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Taki-vhalas的小米晚餐

臘肉、小米、羊肉湯,是部落老家最純樸的晚餐。

臘肉、小米、羊肉湯,是部落老家最純樸的晚餐。

前陣子收到阿之寶團隊秀美姐的訊息,和我說他們有一個台灣小米保種計畫正在執行中。我覺得這件「小米」的事,也很值得被大家認識。於是,想在這邊和大家分享2021年,我和小曾到霍松安家族的老家Taki-vhalas拜訪內本鹿回家隊伍的故事。

在霍松安家族的老家,會呼吸的石板屋前,是一個大大的前庭,在布農族人的生活中,那是一個非常多功能的區域,可以是臥榻、交誼廳、曬穀場、柴房、餐廳、廚房...

那天下午,前庭的一隅,Dahu賣力用一根長長的大木杓攪動著鍋裡的小米,燻黑的鍋外是劈啪作響的柴火,熬煮著我們十來人的美味晚餐。「你要不要試試看?」Dahu見我在旁邊看得那麼專心,便把木杓交給了我。

於是,我就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的小米烹調,上次去內本鹿人文工作室Itu Mamahav tu Pasnanavan-山胡椒學習基地上課時體驗到的,是玉米糊,一樣要一直顧的稠狀主食。小米是需要文火與耐心烹煮的食物,傳統的做法很簡單,只需要水和小米,但必須不斷攪拌沸水中的小米們,直到水分收乾、試吃口感合格。

然而,除了半刻不能離開鍋邊外,這其中包含了好多好多眉角:必須把不穩定又時刻在變化的柴火維持在適中大小、小米會隨著水分的收乾不斷地變黏稠所以攪拌力道要漸漸變大才攪得動、每一寸鍋底都不能放過否則會燒焦...

煮到後來,「要怎麼攪拌才最省力且力道均勻,還不會因為小米太黏把鍋子弄翻」就成為了烹調小米的關鍵技術,因為整個過程可能長達兩小時以上,耐力、節奏比爆發力重要得多,是和登山哲學一樣,貨真價實慢慢來的工作啊!雖然我已經很努力在學Dahu「往下鏟後往上勾拉」的動作,但還是沒過多久就因為手酸,速度變慢而把執杓的位置還給了Dahu。他臉上那抹神秘的微笑,好像在告訴我「少年人,多學著點。」

Dahu就這樣煮了一個下午,越靠近晚餐時間,前庭也越顯忙碌,其他人慢慢加入,另起爐灶煮湯的煮湯、煎小曾帶去當伴手禮的臘肉的煎肉,成為充滿活力的「家」。這一切和當代廚房的原則一樣:算準時間,所有菜品一起上桌。

晚餐時刻到了,放飯的歡呼與掌聲是屬於大家的榮光,尤其是煮飯的Dahu。禱告後我們長幼有序就餐,津津有味的吃著那鍋介於濃粥與麻糬之間的軟糯小米。

咀嚼之間,那黏稠有嚼勁卻不彈牙難吞,份量感十足卻爽口,飄著柴香,帶著一點禾本科的微苦襯托出澱粉甘甜的味道,沈澱成兩年後的現在,縈繞在我心頭的小米滋味。

而且那頓飯,我們一粒米都沒留下,因為不只種植的人粒粒皆辛苦,連烹調也粒粒皆辛苦。當每個人出入時都看得見Dahu一下午的辛苦攪拌,有誰還捨得浪費那灌注心意的主食呢?

吃完一鍋親手熬的小米,不只是珍惜食物,更是愛惜家人。

Dahu以古法在院子裡烹調的小米。


台灣曾經有多達324種小米,它們的多元性和台灣島上的原生文化息息相關,甚至更加多樣。每一個原住民族都擁有自己的小米文化,它撐起了生活、建構出了祭儀、形成了圍繞它運行的語言和傳統,最終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島嶼文化。

但「味道」、「口感」、「什麼程度叫合格」,這些只活在台灣每一個原住民族耆老身上的記憶,正在隨著小米食用文化的式微與耆老們的離開而漸漸消失。因為那是只能透過「親身體驗」、「人與人之間直接傳遞」的知識,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透過文字、影像、聲音等數位媒介保留的「觸覺、嗅覺與味覺」記憶呀!

台灣小米的保存刻不容緩,這不只關乎台灣飲食的味覺記憶,更是每一個原住民族極具多樣的文化根基。

阿之寶團隊發起,與許多原住民部落、學校等合作復育超過250種小米品種,並且訪談耆老、進行種原與影像保存的「臺灣小米!種起來!」小米種植計畫 Taiwan Millet Planting Project,進入倒數五天。在這裡推薦給所有體驗過小米、重視台灣原生飲食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的朋友們,我們一起讓這個構築文明的元素、屬於台灣的獨特好味道,繼續被人們看見、食用,一直在這座島嶼上流傳下去吧!

募資計畫請見:https://r.zecz.ec/Y5pc

台灣小米,感謝你的支持!

回饋的種子包一定很有趣,畢竟小米就是因為好種,所以才能廣泛成為各族原住民的重要主食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