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文章,其實要接受的是,體重是一個會浮動的數字,因此要看體脂來輔助判斷。有時多了兩公斤就感到眉頭深鎖;少了兩公斤時,就眉開眼笑,但這只是一個週末或是一頓大餐後帶來的變化。如果生活型態沒有太大的改變,沒有特別偷懶,那為何要去擔心那兩公斤上下的跳動呢?反正體重就是會變來變去,倒不如去思考如何增加肌肉量還比較實在。像是運動員的體重或許不輕,但因為他們的肌肉量比較多,所以體脂肪反而比一般人要少。所以說,在減重遭遇瓶頸時,反而要去增加重訓的次數,讓這些雖然瘦下來但還是不結實的肌肉,能夠承擔多一點壓力而健壯起來。換言之,除了控制飲食和多多運動之外,還得要加上重訓才能降低體脂。
當然,飲食的部分還是不能去碰高糖高油的食物,不然就算是正餐吃很少,效果也不大。雖說控制飲食和維持運動習慣可以讓腹部保持平坦,不會蓋起違章建築而越來越大,這樣看起來很辛苦,似乎違反人性。但只要想到維持身體健康,能夠讓自己更有體力與活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的報酬是不是就很足夠了呢?月光想要強調的是,維持平坦腹部看來是違反人性的作法,本來人類就會隨著年紀增長而代謝越來越差,那肚子逐漸變大也是很正常的,怎麼能怪自己呢?都跟別人一樣啊?但之所以要逆天而行,就是不想要太早衰老,繼續維持現有的活動多個十年甚至二十年。
所以最近在體重下降速度停滯之後,重視到體脂率的問題。就算體重在兩三公斤以內來回波動,但體脂卻是維持在偏胖的水平。換言之,就算拿出目前的最好成績,體脂一樣不動如山,這會不會是表示只有水份的增減,體脂並沒有隨之變化。透過體脂來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一種更有效的指標。有的人外表看起來瘦,但體脂卻偏高,代表仍不是處於最健康的狀態。所以說,降體脂這件事就成為新的努力目標。既然無法單以外表的胖瘦去認定一個人的健康程度,那就不要因為看到別人很瘦,自己就先認為自己的努力一定遠不如對方。
而且去和別人比較體重甚至體脂,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身體終究只是一個工具,只要在健康程度範圍內,都能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要被年齡和體重所限制了,在發覺體力衰退時,腦中還會自動播放著:現在就這樣了,那十年後怎麼辦呢?還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方式嗎?自己就會產生這樣的質疑。一定會有人主張類似的概念:與其以後都是行動不便,倒不如現在就盡情吃喝當沙發馬鈴薯。吃飽飯要喝湯,喝完湯要吃水果,水果吃完要吃冰當甜點。冰吃完要來包洋芋片配啤酒看電視,完全就不想動,這樣的生活多好!也是可以自由選擇過著這樣的生活,只要身體撐得住,有何不可以呢?月光覺得,如果不在乎能做的事情會越來越少,那就盡情吃喝不運動,也沒什麼關係的吧?但如果會在意,那是不是就能忍受當下所謂的反人性,控制飲食和運動加上重訓,以盡量延長現在能從事活動的時間。畢竟,身體健康才是那個排在最前頭的一,後面想做什麼事,都只是附加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