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人才而不是人力,讓你在職場中更上一層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想像一下,你現在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公司的組織圖就像一座金字塔一樣,你離最高階主管的距離,可能有7層的差距。假如你現在30歲,並且每5年晉升1級,這樣可能65歲就可以升到最高階主管的位置。但實際上,高階主管的遊戲規則可不是這樣。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卻遲遲未能晉升到更高的職位。這就讓我們思考,除了努力,還需要什麼祕訣?這本書將用血淋淋和超直白的話告訴你,小主管和大老闆的思維差距到底有多大?

這本書的作者具有多元化的經歷,他畢業於台大土木系,曾經夢想成為結構工程師,但最終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當兵後到史丹佛大學取得電腦科學碩士,之後參與了超過20個網路創業項目。他的職場經驗雖然只有三年,但在新創圈當老闆卻有超過10年的經驗。創辦過地圖日記,最近還成立時尚二手精品轉售平台,真的是太厲害了。

另外,要感謝吳家德老師的推薦,這本書叫《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要讓我們以老闆的視角來看待自己,搞清楚職場運作的秘密。讓我們知道,職場並不是只有努力就能夠爬上去,而是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訣竅。

所以,如果你也想要了解如何在職場中更上一層樓,不妨一起來探索這本書的內容吧!

攀登職場高峰的三大秘密通道:

通道一:尋找具有老闆思維的工作,如顧問或老闆特助,這樣你能更容易接觸老闆,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和他們的思維方式接近。

通道二:勇敢創業,但請記住,創業需要熱情和動力和堅定信念,不能只是為了金錢和權力。

通道三:加入新創公司,它們通常是小金字塔,在成功後擴張,給你更多晉升機會。但同時要具備優秀能力,讓新創公司對你感興趣。

如果你現在沒有創業或加入新創公司想法,沒關係。你還是可以開始培養老闆思維,即使你在基層工作,也可以從公司的角度思考。高層主管通常關心是那些能帶來大量賺錢和大量省錢的專案,所以試著將你的工作集中在這些類型的專案上,這將提高你在公司的價值。

不需要向主管拍馬屁,但要學會向上管理

想像你是一位小主管,拍馬屁就像是你的主管提出一個新計劃,你明明知道這個計劃可能有問題,但你卻說:「老闆,這個計劃無可挑剔!一定會成為我們的顛峰之作」這就是拍馬屁,你在表面上稱讚老闆,但實際上你對計劃有很大疑慮。

但是,向上管理就不同了。同樣的,你的老闆提出一個新計劃,你嘗試用事實和數據來支持你的立場,並提出建議,同時最後尊重老闆的決策權。你可以說:「老闆,我理解這個計劃的優勢,但我也想分享另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讓我們的工作可以順利推動。」這是向上管理,你在尊重自己的專業,也再尊重主管的判斷。

另外,你知道嗎,要怎麼樣才能在與主管保持好關係的同時,不讓同事感到眼紅如火呢?作者有個朋友,除了會做事,也很會做人。每次在公開會議上,當主管表揚他時,他都趕快說這是同事家豪、雅婷、怡君的功勞。他非常樂意把每個成功都歸功於別人的幫助。跟他相處的同事都覺得很開心,大家都視他為合作夥伴,而非競爭對手。

有事情的時候,你應該勇於承擔。有掌聲的時候,你應該退得遠遠。其實聰明人都看得出來功勞是誰的,你根本就不需要居功。

raw-image

你是人才還是人力?

在職場中,有兩種人,就是人才和人力。主管心裡其實很清楚,每個人都有一個標籤,只是不會明確告訴你。

人才是那些不僅完成自己份内工作,還樂意幫助同事,共同完成任務的人。主管很喜歡和這樣的人合作,因為他們不會帶來太多的壓力。主管會願意聽取他們的建議,並給予他們更多的空間和機會。實際上,主管會根據不同的方式對待團隊中的每個人,你可以輕易看出哪幾個是主管眼中的人才。

人力通常只在意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對於超出自己工作範圍以外的事情不太感興趣,將工作視為純粹的工作,只為了追求報酬。主管眼中,他們不太可能被賦予更多的任務或機會。

其實,人才有時還是需要兼顧人力,當緊急專案來臨的時候,就需要擔任救火隊員的角色。

另外,主管其實對每個部屬都有一本信任存摺。當你能夠完成工作,表現出有想法,按時完成工作,並主動回報進度時,你的信任存摺的存款就會增加。但如果你犯錯,讓主管為你擦屁股,那麼你的信任存摺的存款就會減少。

小結 成為職場的人才,就是不只把自己份內工作做好,還樂於伸出援手。還有,和老闆或主管互動時,你還可以使用向上管理的方法,就是用事實和數據支持你的觀點,同時尊重主管的最終決策權。別忘了,建立信任是關鍵,按時回報進度、勇於承擔責任,這將會讓你在職場更上一層樓,同時保持好與同事和主管的關係。現在,就一起努力成為那個讓人主管安心,讓同事欣賞的人才吧!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B:課長華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嘿,聰明的讀者們!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當你的上司在年終總結時對你說:「你今年表現很好,但是缺點不少。」感覺是不是好像被潑了一杯冷水?這不是誇獎,而更像是被批評洗臉,對不對? 接著,讓我們想像一個有趣的情境,假如你的上司說:「你今年表現很好,同時缺點不少。」是不是感覺心情好多了,這種說法就像是打成平
孫子兵法提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古代的戰場是打仗,現代的戰場就是職場。在現代的職場競爭中,了解競爭對手和你的優缺點,能在職場上更有優勢。如果了解你自己而不了解對手,最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如果連你自己的特質都不了解,真的會一敗塗地。
生活和工作中經常需要等待,例如,當你等紅綠燈的時候,可能會感到不耐煩;去全聯超市結帳時,看到排隊人龍也會讓人感到不安;而在和家人或重要的人一起等待時,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拿出手機並不停地滑動;此外,電腦開機或啟動軟體的過程緩慢,同樣會引起心煩;去醫院看到人潮排隊繳費及領藥的場景,也容易讓人感到不安。
你有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碰到過一大堆難題和挑戰?或許可以從吳家德老師的身上找到解答。 我已經追蹤吳家德老師的臉書超過一年了,他同時具有許多身分。他既是「NU PASTA」和「天利食堂」兩家連鎖餐廳的總經理,還已經寫了五本書,現在還在博士班讀書。儘管他住在台南,卻每天開車到彰化工作,來回兩百公里
你一定在職場上聽過這樣的話:”你這個人講話沒有邏輯”? 「邏輯思考」這名詞聽起來或許有點嚴肅,但你可以換個角度看待它。在工作上,不只需要懂一門技能,也得學會怎麼說話、怎麼解決問題,甚至怎麼搞定人際關係。在生活裡,還要學習當個更棒的伴侶和父母。這種多方面的學習會讓我們更有自信,也能夠適應變化多端的環境
作家愛瑞克曾說過,只要向不同的領域尋找相類似問題的解答,就能夠產生創意。你一定聽過,有一個台灣品牌在國際上超級有名,就是鼎泰豐。這個餐廳在全球接近200家分店,每家店平日能吸引一萬三到一萬五的人,假日甚至可以達到兩萬人!你可能會感到好奇,他們的團隊如何能夠高效的運作,接待這麼多客人?
嘿,聰明的讀者們!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當你的上司在年終總結時對你說:「你今年表現很好,但是缺點不少。」感覺是不是好像被潑了一杯冷水?這不是誇獎,而更像是被批評洗臉,對不對? 接著,讓我們想像一個有趣的情境,假如你的上司說:「你今年表現很好,同時缺點不少。」是不是感覺心情好多了,這種說法就像是打成平
孫子兵法提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古代的戰場是打仗,現代的戰場就是職場。在現代的職場競爭中,了解競爭對手和你的優缺點,能在職場上更有優勢。如果了解你自己而不了解對手,最少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如果連你自己的特質都不了解,真的會一敗塗地。
生活和工作中經常需要等待,例如,當你等紅綠燈的時候,可能會感到不耐煩;去全聯超市結帳時,看到排隊人龍也會讓人感到不安;而在和家人或重要的人一起等待時,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拿出手機並不停地滑動;此外,電腦開機或啟動軟體的過程緩慢,同樣會引起心煩;去醫院看到人潮排隊繳費及領藥的場景,也容易讓人感到不安。
你有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碰到過一大堆難題和挑戰?或許可以從吳家德老師的身上找到解答。 我已經追蹤吳家德老師的臉書超過一年了,他同時具有許多身分。他既是「NU PASTA」和「天利食堂」兩家連鎖餐廳的總經理,還已經寫了五本書,現在還在博士班讀書。儘管他住在台南,卻每天開車到彰化工作,來回兩百公里
你一定在職場上聽過這樣的話:”你這個人講話沒有邏輯”? 「邏輯思考」這名詞聽起來或許有點嚴肅,但你可以換個角度看待它。在工作上,不只需要懂一門技能,也得學會怎麼說話、怎麼解決問題,甚至怎麼搞定人際關係。在生活裡,還要學習當個更棒的伴侶和父母。這種多方面的學習會讓我們更有自信,也能夠適應變化多端的環境
作家愛瑞克曾說過,只要向不同的領域尋找相類似問題的解答,就能夠產生創意。你一定聽過,有一個台灣品牌在國際上超級有名,就是鼎泰豐。這個餐廳在全球接近200家分店,每家店平日能吸引一萬三到一萬五的人,假日甚至可以達到兩萬人!你可能會感到好奇,他們的團隊如何能夠高效的運作,接待這麼多客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要點1】只關注在自己的工作,沒有注意主管的需求及水深火熱 【試著這樣做】對於向上管理來說,某個層度是建立在你能幫助主管什麼,了解主管的需求和期望是向上管理的基礎。所以僅僅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明白上司的目標和壓力,並主動協助主管,當我們能在關鍵時候出手幫主管一把,其實就有建立起好的開始。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羨慕過那些高階主管的工作方式?想知道他們如何在繁忙中依然能夠做出正確決策,推動組織前進?本文將揭示「執行長思維」的核心秘密,讓你無論身在何種職位,都能像頂尖主管一樣高效工作!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看似沒什麼能力的人,卻坐上了主管的位置。這時,大家心裡都會冒出一個疑問:「這人怎麼能當主管?」今天,讓我們透過小王的故事,來探討一下這個令人困惑的職場現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彼得原理」,指出職場升遷制度導致人才被升到不適任的位置。文中舉例說明,一位能力強的同事升遷為主管後,卻因要求過高使下屬壓力大,反映出職場常見的現象。主管決定員工升遷,拍馬屁者可能比能力強者更易升遷。升遷關鍵在於「拉力」而非「推力」,找對貴人比自身努力重要。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老闆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彷彿一旦坐上主管的位置,就自動獲得了無上的智慧和權威。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德的故事,看看這個意外當上主管的菜鳥是如何從自己的部屬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成為好主管,會影響到你的社經地位、物質生活,還會連帶影響到另一半、子女的幸福與眼界。
Thumbnail
在職場中,強調專業能力與自身價值同樣重要,而向上管理更是一項特別關鍵的技能。 常聽到有人講述著某同事雖能力一般,卻經常獲得升遷或被老闆讚揚。 你可能會想, 是不是這位同事擅長討好老闆呢? 又或者她對老闆表現出極高的忠誠度? 實際上,向上管理在職場中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要點1】只關注在自己的工作,沒有注意主管的需求及水深火熱 【試著這樣做】對於向上管理來說,某個層度是建立在你能幫助主管什麼,了解主管的需求和期望是向上管理的基礎。所以僅僅做好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明白上司的目標和壓力,並主動協助主管,當我們能在關鍵時候出手幫主管一把,其實就有建立起好的開始。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羨慕過那些高階主管的工作方式?想知道他們如何在繁忙中依然能夠做出正確決策,推動組織前進?本文將揭示「執行長思維」的核心秘密,讓你無論身在何種職位,都能像頂尖主管一樣高效工作!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看似沒什麼能力的人,卻坐上了主管的位置。這時,大家心裡都會冒出一個疑問:「這人怎麼能當主管?」今天,讓我們透過小王的故事,來探討一下這個令人困惑的職場現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彼得原理」,指出職場升遷制度導致人才被升到不適任的位置。文中舉例說明,一位能力強的同事升遷為主管後,卻因要求過高使下屬壓力大,反映出職場常見的現象。主管決定員工升遷,拍馬屁者可能比能力強者更易升遷。升遷關鍵在於「拉力」而非「推力」,找對貴人比自身努力重要。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老闆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彷彿一旦坐上主管的位置,就自動獲得了無上的智慧和權威。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德的故事,看看這個意外當上主管的菜鳥是如何從自己的部屬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成為好主管,會影響到你的社經地位、物質生活,還會連帶影響到另一半、子女的幸福與眼界。
Thumbnail
在職場中,強調專業能力與自身價值同樣重要,而向上管理更是一項特別關鍵的技能。 常聽到有人講述著某同事雖能力一般,卻經常獲得升遷或被老闆讚揚。 你可能會想, 是不是這位同事擅長討好老闆呢? 又或者她對老闆表現出極高的忠誠度? 實際上,向上管理在職場中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