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閱讀心得:《我是特教老師,我是ADHD:特教老師秦郁涵無畏標籤,翻轉過動人生路》

raw-image

你常常會有這些困擾嗎?東西老是忘記帶、作業漏寫、沒辦法專心看書或看電影、粗心而導致工作出包......或許,不是不用心,也不是不努力,而是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在害你!

近年來,ADHD的患者逐年增加。根據專家研究,在台灣,ADHD的盛行率約為5~10%——也就是說,台灣至少有大約一百到兩百萬的ADHD患者。另一方面,由於環境賀爾蒙等因素影響胎兒發展,加上診斷越來越精確,ADHD的比例也大幅上升。

本書的作者秦郁涵老師,便是一位ADHD患者,從小便深受ADHD困擾的她,立志成為特教老師,幫助更多和她一樣有身心障礙的孩子。她也將自己從小到大的人生經驗寫成書,讓更多人能夠理解ADHD以及ADHD帶來的各種問題。

ADHD患者因為組織能力差,加上難以專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遭遇挫折。

因ADHD造成生活習慣不佳,卻不被理解

秦郁涵從小學時代起,便是老師們眼中的「問題兒童」——成績不好、生活習慣差、講話衝動愛頂嘴、個性白目......種種行為讓她在學校不受歡迎,甚至因此遭到師長、同學霸凌,一度瀕臨憂鬱症邊緣。直到五專就讀護理科在醫院實習時不斷發生狀況,才被導師懷疑是ADHD,並在專四那年正式確診。

這樣的經歷讓秦郁涵發現自己並不適合走護理這條路,決定轉換跑道報考教育大學的特教研究所,成為一名特教老師。至今已在特教領域深耕多年的她,不但經常受邀到機構演講,更出版了三本書,以自身障礙者的身分為特殊兒發聲。

ADHD患者因為大腦缺陷,無法像一般人一樣處理好日常生活的瑣事,其中整理房間便是一例。

ADHD患者非刻意,卻常被誤解

讀著郁涵老師的人生故事,我總想起自己的童年時期:同樣身為一名ADHD人,郁涵老師經歷過的痛苦,我也曾遇過。

從小,我的日常生活自理就常常出狀況:忘了雨傘、便當盒、課本都還只是小事,甚至連身分證、健保卡都重辦過兩次,東西更是常常找不到。說到整理東西更是惡夢:小學時代的我抽屜總是亂七八糟,更不用說和一般人一樣把東西固定放在原位。再加上身為女性,常被家中長輩碎念:「女孩子就是要乾淨俐落......」讓我一度相當困擾。

矛盾的是,我的課業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卻完全不相稱,除了對於各種資訊、知識的吸收能力強之外,我的記憶力也優於一般人,從小到大多數人對我的稱讚都是「博學多聞,知識豐富」,也因此更無法理解為什麼我在日常生活的事務上會那麼混亂、脫線。(直到長大後才發現「博聞強記」正是非語文學障的典型特徵,但因與本文無關故按下不表)

在社會期待中,女性被認為要懂得打理家務,並且在生活上整齊、乾淨,這也造成女性ADHD患者的困擾(圖源:いらすとや)

高中時懷疑自己為ADHD,大學時得到診斷

會懷疑自己是ADHD,是因為國三的時候喜歡上日本歷史,並對於日本明治維新的領袖坂本龍馬感興趣。在查詢相關資料時,我意外得知坂本龍馬可能是ADHD患者,並發現自己也有許多ADHD的相似特質。大學時到萬芳醫院精神科診斷後,醫生告訴我,我距離ADHD的確診標準只有一分的差距,幾乎可視為確診程度。

這樣的診斷讓我多年來的疑惑終於得到解答:因為在發現自己是ADHD之前,我長期被判斷為亞斯伯格症者,但查詢了許多相關資料後發現我有許多特徵並不符合亞斯伯格的症狀,因此而陷入長期的困惑(事後連著ADHD被診斷出有非語文學障的傾向,雖然都有社交障礙的情況但兩者並不相同)。

歷史上不少名人都被懷疑有ADHD特質,圖為日本明治維新領袖坂本龍馬(圖源:維基百科)

ADHD患者如何適應社會

ADHD是先天大腦特質,除了部分個案到成年時症狀會消失外,大部分患者一輩子都必須與這令人困擾的障礙相處,因此如何發展出自己適應社會的方式,是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

以下是結合書中建議與個人經驗後,提供給ADHD患者的建議:

1.客觀看待自己的障礙:現今許多觀點會認為亞斯、過動等發展障礙是一種特殊的天分。但這樣的說法沒有考慮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本身症狀帶來的困擾,並且過於美化了發展障礙。較為客觀的理解是:ADHD絕對不是禮物,而是一種需要被治療的疾病,但我們也無須負面解讀,就像每個人都會生病一樣,只要能遵照醫囑,透過服藥、行為治療等方式控制,依然能與一般人一樣擁有正常的人生。

2.找出適合自己的應對方式:除了部分長大後症狀消失的個案外,許多ADHD患者一輩子都要和自己的症狀共處,因此找出適合自己的應對方式是很重要的社會化過程。以「避免找不到東西」為例,我因為ADHD的關係,很難建立一套放東西位置的規範,針對一般人的防呆技巧效果也不大,所以我的應對方式是「從根本減少東西被移動的機會」,常需要拿出來的東西如充電線,我會買兩條分別放在不同場合會背的包包裡,減少東西被移動的機率。至於手機、證件、錢包等貴重物品因為沒辦法分成兩份,我會盡量在要換包包的前一天就先放進第二天要帶的包包裡。其他害怕遺失、損毀的東西,能盡量不帶出門就不要帶出門。

3.主動告訴身邊人自己的症狀:ADHD的患者因為智商、外觀無異常,大部分人並不會意識到患者是有障礙的,如果因此而犯錯,容易被誤會是「不用心」、「粗心大意」。如果能在來到新環境時就主動告知身邊人自己可能會有的症狀,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與衝突。

4.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ADHD的工作能力本身沒有問題,只是因為大腦缺損影響專注力與控制能力,讓能力無法完全發揮。只要找到適合的工作環境,ADHD人一樣能有好的表現,好的表現也能帶動患者的自信與人際關係。

適合的工作環境能讓ADHD患者發揮所長,並在工作中得到自信與成就感

以下是一些適合ADHD的工作與工作環境:

1.不用長時間待在辦公室的工作(自由業、遠端工作者)

2.工作內容變化性高的工作(藝術/文創工作者、動保員、廚師/甜點師傅、藝人、網紅)

3.能夠時常走動的工作(巡山員、導覽員、跑船、外景主持人、導遊)

4.有挑戰性、較不需要配合他人的工作(自行創業、開店,或是外送員、繪師等自行接單的工作)

5.能與自身興趣結合的工作:ADHD人雖然常給人「不專心」的印象,但這不完全正確——ADHD實際上是「專注力極端分布」的症狀,患者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相當能專注,卻無法將同樣的專注力分配在日常生活或是沒有興趣的事。考慮到這樣的特性,將工作與興趣結合對ADHD患者來說是較好的作法。例如著名網紅「昆蟲老師」吳沁婕便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著名網紅「昆蟲老師」吳沁婕也是ADHD患者,但透過她熱愛的昆蟲,她在屬於自己的領域中發光發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