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將性別如球的模型具體化,促進性/別議題的自我覺察與對話。
說明:
l 運用「性別如球」理論模型,促進性別議題的探索。
l 在性別議題上進行自我探索,探索自身關於性別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感受性別在自身與他人身上的流動。
l 除了能促進性別的自我覺察,也能對他人性別多元樣貌的覺察。尤其幫助在徘徊游移的人可以比較快知道性別、性傾向的多元樣貌。
l 性別如球的起始三個位置「男性/陽剛/男子氣概、女性/陰柔、φ空集合/空/非男非女」。
l 著重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範圍」。
性別如球社會計量運用原則與延伸:
l 問句設計:
n 自我認同:運用一個面向的性別認同。
u 例如:性別認同、情慾認同、性別氣質。
n 性別處境:運用一個場域/場景,來探索自身在其中的性別處境。
u 例如:家中、學校、職場、菜市場…。
u 例如:搬東西、吃東西、跳舞…。
l 帶領過程:
n 佈置三個位置(男性/陽剛/男子氣概、女性/陰柔、∅空集合),讓成員選布顏色。
n 中性的位子,可能會在男女之間,可能在整個圓的中間,可能在空集合;但我通常認為男女之前比較是「跨性別」或「剛柔並濟」;但也許在男女兩個位子以外,都可以稱為跨性別。
n 領導者親自在佈置的空間游走與說明,允許團體出現不同的可能性。
n 讓成員在平面上每個位置移動與感受。
n 每個成員走出來的範圍可能是一個點,不連續的點,可能是小區域,可能是大區域或是線性的區塊。
空集合是一種「沒有元素」的集合。∅空集合的位置,可以想像是「空氣」、「空」的存在,空不是「沒有」,而是一種「有」的存在。就像宇宙是空的存在,卻有無限的星球存在於其中。在性別如球中,也是非男非女的位置。
提醒:
l 讓成員選布時,不要評價成員選擇的布。若成員對選布有意見就讓成員團體決定。
l 注意成員說明自己位置時,在不同時間,在不同位置上的流動。
l 注意成員說明自己位置時,在不同空間/場域,在不同位置上的流動。
l 促進成員間的理解、接納與提問,避免質疑或否定個人經驗。
l 連結不同成員的性別經驗。
l 連結家庭手足序、手足性別、照顧者性別及社會對待性別的觀點,更有利成員的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