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小校的另一種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依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知發展分為「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四個階段,其順序不變但具有個別差異。

對於多數為弱勢家庭、特殊學習需求學生的學校來說,主題式、角落式的專題教學搭配數位學習,是教室進行差異化教學的一種有效型式。

利用食農、山野…等主題式課程,在自然環境中穩定學生的身心,培養個人操作能力(手眼協調),增加五感體驗,補足聽覺理解、視覺辨識、肢體協調不佳…等感覺統合失調所帶來的經驗缺失,及解決上述缺失無法轉為下階段抽象思考能力的困境。

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實作練習中,建立根據具體經驗思維解決問題,操作具體物件來協助思考的能力。

就形式上看來,拿掉大量的讀寫練習,看似剝奪讀寫能力弱項學習者的學習機會,事實上,對於讀寫能力弱的學生來說,大量的自然體驗與實作練習,反而是訓練其身體協調、鍛練腦力,為下階段讀寫學習建立基礎的有效策略。

加入科技化學習輔具的運用,在教室內進行差異化教學,確實可能實現達到個人化學習的效果。例如:語文課時,運用因材網、均一教育平台…等數位學習系統,指派不同任務給同一班級內的不同學生完成,學習能力佳的學生,可以完成單元內容與練習卷的練習;能力弱的學生可利用點讀筆進行詞語認讀、仿寫…等基本能力培訓,教師可針對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進行輔導。

經由實作經驗的累積搭配個人化學習,一動一靜的課程設計,對於基本學力的培養有相互加乘的效果。

對於自然環境優勢的偏遠地區國中小來說,如果能站在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以訓練腦力為主要學習目標,大量運用其環境優勢,融入自然觀察、野菜採集、農耕、手作……等課程設計,反而是特殊學習需求學生的最佳學習場域。


avatar-img
5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鈴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講師說:「關於要不要介入孩子的志願選填,取決於你和孩子的關係如何。」大約是孩子夠大了,有自己的資訊管道、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判斷哪一種選填方式最為有利。 這下好了,突然好奇著自己有沒有資格、份量,能對孩子的志願選填說一說當媽的意見呢?
《神隱少女》是2001年出品的日本動畫,內容講述一個10歲的小女孩荻野千尋與其家人誤闖了神靈世界,之後經歷成長,並不斷尋找方法來令自己和父母返回人類世界的故事。故事中,留在湯屋工作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和湯婆婆簽約,並以本來的名字被剝奪作為交換。名字一旦被奪走了,就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在《神隱少女》的世界觀
每個故事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在「非常律師禹英禑」戲劇中,最令我震撼的畫面是,不知道對方是自己女兒的太守美,和英禑在泰山律師事務所中的一段對話。 接著,太守美從英禑的口中得知,原來面前的人,就是被自己遺棄,20多年來未曾謀面的女兒。 在社交障礙、表達困難的外表下,仍保有細緻的觀察力與敏銳的情感!
因為疫情趨緩,加上父母親年紀越來越大,還有上一次老太太去開刀房嚇死大家的意外,突然意識到,或許未來十年,可能是我們父女、母女相伴的最後時光。 (誰知道會不會是我先掛點呢~哈哈哈哈哈哈……) 管他的病毒!現在我是這麼想著,帶著這次或許是最後一次的心情,儘可能回家陪陪爸媽。
講師說:「關於要不要介入孩子的志願選填,取決於你和孩子的關係如何。」大約是孩子夠大了,有自己的資訊管道、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判斷哪一種選填方式最為有利。 這下好了,突然好奇著自己有沒有資格、份量,能對孩子的志願選填說一說當媽的意見呢?
《神隱少女》是2001年出品的日本動畫,內容講述一個10歲的小女孩荻野千尋與其家人誤闖了神靈世界,之後經歷成長,並不斷尋找方法來令自己和父母返回人類世界的故事。故事中,留在湯屋工作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和湯婆婆簽約,並以本來的名字被剝奪作為交換。名字一旦被奪走了,就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在《神隱少女》的世界觀
每個故事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在「非常律師禹英禑」戲劇中,最令我震撼的畫面是,不知道對方是自己女兒的太守美,和英禑在泰山律師事務所中的一段對話。 接著,太守美從英禑的口中得知,原來面前的人,就是被自己遺棄,20多年來未曾謀面的女兒。 在社交障礙、表達困難的外表下,仍保有細緻的觀察力與敏銳的情感!
因為疫情趨緩,加上父母親年紀越來越大,還有上一次老太太去開刀房嚇死大家的意外,突然意識到,或許未來十年,可能是我們父女、母女相伴的最後時光。 (誰知道會不會是我先掛點呢~哈哈哈哈哈哈……) 管他的病毒!現在我是這麼想著,帶著這次或許是最後一次的心情,儘可能回家陪陪爸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課程提供10種以上的記憶策略與實作練習,逐步提昇學員對記憶材料的編碼能力。能改善兒童認真學習卻總看不見成效的問題、幫助兒童從無厘頭邁向系統思考等潛在效益。將此非認知技能運用於學科領域和日常生活,達到拓展思維模組和促進學習效率的具體效益。相關詞彙:記憶術、記憶策略、記憶方法、記憶原理、學科學習效率。
Thumbnail
讓教育的種子成為一片森林 德內ㄦ以長期多元課輔項目深耕偏鄉來到了第五年,雖然閱讀教育不像物資輔助那般立竿見影,但我們始終深信在漫長的養成下,教育的種子終能變成一片森林。 長期的閱讀灌溉之下,孩子主動去圖書館借書 那天我到彰化縣後寮國小為孩子上課時,有個孩子主動跑來和我分享他最喜愛的繪本。孩子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多種提升學習能力的方法,包括刻意練習、間隔練習、不同場景學習及測驗。此外,文章探索了自由技藝、批判性思維和文化自覺的概念,並提供如何提升創造力和提升學習效率的實用建議。透過這些策略,讀者能夠在不同領域中自主學習和獲取知識,最終達成自我提升和成長。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然而,僅僅依賴課堂上所學的明知識並不足以讓學生真正掌握和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有效的學習需要結合明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暗知識(tacit knowledge),通過多方位的實踐和應用,將所學內容內化為真正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策略,幫助學生
Thumbnail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Thumbnail
對小小孩來說,練習大肌肉肢體的運用機會比較多,而控制小肌肉(如手指頭)的機會似乎需要特別製造,坊間也有一些機構或學校也會特別開課程來『訓練』孩子的小肌肉。 正男一歲的時候住在城市裡,每次煮綠豆湯、紅豆湯、打豆漿時,都會請小小正男幫忙從袋子裡面,一把一把或一個一個的把豆豆抓進鍋裡,看著小小手從不自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課程提供10種以上的記憶策略與實作練習,逐步提昇學員對記憶材料的編碼能力。能改善兒童認真學習卻總看不見成效的問題、幫助兒童從無厘頭邁向系統思考等潛在效益。將此非認知技能運用於學科領域和日常生活,達到拓展思維模組和促進學習效率的具體效益。相關詞彙:記憶術、記憶策略、記憶方法、記憶原理、學科學習效率。
Thumbnail
讓教育的種子成為一片森林 德內ㄦ以長期多元課輔項目深耕偏鄉來到了第五年,雖然閱讀教育不像物資輔助那般立竿見影,但我們始終深信在漫長的養成下,教育的種子終能變成一片森林。 長期的閱讀灌溉之下,孩子主動去圖書館借書 那天我到彰化縣後寮國小為孩子上課時,有個孩子主動跑來和我分享他最喜愛的繪本。孩子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多種提升學習能力的方法,包括刻意練習、間隔練習、不同場景學習及測驗。此外,文章探索了自由技藝、批判性思維和文化自覺的概念,並提供如何提升創造力和提升學習效率的實用建議。透過這些策略,讀者能夠在不同領域中自主學習和獲取知識,最終達成自我提升和成長。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兒童在六歲左右會經歷一次重要的大腦發育變化,使他們從“發現式學習”轉向“掌控式學習”。在這種轉變過程中,傳統的學徒制可能是最適合的學習方法。然而,現代的學校教育體制下,專注力成了最重要的能力。
Thumbnail
本文討論體制外教育的方法和目標,以及博物館和公民科學體驗的重要性。透過提高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期望他們能主動探索新事物並發展出具邏輯性與批判性的科學性思考。除了博物館外,也介紹了公民科學活動和科學節等活動方式。
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然而,僅僅依賴課堂上所學的明知識並不足以讓學生真正掌握和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有效的學習需要結合明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暗知識(tacit knowledge),通過多方位的實踐和應用,將所學內容內化為真正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策略,幫助學生
Thumbnail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Thumbnail
對小小孩來說,練習大肌肉肢體的運用機會比較多,而控制小肌肉(如手指頭)的機會似乎需要特別製造,坊間也有一些機構或學校也會特別開課程來『訓練』孩子的小肌肉。 正男一歲的時候住在城市裡,每次煮綠豆湯、紅豆湯、打豆漿時,都會請小小正男幫忙從袋子裡面,一把一把或一個一個的把豆豆抓進鍋裡,看著小小手從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