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或問 ‧ 蕅益大師

閱讀時間約 71 分鐘

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中諸佛,念念彌陀。


「如諸經所說。或一生繫念。或三月繫念。或晨朝十念。
或七七日念。或十日十夜六時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斷專念。加以深信之力。淨願之力。佛加被力。皆生極樂。又下而至於逆惡凡夫。臨終十念。亦許得生。」
— 蕅益大師 勸勵眾生


取自 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卷六之《或問》二十六則

蕅益大師精選淨土論述中,最契時機有九種,加上大師自註之《彌陀要解》編集而成《淨土十要》,全書共十卷,題為《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實為修淨土法門者之入道要門。

《淨土十要》中卷六,編收有《淨土或問》二十六則,此為元朝天如禪師,為方便開示,弘揚淨土,乃巧設問答。天如維則禪師,是中峰國師之高足弟子,俱通宗教,識心達本,目的為豁破末法時期的衆生對淨土宗之疑情,勉勵修行人一心堅信阿彌陀佛,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以期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當生成就,往生西方淨土。

誠如永明延壽大師之《四料簡》,其偈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倘若修學其他法門,於現今末法時期,指望解脫生死輪迴實為難事,唯依念佛法門得度生死。是故永明大師及蕅益大師皆專弘淨土宗,導引衆生,乘佛願力,同歸極樂。

甲、原文

參禪余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佛念離塵。竊謂念佛一門。實為禪教共履之通途。亦士庶同遊之捷徑。可不信哉。世之學者。參禪有禪病。作佛有佛魔。秖緣去聖時遠。源流異別。比比有之。孰能遏絕。

而元之天如則禪師。宗說俱通人天規則。可謂劍離寶匣為斬不平。藥出金瓶以療沈痾。遂於無疑中巧設疑情。無問處而興問目。目之曰淨土或問。共二十六則。

所謂拔本塞源窮諸識念者也。若其信得及。淨念相繼。觸目西方。歸心淨土。奚以為文哉。如或執妄謬解。妍醜不分。白日迷途。適越之北者。取為司南。茲有門弟子洪慈。募眾流行。非獨與世之修淨業者共。亦足為不信者之一勸耳。
~ 三宗講主守愚悟勤識

***

淨土或問

元師子林 天如維則 述

天如老人。方宴默於臥雲之室。有客排闥而入者。禪上人也。因命之坐。坐久。夕陽在窗。篆煙將滅。客乃整衣起立。從容而問。

問曰 : 竊聞永明壽和尚。稟單傳之學於天台韶國師。是為法眼的孫。匡徒於杭之淨慈。座下常數千指。其機辯才智。雷厲風飛。海內禪林。推之為大宗匠。奈何說禪之外。自修淨土之業。而且以教人。復撰揀示西方等文。廣傳于世。及作四料揀偈。其略曰。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看他此等語言。主張淨土。無少寬容。無乃自屈其禪。而過讚淨土耶。此疑非小。師其為我辯之。

答曰 : 大哉問也。當知永明非過讚也。深有功於宗教者也。惜永明但舉其綱。而發明未盡。故未能盡遣禪者之疑也。余忝學禪。未諳淨土。然亦嘗涉獵淨土諸書。稍知其概。本是易行易入之方。亦是難說難信之法。所以釋迦慈父現在世時。為諸弟子說彌陀經。預知末法眾生。少能信向。故引六方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以起其信。以破其疑。及於經末。因諸佛所讚。乃復自言。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此皆苦口叮嚀。勸人信向矣。

且大悲世尊垂救末劫。凡金口所宣。一偈一句。而人非人等。莫不信受奉行。獨於淨土之說。則間有疑者。何哉。良由淨土教門。至廣至大。淨土修法。至簡至易。以其廣大而簡易故。聞者不能不疑焉。

所謂廣大者。一切機根。攝收都盡。上而至於等覺位中。一生補處菩薩。亦生淨土。下而至於愚夫愚婦。與夫五逆十惡無知之徒。臨終但能念佛悔過。歸心淨土者。悉獲往生也。

所謂簡易者。初無艱難勞苦之行。又無迷誤差別之緣。但持阿彌陀佛四字名號。由此得離娑婆。得生極樂。得不退轉。直至成佛而後已也。其廣大既如彼。其簡易又如此。故雖智者。亦不能無疑焉。汝如知此。則知永明之讚。深有意焉。而非過也。

問曰 : 廣大簡易。既聞命矣。如禪宗悟達之士。既曰見性成佛。其肯復求淨土之生乎。

答曰 : 汝未之知耳。悟達之士。正願求生。古人云。不生淨土。何土可生。汝但未悟。使汝既悟。則汝淨土之趨。萬牛不能挽矣。

問曰 : 佛祖出世。為度眾生。學者但患大事不明。大事既明。當行佛教。隨類化身。入泥入水。不避生死。廣度生靈。今悟達之士。求生淨土。則厭苦趨樂。不顧他人。此非吾所願也。

答曰 : 見卵而求時夜。何太早計耶。汝將謂一悟之後。習漏永除。便得不退轉耶。汝將謂一悟之後。更無徧學佛法修行證果等事耶。汝將謂一悟之後。便可上齊諸佛。入生入死。不受障緣之所撓耶。審如是。則諸大菩薩修六度萬行。動經恒河沙數劫者。反有愧於汝矣。

古教有云。聲聞尚有出胎之昧。菩薩亦有隔陰之昏。況近時薄解淺悟。而自救不了者乎。縱有悟處深遠。見地高明。行解相應。志在度人者。奈何未登不退。力用未充。居此濁惡。化此剛強。此亦先聖之所未許。如以未完不固之舟。濟多人於惡海。自他俱溺。其理必然。故往生論云。欲遊戲地獄門者。必生彼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救苦眾生。以此因緣。求生淨土。又先聖有云。未得不退轉位。不可混俗度生。未得無生法忍。要須常不離佛。

譬如嬰兒。常不離母。又如弱羽。只可傳枝。今此國中。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而況四惡苦趣。因果牽纏。外道邪魔。是非扇亂。美色淫聲之相惑。惡緣穢觸之交侵。既無現佛可依。又被境緣所撓。初心悟達之人。尠有不遭其退敗者。

所以世尊殷勤指歸極樂者。良有以也。蓋彼彌陀。現在說法。樂土境緣。種種清淨。倘依彼佛。忍力易成。高證佛階。親蒙授記。然後出化眾生。去來無礙也。以是之故。雖上根利器。猶願託生。況汝中下之輩。初得發明者乎。豈不見觀佛三昧經中。文殊自敘宿因。謂得念佛三昧。常生淨土。世尊復記之曰。汝當往生極樂世界。又不見華嚴經中。普賢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其偈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又云。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覩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徧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又不見入楞伽經中。授記龍樹偈云。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又不見起信論中。馬鳴菩薩有求生之願。無量壽論。天親菩薩有願往之心。又不見大寶積經中。印許淨飯王。及七萬釋種。同生安養。十六觀經中。指示韋提夫人。及五百侍女。同覲彌陀。且淨飯韋提等。皆是現得無生法忍。西竺似此之流。不可得而勝數矣。東土如廬山遠公。合社高人。天台賢首。諸宗尊者。自行化他。曰僧曰俗。同生淨土者。又可得而勝數耶。只如文殊普賢。大菩薩也。善財海眾。徧參知識。悟同諸聖者也。馬鳴龍樹等。亦菩薩也。亦禪宗以為大祖師也。

此諸聖人。所悟所證。比今悟達之士。為何如哉。彼尚願生樂國。親近彌陀。而汝一悟之後。更不求生。則龍樹馬鳴普賢文殊等。反不若汝。汝何不自揣其心。自量其力。所修所證。誠有過於二菩薩。二禪祖者乎。所參知識。所悟佛性。誠有過於善財海眾者乎。所得無性法忍。受佛印證。誠有過於淨飯韋提者乎。淨飯國王。佛之父也。七萬釋種。佛之親屬也。淨土之生。倘無利益。佛忍自誤其父與親屬乎。向謂得無生法忍者。可許混俗度生。今其父王親屬既得此忍。而尚記往生。則如來護持保養之意。豈不深且遠乎。

多見今之禪者。不究如來之了義。不知達磨之玄機。空腹高心。習為狂妄。見修淨土。則笑之曰。彼學愚夫愚婦之所為。何其鄙哉。余嘗論其非鄙愚夫愚婦也。乃鄙文殊普賢龍樹馬鳴等也。非特自迷正道。自失善根。自喪慧身。自亡佛種。且成謗法之業。又招鄙聖之殃。佛祖視為可哀憐者。於是永明和尚深憐而痛哀之。剖出心肝。主張淨土。既以自修。又以化世。故其臨終。預知時至。乃有種種殊勝相現。舍利鱗砌于身。

嘗有撫州一僧。經年旋繞其塔。人問其故。僧曰。因病入冥。閻王以陽數未艾。得放還生。乃見殿左。供養畫僧一帧。閻王禮拜殷勤。遂叩主吏。吏曰。此永明壽禪師也。其修行精進。徑生極樂上品。王以為希有。故圖像而禮敬之。夫永明既悟達摩直指之禪。又能致身於極樂上品。以此解禪者之執情。以此為末法之勸信。故余謂其深有功於宗教者。此也。

豈特永明為然。如死心新禪師。作勸修淨土之文。有云。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又云。參禪人最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佛不生淨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

又如真歇了禪師作淨土說。有云。洞下一宗。皆務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機。又云。宗門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於淨業者。得非淨業之見佛。尤簡易於宗門乎。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能入。

至如天衣懷禪師。圓照本禪師。慈受深禪師。南嶽思禪師。法照禪師。淨靄禪師。淨慈大通禪師。天台懷玉禪師。梁道珍禪師。唐道綽禪師。毘陵法真禪師。姑蘇守訥禪師。北澗簡禪師。天目禮禪師等諸大老。皆是禪門宗匠。究其密修顯化。發揚淨土之旨。則不約而同。豈特諸大老為然。

余嘗聞一老宿言曰。合五家之宗派。盡天下之禪僧。悟與未悟。無有一人不歸淨土者。因問其故。乃曰。如百丈大智海禪師。是江西馬祖傳道之的子。天下叢林依他建立。從古至今。無一人敢議其非。天下清規依他舉行。從始至末。無一事敢違其法。看他為病僧念誦之規云。集眾同聲。舉揚一偈。稱讚阿彌陀佛。復同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或百聲。或千聲。回向伏願云。諸緣未盡。早遂輕安。大命難逃。徑歸安養。此非淨土之指歸乎。又看他津送亡僧。大眾念誦回向伏願云。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上品之華。佛授一生之記。此非淨土之指歸乎。至於荼毘之際。別無所為。但令維那引聲高唱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如是十唱而大眾十和。總名之曰十念也。唱畢。復回向云。上來稱揚十念。資助往生。此非淨土之指歸乎。自百丈以來。凡所以津送亡僧。皆依此法。然則所謂合五家之宗派。盡天下之禪僧。無有一人不歸淨土者。豈不然乎。

以余觀老宿所引之言。誠有所據。而不容辯矣。又因其言。遂悟百丈祖師立法之意。亦豈無所據而然耶。汝在叢林津送亡僧。不知其幾矣。此等回向十念。口裏唱過。耳裏聽過。又不知其幾矣。汝既不會祖師之意。又自不發省覺之心。妄謂悟達之士不願往生。則天下禪者之執。莫汝若矣。

問曰 : 淨土攝機。誠乎其廣矣。愚不敢復議矣。然亦嘗聞有惟心淨土。本性彌陀之說。愚竊喜之。及觀淨土經論。所謂淨土者。十萬億土外之極樂也。所謂彌陀者。極樂國中之教主也。是則彼我條然。遠在惟心本性之外矣。果何謂耶。

答曰 : 汝言局矣。不識汝心之廣大而明妙者矣。楞嚴云。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云。諸法所生。惟心所現。安有佛土而不在吾心者哉。當知淨土惟心。心外無土。如大海之現群漚。無一漚能外海也。惟心淨土。土外無心。猶眾塵之依大地。無一塵不名地也。

又當知先聖有云。惟此一心。具四種土一曰凡聖同居。二曰方便有餘。三曰實報無障礙。四曰常寂光也

  • 一、凡聖同居土者。自分二類。初曰同居穢。次曰同居淨。初同居穢土者。娑婆之類是也。居其中者。有凡有聖。而凡聖各二。凡居二者。一惡眾生。即四趣也。二善眾生。即人天也。聖居二者。一實聖。即四果。辟支。通教七地。別十住。圓十信後心。通惑雖盡。報身猶在。皆名實也。二權聖。謂方便實報寂光土中法身菩薩及妙覺佛。為利有緣。應生同居。皆是權也。是等與凡共住。故云凡聖同居。四趣共住。故云穢土也。次同居淨土者。且如極樂國。雖果報殊勝。非餘可比。然亦凡聖同居。何以故。雖無四趣。而有人天。以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如經云。犯重罪者。臨終懺悔念佛。即得往生。故知雖具惑染。亦得居也。聖居權實。類前可知。但以無四惡趣。故名為淨。或曰。具明土相。復多不同。如無動界。雖是淨土。猶有男女及須彌等。淨土既其不同。穢土亦應不等也。
  • 二、方便有餘土者。二乘。三種菩薩。證方便道者之所居也。何則。若修二觀。斷通惑。盡塵沙別惑無明未斷。捨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變易。所居之土。名有餘者。無明不斷也。名方便者。方便行人之所居也。故釋論云。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也。
  • 三、實報無障礙土者。無有二乘。純諸法身菩薩所居。破無明。顯法性。得真實果。而無明未盡。潤無漏業。受法性報身。亦名果報國。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是也。以觀實相。發真無漏。所得果報。故名為實。修因無定。色心無礙。故名真實無障礙土。華嚴明因陀羅網世界是也。
  • 四、常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說身土。離身無土。離土無身。名其土者。一法二義。普賢觀毘盧遮那住處。名常寂光。前二土是應。即應佛所居。第三亦應亦報。即報佛所居。第四但是真淨。非應非報。法身所居。又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如世伊三點。不縱橫並別。名祕密藏。諸佛如來所遊居處。真常究竟。極為淨土。

由是觀之。所謂十方微塵國土者。惟吾心中之土也。三世恒沙諸佛者。惟吾心中之佛也。知此。則知無一土不依吾心而建立。無一佛不由吾性而發現。然則十萬億外之極樂。獨非惟心之淨土乎。極樂國中之教主。獨非本性之彌陀乎。又當知惟此一心。具含十界。身土融通。重重無礙。又當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生佛互現。念念交參。所以云。諸佛心內眾生。塵塵極樂。眾生心中諸佛。念念彌陀。

又云。十方淨穢。卷懷同在於剎那。一念色心。羅列徧收於法界。並天真本具。非緣起新成。一念既然。一塵亦爾。故能一一塵中一切剎。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塵復互周。重重無盡無障礙。一時頓現非隱顯。一切圓成非勝劣。若神珠之頓含眾寶。猶帝網之交映千光。我心既然。生佛體等。如此。則方了遷神億剎。實生乎自己心中。孕質九蓮。豈逃乎剎那際內。

又云極樂徧在一切處。舉一而全收也。如帝釋殿上。千珠寶網。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徧入千珠。雖珠珠互徧。此珠不可為彼。彼珠不可為此。參而不雜。離而不分。一一徧彰。亦無所在。極樂淨土。即千珠之一。十萬億國。亦各千珠之一。至若三乘人天。下至地獄餓鬼畜生脩羅。一一無非千珠之一。阿彌陀佛。亦千珠直示一珠。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亦見十方九界眾生。微塵剎海。十世古今。一印頓圓。無餘法矣。

如上所引。皆佛祖聖賢遞相發揚之明訓也。知此。則知諸剎諸塵。塵塵皆唯心之極樂也。一塵一佛。佛佛皆本性之彌陀也。復何疑哉。

問曰 : 既謂淨穢融通。塵塵極樂。何娑婆獨不免於穢耶。

答曰 : 凡夫業感。即淨而穢。佛眼所觀。即穢如淨。豈釋迦報境而果穢哉。

問曰 : 含攝無餘。吾信惟心之大矣。圓融無礙。吾信惟心之妙矣。奈何尚滯迷情。未離穢業。則吾惟心之土。何由淨耶。

答曰 : 心垢土垢。心淨土淨。故維摩經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夫欲淨其心者。捨淨土之修法。他無能焉。

問曰 : 淨土修法。其詳可得聞乎。

答曰 : 淨土無修。修因迷有。法無高下。高下由根。根有多殊。修分多類。攝其多類。總有三門。一曰觀想。二曰憶念。三曰眾行。皆依極樂彌陀以為之主也。

  • 一曰觀想者。如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天台疏曰。諸佛如來下。泛明諸佛。是故應當下。徧觀彌陀。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云入。如白日昇天。影現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也。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徧。法界為體。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云入心想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淨故有。是心是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故云即是。始學名作。終成即是。

妙宗釋曰。欲想佛身。當明觀體。體是本覺。起成能觀。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又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是故泛明諸佛。以為彌陀觀體。從法界身下。是約感應道交釋。從又法界身下。約解入相應釋。

融心解云。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觀法。妙宗又曰。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託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託外義成。唯心觀立。若論作是。即不思議三觀也。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則三諦俱非破立。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乃諸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

又曰。此觀能令四佛土淨。如是方為此經宗致。乃至云。此經本為韋提希厭同居穢。求同居淨。故談妙觀。觀彼依正。三觀若成。麤垢先落。非有餘淨。更生何處。須知正為生同居淨。故立三觀。良由觀妙。能破三惑。不獨感於同居淨土。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餘等三土。如病須藥。本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不但身安。兼能輕骨。身安可喻生同居淨。輕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藥。效乃深勝。如一妙觀。能淨四土。解云。韋提本欲捨穢取淨。而佛示觀法。捨穢必盡。顯淨無遺。如月蓋為免舍離果報之病。故請觀音。及乎宣咒。乃能消伏三毒之根。具足五眼之果。

故一心三觀求生淨土者。以三惑為穢土之因。以三諦為淨土之果。故別惑盡。則寂光淨。究竟三諦也。別惑未盡。則實報淨。分證三諦也云云。如上所明一心三觀。能破三惑。能淨四土。其惑未破而生安養同居者。託勝增修。則有餘等三淨可待矣。且教有云。五濁輕重。同居淨穢。而圓觀輕濁所感同居。依正最淨。比修戒善及餘經眾善感安養土。其相天殊。故天台宗以圓觀為定善也。

  • 二曰憶念者。或緣相好。或持名號。皆名憶念。而有理有事。如華嚴解脫長者云。我若欲見安樂世界無量壽如來。隨意即見。如是十方一切世界所有如來。我若欲見。隨意即見。我能了知一切如來。國土莊嚴。神通等事。無所從來。亦無所至。無有處所。亦無住處。亦如己身。無來無去。無行住處。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佛。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貞元疏曰。無所從來下。正辨惟心。即心無心。便入真如。了彼相虛。惟心現故。既了惟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

下例四喻。通顯惟心。喻無來往。別喻兼明不出入等。四喻皆具四觀。一正是惟心。二惟心故空。三惟心故假。四惟心故中。融而無礙。即華嚴意。夢喻不來不去。影喻不出不入。幻喻非有非無。響喻非合非散。又如般舟經。教修佛立三昧。專念彌陀。其略云。常念彼佛。譬如夢見金寶親屬。相與娛樂等。永明曰。此喻惟心所作。即有而空。故無來去。又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而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空有無礙。即無去來。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常契中道。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惟心自見。又如楞嚴大勢至云。若子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至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霅川以理事判之曰。觀其母子相憶之喻。則是同居事相而已。觀其自證無生法忍。則念佛心。不可單約事相而解。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無生忍位。乃可入焉。

又如彌陀經云。執持名號。至一心不亂。淨覺曰。一心不亂。例前妙觀。同名正受。即定心定善也。據往人之論。則有理事。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是理一心。若用心存念。念念不間。名事一心也。真歇亦曰。一心不亂。兼含理事。

  • 若事一心。人皆可以行之。由持名號。心不亂故。如龍得水。似虎靠山。此即楞嚴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連攝中下二根之義也。
  • 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將阿彌陀佛四字。做箇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無心念。不以亦有亦無心念。不以非有非無心念。前後際斷。一念不生。不涉階梯。徑超佛地。

余嘗評之。不以有心念等。文有四節。可配三觀。初節配空。次節配假。第三雙離。第四雙即。雙離雙即。可配中觀。蓋彼中觀。亦含遮照之義也。合而言之。無非以修契性。顯其當處即空。全體即有。亦非空有。亦是空有。不可湊泊。不可擬議。心路絕處。即名為佛。如上略舉數條。通名憶念。而各分理事。其理念者。與圓觀同。能破三惑。能淨四土。此攝上上根也。若其事相念者。近則感同居淨。遠則可為上三土之因耳。降此以下。事相不等。如諸經所說。或一生繫念。或三月繫念。或晨朝十念。或七七日念。或十日十夜六時中念。或一日一夜不斷專念。加以深信之力。淨願之力。佛加被力。皆生極樂。又下而至於逆惡凡夫。臨終十念。亦許得生。此攝中根及下下根也。

  • 三曰眾行者。如華嚴經。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發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其一一願皆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業煩惱不可盡故。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至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相隨。惟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到已。即見阿彌陀佛。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無數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乃至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極樂世界。

又如法華經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花中。寶座之上。不復為貪欲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

又如大寶積經。發十種心。往生極樂。佛告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何者為十。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若人於此十心。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又如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淨業正因。疏曰。初業共凡夫。次業共二乘。後業乃大乘不共之法也。

又如大本。三輩發菩提心。及諸經論所明誦經持咒。建塔造像。禮拜讚頌。奉持齋戒。燒香散華。懸繒幡蓋。凡一行一事。足以求生者。資之以信願回向之力。無不生也。

如上泛引。通名眾行。然願行既有大小之不等。而又各有理事之不同。且如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之類。生於極樂者。其所感依正之勝。及所見之佛。所聞之法。較諸小行常流。應必懸異也。

問曰 : 吾聞善財童子。圓頓利根。一生取辨。今乃不生華藏。而勸生極樂。此何意耶。

答曰 : 華嚴疏中。自有此問。彼所答云。有緣故。歸憑情一故。不離華藏故。即本師故。謂華藏中所有佛剎。皆微塵數。極樂去此十萬億土。並未出於剎種之中。故不離也。經云。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共圍繞。此讚遮那。隨名異化。故即本師也。又曰。普賢為善財海眾。結歸極樂者。蓋為信解圓宗之人。入文殊智。修普賢行。福慧事理皆稱法界。此大心人。雖妙悟本明。頓同諸聖。然猶力用未充。未及如來出世普利眾生。所以暫依淨土。親近彌陀。直至成佛。意在此也。

問曰 : 眾行門中。既云大小不等。理事有殊。所感生相。亦乃懸異。然則觀想憶念二門。修各不等。其所感相。同耶異耶。

答曰 : 皆不同也。故永明曰。九品往生。事非一等。或遊化國。見佛應身。或生報土。見佛真體。或一夕而便登上地。或經劫而方證小乘。或利根鈍根。或定意散意。或道悟遲速。而機器不同。或花開早晚。而時限有異。又慈雲曰。雖分九品。猶是略分。若更細分。亦應無量。

問曰 : 極樂只是同居。本非實報。何謂或生報土。見佛真體耶。

答曰 : 爾將謂同居之外。別有實報耶。當知三土。不離同居。特身境受用。遞遞不相同耳。如經云。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等。古師曰。此實報身也。又霅川曰。極樂國土。四土不同。豈但極樂為然。荊溪云。直觀此土。四土具足。如當時華嚴海會。不離逝多林。而諸大聲聞。不知不見。即此類也。

問曰 : 既云此土四土具足。只消就此展轉修行。反欲捨此而生彼國。何耶。

答曰 : 此方雖具四土。奈何穢業難除。夫欲捨穢取淨。勢須彼國求生。四明云。此土濁重。十信方出苦輪。彼土境勝。九品悉階不退。豈不聞大通佛世。受教之徒。已經塵點劫來。尚在聲聞之地。皆因退轉。故涉長時。如身子已證六心。猶自退落五道。況悠悠修行者乎。蓋由此土多值退緣。故云。魚子菴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若生極樂。藉彼勝緣。博地凡夫。便階不退。以是之故。求生彼國也。

 : 同居淨土。其類甚多。今偏指極樂。而又偏讚其境勝。何耶。

答曰 : 經云。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今以娑婆對而比之 :

此則血肉形軀。有生皆苦。彼則蓮華化生。無生苦也。
此則時序代謝。衰老日侵。彼則寒暑不遷。無老苦也。
此則四大難調。多生病患。彼則化體香潔。無病苦也。
此則七十者稀。無常迅速。彼則壽命無量。無死苦也。
此則親情愛戀。有愛必離。彼無父母妻子。無愛別離苦也。
此則仇敵怨讎。有怨必會。彼則上善聚會。無怨憎會苦也。
此或困苦饑寒。貪求不足。彼皆衣食珍寶。受用現成。
此或醜穢形骸。根多缺陋。彼則端嚴相貌。體有光明。
此則輪轉生死。彼則永證無生。
此有四趣之苦。彼無三惡之名。
此則丘陵坑坎。荊棘為林。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彼則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聳七珍。花敷四色。
此則雙林已滅。龍華未來。彼則無量壽尊。現在說法。
此則觀音勢至。徒仰嘉名。彼則與二上人。親為勝友。
此則群魔外道。惱亂正修。彼則佛化一統。魔外絕蹤。
此則媚色妖婬。迷惑行者。彼則正報清淨。實無女人。
此則惡獸魑魅。交扇邪聲。彼則水鳥樹林。咸宣妙法。

二土較量。境緣迥別。而樂邦之勝。其數無窮。未暇悉舉也。其境勝者。可以攝眾生取淨之情。其緣勝者。可以助生者修行之力。雖同居淨類甚多。惟極樂修行緣具。故偏指也。

問曰 : 十方如來。皆可親近。今獨推彌陀者。何耶。

答曰 : 獨推彌陀。其故有三。一誓願深重。二娑婆有緣。三化道相關也

  • 願重者。經云。彌陀往昔因中。嘗發種種廣大誓願。其略曰。若我成佛已來。其有眾生願生我國。或聞我名。修諸善本。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誓不取正覺。既生我國。若有退轉。不決定成佛者。誓不取正覺。故華嚴鈔曰。彌陀願重。偏接娑婆眾生也。
  • 有緣者。我佛釋迦現在世時。眾生聞佛所教。歸向彌陀。固已多矣。觀佛滅後。末世眾生。無問僧俗男女。貴賤貧富。稍聞佛教者。無不信向。未聞佛教者。亦會稱名。縱是頑愚暴惡。無信之徒。或遭厄難危險之處。或發讚歎怨嗟之聲。不覺信口。便叫阿彌陀佛。至於兒童女子戲弄之際。聚沙搏泥。圖牆畫壁。便作彌陀佛像。甚至於學行未穩。學語未成者。自然能唱阿彌陀佛。此皆不勸而發。不教而能。非有緣而何。又如無量壽經云。吾說此經。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所當為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愍。特留此經。更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此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又經云。此經滅後。佛法全無。但留阿彌陀佛四字名號。救度眾生。其有不信而謗毀者。當墮地獄。具受眾苦。故天台云。當知彼佛於此惡世。偏有緣耳。
  • 相關者。先覺謂兩土聖人。示居淨穢。以折攝二門。調伏眾生。此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而折之。俾知所厭。彼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而攝之。俾知所欣。既厭且欣。則化道行矣。又我釋迦於三乘授道之外。其有度未盡者。度在彌陀。故於諸大乘經。叮嚀反覆。稱讚勸往者。蓋化道之相關也。

以是三者之故。乃獨推焉。

問曰 : 偏指獨推之說。旨哉言乎。欣厭取捨之方。至哉教矣。敢問。欣厭取捨得無愛憎能所之過乎。

答曰 : 汝不知言也。此非世間之愛憎能所也。此乃十方如來轉凡成聖之通法也。若非厭捨。何以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故自凡夫預乎聖位。由聖位以至等覺。其間等而上之。無非欣厭。極乎妙覺。取捨始亡。故先德云。取捨之極。與不取捨。無有異也。況此淨土之法。只一化機。而釋迦彌陀之所共立者也。此指其往。彼受其來。倘非厭捨。離此無由。倘非欣取。生彼無分。既捨此矣。又生彼矣。藉彼勝緣。直至成佛。然則愛憎能所。功莫大矣。何過之有故。

問曰 : 取捨之談。無敢議矣。但往生之說。能不乖於無生之理乎。

答曰 : 天台云。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此謂心淨故佛土淨。愚者為生所縛。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也。長蘆曰。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生為無生者。斷見之所惑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者。第一義諦也。天衣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三家之說。其旨甚明。今余復以性相二字釋之。妙真如性本自無生。因緣和合乃有生相。以其性能現相故。曰無生即生。以其相由性現故。曰生即無生也。知此。則知淨土之生。惟心所生。無生而生。理何乖焉。

問曰 : 往生之說。其旨昭然。但今之學者。不能曉了。千人萬人。皆疑極樂遠隔十萬億國。臨命終時。恐難得到。復何策以曉之。

答曰 : 是可笑也。說了許多心外無土土外無心。到這裏猶道不曉。此無他。只是眾生妄認自心在色身之內。方寸之間。不知自家心量。元自廣大。

豈不聞讚佛偈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且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被我心量都盧包了。恒沙世界無量無數。我之心量一一周徧。如此看來。十萬億國在我心中。其實甚近。何遠之有。命終生時。生我心中。其實甚易。何難之有。

豈不見十疑論云。十萬億剎。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但使眾生淨土業成者。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為此觀經云。彌陀佛國。去此不遠。又業力不可思議。一念即生。不須愁遠。又如人夢。身雖在牀。而心意識徧至他方。生淨土亦爾。不須疑也。

經云。一彈指頃。即得往生。又云。屈伸臂頃。又云。頃刻之間。故自信錄云。十萬億剎頃刻至者。自心本妙耳。此等重重喻說。只是言其生在自己廣大心中。甚近而甚易者也。我如今且莫說廣大心量。且只就汝色身之內。方寸之間。說箇譬喻。

譬如此方到西天竺。動經十萬餘里。一路之間。多經國土。有一人雖未親到。曾聞他人講說一遍。記憶在心。其人後時坐臥之間。忽動一念思量彼國。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萬里。便到萬里。思量天竺。便到天竺。以此比之生淨土。便是這箇道理。豈不是彈指之頃。一念便到。何難到之有哉。汝若不修淨業。要到極難。淨業若成。要到極易。但辨肯心。決不相賺。

問曰 : 不修淨業。要生極難。此誠言也。何故前舉逆惡凡夫。臨終亦生。吾未聞其詳。而且有疑。幸詳示而釋之。

答曰 : 觀經云。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苦無窮。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念佛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此其詳也。

雖十二劫處蓮華中。而其受用快樂如忉利天。故古者云。華中快樂如忉利。不比人間父母胎。逆惡得生者。觀經疏曰。以念佛除滅罪障故。即以念佛為勝緣也。

余詳經意。即是念佛滅罪而生。然以疏論參而明之。則有三義。
一者或問。如何以少時心力。而能勝終身造惡耶。曰。心雖少時。而其力猛利。是心勇決。名為大心。以捨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
二者。此雖造惡。或現世曾修三昧故。臨終勸念。定心易成。亦是乘急戒緩人也。縱現世不修三昧。亦是宿種今熟。以宿善業強故。臨終得遇善知識。十念功成也。
三者。若非宿種。又非現修。則其念佛之時。必有重悔。故永明曰。善惡無定。因緣體空。跡有升沈。事分優劣。真金一兩。勝百兩之疊華。爝火微光。爇萬仞之積草。

問曰 : 五濁惡世。人皆有罪。縱未造五逆重罪。其餘罪業。孰能無之。苟不懺悔消滅。但只臨終念佛。能往生乎。

答曰 : 亦得生也。此乃全藉彌陀不思議之大願力也。那先經云。如持百枚大石置於船上。藉船力故石不沒水。若無其船。小石亦沒。喻彼世人一生造惡。臨終念佛。不入泥犁。若非念佛。雖作小惡。亦入泥犁。況大惡乎。船喻佛力。石喻惡業。故昔人有帶業往生之說

四土文中亦云。具惑染者。亦得生同居淨也。又如僧雄俊。臨入鑊湯。幷汾州人。屠牛為業。臨終見群牛逼觸其身。苦痛切己。及張鐘馗。殺雞為業。臨終見神人驅群雞。啄破兩目。流血盈床。稱佛名號。俱生淨土。此非佛力而何。請復以喻明之。如人現犯官法。應入官囚。以投託國王。承王宣召。則官不能拘。而復達帝京也。

所以西資鈔云。得生淨土。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讚。諸佛護念。如渡大海。既得巨舟。仍有良導。加以便風。必能速到彼岸也。若其不肯登舟。遲留惡國者。誰之過歟。

問曰 : 前云博地凡夫。便階不退。此必已無惡業者也。今此帶業而生。能不退乎。

答曰 : 例皆不退也。經云。其有生者。悉住正定之聚。又云。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又十疑論云。有五因緣。能令不退
一者。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
二者。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長。故不退。
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
四者。彼國純諸菩薩以為良友。無惡緣境。外無鬼神邪魔。內無三毒等。煩惱畢竟不起。故不退。
五者。但生彼國。即壽命永劫。共菩薩佛等。故不退。
又古人云。不願生淨土則已。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則已。生則永不退轉也。

問曰 : 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此彌陀願力。誠乎不可思議矣。然則我於生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臨終。然後念佛。可乎。

答曰 : 苦哉苦哉。何等愚謬之言也。砒霜酖酒。毒中之毒。今汝此言。毒於砒霜酖酒者也。非特誤賺自己。又且誤賺天下若僧若俗善男信女。皆此言也。向所謂逆惡凡夫臨終念佛者。乃是宿有善根福德因緣。方遇知識。方得念佛。此等僥倖。萬萬人中。無一箇半箇。汝將謂人人臨終。有此僥倖哉。豈不見群疑論云。

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
一者。善友未必相遇。故無勸念之理。
二者。業苦纏身。不遑念佛。
三者。或偏風失語。不能稱佛。
四者。狂亂失心。注想難成。
五者。或遭水火。不暇至誠。
六者。遭遇豺狼。無復善友。
七者。臨終惡友。壞彼信心。
八者。飽食過度。昏迷致死。
九者。軍陣鬥戰。奄忽而亡。
十者。忽墜高巖。傷壞性命。

如此等十種之事。皆是尋常耳聞眼見。不論僧俗男女。人皆有之。或宿業所招。現業所感。忽爾現前。不容迴避。你又不是神通聖人。有宿命通。能知臨終有業無業。又不是有他心天眼。能知臨終好死惡死。

如上十種惡緣。忽然遭著一種。便休了也。便做手腳不得了也。便有知識活佛圍繞。救爾不得了也。便須隨業受報。向三途八難中受苦受罪。到那時要聞佛名。不聞了也。

直饒你無此惡緣。只是好病而死。亦不免風刀解體。四大分離。如生龜脫筒。螃蟹落湯。痛苦逼迫。怕怖慞惶。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無病而死。又或世緣未了。世念未休。貪生怖死。擾亂胸懷。若是俗人。又兼家私未明。後事未辦。妻啼子哭。百種憂煎。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未死以前。只有些少病痛在身。忍疼忍苦。叫喚呻吟。問藥求醫。祈禱懺悔。雜念紛飛。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未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困頓龍鍾。愁嘆憂惱。只向箇衰老身上。左安右排。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未老以前。正是少壯之日。正好念佛之時。稍或狂心未歇。俗務相關。東攀西緣。雜思亂相。業識茫茫。念佛不得了也。更饒你清閑自在。有志修行。稍於世相之中。照不破。放不下。把不定。坐不斷。忽遭些子境界現前。一箇主人。隨他顛倒。念佛不得了也。你看他老病之時。少壯清閑之日。稍有一事掛心。早是念佛不得。況待臨終時哉。何況你更道。

且做世間事業。你真癡人。說此癡話。敢保你錯用身心了也。且世間事業。如夢如幻。如影如響。那一件有實效。那一件替得生死。縱饒廣造伽藍。多增常住。攀求名位。交結官豪。你將謂多做好事。殊不知犯了如來不體道本。廣造伽藍等戒。豈不見道。有為之功。多諸過咎。天堂未就。地獄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眼光落地。受苦之時。方知平生所作。盡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鑊湯下增柴炭。劍樹上助刀鎗。袈裟下失卻人身。萬劫難復。鐵漢聞之。也須淚落。祖師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

又不見死心禪師道。世間之人。財寶如山。妻妾滿前。日夜歡樂。他豈不要長生在世。爭奈前程有限。暗裏相催。符到奉行。不容住滯。閻羅老子。不順人情。無常鬼王。有何面目。且據諸人眼裏親見。耳裏親聞。前街後巷。親情眷屬。朋友兄弟。強壯後生。死卻多少。

世人多云。待老來方念佛。好教你知。黃泉路上無老少。能有幾人待得老到。少年夭死者多矣。古人云。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又云。自從早年。索妻養兒。經營家計。受盡萬千辛苦。忽然三寸氣斷。未免一旦皆休。若是孝順兒孫。齋得幾僧。看得部經。燒得陌紙。春三秋九。做得碗羹飯。哭得幾聲。猶是記憶爺娘。若是不肖之子。父母方死。骨頭未冷。作打財產。出賣田園。恣意作樂。以此較之。著甚麼急。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復引古德云。冷笑富家翁。營生忙似箭。囤內米生虫。庫中錢爛貫。日裏把秤稱。夜間點燈算。形骸如傀儡。莫教繩索斷。死心如此苦口勸人。曾許你且做事業。待臨終方念佛乎。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石火電光。眨眼便過。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擻身心。撥棄世事。得一日光陰。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纏預辦了也。我之前程穩穩當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思之思之。

問曰 : 吾之言過矣。駟不及舌矣。承師之教。誰不寒心。奈何人心。易進易退。一聞警策。勇猛精勤。忽於目前。逢一障難。便轉念頭。別求方便。都道淨業只是身後之事。於今目前無所利濟。從此身心一時放退。是亦無怪其然耶。

答曰 : 汝之所見未廣也。豈不見經中道。受持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

一者。晝夜常得一切諸天。大力神將。河沙眷屬。隱形守護。
二者。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三者。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四者。一切惡鬼。若夜叉。若羅剎。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龍毒藥。悉不能中。
五者。火難水難。怨賊刀箭。牢獄枷鎖。橫死枉生。悉皆不受。
六者。先所作業。悉皆消滅。所殺怨命。彼蒙解脫。更無執對。
七者。夜夢正直。或復夢見阿彌陀佛勝妙色像。
八者。心常歡喜。顏色光澤。氣力充盛。所作吉利。
九者。常為一切世間人民恭敬供養。歡喜禮拜。猶如敬佛。
十者。命終之時。心無怖畏。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持金蓮華。接引往生西方淨土。盡未來際。受勝妙藥。

如上十種利益。經文具載。乃佛口之所宣也。既是現生來世。皆有利益。然則世出世間要緊法門。無如念佛者矣。但當精進不用懷疑。

受持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

受持佛名者,現世當獲十種勝利。

問曰 : 念佛之門。多承開導。群疑盡釋。正信現前矣。但上文所謂抖擻身心。撥棄世事。今世網中人。間有境緣順便。身意安閑者。則可依此而行。其有世事不容撥棄者。又當何以教之。

答曰 : 世網中人。若是痛念無常。用心真切者。不論苦樂逆順。靜鬧閒忙。一任公私幹辦。迎賓待客。萬緣交擾。八面應酬。與他念佛。兩不相妨。不見古人道。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又云。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其有世緣稍重。力量稍輕者。亦須忙裏偷閑。鬧中取靜。每日或念三萬聲。一萬聲。三千聲。一千聲。定為日課。不容一日放過。又有冗忙之極。頃刻無閒者。每日晨朝。必須十念。積久功成。亦不虛棄。念佛之外。或念經禮佛。懺悔發願。種種結緣。種種作福。隨力布施。修諸善功以助之。几一毫之善。皆須回向西方。如此用功。非惟決定往生。亦且增高品位矣。

問曰 : 泛言念佛。未有其方。且十念回向之法。亦所未喻。幸詳以示之。

答曰 : 念佛者。或專緣三十二相。繫心得定。開目閉目。常得見佛。或但專稱名號。執持不散。亦於現身。而得見佛。此間現見。多是稱佛名號為上。

稱佛之法。必須制心。不令散亂。念念相續。繫緣佛號。口中聲聲喚阿彌陀佛。以心緣歷。字字分明。稱佛名時。無管多少。並須一心一意。心口相續。如此方得一念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不然者。滅罪良難。

十念者。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阿彌陀佛。盡一氣為一念。如是十氣。名為十念。但隨氣長短。不限佛數多少。唯長唯久。氣極為度。其佛聲不高不低。不緩不急。調停得中。如是十氣。連屬不斷。意在令心不散。專精為功。故名此為十念者。顯是藉氣束心也。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

回向發願者。念佛既畢。即云。
弟子(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願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亦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眾聖。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如上念佛之法。至於回向。乃先德垂訓切要之方。盛傳於世久矣。當遵而行之。

問曰 : 世網中人。隨量指授微細方法。靡不詳明矣。然則我輩世外之人。又當何以加其工焉。

答曰 : 前不云乎。修有多類。攝成三門。如是三門。門門可入。或單或兼。隨意之所取耳。

問曰 : 圓觀之修。惟心之念。似乎上器之行門。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亦乃大根之功用。倘根器之不對。則功行之難成。今吾自揣其根。觀吾所好。惟在專持名號。暇則或加禮拜懺悔而已。師以為如何。

答曰 : 善哉善或。汝知量矣。觀汝之言。正合善導專修無間之說矣。

  • 專修者。謂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修。而修雜業。以求生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繫念不相續故。心不相續報佛恩故。雖有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樂近雜緣。自障障他生淨土故。
  • 無間修者。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不誦餘經。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雜餘想。又若貪瞋癡來間者。隨犯隨懺。不令隔日隔念隔時。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也。

善導和尚者。天竺傳中。稱為彌陀化身也。觀其專修無間之說。要緊只在念念相續。故孤山亦云。不可等閒發願。散亂稱名。永明亦云。直須一心歸命。盡報精修。坐臥之間。常面西向。當行道禮敬之際。念佛發願之時。懇苦翹誠。無諸異念。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願脫苦輪。速證無生。廣度含識。紹隆三寶。誓報四恩。如斯志誠。方不虛棄。

如或言行不稱。信願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其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遮。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聲和則響順。形直則影端故也。

問曰 : 念念相續之修。豈非余所願也。奈何定力未成。念頭無主。或舊學未忘。或邪思亂起。或境緣相觸。照顧不牢。或情想紛飛。遏捺不住。不覺念頭東走西走。眨得眼來。千里萬里去了。又或惹著一毫世事。便是五日十日。半月一月。擺脫不去。豈特間斷而已哉。言之可慚。思之可慟。又當何策以治之。

答曰 : 嗚呼。此天下學者之通病也。汝當間斷之時。若不痛加鞭策。則專修無間之念。永無成就之期。余聞古人有三種痛鞭之策。今復為汝獻之。汝當諦而聽之。一曰報恩。二曰決志。三曰求驗

  • 第一報恩者。既修淨土。當念報恩。佛恩國恩。固未暇論。只如父母養育之恩。豈非重恩。師長作成之德。豈非重德。你最初出家。便說要報重恩。後來行腳。又說要報重德。離鄉別井。二三十年。父母師長艱難困苦。你總不顧。父母老病。你又不看。及聞其死。你也不歸。如今或在三途受罪受苦。望你救他。望你度他。你卻念念間斷。淨土不成。淨土不成。自救不了。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你是忘恩負義。大不孝人。經云。不孝之罪。當墮地獄。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地獄業也。又且不蠶而衣。不耕而食。僧房臥具。受用現成。你當勤修淨業。圖報信施之恩。祖師道。此是施主妻子分上。減刻將來。道眼未明。滴水寸絲。也須牽犁拽耙。償他始得。你卻念念間斷。淨土不成。淨土不成。酬償有分。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畜生業也。
  • 第二決志者。若學專修。志須決定。你一生參禪。禪既不悟。及乎看教。教又不明。弄到如今。念頭未死。又要說幾句禪。又要說幾句教。又要寫幾箇字。又要做幾首詩。情掛兩頭。念分四路。祖師道。毫釐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你卻志無決定。情念多端。因此多端。間斷正念。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塗羈鎖業也。又且守護戒根。志不決定。或因身口。念念馳求。教中道。寧以洋銅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飲食。寧以熱鐵纏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況因諸戒不嚴。邪心妄動。因此妄動。間斷專修。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何止熱鐵洋銅業也。又且斷除憎愛。志不決定。每於虛名浮利。自照不破。名利屬我。便生貪愛。名利屬他。便生憎妒。古人云。貪名貪利。同趨鬼類。逐愛逐憎。同入火坑。你卻因此愛憎。間斷淨土。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餓鬼火坑業也。>>>
  • 第三求驗者。既學專修。當求靈驗。你如今髮白面皺。死相現前。知道臨終。更有幾日。須在目前。便要見佛。只如廬山遠法師。一生之中。三度蒙佛摩頂。又如懷感法師。稱念佛名。便得見佛。又如少康法師。唱佛一聲。眾見一佛從口飛出。唱佛十聲。則有十佛從口飛出。如貫珠焉。此等靈驗。萬萬千千。你若心無間斷。見佛不難。間斷心生。決不見佛。既不見佛。與佛無緣。既無佛緣。難生淨土。淨土不生。必墮惡道。然則一念間斷之心。便是三塗惡道業也。戒之戒之。

如上三策。當自痛鞭。使其念不離佛。佛不離念。感應道交。現前見佛。既見樂邦之佛。即見十方諸佛。既見十方諸佛。即見自性天真之佛。既見自性天真之佛。即得大用現前。然後推其悲願。廣化一切眾生。此名淨土禪。亦名禪淨土也。然則永明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豈不驗於此哉。勉之勉之。於是禪上人者。既喜且驚。矍然久之。如有所失。天如老人乃復告之曰。禪與淨土。了即俱了。心外無法。莫錯會好。上人乃稽顙再拜曰。吾多幸矣。今吾知所歸矣。謝而退。

天如則公。以不求生淨土為未悟。悟則淨土之生。萬牛莫挽。破的語。精卓明快。且種種邪疑。肺肝盡燭。種種照燭。吐出肺肝。皆由徹悟故耳。掃盡門庭知見。闊步大方。此瞎驢隊中人也。小師善遇。集祖別錄。不廢此冊。沙門時。評點明妙。傾出一栲栳明珠。西蜀潘存。錄而跋之。皆非小緣也。戊申夏。

***


乙、釋文擷要

某天,天如禪師於臥雲室靜坐時,有禪客來訪,向禪師提出修學淨土法門的幾項疑惑。

:永明和尚為法眼禪師的嫡傳徒孫,海內皆推為禪林宗匠,為何他談禪以外,卻偏讚淨土?

:大哉問也!永明大師實在是深有功於宗門教下。淨土法門本是易行易入,卻也是難信難說之法。所以,釋迦佛出現於世,宣講《彌陀經》,預知末法眾生難信淨土,故引六方諸佛,出廣長舌說誠實言,以破除眾生的疑惑。世尊自己說,「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佛的苦口婆心,勸導我們要信願求生淨土。而且,佛所說的一偈一句,與會的大眾沒有不信受奉行的,為何只有我們不相信淨土法門呢?

這是因為淨土教門極其廣大,修學的方法卻極其簡易。所謂的廣大,是指一切根機的眾生無不攝受,上至等覺菩薩,下至愚夫愚婦,乃至五逆十惡的罪人,臨終只要能念佛懺悔,一心歸向淨土,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又所謂的簡易,只要執持阿彌陀佛四字名號,便能出離娑婆,逕登極樂,證得不退轉位,直到圓滿成佛。如此廣大又簡易,就算是聰明上智的人,也很難沒有疑惑。這才知道永明大師對淨土法門的讚歎,實在是深有含義啊!

:淨土法門廣大簡易,那些禪宗悟達之士既然已「見性成佛」,為何還肯求生淨土?

:悟達之士正因為開悟,才更肯發願求生。古人說,「不生淨土,何土可生?」那是您還沒開悟,果真開悟了,修淨土的意願必定死心塌地,萬頭牛也拉不回的啊!

: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出現世間,是為了要度化眾生,既然生死大事已經開悟明瞭,應當遵行佛的教誨,出生入死,廣度有情。為何這些悟達之士卻求生淨土,厭苦趨樂,不顧他人?

:開悟之後,煩惱習氣尚未完全脫盡,並不是馬上就證得不退轉,與諸佛如來一樣出生入死,不受障緣干擾。古德有云,「聲聞尚有出胎之昧,菩薩亦有隔陰之迷」。何況是現在薄解淺悟的人,自己都還救不了自己!縱然是悟處深遠,見地高明,立志要廣度眾生,可惜沒有證得不退位,處在這五濁惡世,教化剛強眾生,就好像一艘不穩固的小船,要去救濟沉溺於業海的群生,恐怕自他都要沉入大海,同時溺斃。

所以《往生論》云:「欲遊戲地獄門者,必生彼土。得無生忍已,還入生死。」要救度苦難眾生,必須求生淨土。而且先聖也說:「未得不退轉位,不可混俗度生。未得無生法忍,要須常不離佛。」現在娑婆世界,釋迦佛已滅度,彌勒菩薩還未下生,多有外道邪魔,顛倒是非。外有美色淫聲的誘惑,內有煩惱習氣的糾纏,既無佛可依,又被境緣所染,初心淺悟之人,很少有不退轉的,這就是為什麼世尊要殷勤勸導我們求生淨土。

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在說法,那邊的一切境緣,有種種勝妙莊嚴,往生到那裡,藉由阿彌陀佛的殊勝大願,成就無生法忍,圓證佛位,蒙佛的授記,然後回入娑婆,教化眾生,而且來去無礙了。

在《觀佛三昧經》中記載,文殊菩薩得念佛三昧,常生淨土。《華嚴經》中,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及海會大眾,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又《入楞伽經》中,龍樹菩薩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起信論》中,馬鳴菩薩有求生之願。不僅如此,佛更勸自己的父親淨飯王及七萬多名釋迦族人,求生極樂國土。在《觀經》中也開示韋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同生安養國。

試問,一般薄解淺悟的人,證悟的境界能和文殊、普賢相比嗎?難道佛會忍心誤導父親與族人嗎?歷代許多有修有證的禪門宗匠,都是不約而同的密修顯化,發揚淨土宗旨。如死心新禪師曾道,「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又說,「參禪人最好念佛,根機較鈍者,唯恐今生不能大悟,但只要藉由彌陀願力,便能接引往生。」又說,「如果念佛不能得生淨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

由此可見,不論諸佛如來、諸大菩薩,不論修禪學教的祖師大德,都普勸大眾修學淨土法門,道理就在此。

:「惟心淨土,本性彌陀」與淨土經論所謂的十萬億土之外的佛國土,與極樂國中的彌陀教主,是否有別?

:這個「心」是廣大無邊而明妙無比的。《楞嚴經》上說,「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無有一佛土不在我自心中。古德曾說,惟此一心,具足了四種報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正所謂十方微塵剎土,實是我自心中之土;三世恆沙諸佛,也是我自心中之佛。所以,無有一土不依我自心而建,無有一佛不由我自性而現。既然如此,則十萬億土外的極樂,難道不是惟心之淨土?極樂國中的教主,難道不是本性之彌陀?

:既然淨土、穢土都不離一心,又為何娑婆世界就免不了穢染呢?

:凡夫因為染業所感,唯心所現的淨土,成了唯識所變的穢土。但在佛眼看來,娑婆穢土即是清淨報土,正如釋迦佛雖然現居娑婆,而實居莊嚴報土是一樣的道理。

:凡夫迷情未盡,不離染業,則惟心之土,要如何才能清淨?

:心垢則土垢,心淨則土淨。《維摩經》上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要想自淨其心,捨棄淨土法門,那就很難辦到了。

:如何修學淨土法門呢?

:眾生根機多有不同,所修方法也各有差別。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三門:觀想、憶念、眾行。這三種方法都是依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主。

  • 觀想」是依《觀經》上所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所以,我們應當一心繫念,觀想阿彌陀佛,觀想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
  • 憶念」是心想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或是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這都稱為憶念。正如《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所言,「若子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並說道,「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另外,若有人一生繫念,或三個月繫念,或早晚各十念,或七七日中繫念,或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間斷的專心繫念,加上自己的深信切願和阿彌陀佛的威神加持,都能往生極樂世界。甚至是造作五逆十惡的罪人,只要臨終十念,也能夠感得阿彌陀佛的接引,往生淨土,足證下下根性的人,皆能蒙佛攝受。
  • 眾行」如《華嚴經》中,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所發的十大願王。又如《大寶積經》,佛教彌勒菩薩發的十種心。又如《觀經》所說的淨業三福。及《無量壽經》上講的三輩皆發菩提心,其中有奉持齋戒等。如上所說的,皆稱為眾行。

凡此種種功德,加上自己信願之力,迴向求生,都能轉為往生的資糧。

:「觀想、憶念」這二種不同修法,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所感的境界是否不同?

:永明大師曾說,往生淨土有九品之別。有人生到同居土,見到佛的應身;有人生到實報土,見佛的報身;或經一夜便登為地上菩薩,或是經過一劫、數劫才證得小乘果,隨眾生根性的利鈍,悟道有遲速,花開有早晚。所以慈雲大師說,雖然大分為九種品位,但若要細分,應該是無量無邊。

:娑婆世界也是四土具足,為何要捨娑婆去求生極樂淨土?

:娑婆眾生的穢業難除,要想出離六道,唯有求生極樂淨土,哪怕是生在凡聖同居土,悉皆證得不退轉。
曾經有人在大通佛出世時就開始修行,歷經了塵點劫,卻還在聲聞果位,那都是因為此地充滿了讓人退轉的因緣,所以修行總是進進退退,需要漫長的時劫。且經論上說,「魚子菴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
但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同居土就不同了,那裡的環境極其殊勝,不論品位高下,永遠都不會退轉,所以一定要求生極樂淨土,當生圓滿成就。

:十方世界也有許多同居淨土,為何要偏指極樂又偏讚其中的殊勝?

:經上說,「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在這個娑婆世界,身有生老病死之苦,外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之苦,乃至群魔外道,惱亂正修,或是美色妖邪,迷惑行人,而且捨身之後還要繼續輪轉生死,墮入三惡道,千劫、萬劫也難有出期。

但在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無衰無變,壽命無量,沒有生老病死之苦,更沒有親情愛戀,仇敵怨懟等種種苦聚,那裡是上善聚會,所有衣食珍寶,受用現成,而且相貌端嚴,身放光明,永離煩惱。除此之外,黃金為地,寶樹參天,樓飾七珍,水鳥樹林,皆演妙音,更有阿彌陀佛現在說法… 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莊嚴,無有窮盡。

由此可見,在娑婆與極樂二土相較之下,「境、緣」迥然不同,「境」是環境殊勝,可以攝受眾生,讓人生起嚮往欣求的心;「緣」是助緣殊勝,有阿彌陀佛與諸大菩薩俱會一處,可以幫助我們提升修行的功夫。所以,十方世界雖有許多同居淨土,唯有極樂世界的「境緣」殊勝,當然要求生此土。

:十方如來都可以親近,何必只親近阿彌陀佛?

:有三個原因:一、誓願深重。二、娑婆有緣。三、化道相關。

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經發了四十八大願,願願都是為了要接引娑婆眾生,這是彌陀的誓願深重。

其次,在釋迦佛住世時,聽聞佛法而修淨土法門的人,就有不少,就算是佛滅度後,無論僧俗男女、貧富貴賤,聽過佛法的人,也都知道有阿彌陀佛。縱然沒聽說過,當遇到緊急危險時,不知不覺也會念幾句阿彌陀佛,這都是自自然然就能隨口稱念的,難道不是彌陀與娑婆特別有緣嗎?更甚至於滅法時,所有經法滅盡,獨留《無量壽經》住世百年,直到大經滅後,還留「阿彌陀佛」四字名號,救度眾生。這就是阿彌陀佛與此地眾生,有特別因緣。

古德曾說過,娑婆和極樂教主,示現在淨穢二土,用折、攝二門來調伏眾生。釋迦佛在此土,以穢、以苦、以促、以多魔惱來折服眾生,讓人生起厭離心。彌陀佛在彼土,以淨、以樂、以延、以不退轉來攝受眾生,讓人生起欣求心。既有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心,那就達到化導行道的效果了。

所以大乘經上,世尊反覆叮嚀,稱揚彌陀、讚歎極樂、勸眾求生,用意在此。

:既然要厭捨娑婆、欣取極樂,這個愛憎心是不是太過分明了?

:厭捨、欣取,並不是世間所謂的愛憎心,這是諸佛如來轉凡成聖的共同之道。如果不肯厭捨娑婆,怎麼可能轉凡?不願欣取極樂,如何成聖?所以,從凡夫一直提升到等覺菩薩,所仰賴的無非就是欣厭之心。如果不肯厭捨,修行沒有推進的動力;不願欣求,往生不會積極的爭取。所以,這樣的愛憎哪裡有過失呢?

:極樂世界遠在十萬億佛剎之外,臨命終時,恐怕很難到達吧?

:其實,眾生妄認自心在這色身方寸之內,不知自家心量廣大無邊,十方虛空都被我心量給盧包了,恆沙世界在我心量也能一一周遍,正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如此看來,十萬億國土在我心中,其實很近,不遠;命終往生時,生我心中,其實很容易,不難。只要淨業成就,臨終在定之心,便是淨土受生之心;起心動念,就是往生淨土之時。

正如同有人作夢,身體雖然躺在床上,但心意識卻已遍至他方,往生淨土也是這個道理。又譬如,從中國到印度,歷程十萬餘里,在這路程當中,要經過許多國家。有一個人雖然不曾遊歷印度,但聽過別人描述當地的風景,於是熟記在心;某天,這個人忽然動了一念,想起印度的風景,思量千里,便到千里,思量萬里,便到萬里,思量印度,便到了印度。用這個譬喻就不難理解往生淨土的道理了。這正是「一彈指頃,即得往生」。一念就生到極樂世界,不需要擔心有多遠。

:淨業成就,往生不難。又為何前面舉出五逆十惡的造罪凡夫,臨終也能往生?

:佛在《觀經》上說,下品下生者,如有眾生造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業,應當墮入惡道,在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他念佛,提醒他:「汝若不能念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 應時即發菩提之心。」

雖然十二大劫處於蓮花中,但其實受用快樂,好比在忉利天。然而五逆十惡能得生淨土,全因為念佛滅罪的功德,由此可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或許有人會懷疑,為何能用這麼少的心力就戰勝過一生的罪業?

禪師在此,特別提出三點原因:
一、心力雖少,但是念得勇猛,就像一個人打仗時,衝鋒陷陣,不惜身命。
二、這個人雖然造惡,但在現世中可能修過三昧,所以臨終勸他念佛,他就能很快定下心來念。縱然現世不修三昧,也必是宿世善根今生成熟,能遇到善知識教他臨終十念,在念念當中功夫成就。
三、假如不是宿世善根,也不是今世修定,那必然是他在念佛時,心裡生起深重的懺悔。

:身處五濁惡世,人容易造罪,縱使不犯五逆重罪,其他的大小罪業也很難避免。假如不懺悔消除,只要臨終念佛就能往生嗎?

:也能往生。這全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大願力!

如《那先經》上說,假設有人以百顆大石置於船上,石頭不會沉入海裡,完全是藉由大船的力量,沒有船力,一小塊石頭也會沉落大海。這個船力好比是佛力,大石好比是惡業,一生造惡的人,臨終果能一心念佛,便能不墮地獄。若不靠佛力,雖然只是小小的惡業,也難免不入惡趣,更別說是大惡了。所以,惑染未盡的凡夫,亦可得生同居淨土,這就是帶業往生。

舉例來說,唐朝有一位張鐘馗,以殺雞為業,臨命終時,看見有人驅趕著雞群,啄破他的雙眼,血流不止;當時有僧人勸他稱念佛號,於是他一心念佛,忽然間,只見雞群散去,香氣滿室,隨後就端坐往生了。這難道不是佛力加持嗎?可見,往生淨土完全是靠他力,有阿彌陀佛的悲願攝受,再加上釋迦佛的普勸讚歎、諸佛如來的共同護念,如渡大海,既有大船,又有嚮導,更有順風,必能速到極樂彼岸。

:前面提到帶業往生,生到極樂世界,會不會再退轉?

:經論上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不論品位高下,悉住正定之聚,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更確切的說,在《十疑論》中,智者大師舉出五種因緣,保證往生的人不再退轉,哪五種?

一、有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攝受護持,圓滿證得不退。
二、佛光常照,菩提心時時增長。
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妙法,眾生聽了,常念三寶。
四、極樂世界純是諸大菩薩以做善友,沒有逆境惡緣,外無魔邪,內無煩惱,煩惱不起現行。
五、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即得壽命無量,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共聚一會。

所以,古人說:「不願生淨土則已,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則已,生則永不退轉也。」正是這個道理。

:既然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就能帶業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又不再退轉,足證彌陀的願力,實在是不可思議!這樣看來,在我壽命報盡前,先做世間事業,直到臨終再來念佛,可以嗎?

:這是多麼荒謬愚蠢的話!這種話,比砒霜、酖酒還要毒,不但耽誤自己,也誤導世間的善男信女。

所謂的逆惡凡夫能在臨終提起佛號,那是因為宿世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才能遇到善知識教他念佛求生。這種僥倖的事,萬萬人中找不到一個半個,並不是人人臨終都能這麼幸運。

《群疑論》說,世間有十種人,臨終不得念佛:沒有遇到善友勸導念佛、業苦纏身、中風失語、狂亂喪心、遭逢水火災難、或遇豺狼凶險、有惡友來破壞信心、昏迷致死、刀兵戰爭而亡、忽墜喪命。以上這十種障礙,都是平常眼見耳聞的事,都是宿業所招、現業所感,突然現前來不及提防的。

再說,凡夫又沒有神通,哪裡知道臨終時有業無業、好死橫死?況且這十種惡緣,只要遭到一種就完了,大限一到,手忙腳亂,就算有活佛圍繞,恐怕也救不了!只好隨業受報,向三途八難中受苦受罪,那時想要再聽到佛名也聽不到了。

就算沒有碰上這些惡緣,只是生病而死,也免不了風刀解體、四大分離,可比生龜脫殼、螃蟹落湯一樣,痛苦交迫,念不了佛。就算無病而終,但是世緣未了,貪生怕死,六神無主,再加上遺產沒有分配,後事沒有交代,妻兒眷屬在旁邊哭哭啼啼,想念佛也念不了。就算一口氣沒斷,只有少病少痛,可是呻吟叫苦,還想問藥求醫,祈禱懺悔,這些雜念纏繞,佛也念不好。就算沒有病痛,只是年紀老大,衰相現前,還得時時照顧這把老骨頭,不能安心念佛。就算未老以前,正值少壯、正好念佛的時光,但是狂心未歇,百般的俗事糾結,整天隨處攀緣,心識不定,念不得佛。就算是清閒自在,有志於修行,但對於名利世事,照不破、放不下、拿不定、坐不斷,一個境界現前,馬上就跟著迷惑顛倒,佛也念不好。

可以想見,人在老病之時,少壯清閒又志在修行之日,只要稍有一事掛在心頭,就不能專心念佛,何況是面臨生死的那一刻,誰有把握好好念佛?況且世間事業,如夢如幻,哪一件能替得了生死?縱然是出世間的善事,廣造塔寺,攀求名位,哪裡知道「天堂未就,地獄先成。生死未明,皆成苦本」。等到受苦時才明白,原來一生苦心經營的一切事業,全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鑊湯下增柴炭、劍樹上助刀鎗而已。

其實,人生在世,如石火電光一般,眨眼就過了,應當趁未老未病以前,抖擻身心,放下俗事,有一天的時光,好好念一天的佛,就算沒有時間,得一時的工夫,就修一時的淨業,管他臨命終是好死橫死,我的往生資糧早已辦妥了。希望大眾要三思再三思。

:人心易進易退,一聽到警策就勇猛精進,可是遇到障難現前,馬上就轉念,尋求其他的方便,認為念佛只能利益身後事,對於眼前沒有實質的幫助,從此就放逸退轉了,這該怎麼辦?

:經中道,念佛的人,現世就能獲得十種殊勝利益。

一、晝夜常得一切諸天、護法神將,隱形守護。
二、常得觀世音等二十五位大菩薩,常隨守護。
三、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念佛人,常得諸佛護念。
四、一切惡鬼、毒蛇毒藥,皆不能害。
五、水火災難、怨賊枷鎖、牢獄橫死,悉皆不受。
六、宿世惡業悉皆消滅,所殺怨命皆蒙解脫。
七、夜夢吉祥,或夢見阿彌陀佛。
八、常生歡喜心,面容光澤,精神飽滿。
九、常為世人恭敬供養,歡喜禮拜。
十、命終之時,正念現前,得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接引往生。
以上所得的十種利益,都是世尊金口所說,不論現生來世,皆有利益,不用懷疑。

:前面提到「抖擻身心,放下世事」,可是日常生活中,確實有些俗務沒辦法放下,又該如何修行?

:世網中人,只要能「痛念無常,生死心切」,不論是苦樂逆順,動靜閒忙,迎賓待客,工作應酬,這一切境緣都不妨礙念佛。古人說得好,「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又說,「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

如果是世緣較多的人,也要忙裡偷閒,鬧中取靜,每天念佛萬聲或千聲,定為日課,不容一天空過。至於忙到撥不出時間的人,每天早晨必須念十聲佛號,日積月累,功夫慢慢會成就。除了念佛之外,有空閒時可以讀經拜佛,隨緣布施,所修的種種善行功德,乃至於絲毫小善,都要迴向西方,能如此用功,不只決定往生,還能增高品位。

:要如何念佛?如何修十念法?

:念佛的方法,必須制心一處,不讓心念散亂,口中一句接一句的稱念阿彌陀佛,字字分明、念念相續,耳中只聞阿彌陀佛,心裡只緣阿彌陀佛,一心一意,心口相續,如此念佛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至於十念法,每天清晨,面西正立合掌,連聲稱念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十口氣,名為十念。念佛時,只隨氣的長短,不限佛號的數量,聲音要不高不低、不緩不急,不能間斷,這個用意就是要藉氣束心,令心不散亂,以達到專精的功夫,盡此一生不得一日暫廢。

(按:關於念佛的修持方法,誠可參照 印光大師十念法。)

:我輩凡夫根性愚鈍,唯有專持名號,契我根機,閒暇時再加上禮拜,這樣是否可行?

:那正符合善導大師「專修、不間斷」的意思。眾生業障深重,應當專持阿彌陀佛名號,不修雜業。

因為專持名號最容易,只要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十人專修十人往生、百人專修百人往生,這就是專修不夾雜的好處,容易得正念,完全與佛的本願相應,不違背佛的教誨。

反過來說,若不能專修而雜修的人,要想往生淨土,恐怕是一百個人當中難得一二個,一千人中難得三四個,這都是因為雜修擾亂了正念,與佛的本願不相應,而且繫念不相續,雖有善行,常與名利相應。所以喜歡雜修的人,不僅障礙自己,也會影響別人,求生淨土的信心。

除此之外,身必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禮其他。口必須專念阿彌陀佛,不夾雜其他名號。意必須專想阿彌陀佛,不夾雜其他妄想。當心裡一有貪瞋痴的念頭夾雜時,要隨犯隨懺,不讓這些念頭「隔日、隔念、隔時」,要保持心念清淨,最重要的是念念相續,不能間斷。

永明大師也說,念佛發願時,必須一心歸命,至誠懇切,不夾雜其他的念頭,就像要上死刑場、被怨賊追、被水火吞一樣,以這種心態,一心求佛救度,願脫離苦海,如此的至誠懇切,才能相應。倘若心行不一,信願輕微,念念不能相續,佛號常常間斷,甚至懈怠放逸,臨終要想往生淨土,恐怕就難了。

:要念念相續不容易,凡夫沒有定力,情想紛飛、邪思亂起,念頭不知不覺的東跑西竄,一眨眼就跑到千里萬里去了。又或者惹上一點世事,便十天半月的擺脫不掉,有什麼方法可以對治?

:當淨念間斷時,必須痛加鞭策。古人有三種痛鞭的良策

一、報恩。修淨業的人,應當知恩報恩。譬如父母養育之重恩,師長成就之重德,此恩此德,難以報盡。如今,父母和師長或許淪落三途受罪受苦,指望我們去救度,自己卻念念間斷,淨業不能成就,淨業不成就,自救都救不了,如何救他?既然不能相救,那就是忘恩負義,大不孝之人。經云:「不孝之罪,當墮地獄。」這一念間斷之心就是地獄業啊!

二、決志。若要專修,必須有堅定不移的心志。有人一生參禪,禪沒開悟,便去學教,教又不明,搞到現在還不死心,又要參話頭、又要談教理、又要寫幾個字、又要做幾首詩,情掛兩頭,念分四路。對於虛名浮利,看不破、放不下,自己得名利便生貪愛,別人得名利就起嫉妒憎恨。古人說,「貪名貪利,同趨鬼類。逐愛逐憎,同入火坑。」一有邪心妄動,正念就失掉,這一念間斷之心就是餓鬼火坑業啊!

三、求驗。既然學專修,應當求靈驗。人生走到了盡頭,看看髮白面皺,衰相現前,還有多少歲月可蹉跎,要在目前就要見佛。如廬山遠公大師,一生三次蒙佛摩頂。懷感法師稱念佛號便能見佛。少康法師念佛一聲,大眾就見到一尊佛從口中飛出,念佛十聲,就有十尊佛飛出,像串珠似的。古人念佛靈驗的事蹟,萬萬千千。

只要心不間斷,見佛不難,心一間斷,決不見佛,既不見佛,與佛無緣,既無佛緣,難生淨土,淨土不生,必墮惡道。這一念間斷之心就是三途惡道業啊!

以上三條,應當痛自鞭策,要「念不離佛,佛不離念」,然後就能感應道交了。

丙、結語

綜觀上述,可知天如禪師久修禪觀,又精通教典,以禪教入淨土,書中答問之事理兼備,將禪淨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了無疑滯,顯明淨土之奧旨,闡揚持名之奇勳,誠可為修習淨業之司南也。無怪乎,印光大師曾於《文鈔》中推崇道:「若論斷疑生信者,當推重天如之《或問》,此尤為破堅衝銳之元勳也。」可見,此書於蓮宗之貢獻,不容小覷。

噫!慚愧具縛弟子根機陋劣,幸蒙佛菩薩垂慈,接引入門,因入佛門,得識淨土,得聞寶典。所謂得識淨土者,淨公上人之開解勸進也;所謂得聞寶典者,蓮公之《無量壽經》會集本,念公之《科註》、《報恩談》及《來佛三聖永思集》也。是以暗自慶幸,詡為全宇宙之幸運兒矣。

良由機緣殊勝,當如是珍重,痛加鞭策,效法賢公之深信、切願、篤行,行住坐臥一句彌陀念到底,以期淨業成就,早歸安養。願以此區區愚誠,普勸善友,勤修淨業,同登極樂,圓滿無上菩提。伏祈垂鑒。
~ 慚愧具縛弟子妙音

(按 : 以上釋文及結語 取自淨宗學人妙音之學習心得報告)

淨土或問 (完)

***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二河白道 —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心經直說》 — 憨山大師
.《金剛決疑》— 憨山大師
.《金剛經破空論》 — 蕅益大師
.《金剛經觀心釋》 — 蕅益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avatar-img
13會員
350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非惟觀世音也。無罣礙。則結業即解脫。究竟方便淨涅槃。無恐怖。則苦果即法身。究竟性淨涅槃。遠離顛倒夢想。則煩惑即智明。究竟圓淨涅槃。依實相般若。得真性菩提。依觀照般若。得實智菩提。依文字般若。得方便菩提。菩提是如如智。智必冥理。涅槃是如如理。理必契智。故影略而互言之。
惟自覺。方能覺他也。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但是歸依於佛。即為佛之弟子。既為佛子。即應恆修此八種覺。言常於晝夜者。明其功無間斷。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言誦念者。明其文義湻熟。記憶不忘也。八大人覺。
「一念覺故。名為一佛。念念相續。至無量念。善覺悟故。名為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 蕅益大師 已申如實不空義。如如演說不取著。 攝彼名句及文身。融歸一念成觀行。 金剛者。喻現前一念心也。譬如金剛。體則無上至寶。相則純淨無雜。用則廣能利益。現前一念。亦復如是。體即法界。相無塵染。用徧一切。
此經以實相為體。觀照為宗。文字為用。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 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勿起惡取空見如芥子許。蓋空見撥無因果。
「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蕅益大師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非惟觀世音也。無罣礙。則結業即解脫。究竟方便淨涅槃。無恐怖。則苦果即法身。究竟性淨涅槃。遠離顛倒夢想。則煩惑即智明。究竟圓淨涅槃。依實相般若。得真性菩提。依觀照般若。得實智菩提。依文字般若。得方便菩提。菩提是如如智。智必冥理。涅槃是如如理。理必契智。故影略而互言之。
惟自覺。方能覺他也。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但是歸依於佛。即為佛之弟子。既為佛子。即應恆修此八種覺。言常於晝夜者。明其功無間斷。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言誦念者。明其文義湻熟。記憶不忘也。八大人覺。
「一念覺故。名為一佛。念念相續。至無量念。善覺悟故。名為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 蕅益大師 已申如實不空義。如如演說不取著。 攝彼名句及文身。融歸一念成觀行。 金剛者。喻現前一念心也。譬如金剛。體則無上至寶。相則純淨無雜。用則廣能利益。現前一念。亦復如是。體即法界。相無塵染。用徧一切。
此經以實相為體。觀照為宗。文字為用。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 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勿起惡取空見如芥子許。蓋空見撥無因果。
「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蕅益大師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佛誕浴佛祈福盛典──恭請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口傳《伏藏-極樂淨土 長壽佛密法》。敬邀全球法友把握此珍貴的聖因緣,親自蒞臨「佛誕浴佛祈福盛典」向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請求此殊勝伏藏大法,為自己的今生求得健康、平安與長壽,亦為來世種下自在解脫因緣。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4月17日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極樂淨土的法門是『因易修、果易成』的稀有捷道。」在現代末法時期普遍繁忙、無暇修行的社會中,偉大 阿彌陀佛的教法無疑是眾生最契機的教法。 成為觀音山 2024佛誕浴佛祈福盛典之功德主,締結殊勝佛緣,與萬人結善緣!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智諭法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Thumbnail
此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提婆達多品第十二的教義,強調菩薩為了追求無上菩提而不懈努力,並描述提婆達多如何成為能夠引導眾生的高僧。文中提到的深刻道理,讓讀者瞭解大乘佛教的精神,以及修行中的捨得智慧。透過細膩的辭句及寓意,該經文表達了對眾生福祉的期許以及菩薩行的具體實踐。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佛誕浴佛祈福盛典──恭請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口傳《伏藏-極樂淨土 長壽佛密法》。敬邀全球法友把握此珍貴的聖因緣,親自蒞臨「佛誕浴佛祈福盛典」向慈悲 龍德嚴淨仁波切(龍德上師)請求此殊勝伏藏大法,為自己的今生求得健康、平安與長壽,亦為來世種下自在解脫因緣。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4月17日舉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極樂淨土的法門是『因易修、果易成』的稀有捷道。」在現代末法時期普遍繁忙、無暇修行的社會中,偉大 阿彌陀佛的教法無疑是眾生最契機的教法。 成為觀音山 2024佛誕浴佛祈福盛典之功德主,締結殊勝佛緣,與萬人結善緣!
Thumbnail
觀音山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超渡法會,敬邀您線上參與法會一同恭誦《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離苦得樂。可為先亡祖先、六親眷屬、冤親債主、墮胎流產嬰靈、地基主等恭立「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智諭法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