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超譯尼采(上)│書摘分享

☁ 書摘分享

▪ 觀察別人時,應該著眼於別人的優點

若只盯著別人的表面與低劣之處,證明你的狀態也不是很好。因為你希望藉由發現別人的缺點,逃避自己愚蠢又不努力的事實,欺騙自己還是高人一等。

而且,最好別和不願意發現別人優點的傢伙牽扯上關係,否則你就會和他一樣沒水準。


▪ 能夠控制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易怒、神經質的人,天生就是這種個性,很難改變。就像有句俗話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然而憤怒只是基於一時衝動,還是可以自由控制的。直接表達憤怒,容易給人急躁的印象,還是換個方式發洩情緒比較好,或是克制住怒氣,等待氣消。

不只怒氣可以控制,內心湧現的情感與情緒也是可以自由控制的,這和動手修整庭院裡的花草,採收果實的道理是一樣的。


▪ 沒有仔細思考,再多的體驗也沒用

體驗確實很重要,人總是在體驗中成長。但不要以為自己體驗的多,就比別人優秀。

體驗過後,要是沒有仔細思考,還是得不到任何收穫。不管是什麼樣的體驗,要是沒有深度思考,就像亂吃一通,只會一直鬧肚子疼罷了。無法從體驗中學習到任何東西,就無法掌握任何東西。

-

〔提醒:此書是以語錄方式集結成書,內容可能非尼采原意,因是日本作家白取春彥「超譯」作品。〕


思想的偏好反映出自己的內在狀態。

過度專注他人缺點、無法控制憤怒和過少的思考,或許代表著不安、急躁、缺乏自信的心理,然而,這樣不僅會陷入負面情緒和孤立之中,還可能容易帶來混亂,進而侷限了自己成長的彈性。


看待一件事的同時,試著從多方面向去觀察,先不急著下結論,不須花多少時間得來的結論通常是個人過去經驗的總和,但過去的經驗不等於現階段的處理方式,多花點時間反思和內化所學,如此才能真正從生活中獲得智慧和洞察力。

-

超譯尼采

作者│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白取春彥

譯者│楊明綺

出版│商周出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的幸福是來自於自我的實踐,且不會被他人輕易剝奪,以及內在的完善。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