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鷺與少年》: 看不懂~~但好好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能夠在《風起》之後,還能看到宮崎駿的作品,已經要感恩了,10年時間,交出了《蒼鷺與少年》,已與宮崎駿先前作品,大有不同,完全脫離邏輯,徹底天馬行空。先前的宮崎駿,是進去他自己打造的浪漫奇幻世界,這部像是徹底作夢,夢遊。

 

過程中就像夢境,不用邏輯、不用特異的世界觀,想到什麼就變成什麼,難以看懂其中的邏輯,連宮崎駿自己也不懂。但是即是如此,影片中生死議題,還是令人感傷嗎? 或許是感傷,而又或許,是該愉悅,沒有辦法用特定情緒去感覺這部片。

 

在生與死的世界中徘迴,而生與死,注定不能共存。要去哪一個世界,就一定得跟另一個世界道別。主角真人,就還是像個孩子,天真到對於這種道別,一點感傷也沒有,過於無知。無知到對於各種人類不能理性理解的事情,反而能習以為常。

 

叔父要維持的所謂無惡意世界,唯有無惡意這世界才不會走向毀滅,只可惜不可能有人沒有惡意,即便是真人。大家都知道善才能夠讓這世界更好,但惡曾幾何時不伴隨著出現?

 

開頭本該是悲傷的躲避戰爭故事,又喪母。但後面完全把這些人世間的悲傷全都演成了,這悲傷再怎樣也只是橫流。好像這世界一切的悲歡離合,一切人類都會有的生離死別,到最後都只是如海浪一樣,一波起又很快就結束,然後又一波起。沒有事情能夠永遠不變、永遠常住、永遠走不出來,一切都會過。

 

雖然沒有邏輯,但人生本來就沒辦法用邏輯來說明。這部片就像宮崎駿的人生一樣,又或許,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切都控制不住,然後一切又不斷地在流動,最終根本沒有事情能夠想得清清楚楚。

 

很少有作品,可以完全不仰賴邏輯,就能講出一個讓人想一直看下去的電影。

avatar-img
37會員
187內容數
已經習慣每週上電影院2到5次的習慣。講實話,以新電影來說,真的能入我心的還真的蠻少,如果有,我願意寫影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勇奪73屆柏林影展的最大殊榮金熊獎。導演尼可拉斯·菲力柏特,在一次的血栓急診的意外,萌生想拍關懷生命題材的想法,然而《塞納河上的船屋》誕生了,改編真正在塞納河上,一個叫「堅毅號」的日照中心,專門收容巴黎一區到三區的精神病患,藉由藝術、電影、烹飪、音樂、繪畫,等等方法,來幫助病患走出人生陰影。  
AI創世者是一個標準的Cyberpunk風格的電影。不夜城、仿生人、探討AI是否有靈魂這種議題。所以喜歡《銀翼殺手》、《阿基拉》、《攻殼機動隊》的觀眾,都能在電影中找到相似影子,也難不喜歡。然而AI是否有靈魂,早已是Cyberpunk一大宗旨,也很契合現在世界的AI趨勢。   我接觸過很多的Cy
記得自己在小學一年級時侯,看了航海王第一集的動畫,就很陌名被吸引,感覺就是個,我應該要一直看下去的東西。 一直到現在年紀有了,我真的都沒有棄坑過航海王過。但說他沒有讓我覺得膩跟討厭地方,一定是騙人,但總是還會讓我想看下去。因為他就是這麼老少咸宜。裡面劇情,大概小學生,就能完全知道他在演什麼?
我覺得我現在要釐清一下DC宇宙的進度。緊接著《閃電俠》之後兩個月,藍甲蟲登場,這是濱田時代DCEU的倒數第2部作品,最後一部是《水行俠2》。但是! 藍甲蟲故事線卻是閃電俠閃點事件之後的故事,也就是說~~假設閃電俠是把DCEU世界過渡到岡恩宇宙DCU的一部交接電影,那這部藍甲蟲....
葛莉塔潔薇不曉得會不會成為現代女性主義導演的代表,但如果要把芭比定義為女性主義,好像又有點聞不對題。整部片更像哲學電影,探討造物主,男女為何而生? 而不單單只是兩性。   從開場的《2001太空漫遊》,放著配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描述著進化論,描述超人論,結果這超人就是芭比,女性從一個只會照
Nolan一直都是很做自己的導演,當然這世界上做自己的導演非常多,但哪個導演可以拍自己想拍的電影,又能同時賣到上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在好萊塢能跟他一樣票房與自我藝術雙贏的導演,我想只有卡麥隆而已了。這次奧本海默,更能證明他完全只想拍自己東西,從不跟商業妥協,甚至近期還透漏絕不拍超級英雄電影。  
勇奪73屆柏林影展的最大殊榮金熊獎。導演尼可拉斯·菲力柏特,在一次的血栓急診的意外,萌生想拍關懷生命題材的想法,然而《塞納河上的船屋》誕生了,改編真正在塞納河上,一個叫「堅毅號」的日照中心,專門收容巴黎一區到三區的精神病患,藉由藝術、電影、烹飪、音樂、繪畫,等等方法,來幫助病患走出人生陰影。  
AI創世者是一個標準的Cyberpunk風格的電影。不夜城、仿生人、探討AI是否有靈魂這種議題。所以喜歡《銀翼殺手》、《阿基拉》、《攻殼機動隊》的觀眾,都能在電影中找到相似影子,也難不喜歡。然而AI是否有靈魂,早已是Cyberpunk一大宗旨,也很契合現在世界的AI趨勢。   我接觸過很多的Cy
記得自己在小學一年級時侯,看了航海王第一集的動畫,就很陌名被吸引,感覺就是個,我應該要一直看下去的東西。 一直到現在年紀有了,我真的都沒有棄坑過航海王過。但說他沒有讓我覺得膩跟討厭地方,一定是騙人,但總是還會讓我想看下去。因為他就是這麼老少咸宜。裡面劇情,大概小學生,就能完全知道他在演什麼?
我覺得我現在要釐清一下DC宇宙的進度。緊接著《閃電俠》之後兩個月,藍甲蟲登場,這是濱田時代DCEU的倒數第2部作品,最後一部是《水行俠2》。但是! 藍甲蟲故事線卻是閃電俠閃點事件之後的故事,也就是說~~假設閃電俠是把DCEU世界過渡到岡恩宇宙DCU的一部交接電影,那這部藍甲蟲....
葛莉塔潔薇不曉得會不會成為現代女性主義導演的代表,但如果要把芭比定義為女性主義,好像又有點聞不對題。整部片更像哲學電影,探討造物主,男女為何而生? 而不單單只是兩性。   從開場的《2001太空漫遊》,放著配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描述著進化論,描述超人論,結果這超人就是芭比,女性從一個只會照
Nolan一直都是很做自己的導演,當然這世界上做自己的導演非常多,但哪個導演可以拍自己想拍的電影,又能同時賣到上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在好萊塢能跟他一樣票房與自我藝術雙贏的導演,我想只有卡麥隆而已了。這次奧本海默,更能證明他完全只想拍自己東西,從不跟商業妥協,甚至近期還透漏絕不拍超級英雄電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廣告,甚至播放預告片都鼓勵觀眾閉眼的零宣傳動畫電影。剛好我的書寫也不太喜歡描寫太多情節,喜歡表達體驗作品時的感受、情緒,所以害怕劇透的朋友,還請安心服用。一起珍惜這種沒有預設立場的影片,很純粹的享受一場電影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帶著藝術片氣質,走著宮崎駿式的英雄之旅的故事,意思就是,本片依然有非常清晰的劇情主線,但其他如背景與角色都充滿許多象徵與寓言,適合喜歡文本解讀的人。 整體來說,《蒼鷺與少年》我個人算推,我當作是很有劇情的藝術片看。
《蒼鷺與少年》還沒上映,已經註定是吉卜力最特別的作品之一:它沒有任何映前宣傳、保密所有配音演員身份、保密主題曲、沒有預告與宣傳劇照……而且,宮崎駿還表示過,這會是他的最後「引退作品」。 事實是宮崎駿不可能退休,他強烈的左派性格與創作觀,其實早就註定了他必須創作至死的「宿命」——坐在搖椅上數著來自「
有評論寫道「之前的宮﨑駿都是被稀釋過的,這個才是最純粹的一部。」,看完才發現,這不是什麼誇獎的話——原汁都是無味而苦的,肯定談不上美味,就是最原本的味道。所以得加上奶油與香料,濃濃地燉,喝下去才有溫暖到發泡的感覺。
這是一部沒有任何廣告,甚至播放預告片都鼓勵觀眾閉眼的零宣傳動畫電影。剛好我的書寫也不太喜歡描寫太多情節,喜歡表達體驗作品時的感受、情緒,所以害怕劇透的朋友,還請安心服用。一起珍惜這種沒有預設立場的影片,很純粹的享受一場電影
每當談到吉卜力,多數人聯想的可能都是充滿活力的那一面,所謂溫馨、奇幻、綺麗的世界。然而,實際走入電影奇觀之後,卻又會發現裡面的角色,往往活得過於辛苦,令人感到不捨、心疼,甚至因此產生共鳴。而這正是吉卜力在敘事上的魅力,或者說吉卜力世界的另一面,除了生離死別之外,角色還得迎擊生命的各種殘酷⋯⋯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蒼鷺與少年》是一部帶著藝術片氣質,走著宮崎駿式的英雄之旅的故事,意思就是,本片依然有非常清晰的劇情主線,但其他如背景與角色都充滿許多象徵與寓言,適合喜歡文本解讀的人。 整體來說,《蒼鷺與少年》我個人算推,我當作是很有劇情的藝術片看。
《蒼鷺與少年》還沒上映,已經註定是吉卜力最特別的作品之一:它沒有任何映前宣傳、保密所有配音演員身份、保密主題曲、沒有預告與宣傳劇照……而且,宮崎駿還表示過,這會是他的最後「引退作品」。 事實是宮崎駿不可能退休,他強烈的左派性格與創作觀,其實早就註定了他必須創作至死的「宿命」——坐在搖椅上數著來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那天我看完宮崎駿號稱最後一部動畫《蒼鷺與少年》,坦白講,我看不太懂。但寫完這篇文章,我哭了很久。
Thumbnail
人生在世,沒有任何人事物,能夠百分之百確定屬性與好壞,我們曾經以為的壞事,可能對個人成長來講,反而是好事,反之亦然,無論活到了幾歲,都很難避免迷惘,當不知道方向在哪裡的時候,或許,愛與勇氣,就是引領我們的光,我想,這是宮崎駿想要透過《蒼鷺與少年》,告訴世界的事。
Thumbnail
這部由NHK荒川格導演的紀錄片深入探索了宮崎駿的創作過程與內心世界,從《蒼鷺與少年》的誕生到面對死亡的思考,展現了他的藝術熱情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伴隨著老友的離去及對完美主義的執著,宮崎駿在現實與幻想中的掙扎更反映了他無法放下創作的熱愛。這部紀錄片不僅是一段藝術旅程,也是對人生意義的深刻省思。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和多層主題,探索人性、生命的意義及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影片中的蒼鷺和主角牧眞人都承載著情感探索與成長的故事,同時反映了戰後日本的精神困境。其精緻的畫面和非線性敘事方式讓觀眾在現實與幻想之間自由穿梭,帶來深刻的思考與反思。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對待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一件傑作時,我們對待的是一件自在之物,對待的是一幅和生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的影像。”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那天我看完宮崎駿號稱最後一部動畫《蒼鷺與少年》,坦白講,我看不太懂。但寫完這篇文章,我哭了很久。
Thumbnail
人生在世,沒有任何人事物,能夠百分之百確定屬性與好壞,我們曾經以為的壞事,可能對個人成長來講,反而是好事,反之亦然,無論活到了幾歲,都很難避免迷惘,當不知道方向在哪裡的時候,或許,愛與勇氣,就是引領我們的光,我想,這是宮崎駿想要透過《蒼鷺與少年》,告訴世界的事。
Thumbnail
這部由NHK荒川格導演的紀錄片深入探索了宮崎駿的創作過程與內心世界,從《蒼鷺與少年》的誕生到面對死亡的思考,展現了他的藝術熱情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伴隨著老友的離去及對完美主義的執著,宮崎駿在現實與幻想中的掙扎更反映了他無法放下創作的熱愛。這部紀錄片不僅是一段藝術旅程,也是對人生意義的深刻省思。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的作品,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和多層主題,探索人性、生命的意義及自然與人類的關係。影片中的蒼鷺和主角牧眞人都承載著情感探索與成長的故事,同時反映了戰後日本的精神困境。其精緻的畫面和非線性敘事方式讓觀眾在現實與幻想之間自由穿梭,帶來深刻的思考與反思。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當看完宮崎駿帥哥為它改編的動畫-「蒼鷺與少年」後,我非常地好奇到底是怎樣的書可以讓退休的他為此復出,想讓大家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啟發,在這個每天都在顛覆過去的時代,希望我們都要活得像個人一樣,不為什麼,只為活出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當我們對待一件真正的藝術品、一件傑作時,我們對待的是一件自在之物,對待的是一幅和生活本身一樣令人費解的影像。”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