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的孩子;滿五歲那一天就必須進小學讀一年級,所以:九歲的大兒子唸的是小學五年級。再一年就會升上去唸初中(Intermediate School )。
學校慢慢加重數理和自然有關的課程,尤其數學方面,洋人小孩還在比手指做加法時,我們已經教孩子背九九乘法表了。所以,課堂的學習當然非常輕鬆。可以想像的,老師授課進度就會受到考驗。由於平等觀念的教育思想,上課進度一般都不會太快,否則;老師會受到責難。
考試的時候,通常老師會盡量出簡單一點,但是對洋人小孩來說;還是有點難。所以,考完改好試卷後,老師都低調的交還給孩子,交待讓家長簽名後;隔天繳回。
當然洋人小孩也有很會讀書的,甚至於有點侵略性,尤其對學業比較出色的同學。兒子就曾經被諷刺,說數學厲害有什麼用,運動那麼差,才丟臉。
可以想像,兒子當時的心情。溫和的他;當然是沒法處理這樣難堪的場面,只能回家;幾天後才說出來。當時是第一次聽到,真的感到心疼,也暫時不涉入。我們的共識是,先別向老師告狀,畢竟;那還不到霸凌的程度。只能讓他慢慢體會,慢慢學習如何應付。
說到運動,因為住新加坡時,社區游泳設施很好,他也游得很不錯。學校運動會時,也能擊敗洋人同學,拔得頭籌。全家興奮得手舞足蹈時,隱約聽到後兩排一位亞洲人家長冷眼冷語,意思是說;學洋人只會運動有什麼用。我假裝沒聽懂,可是;心裡是很不高興。我是按耐住性子,覺得算了吧,同在異鄉;何必互相為難!
小兒子在托兒所,他和幾位毛利小孩算是少數的幾位有色人種;混在金髮圈裡。三,四歲的小孩通常不會有太多人種歧視的問題。但小兒子硬是碰上了,但我們看不出他有什麼困擾的感覺。
有一天去接他下課,我們比預計的時間早一些抵達,示意老師讓他繼續玩。隔著窗剛好看到他和另外兩位白人小孩爭吵。情況是兩個小孩互相丟球玩耍。我家小兒子湊過去,站旁邊看,他也想一起玩。他發現沒人理他,就出聲,「我要跟你們玩。」
其中一個就回他:「走開,你不是Kiwi, 我們不跟你玩。」(KIwi是國鳥奇異鳥,紐西蘭人的通俗自稱)
兒子拉開嗓門:「我是,我是Kiwi。我跟你一樣,你必須跟我玩。」
他們三個小孩就在教室外面的空地,聲音可以聽得很清楚,一位老師很快就出去打圓場。從屋裡可以看到我們家小兒子臉上的表情是堅定的,而且,振振有詞的。一個三歲的小孩是沒有種族歧視的概念,更何況他的玩伴也都是金髮小孩。所以;我們相信,這孩子沒有受到委屈。
這樣的場景會是他們的日常,這也會是無止境的試煉。只要不是嚴重到人身安全,況且距離校園的暴力還很遠,就當他們成長歷程的種種考驗之一二。
事實上,西方國家對於性別和種族平權的概念已經相當的進步了,以前傳說中的歧視案例也已經大幅度減少了。只是,心裡真的不捨他們不時面對的挑戰。孩子,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