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9/11身障者的感人故事背後,不只要堅持,還可能會付出自身健康?!

這是在我高中時發生的故事。F是位肢體障礙生,非常需要特教資源的協助,但由於學校的資源嚴重不足,加上學校方面嚴重缺乏,有特教經驗的第一線老師,導致班導和體育老師等一群老師,都覺得F只不過是腳有點殘缺而已,也沒什麼嚴重的問題。對此看不下去的我,曾經主動嘗試向體育老師說明F的障礙,希望老師能針對F的狀況,調整一下評分標準。

結果當時體育老師給我的回覆是,除非F去找醫院的醫生開證明,否則評分的標準不可能有機會調整。儘管F的走路姿態看起來再怎麼不協調,儘管F的腳上已經穿著變形足的訂製鞋,卻因為遇上不會看,又不願意做調整的老師,而三年都被要求跑1600公尺的體適能測驗。

在和老師溝通失敗之後,我決定去找F溝通,希望F聽了我的想法後,能嘗試主動和體育老師溝通,同時我也告訴F,如果有困難可以去輔導室求助,或是需要人陪著去的話,也可以找我擔任那個陪伴的角色。結果F卻直接反問我,為什麼要去輔導室?我又沒病幹嘛去那種地方?這個問題瞬間讓當時的我愣住了,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F,不過看得出來F似乎有一些防衛心跑出來了。

當時我之所以那麼積極的去幫F與老師們溝通,是因為F是一個可以為了面子,而不分青紅皂白忽視一切的人,F之所以會去跑體適能,一部分的原因也是想向大家證明,自己與其他人並沒有什麼不同。

儘管F從來沒有一次過關,即使有同學出言嘲諷F,F還是依然拖著不協調的身體,持續在操場上跑著。目的就是為了要讓自己看起來和其他同學一樣。不過我必須嚴肅的說,雖然這聽起來好像是個勵志的故事,但事實是,對於肢體障礙而言,這種高度又大量的運動,是很傷身體跟關節的,如果太過激烈,還可能會引發脫臼和骨折,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所以並不是每個身障者,都適合做出突破自身障礙的事,故事感人歸感人,背後卻有可能會危及到他們的身體健康,在突破自我之前,還是要做好事實的評估,及準備才安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你有跟身心障礙者互動過的經驗嗎?身障者平常會遇到哪些困難?第一線的教育現場又有發生什麼神奇的故事,就讓身為學障的我來告訴你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