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諮商CISA之路-就從覺察開始吧!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休息時滑youtube看到又有頻道剪出薩古魯談話的視頻了,這次下的標題很聳動:《全球900萬人跟隨的印度覺者,不用苦修,達到開悟的最簡便方法!》
6分種的內容很精簡,我一直很喜歡薩古魯幽默的詮釋,常常看了是大笑不已,這次的剪出的內容不僅精簡也搭配了音樂,使人自然而然在平靜的狀態下看完,我也忍不住複製連結分享給幾位親愛的人,這週回南投省親的簡大寶依然是體貼的回我:「好喔」就沒下文了,由於他不在身邊我無法以「請他陪我觀看」的理由要他也看,我只好分享我的感想嘗試勾起他「想看看」的念頭。
我才發現,我過去很忠誠於一種狀態,我選擇痛苦,我就無時無刻都在痛苦中,直到我再也不要痛苦了。
這幾年,你陪著我從痛苦轉向快樂,謝謝你相信我可以,我也一定會。
開悟不是一個目標,是我們要達到的一種品質,我極度痛苦帶來的醒悟是開悟。開悟沒有標準,端賴你必須忠誠於你所選擇的狀態。
寫下這段話給簡大寶時我熱淚盈眶,胸口是滿滿的感謝所帶來的溫熱感,結果簡大寶回我一句話讓我大笑也替我打開了文思的龍頭,他說:「可以整理一下放部落格」。
2018年底,我的生命中發生了重大事件讓我的重大創傷再多一個,這次我很難很難再靠著「好勝的意志力」過著表裡不一的假面生活,一切都毀了。那段時間裡我只能呆望著天空,不停流淚自問:「我到底還有什麼辦法活下去?」我的生活空間只剩下我的房間及黎老師上課的教室,並慶幸著還好博士班的人很少,我傾盡全力維持這每個禮拜三小時的「正常生活」,直到我鼓起勇氣向黎老師請求為我進行哲學諮商。
前面幾次的談話我都需要用掉大把的衛生紙,每一次的談話結尾黎老師會拋幾個議題請我思考並要求我記錄下省思的內容。我在這段時期學著接受自己的悲傷,學著與內在小孩對話,也學著透過「情緒、感受」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及根深蒂固的習氣,漸漸的我有了力量想要好起來,在某一刻黎老師常於談話時詢問我的一個問題突然鑽進我的思緒,他說:「你似乎很享受痛苦?」當下我愣住了,我怎會享受痛苦?我怎麼可能享受痛苦?但是我過往的行為、思維模式⋯⋯我的老天,我在幹嘛?!
情緒及感受是覺察自我的起點,情緒是對於自我狀態的覺察,感受則是關於自己對他者或某事物的觀點,無論是情緒或感受大多是來自於「自我」以外的人事物,因此黎老師才會提出覺察的對象除了「我」之外,還要「覺察他人」及「覺察關係」。一開始在學習哲學諮商方法CISA法時,我苦思要如何將這套方法系統化、技巧化好方便使用及傳授,直到自己出事不得不成為「來談者(被諮商者)」時我才明白「覺察」雖然是方法,但不是現今流行的「解決問題之技巧」,而是重返「人之為人」的自我修煉之起始。
從覺察自己的「情緒、感受」可以探索出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甚至是世界觀,這已是從身體感官及大腦協同運作的層面提升到理智層面的思考,因此「情緒、感受」的形成原因不僅僅是生理、原生家庭、所在環境所給予的被動刺激,更是自我在「不自覺」的狀態下被影響的結果,在哲學諮商中的「覺察自我」是鍛鍊喚醒「覺察」能力的過程,重點不是在將「情緒、感受」的形成原因歸責於自我以外的原生家庭、環境等,而是能學會時時看見自己的「不自覺」有哪些。
四年來我有幸接觸許多方法來鍛鍊「覺察」的能力,有些是間接的使我看見自己及與他人關係的狀態,也有很關鍵的課程及學習使我更清楚哲學諮商為我帶來的助益有多巨大。例如:坊間很流行的領導力課程,是由ICF機構認證培訓出的教練帶領學員認識自我、透過教練引導鍛鍊出領導能力中最重要的影響力。這類課程非常強調「他者」、「團體」,我在此課程中收穫最大的是學會「溫柔」及「忍耐」。
然而已被心理學濫用到失去實在意義的「同理心」,卻是在海寧格家族系統排列的課程中意外收穫,當時我正在與黎老師進行「哲學劇」的教學與實務工作,團隊成員之一即是海寧格家族系統排列培訓出的第一屆華人導師,由於這位美麗的好友的帶領,我很榮幸能加入「新家排」的行列,透過新家排我學會在場域中看見自己的、他人的生命故事,最大最大的收穫是我終於體會到了「他者」。我深刻的感受到黎老師為什麼會提出「互為主體」為哲學諮商的原則之一,我忍不住要強調:不是只用頭腦想,而是理解之外也真切的體會及感受到了他者的狀態。每一次的家排工作為我帶來更寬廣的生命視野,也使我漸漸從心深處湧出對他人的愛,沒有判斷、評語僅是接受及理解。
上個月底,好友邀請我一起與她進行《魔法》的練習,朗達・拜恩的這本著作我認為是相當好的「覺察」練習法,每天我一定會騰出一段時間隨著書本的指引進行感恩,至今是第九天,已出現不可思議的效果。我想起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他主張德行的養成是對真理的認識及不怠惰地實踐,實踐與應用的距離我認為是:實踐是「為真理而做、為做而做」,而應用是「為短暫易逝的利益而做」吧!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仍在某種意識框架中,唯有成為「真正的人」才能真切地體會什麼是自由與幸福,我想我已初嚐其甜美了。
現在,我最感恩的,是過去很忠誠的痛苦著的自己;我也感恩那些我過去想起就有強烈「情緒、感受」的人們,每一個你都使我更確認自己走在「成為人」的路上,感謝你們。
接下來,我要忠誠的喜悅了。
神秘人簡大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茱兒說故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安心・心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活隨想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夢的啟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交易聖杯:揭示投資哲學的奧秘你有屬於自己的投資聖杯? 成功的交易並非僅憑模仿他人,而是要打造屬於自己的獨特交易聖杯。因為別人的成功方法未必適合你。那麼,如何才能打造一個完整的交易聖杯呢?這就要考量到一系列關鍵因素,包括心理素質、資金管理、風險控管以及交易週期。在投機的道路上,你必須精心建構屬於自己的交易體系,才能穩健地追
Thumbnail
avatar
阿傑|慢富日記
2024-04-01
從《黑格爾哲學》談文化資產的真實性(上)   黑格爾(G. W. F. Hegel, 1770—1831)作為德國觀念論之集大成者,又被稱作最後的系統性哲學家。本書為黑個爾著作之選文集,本學期先閱讀了黑格爾三部前期著作,依序為:《精神現象學》(1806)、《哲學全書》之〈小邏輯〉(1817-1830)、及《大邏輯》(1831)。在黑
Thumbnail
avatar
Kuan Ju Lee
2024-03-17
遇見哲學的諮商路迷失在生命的森林中,我開始了這場奇幻的哲學諮商冒險!諮商巫師黛菁是我旅途的嚮導,她的魔法氛圍令我深感安心。在這趟奇幻旅程中,透過她強大的提問魔法,我探索了自己思考的迴圈,如同剝洋蔥一層層解開謎團。
Thumbnail
avatar
Angie
2023-12-05
【1108米勒的投資觀測日報】AI反攻走強,日內轉折訊號教學;強勢股新日興、優群、群光續漲;昇佳電子、聯詠回檔AI反攻走強,日內轉折訊號教學 強勢股新日興、優群、群光續漲;昇佳電子、聯詠回檔
Thumbnail
avatar
Miller
2023-11-08
情緒的關照適可而止就好 哲學諮商vs心理諮商 話說哲學雖然是心理學的老祖宗,但大家都知道心理諮商,卻不多人知道甚麼是哲學諮商(也是因為哲學到近幾十年才開始應用於諮商),我就常常被問說哲學諮商和心理諮商有什麼差別? 說實話到現在我都覺得還沒有想出一個自己最滿意的回答。 記得有一次朋友聚會時被問及,我說:心理諮商或許可以讓你心情變好,但哲學諮商會
Thumbnail
avatar
蘇菲的世界 哲學諮商媽
2023-08-17
我和諮商(十六) 學諮商的N部進化歷程本文是高度納入同儕觀察、以及自我投射的廢文。
Thumbnail
avatar
馬路上的譬喻法
2022-12-04
[哲學思考] 智商 v.s. 經驗?從讀大學的時候,我就在思考,哪些科系越老越有價值? 後來經過一些摸索,得知如果那個科系出來的職業,做越久越難被高畢業的天才取代,越有價值,此稱為經驗老手,薑是老的辣的概念
Thumbnail
avatar
矽谷jojo
2022-08-22
【諮商小說】:一次諮商就復原進來辦公室時,同事提醒我保健室轉介的學生已在等候,「剛剛他在那裡低頭一直自言自語。」學生看過精神科需服藥,所有觀察皆導向一個精神不穩定的可能。學生高頭大馬,高中是橄欖球隊,我想有事時應該打不贏。我請學生進來晤談室,有長期諮商的心理準備。
Thumbnail
avatar
林仁廷心理師
2022-04-21
【諮商小說】:我聽她們的故事──從關係取向來理解青少女小依,15 歲,因中輟此時在諮商室與我對坐,帶著老練又稚氣的臉龐。小依來學園已經半年,早期曾適應不良,合併憂鬱症狀,紀錄寫說進學園前在母親及社工的勸說下墮胎,但事後她卻非常後悔,與母親的關係更是降至冰點。後來狀況稍好,社工師希望她談談與母親的關係,小依願意諮商,不過想談的是自我瞭解及情緒管理這一類。
Thumbnail
avatar
林仁廷心理師
2021-11-03
諮商關係中我與你一起成長​在2020,在學校支持下做了一個愛情實驗:​ 同份方案,分別實施於國中男孩、女孩辦理團體諮商。​ ​發現國中男孩在群聚效應下,最常討論的是異性外表和性器官。但隨著領導者的引導下,男孩紛紛分享過去在關係中被陪伴的經驗。​ 無話不說的親密感​ 確認轉頭你仍在​ 是他們最眷戀的時光。​ ​但關係中不只有
Thumbnail
avatar
徐芸萱 諮商心理師
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