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4|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日記D13(血清素讓我可以好好過生活然後尋找諮商所的路好波折)

最初我接收到的資訊是雙北的聯合醫院有健保給付諮商,所以我去了其中一間掛號身心科,希望可以拿藥回診還有諮商在同一個地方進行。在公立醫院候診時間非常長,掛號那天我又再一次陳述自己認知到的病史,講這麼多次真是快要像念稿機一樣了,但是情緒還是不能控制,講到曾想自殺就掉下眼淚。

在我回答醫生問題的時候,診間的門被打開,一位患者進來跟護理師吵架,我聽不見自己在說什麼,對話被打亂,還問醫生我們剛剛講到哪裡了。最後詢問醫生關於諮商的事,醫生說健保的諮商要先上兩堂學習放鬆壓力的團體課,上完仍然覺得自己需要個人諮商的話,醫院會再次評估,因為健保諮商要服務的人數很多,排隊是一定的,不確定要排多久。

我連去便利商店都有障礙,要跟其他人一起上團課真的謝了,公立醫院諮商就這麼宣告放棄。

醫生說用藥輔助大腦回復正常機能大概要持續回診半年左右,開給我兩週的血清素跟鎮定劑,吃完之後因為上次在醫院患者跑進來吵架的插曲,我不想去醫院,改到離住處比較近的身心科診所看診拿藥(然後再一次自述病史又哭),另外尋找捷運沿線的諮商所。

但是很奇怪耶,Google Map上整條新蘆線沿線的諮商所,照片看起來比較順眼的名字都會有點不論中西的宗教意味,我有宗教潔癖,也不是無神論但就不喜歡跟宗教相關的組織扯上關係,尤其現在心情很想獲得醫學上的幫助,不是宗教的幫助,如果諮商師在討論中提到上帝或因果我真的受不了,幾經篩選之下挑了一間比我原本設定的路程範圍遠上一些的諮商所,價錢意外的便宜,跟公立醫院的價錢差不多(健保個人諮商$1600),但是嘛諮商師合不合得來還有人家擅長的諮商方法對我有沒有效果這種事情相當看緣分。

我一直都有Plan B就是只要第一個諮商師沒遇到合得來的,我就回去找以前跟前任一起做伴侶諮商的那位諮商師,他漲價了現在是$2900好貴嗚然後到他的諮商所單趟路程要一個小時,但是找他一定有用,所以還是當成保底的備案。


在開始服藥還有諮商之前,我的職涯諮詢已經開始了,第一次諮詢的內容真是慘不忍睹,我情緒很穩定的陳述(畢竟短期內已經講了很多次)但諮詢師聽到一半先確認我有沒有跟能支撐我的人同住。還好男友是能接住我的人,要是這次是我還跟前任在一起的時候發病(其實跟前任在一起的時候已經是發病的狀態,會變成雪上加霜),我非常有可能不給自己機會活下來。

這次諮詢情緒已經能夠穩定,用理智平淡的語氣講恐怖的經歷(諮詢師很意外,因為我填資料概述的問題跟我陳述的情緒落差太大),直到諮詢師說,要把自己當成自己的朋友對待,我答「我寫日記的時候也想過,如果這些事情這些情緒發生在我要好的朋友身上,我一定會用我想得到的最溫暖的語言安慰他,因為事情真的沒有那麼糟那麼絕,但是我卻用最負面的語言否定還有威脅我自己。」這席話在我腦海很中庸的浮現,而我將它用聲音唸出來之後,回到自己耳裡,卻情緒潰堤。

之後看醫生、尋找諮商所以及我的諮商備案等等事情都有職涯諮詢師陪我討論,對我幫助很大,做下種種決定時都比較安心。雖然不是正規的諮商,但是跟我配對的諮詢師相當有實務經驗,無形中代替一部分諮商的效果,也給我很多實用的建議,真的很幸運。不過職涯諮詢跟諮商處理的問題還有處理的方向都是不同的,如果有情緒上的問題還是要找正規的諮商師喔!

在台北規律穩定的生活加上服藥一段時間之後,我恢復得很好也終於約好了諮商,但是初談的感想不怎麼樣,我再次變身讀稿機,交代完自己的生活背景還有幾次發病的緣由到現在經歷過的各種狀況(這次沒哭),諮商師問我,那你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我被這靈魂提問問住,頓時也不知道自己想解決什麼,就急中生智編一些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好像廢話的,比如說,想解決原生家庭之於我的困擾,想回歸社會,明年想繼續工作,等等聽起來好像有那麼一回事的答案。

其實我根本亂糟糟的就是搞不清楚哪裡有問題又渾身不舒服才想找專業人士討論的啊?!我想我跟這位諮商師可能合不來吧,走出諮商所就決定不會約下次了。


在身心科回診跟職涯諮詢的時候都有提到諮商初談不順利這件事,身心科醫生說得很有道理,不可能每一個助人工作者都是生命經驗累積到非常豐富、超越所有人之後才開始幫助別人的,大家能做的就是用受過訓練的科學方法幫忙別人面對壓力跟情緒,一般來說也是要跟諮商師磨合幾次才會找到有效的溝通方式,如果覺得情緒很需要抒發還是可以再試試,反正我找的這間諮商所很便宜(?)。

職涯諮詢師則是覺得,有這樣的感覺就不用勉強了,以後大概也很難信任對方,這樣諮商效果也不好。

下一次職涯諮詢,我還在苦惱要不要啟動我的備案,去找我的2900所長(嗚好貴),想到單趟1小時就好想退縮,但是上次被那位諮商師靈魂提問之後我現在也搞不清楚自己想要透過諮商解決什麼了,因為人生的問題也不是靠諮商師幫忙就一定有解,自己慢慢摸索,寫日記,跟朋友交換意見討論(我非常幸運,平常隨時都有在交流的好朋友一位是諮商專業,一位是跟我有很多相似問題所以一起努力面向生活的高敏感人,我們長年彼此討論人生的課題),這些原始方法雖然慢但是一樣有用,而我現在服藥效果很好,沒有特殊狀況之下情緒已經穩定,生活的滋味慢慢都回來了,日常活動的行動力恢復很多。

諮詢師說,從我們初次諮詢的慘況到現在,他觀察到我恢復狀況非常好(都快變個人了),其實目前沒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的急迫性,建議我可以把時間跟金錢的成本先留著,等到回歸社會以後身心狀況變差需要幫助的時候再來用,這筆錢能達到的效果會更好。怎麼這麼有道理啊?於是我就被說服了。

所以目前我的治療方式只有穩定的服藥,職涯諮詢剩下最後一次,因為狀態不錯所以諮詢師建議我向有興趣的工作投履歷試試看,放鬆心情,只要抗拒就停止,不必太用力驅策自己,下次諮詢的時候再來討論做了哪些事。

結果我好像還是把這件事變成壓力了,腦子裡永遠有投履歷這件事在背景運作無法真的放下卻也不想推進,又長出了離奇的皮膚病。

有人也跟我一樣嗎?意識不想承認壓力但是頭髮跟皮膚倒是爽快脫落的?今天這篇文又變得這麼長,會不會是我下意識在逃避寫履歷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