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4 那個拎著球棒的小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發現越寫越有偏離文論的跡象,可能因為寫了一篇年會期刊氣力用盡了。還是提醒自己做一點思考,試著用從理論出發寫一點引言。

沒有看錯小葉的能力,果然是帶領義大擊敗兄弟的能者,讓我的牛魂沒有了遺憾

沒有看錯小葉的能力,果然是帶領義大擊敗兄弟的能者,讓我的牛魂沒有了遺憾

--------------------理論跳躍線


運動是種奇觀,運動員介於神與常人之間,而又在每個項目中,維持運動張力與勝負間的弔詭平衡。不過,這些都已經被當代的科學訓練,經濟資本以及社群媒體的中介所淡化,可見,梅西這樣的人物要再出現有多麼的不容易。我很不喜歡籃球,我討厭直男在球場耍帥的樣子。我偏好棒球,同樣是一顆球的運動軌跡決定了比賽的過程,但它和運動員之前的複雜多元關係讓我感覺到,相對於其他球類運動,個人在這項運動中的不具有決定性的角色,因為他只能做他能做的事。


球在運動規則裡作為媒介,運動員觀察的是球的運行(不是球本身),並在規則限制下,對軌跡運行作形式的觀察(球從誰到哪裡,過程如何,結果又是什麼=元素緊密的結合),由此反饋到對球與身體之偶連,做自我調整(該如何擊球、投球)。而球的軌跡與身體的軸心與偏移所展現的張力,以及其他干擾這個張力的因素,是觀眾參與賽事觀察的序列,這與運動員有著截然不同觀察,也對賽事產生了不同張力。


--------------------理論跳躍線


我從職棒二年,爸爸第一次帶我到立德的棒球場,看三商對味全的比賽,我還記得,先發投手是涂鴻欽和黃平洋,從頭到尾,那目不轉睛專注的雙眼,無論是場內的精彩或者場外的熱鬧,讓我一次就徹底愛上它。我從職棒二年看到2020年左右吧,它成了我生活唯一的內容,儘管它不像NBA、網球、MLB等,是最沒有文化資本的休閒娛樂。但今年,看著回歸中職的味全龍拿到總冠軍,心裡想著,連這剩餘的生活悸動,都跟著飄走了。(我早已放棄生活)


每當治療師問我,是不是可以來看看小時後的自己時,我的回答總是:「或許我有點能力和青少年的自己說說話,和他一起在未來做點什麼。但那個小朋友,我依舊只看到背影,無法感受他面對的是什麼。」他從小熱愛的棒球很快就以一種剝奪式的形式,讓我對實在的面貌再度扭曲。我永遠記得小時候打棒球的領袖是一壘手,他由經營雜貨店的阿嬤帶大,對我的眼神總是不削一顧,我很在意也不解為何總是如此敵意。然而,家庭(媽媽)傳達的訊息是,打球的小孩都是放牛吃草的野小孩(我老母會像大魔王般出現在球場),因此我又被推入那中產階級式的狹隘分層世界,一種彆扭的安好。如今,我已經痛苦的知道為何他會有這樣的眼光,只是因為他覺得我瞧不起所有的人。


小時候我記得兩件事,一件是我們三四年級對上五六年級的棒球隊打友誼賽,結果當然是被打得落花流水,而且那個年代好像沒有手下留情的概念。所有的野手都上去頭玩了一輪,剩下我,戰戰兢兢的站上投手丘,冷不防以當時陳憲章和楊介仁特殊下勾投法,連續三振三個六年級生。當裁判出第三個“san shin”時,全隊把手套拋向空中奔向了投手丘,將我撲倒在地。這是我目前最棒的回憶,沒有之一,就算下一局開始控球不穩,一壘手又開始雙手交岔露出不耐的心情。


但我的真正喜歡的不是投球。我還記得,第一次的拿起球棒,想到了鈴木一朗,就沒有右打過了。我沒有辦法面對這個小孩,是因為當我提起他蒐集著家裡的十元硬幣,趁假日拎著棒子走到七賢與成功路鐵皮蓋的打擊練習區,所要面臨心裡的轉折。大概從三、四年級開始吧,他會開始獨自去,每次會投個20到30塊,每十元大概有20顆球左右,我有點忘了。每次這個小朋友打完球,轉身就會聚集滿滿的人潮,不乏一些愛棒球的長輩的鼓勵,看著他離開,還有人會掏出錢請他再打一次。我想他應該沒有很訝異,因為每天聽著廣播想像球場的情景,對著牆壁的縫隙已揮了無數次。而這每一次的欣喜都超越日後從音樂獲得的所有提名與獎項。


但他離開打擊練習區後,轉身必須回到那個家,那個一直無法擺脫恐懼和煩惱的地方。終於,


在他小學六年級即將畢業時,第一次開口跟媽媽提出了請求,他想要去念美和中學。


或許他想著,打球的身體能代替腦海中的恐懼與苦惱,一切都能變得簡單,而且球場上看的是實力,那麼自己或許有機會可以像陳義信那樣,拉弓的充滿霸氣。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啦。

avatar-img
13會員
19內容數
人生太苦,寫一些自我觀察,看看會不幸發生什麼。其實也是這陣人生最艱難的一種自我療癒,但這種說法實在是過度極端的輕鬆的自我哀嚎,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就要哭天搶地。這也就是文字處在最微不足道時代的現狀。但還是想望,有那麼一天,有能力幫助別人,帶來一點希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聲音的背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紀念我們的關係
在這些事件中看到了自己不該承擔的角色。當你過度在乎別人的感受,先接受別人的情緒,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安撫對方的情緒,讓自己成為別人願意靠近,願意相處的自己,那就大錯特錯了。用力過度,只要一犯錯,你就要披著羊皮,躲著狼的言語暴力相向。
回頭看,是斷裂的橋墩,自己處在無人的孤島。
我們應該再生一個,因為如果有一個太聰明那笨的那一個就有人相伴了。
It's still something pure in this fake world.
對於台灣音樂圈,已經與世隔絕很久了。今天朋友介紹我一些樂團音樂(百合花),才發覺唱台語的團好多(但播清單沒一個認識),樂手技術也有進展,概念性也多少有,但還是跟我預期的失望一樣,不過不是個人而且結構關係。 台灣斷層和空窗期太多又太久。於是我問有沒有聽起來有被伍佰或者過去台語歌影響的樂團?他想了想,
我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紀念我們的關係
在這些事件中看到了自己不該承擔的角色。當你過度在乎別人的感受,先接受別人的情緒,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安撫對方的情緒,讓自己成為別人願意靠近,願意相處的自己,那就大錯特錯了。用力過度,只要一犯錯,你就要披著羊皮,躲著狼的言語暴力相向。
回頭看,是斷裂的橋墩,自己處在無人的孤島。
我們應該再生一個,因為如果有一個太聰明那笨的那一個就有人相伴了。
It's still something pure in this fake world.
對於台灣音樂圈,已經與世隔絕很久了。今天朋友介紹我一些樂團音樂(百合花),才發覺唱台語的團好多(但播清單沒一個認識),樂手技術也有進展,概念性也多少有,但還是跟我預期的失望一樣,不過不是個人而且結構關係。 台灣斷層和空窗期太多又太久。於是我問有沒有聽起來有被伍佰或者過去台語歌影響的樂團?他想了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漫畫改編《失憶投捕》採用失憶作為故事的主軸,曾經國中棒球君臨全場的投捕搭檔:清峰葉流火、要圭,二人卻在高中棒球圈離奇失蹤。但平凡的球員山田太郎卻在默默無名的小手指高中遇到了兩人,原來兩人失蹤的真相是捕手智將要圭失去記憶?變成了棒球小白。陰錯陽差下,一群球場失意的棒球選手又再次踏上全國棒球之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棒球手王建民從國小開始當投手,卻因為身體發育途中的變化,造成投球威力受到影響。提到了固定放球點的重要性,以及身體與環境的適應磨合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在尚未發育完成之前,將重心放在基礎訓練和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上。
Thumbnail
在每個創傷前作者都有一個展示背號的畫面,巨大的數字深深刻在後背似的,震撼且痛苦的的情緒一波波襲來,彷彿要將人淹沒,令人窒息。然而,漫畫的主基調卻是輕鬆的,甚至是搞笑的。作者巧妙地在球員日常與棒球之間不斷變化,讓人感受到這群人是真實的活著而非只是打棒球的機器,就是這些日常逐漸治癒了創傷,擴展了人生。
Thumbnail
「這些人不一定是球員,但他們的人生已經與棒球分不開了......」每個愛棒球的人,都有著動人的堅持!一直覺得,「棒球」是最貼近人生的運動!從這些故事裡,找到面對人生挑戰的勇敢和希望!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包括職業棒球隊、社會棒球隊,再到高中黑豹旗棒球比賽,我們知道一年會有超過200支球隊參與棒球比賽爭取最高榮譽。然而身為棒球迷,我們經常會看到球員在訓練與比賽時將球棒打斷,而這些斷棒都被丟棄了嗎?還是有重新再獲得利用的機會呢?於是,我開啟了一連串的研究與實驗...
Thumbnail
「各位喜歡棒球、熱愛棒球,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就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各位球迷朋友大家好,打ㄍㄟ賀,胎ㄍㄚˇ後!」 《下剋上球兒》劇名中的下剋上便是運動賽場上最引人入勝的戲碼,NBA有老八傳奇、MLB外卡奪冠,球兒的故事原型更是真正上演的熱血故事。
Thumbnail
我一向很喜歡球類的運動。記得小時候,假日便會回屏東內埔老家。吳爺爺家就在附近。他是位退休國小老師,我很喜歡往他家跑。原因是,他家有座籃球架,另外還有一大堆運動、健身器材。我就是去過他家後,才知道羽毛球長什麼樣子。印象中,我大概從國小畢業後,就沒碰過羽毛球。
Thumbnail
《下剋上球兒》講述十年未能進入甲子園的弱小球隊,成功打進甲子園的故事。教導歷史的老師南雲受到學校師生的喜歡,雖然越山高校是所成績和風評不好的高中,但南雲老師還是鼓勵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新任教師山住是棒球痴,準備接手學校的棒球隊,希望南雲老師可以跟她一起重振棒球部,但他們卻發現棒球部的成員只剩下一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漫畫改編《失憶投捕》採用失憶作為故事的主軸,曾經國中棒球君臨全場的投捕搭檔:清峰葉流火、要圭,二人卻在高中棒球圈離奇失蹤。但平凡的球員山田太郎卻在默默無名的小手指高中遇到了兩人,原來兩人失蹤的真相是捕手智將要圭失去記憶?變成了棒球小白。陰錯陽差下,一群球場失意的棒球選手又再次踏上全國棒球之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到棒球手王建民從國小開始當投手,卻因為身體發育途中的變化,造成投球威力受到影響。提到了固定放球點的重要性,以及身體與環境的適應磨合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建議在尚未發育完成之前,將重心放在基礎訓練和個人心理素質的強化上。
Thumbnail
在每個創傷前作者都有一個展示背號的畫面,巨大的數字深深刻在後背似的,震撼且痛苦的的情緒一波波襲來,彷彿要將人淹沒,令人窒息。然而,漫畫的主基調卻是輕鬆的,甚至是搞笑的。作者巧妙地在球員日常與棒球之間不斷變化,讓人感受到這群人是真實的活著而非只是打棒球的機器,就是這些日常逐漸治癒了創傷,擴展了人生。
Thumbnail
「這些人不一定是球員,但他們的人生已經與棒球分不開了......」每個愛棒球的人,都有著動人的堅持!一直覺得,「棒球」是最貼近人生的運動!從這些故事裡,找到面對人生挑戰的勇敢和希望!
  我一直覺得棒球是一種很奇妙的運動。作為一種球類運動,棒球的得分規則特別不直覺。它既不是像籃球、足球、手球那樣是把球送進指定位置來得分;也不是像網球、排球、羽球、桌球那樣,要確保球不要在自己的一方掉落。甚至連保齡球、槌球、撞球這些不符合上述兩類典型的球類,與棒球相比,得分方式都顯得相當清晰單純。
Thumbnail
包括職業棒球隊、社會棒球隊,再到高中黑豹旗棒球比賽,我們知道一年會有超過200支球隊參與棒球比賽爭取最高榮譽。然而身為棒球迷,我們經常會看到球員在訓練與比賽時將球棒打斷,而這些斷棒都被丟棄了嗎?還是有重新再獲得利用的機會呢?於是,我開啟了一連串的研究與實驗...
Thumbnail
「各位喜歡棒球、熱愛棒球,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就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各位球迷朋友大家好,打ㄍㄟ賀,胎ㄍㄚˇ後!」 《下剋上球兒》劇名中的下剋上便是運動賽場上最引人入勝的戲碼,NBA有老八傳奇、MLB外卡奪冠,球兒的故事原型更是真正上演的熱血故事。
Thumbnail
我一向很喜歡球類的運動。記得小時候,假日便會回屏東內埔老家。吳爺爺家就在附近。他是位退休國小老師,我很喜歡往他家跑。原因是,他家有座籃球架,另外還有一大堆運動、健身器材。我就是去過他家後,才知道羽毛球長什麼樣子。印象中,我大概從國小畢業後,就沒碰過羽毛球。
Thumbnail
《下剋上球兒》講述十年未能進入甲子園的弱小球隊,成功打進甲子園的故事。教導歷史的老師南雲受到學校師生的喜歡,雖然越山高校是所成績和風評不好的高中,但南雲老師還是鼓勵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新任教師山住是棒球痴,準備接手學校的棒球隊,希望南雲老師可以跟她一起重振棒球部,但他們卻發現棒球部的成員只剩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