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新的生活感悟是:保持最低限度的物品,不止落實於住宅空間,也要實踐在當下每個行為中。
通常我到公共圖書館,會先將當天用到的物品拿出來擺上桌,包括筆電、書籍、筆記本和筆、水杯、耳機、充電線等。東西多的時候,還會多達10件物品,它們全都無聲地坐在自己面前這張說書桌上,而書桌面積其實並不比小學生課桌大多少。
結果是,我常常「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比如當我在用筆電寫作時,因為看到的旁邊的書,腦子便冒出:「噢,等下要看會書」;又會在真正看書時,因為看到前方的筆電,腦子浮出:「等下要再用會兒筆電做點事情」。
而這種情況似乎也恰好說明三件事:
於是,我開始嘗試減少桌上的物品量,只保留做某件事所需的物品。當我在看書時,我會讓桌面呈幾乎淨空狀態,只留下1本書和1個水杯,其它物品統統收到眼睛看不見的地方。當我用筆電寫作時,我就讓桌面只保留筆電、水杯和耳機。
就算是在家裡泡一杯甜茶喝,也要這麼做,一茶壺一茶杯就足夠,別讓多餘的器具蓋過茶香,別讓多餘的思慮奪走此刻的寧靜。
我想,在日常生活中每切換一件事情前,都做這樣一個「清理雜物的整理動作」,就是在提醒自己「專注當下」,是在內心告訴自己:
好,接下來,我已經確定要來做這件此刻最想做的事情了,那就集中注意力,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做。
即使微不足道的清理雜物動作,如果鄭重其事地做,我覺得也會是一件很有趣又美妙的事情,因為這是自己對物品的一種疼愛和尊重方式。因為就在這麼一段高度集中、沒有雜物的視覺和噪音干擾下,自己享受著桌上、眼前僅有的這幾件物品的專屬、貼心服務。
這種感覺就像在電影院裡,電影開場前,我們停下和同伴的竊竊私語,放下內心的多餘思慮,讓自己沈浸到電影緩慢展開的情節中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