覺知之旅 在思維中,我們常常以為意識必須有一個實體存在,我們被條件化以相信某個意識的主體永遠存在且有意識。然而,直接觀察顯示這是一個謬誤。確實存在著意識,但那意識的主體並非一個「我」。因此,讓我們在此處停下來,因為要超越意識的邊緣需要我們具備安靜、寧靜的能力。當我們停在邊緣時,我
Thumbnail
超越自我:體驗真實與覺知之旅 在思維中,我們常常以為意識必須有一個實體存在,我們被條件化以相信某個意識的主體永遠存在且有意識。然而,直接觀察顯示這是一個謬誤。確實存在著意識,但那意識的主體並非一個「我」。因此,讓我們在此處停下來,因為要超越意識的邊緣需要我們具備安靜、寧靜的能力。當我們停在邊緣時,我
Thumbnail
#好書推薦_《覺察》 自我中心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 身處在高壓及強迫中的人,不知道自己身處在高壓和強迫裡; 陷入在極端偏執思維的人,不知道自己深陷極端中; 處於內心情感凍結的人,不知道自己情感凍結; 淹沒在激烈情緒擺盪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情緒淹沒; 不知道即是無法覺察....
Thumbnail
#好書推薦_《覺察》 自我中心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 身處在高壓及強迫中的人,不知道自己身處在高壓和強迫裡; 陷入在極端偏執思維的人,不知道自己深陷極端中; 處於內心情感凍結的人,不知道自己情感凍結; 淹沒在激烈情緒擺盪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情緒淹沒; 不知道即是無法覺察....
Thumbnail
在哲學諮商中的「覺察自我」是鍛鍊喚醒「覺察」能力的過程,重點不是在將「情緒、感受」的形成原因歸責於自我以外的原生家庭、環境等,而是能學會時時看見自己的「不自覺」有哪些。
Thumbnail
在哲學諮商中的「覺察自我」是鍛鍊喚醒「覺察」能力的過程,重點不是在將「情緒、感受」的形成原因歸責於自我以外的原生家庭、環境等,而是能學會時時看見自己的「不自覺」有哪些。
Thumbnail
《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有感的收穫。 如果對於冥想或印度瑜珈有興趣,薩古魯應該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古魯」(guru)是「驅除黑暗者」之意,而「薩古魯」(Sadhguru)意思是「未受教育的古魯」。
Thumbnail
《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是我今年上半年最有感的收穫。 如果對於冥想或印度瑜珈有興趣,薩古魯應該是大家很熟悉的名字。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古魯」(guru)是「驅除黑暗者」之意,而「薩古魯」(Sadhguru)意思是「未受教育的古魯」。
Thumbnail
最近突然很想要學習怎麼 "活在當下",如何有意識的感受自己的行為。但好像很難去感覺或察覺到,總是在快要感受時,念頭就跑掉了!  這場讀書會我一開始以為是薩提爾的模式,所以沒有想太多。沒想到羅志仲老師在分享的時候,完全就是我近日要找的答案了!  原來是我們的大腦太複雜了!很多念頭一上來時,我們被大腦的
Thumbnail
最近突然很想要學習怎麼 "活在當下",如何有意識的感受自己的行為。但好像很難去感覺或察覺到,總是在快要感受時,念頭就跑掉了!  這場讀書會我一開始以為是薩提爾的模式,所以沒有想太多。沒想到羅志仲老師在分享的時候,完全就是我近日要找的答案了!  原來是我們的大腦太複雜了!很多念頭一上來時,我們被大腦的
Thumbnail
當代對正念冥想教育的興趣通常與東方傳統有關。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談到了同樣的現象,只是他使用了專注 (attentiveness) 與奉獻 (dedication)這兩個詞,或者將這兩個詞結合在一起,稱為純粹感知 (pure perception)。如果沒有知覺、情感..
Thumbnail
當代對正念冥想教育的興趣通常與東方傳統有關。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談到了同樣的現象,只是他使用了專注 (attentiveness) 與奉獻 (dedication)這兩個詞,或者將這兩個詞結合在一起,稱為純粹感知 (pure perception)。如果沒有知覺、情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