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3|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低潮期

Hello大家好,我是Erin,今天我們要來聊聊「低潮期」,生活總是有許多突發狀況會讓人心情不好,但有時候我們面對的情況是沒有任何事發生,生活一切照舊,但某天醒來有種「什麼都不想做」的感覺,情緒低落想哭,感覺對生活沒有熱情,如果你有這樣的症頭,你可能正在經歷低潮期。

會製作這個主題有一部分原因是我經歷過兩次的低潮期,我本身是非常需要心理能量的人,可以說是這些能量、熱情負責主導我的生活,所以當我離開這段低潮期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我當時生產力薄弱、不快樂、沒有動力」的原因是因為我當時正經歷低潮期。

當然每個人都希望人生充滿積極正向、活力滿滿的奮鬥,但現實就是總有許多的難關挫折,有時候這些挫折累積起來,就會讓你突然失去動力,所以當我歷經第二次的低潮期時,我告訴自己:「What you resist,persists.」(也就是凡是你所抗拒的,就會持續),所以我們應該要去嘗試面對這樣的感覺,而如果你正處在低朝時,不用感覺到悲傷,因為你不是一個人,很多人可能也正在經歷這個過程。

低潮期對我來比較像是:「離峰期」,生活有尖峰就有離峰,有時在下一段熱情來臨前,就是會經歷一段離峰的時光,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也不快樂,感覺人生好像愈想愈沒有意義,不過心理學家提到人們經歷低潮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目標努力而犧牲快樂;二是努力過後卻沒有獲得想要的結果。

但仔細想想,結果本來就未必與努力成正比,我努力的比別人更多,但可能就是有些原因導致結果不理想,抱著破釜沈舟的決心努力反而會讓我們感覺到犧牲,而很多努力會讓我們忘記要照顧自己的情緒,所以在走到目的地之前,適度的取捨是必要的,有時改變一下心態,或許需要花多一點的時間,或是需要改變方向,緩緩走到屬於你的目標也是一個方法,可能還能踏得更穩,走得更遠,讓自己開心也很重要。

那為了提供大家思考,我也統整了一些低潮期可能的更多原因

1.生活長期穩定規律沒有新的刺激:我們都需要擁有變化的生活,穩定是一件很安心的事,但就是會讓你少了刺激,長期下來就影響心情(像我就是很難承受一成不變生活的人,我會需要常常透氣、變換挑戰,記得我讀碩班的時候生活真的比較一成不變)。

2.工作與人相處上累積許多問題沒有解決:我們生活中都需要與人相處,不管是同事、家人、朋友、伴侶,都會有人際關係上的議題,如果長期有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也會成為一個低潮期的引發因子。

3.再來是沒有感覺到明顯的進步:這部分我很有共鳴,因為進步就像運動一樣,不管學任何東西,一開始你會發現自己有明顯的突破,這份突破會促使你努力的繼續成長,一段時間後,你會到達你的成長高原期,也就是一直在前進,也很努力,但卻沒有顯著的成長,這個時候更需要的是停下來思考如何找到突破的點繼續前進,或稍作休息,否則很快地就會對生活感到倦怠。

雖然低潮期帶來的感覺真的很不討喜,但其實低潮期出現的任何情緒都很有意義,不然依據進化論來看,我們的情緒應該早已退化才對,因此我們要相信這些情緒是來幫助我們的,感覺到難過可能是因為你覺得到生活停滯、很疲累,你需要以不同形式暫停一下(運動放空、看看劇休息),憤怒可能是來自你覺得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你可以思考一下轉換的可能,或是稍作休息,所以可以說這樣的情緒其實正在為你自己發聲。

負面情緒沒有對錯,他更是讓我們了解自己的珍貴鑰匙,用心傾聽自己的聲音,就能找到陷入低潮的原因,或許我們不能馬上度過、解決這樣的困境,但是瞭解自己始終會是一個開始。

當我們陷入低潮時,很容易會有自我否定的情緒,不禁想:「我今年達到了什麼目標」、「我現在有比過去更好嗎?」然後陷入焦慮的惡行循環,要破解這個自我懷疑的循環,我自己有三個方法,大家可以嘗試看看。

第一個方法是:「把你做的事情詳細寫下來」,例如我今天好好的整理了房間,去曬了曬太陽,回家倒了垃圾;又或是這週很疲憊還是為了健康去了兩次健身房,為了省錢幫自己做了便當,健康又營養,把這些寫下來會發現:我其實很棒欸。

我一直都有寫日記的習慣,日記上每天有五行的扣打可以寫字,而因為我的強迫症所以會一直想要填滿那些五行空白,有些日子很有生產力,填滿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有些時候就是提不起勁做事,仔細想想還是都有做了一些事情啦,甚至經期來時我整天躺在床上,都可以是為了讓自己好好休息所以今天的目標就是賴在床上休息,我們每個人都公平的一天擁有24小時,其實你做的事情遠比你自己想像的多。

第二個方法是給自己訂每天的小目標,例如我會立下目標:我隔天要出門去曬太陽,把我的Podcast稿完成一半,這個一半可能只是把大綱列出來(完成大綱差不多只花我半小時),那隔天我出門完成這件事以後,我就會寫下來鼓勵自己。

雖然說到底我的稿件並沒有完成,但是我將自己設定的小目標達成了,做這個小目標有一個重點,就是達成以後就結束去做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覺得目標不夠大,之後可以依照狀況增減小目標,但你要知道你完成事情後,就大可放心的去休息,這樣的每一天會讓你感覺到一點成就感與自己的時間,或許就可以慢慢離開低潮的狀況。

第三個方法就是「有計劃地休息」,除了剛剛提到的達成小目標後的休息,可以規劃旅行感受脫離塵囂的感覺,或是去運動感覺當下的專注、體驗沒有體驗過的事情,都是一種有計畫性的休息,會感受到對時間的掌控感。

為了多去感受「我今天做到了某些小事」所帶來的滿足感,要知道採取行動得到的是「行動」本身,聽起來有點籠統對不對,不過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懂的享受過程,而不是「最終結果」,當然有些過程很苦,但要相信都是人生的體驗,我自己也還在努力,雖然結果很重要,但是我們要有意識地告訴自己:努力的你已經很棒了。

我們其實都在生活中努力找平衡,所以未來也可能會不斷地經歷低潮期,不過每一次的經歷都是很寶貴的經驗,希望大家都可以順利度過低潮期。

各位讀者朋友有經歷低潮期的經驗嗎?你們又是如何面對低潮期的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𝙃𝙞,𝙄’𝙢 𝙀𝙧𝙞𝙣👋 𝙈𝙮 𝙢𝙖𝙟𝙤𝙧 𝙞𝙨 𝙨𝙥𝙚𝙚𝙘𝙝 𝙡𝙖𝙣𝙜𝙪𝙖𝙜𝙚 𝙥𝙖𝙩𝙝𝙤𝙡𝙤𝙜𝙮, 𝙨𝙝𝙖𝙧𝙚 𝙢𝙮 𝙡𝙞𝙛𝙚 𝙬𝙞𝙩𝙝 𝙮𝙤𝙪.🎙️👩‍⚕️🤍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Erin China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