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days 圖解|嬰兒潮、X、Y、Z、α 世代,到底差在哪?一圖理解「五代差異」

#018 days 圖解|嬰兒潮、X、Y、Z、α 世代,到底差在哪?一圖理解「五代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來源: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67701?utm_medium=message&utm_source=line?utm_source=copyshare

©經理人

文中提到

目前的五個世代

如上圖就不重複說了

這跟之前在Tibame上過的某項課程有點像

不過那門課是用動物來形容

也蠻貼切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尋看看

講回主題

文中雖然是以行銷的觀點出發

但是

這也反應出現在職場上的狀況

高管大部分是嬰兒潮世代

中階主管大部分是X世代、Y世代

基層則大部分是Z世代、α世代

這也形成現在管理者的難處

之前擔任連長時還曾被小兵叫我大叔😅

這邊提出三點的建議

第一要有共同話題

共同話題是拉近彼此距離最快的方法之一

就像不認識的兩個人

如果是來自同一個縣市鄉鎮

馬上就會一種親切感

如果有共同的興趣

馬上更有話聊

在公司也是要能製造這樣的感覺

像我就會去觀察這些弟兄姐妹們

當時流行什麼

音樂、遊戲、偶像、戲劇、熱門活動等

在公事之餘

就可以藉由這些話題

拉近距離

也更能瞭解他們的想法

在帶領他們的過程中

也相對順暢了不少

不過也要注意保持距離

公私要分清楚


第二要能換位思考

這點其實有點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位主義

一樣米養百種人

如何跳脫自己的框架

除了觀察

還要善於傾聽

給對方發言的機會

從對方的言語中

去理解他的想法及理念

才找出雙方的相通處

去理出能相互接受的互動模式


第三要能包容對方

這邊是指要能包容對方的行為模式

最直觀的就是稱呼的方式

過去的教育偏向威權式

對上級講話

都要加上稱謂

甚至用上敬語

但是

後面的世代就比較自然

直接稱呼名字或英文名字

這時候也別想太多

這也是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

包容的是這種文化上的差異

不過

犯錯該處罰的還是要罰喔!





avatar-img
江柏輝(白光)的沙龍
29會員
118內容數
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文中提到 事情的成敗 都會有下面兩種控制觀 內在-問題出在自己 外在-問題出在外部(環境、命運) 不管偏向哪一種 都不太客觀 要能練習平衡的雙控 也建議我們練習不抱期望的過一天 也可以製作提醒小卡來遠離負面思考 近期常聽到「冒牌者症候群」 很多時候我們要學習 一、客觀看待 二、放下期待 三、懂得等待
文中提到 成為自雇者的三個要領 1.儲備一項能力,做到專業為止 2.打造一個自媒體,做到有名氣為止 3.開始向外接案,證明有能力賺錢為止 今天也聽到經理人podcast「職場行不行」 訪問了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 他提到一種人才 不是I型也不是T型 而是可以端出組合套餐的人才 這兩篇都點到我的痛點
文中提到 聊天是要避免負面詞語 除了自己不要用以外 還要注意談話對象 如果對方提出了 要使用概括化 也就是轉移焦點或擴大範圍 這樣對話其實有點費心😅 喝咖啡、聊是非 是很常做的事 我個人是覺得 不管聊的是什麼樣的話題 保持三個原則 1.誤道人之長短 2.保持理性 3.學會遺忘
文中提到 事情的成敗 都會有下面兩種控制觀 內在-問題出在自己 外在-問題出在外部(環境、命運) 不管偏向哪一種 都不太客觀 要能練習平衡的雙控 也建議我們練習不抱期望的過一天 也可以製作提醒小卡來遠離負面思考 近期常聽到「冒牌者症候群」 很多時候我們要學習 一、客觀看待 二、放下期待 三、懂得等待
文中提到 成為自雇者的三個要領 1.儲備一項能力,做到專業為止 2.打造一個自媒體,做到有名氣為止 3.開始向外接案,證明有能力賺錢為止 今天也聽到經理人podcast「職場行不行」 訪問了前瑞銀董事總經理沈文才 他提到一種人才 不是I型也不是T型 而是可以端出組合套餐的人才 這兩篇都點到我的痛點
文中提到 聊天是要避免負面詞語 除了自己不要用以外 還要注意談話對象 如果對方提出了 要使用概括化 也就是轉移焦點或擴大範圍 這樣對話其實有點費心😅 喝咖啡、聊是非 是很常做的事 我個人是覺得 不管聊的是什麼樣的話題 保持三個原則 1.誤道人之長短 2.保持理性 3.學會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