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熱天裡吃剉冰是消暑一大樂事,但你知道剉冰配料什麼做的嗎?常見配料如粉粿、椰果的製作原料可能會讓你感到驚奇不已喔!還有為什麼珍珠又叫波霸?關於剉冰配料有很多的故事,還有最重要的是,剉冰配料的熱量,如果不想發胖,一定要看到最後的剉冰配料熱量的排行榜,看看誰是最大熱量地雷。
現在的食品工業發達,但在剉冰配料的領域還是有一些傳統的食品加工法,有些還來自國外,可說是有趣的小歷史,快來看台灣常見的剉冰配料什麼做的。
因為珍珠火紅已久,大家對其原料 ─ 樹薯大概都不陌生,樹薯粉不只用於粉圓的製作,也常常用來做粿類食品,還有部分太白粉。雖然樹薯可以做很多加工應用,是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之一,但它在未經加工前可是含有氰化物的有毒食品,必須經過適當的調製及加工 ,將其毒性減至最低限度才能食用。
※珍珠為什麼又叫波霸?
珍珠其實就是粉圓,這個「雅稱」來自珍珠奶茶,這已是人人皆知,但珍珠的另一個暱稱─「波霸」的由來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根據CNN的報導,波霸一詞起源於台南的一家小販,以當時香港女星葉子楣的豐滿身材為靈感,為大顆的粉圓居名為「波霸」,藉此與小粉圓區別。
粉粿是歷久彌新的傳統食品,它的作法很簡單,粉漿 (以樹薯等材料做成)加上山梔子煮過的黃色可食藥水,攪拌後蒸熟就完成了!
粉粿黃黃的顏色就是來自山梔子裡頭天然的色素「山梔子」,山梔子又名黃梔,花朵曬乾後可作花茶香料。成熟果實也可提取色素作為黃色染料,是食品及化粧工業慣用的天然色素。
西米露是甜品名,一顆顆粉圓般的食材才叫西谷米,但一般台灣人會直接把食材叫西米露。
西谷米是澱粉類製品,最傳統的食材來自棕櫚科的西谷椰子樹中取得的澱粉,西谷米原產於馬來半島、爪哇、蘇門答臘以及印尼等地,它可是太平洋島嶼居民的重要主食之一。傳統西谷米的製作,會先把西谷椰子樹的樹幹取下,將中間的木頭磨碎,經過水洗、過濾掉木頭細屑和纖維後,取得樹幹裡的澱粉,再將澱粉加水調製,以滾動、過篩等方式用成顆粒狀,也就是西谷米。
因為西谷米的原料取得與製作方法都不容易,為了方便,目前台灣市面上許多西谷米多以樹薯澱粉等澱粉來製作,較少使用來自棕櫚樹幹的澱粉。
你知道嗎?椰果是椰子水加入木質醋酸菌種發酵而來的食品。椰果的製作流程從椰子的採收開始,先將椰子剖開取出椰子水後加入固定比例的水分,接著加熱、添加糖分作為發酵基底,最後加入木質醋酸菌來進行發酵,椰子水靜置5~7天左右,會在表面形成不溶於水的膠狀物,也就是椰果。
椰果在成形後仍存有發酵菌種,因此要再經由加熱、殺青來滅除菌種,並透過浸泡冰醋酸、檸檬酸等酸液來防止腐壞,然後才是切塊、包裝,整個製作過程頗為複雜。
想知道其他剉冰配料的熱量嗎?想知道更多就到👉療日子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