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勝心態: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影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致勝心態】這本書完整的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其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種種影響,我過去知道只要認真學習就會有收穫,但收穫程度會是看個人的天賦,這也就是【致勝心態】這本書提到的「定型心態」,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這樣的思維確實根深蒂固在我對於人生的理解中,充份的了解其心態的運作模式,確實有助於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及心情,以下我將和大家分享何謂成長心態?何謂固定心態?並分別說明兩種心態如何影響我們的作為。

所謂的成長心態:

成長心態的人認為可以透過努力、策略與他人的幫助,培養與加強自己及他人的基本素質。雖然每個人初始的天賦、資質、興趣或性格可能不同,但人人都可以透過用功及累積經驗而成長改變。擁有成長心態的人相信,任何人能夠成就任何事,他們相信一個人的真實潛能是未知的,而且無法確知,不可能預知一個人的潛能及他最後可以走到哪裡。

由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失敗,其實就沒有那麼的令人懼怕或不能接受,對成長心態的人來說,失敗只是一個還在學習的過程,這並不表示成長心態的人面對挫折時不會難過,他們還是會傷心,但不至於產生挫敗感,不會有那種「我就廢阿!」、「我就是不適合阿!」、「早說過我不行了吧!」自我貶低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會客觀的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謂的定型心態:

和成長心態的人相反,他們覺得一個人的天賦和才能是天生的,一個人出生前便能定奪他的人生該怎麼走。固定心態的人,對於事件的成敗非常的上心,因為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的評價都確實代表著他與生俱來的價值。狀況發生時他們可能會很自卑的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差,或是憤慨的歸咎於外在(因為沒辦法接受自己是個駑鈍的人)。

定型心態的人不喜歡冒險,因為冒險讓他們的自信暴露在很高的風險中,他們固守於每一次的誇讚、表揚、成功,待在由這些要素構成的粉紅泡泡中讓固定心態的人很有安全感。

後記:

我們不見得是全然的定型心態或成長心態,打個比方,我對於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偏向定型心態的認知,但對於一個人的興趣或才藝養成則抱持著成長心態。

在工作上,有時我會認為自己的能力不錯,不需要太多的練習就可以上手,若是無法快速上手原因絕對就是我不適合,對於被認定不適合的工作職務,我怎麼可能更上心呢?基本上,我不是拒絕就是拖拉的到最後一刻才完成任務,一點都沒辦法享受所謂成長心態為了達成目標努力的過程。

定型心態在工作上發揮淋漓絕對能導致自負、不切實際、不求成長,終將達到大家都可以想到的悲慘結果,即便那名定型心態者當初有多聰明,或多才華洋溢。書籍【致勝心態】的作者卡羅.德威克博士在《心態與領導力》這個篇章用各種範例及實務經驗來詳述定型心態者如何經營企業及對待他人,她以安隆公司的領導者傑佛瑞.史基林來舉例,史基林的聰穎被稱讚為「我所見過最聰明的人」,但他的自負讓他苛刻的對待每一個他認為不比他聰明的人(而他總是這麼認為),他自信爆棚,認為一旦他想出了可以賺錢的點子後,即可宣布安隆公司賺了這一筆錢(到底要多中二才能有這種想法,簡直不可思議),而這種定型心態的想法便帶著安隆集團逐漸走向毀滅之路。

認識了這兩種心態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們可以辨識自己是以怎麼樣的角度切入事件的發生。我有時認為定型心態不見得不好,確實有時候就是會遇到不那麼適合自己的工作,或是我們真的就是不想去精進的技能(例如:我就是沒有想在跑步和肢體協調這部分做改善),這時定型心態就可以溫暖的讓我順理成章地不用花更多的時間來練習這件事。但在必須達到我們一開始認定自己有很大機率無法達成的目標時,成長心態絕對會是我們最好的夥伴,他讓我們可以更不畏艱難的去面對任務,失敗不內疚而成功不自負。

在特定的時間找出自己的成長心態並加以使用,撇除最終任務達成與否,成長心態絕對可以是保護我們內心的一道強力屏障,經過幾次我親身的實務經驗,我敢這麼說。






avatar-img
5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打一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由Google的快樂一哥陳一鳴著作,旨在透過靜觀帶來的正面影響,提供各種練習方法以及作者自身的觀點和經驗談。透過靜觀冥想可增加註意力、培養善心及靈活處理情緒。
【沉思錄】的作者即羅馬皇帝安東尼努斯,他透過隨筆的方式勾勒出他對哲學及人生的理解,書中對於人生的終極目標追尋、心中保有平靜及宇宙萬物的解讀都各有一套脈絡,有些想法對於現在來說或許有些過時,或推崇理性至上的概念和我既有的認知有些格格不入,但當面臨挫折時,這本書總是可以翻閱到恰如其分點明狀態的一句話。
佛蘭克博士,一個在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精神醫學家,他經歷了納粹集中營的各種折磨後提出了新的心理治療法:「意義治療」。在書中,他多次引用哲學家尼采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得住。」而這也正是意義療法的主張。
2023年即將結束,今年對我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並不是說過去的34年不重要,而是我對於今年有了生活中的種種體悟,這些體悟是過去34年所沒有意識到的,人在痛苦時會極力求生,痛苦後迎來的往往是急遽的成長,從饗賓轉職是勝美金就是一個痛苦的歷程,從我熟悉了七年的書是圈跳脫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工作環境,也
這本書的作者提摩西‧費里斯,被媒體稱為「音頻界的歐普拉」,看似完美的人生經歷,卻在40歲時感到焦慮及迷惘,在日記中具體的寫下問題後,他突然有個靈感「何不找一群大師來幫助自己,他向1百多名生勝利組取經,並寫成了這本書。這本書有意思地方是,可以看到這群不同領域的大師抱持著各種信念和想法,有些地方意外的非
米其林名廚-江振誠所作的【工作美學】,不只可以讓我們透過作者的視角來審視他對於工作的堅持,更是以一種悠然自得的方式帶領著讀者去解讀生活中的各種美好。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非常放鬆且具有禪意,彷彿真的有這麼一位富有智慧的創作者(江振誠在他書中也以策展人自居)在我們身旁叮嚀著我們凡事勿忘初衷,並勇於以最真
這本書由Google的快樂一哥陳一鳴著作,旨在透過靜觀帶來的正面影響,提供各種練習方法以及作者自身的觀點和經驗談。透過靜觀冥想可增加註意力、培養善心及靈活處理情緒。
【沉思錄】的作者即羅馬皇帝安東尼努斯,他透過隨筆的方式勾勒出他對哲學及人生的理解,書中對於人生的終極目標追尋、心中保有平靜及宇宙萬物的解讀都各有一套脈絡,有些想法對於現在來說或許有些過時,或推崇理性至上的概念和我既有的認知有些格格不入,但當面臨挫折時,這本書總是可以翻閱到恰如其分點明狀態的一句話。
佛蘭克博士,一個在納粹集中營倖存的精神醫學家,他經歷了納粹集中營的各種折磨後提出了新的心理治療法:「意義治療」。在書中,他多次引用哲學家尼采的一句話:「懂得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得住。」而這也正是意義療法的主張。
2023年即將結束,今年對我來說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並不是說過去的34年不重要,而是我對於今年有了生活中的種種體悟,這些體悟是過去34年所沒有意識到的,人在痛苦時會極力求生,痛苦後迎來的往往是急遽的成長,從饗賓轉職是勝美金就是一個痛苦的歷程,從我熟悉了七年的書是圈跳脫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工作環境,也
這本書的作者提摩西‧費里斯,被媒體稱為「音頻界的歐普拉」,看似完美的人生經歷,卻在40歲時感到焦慮及迷惘,在日記中具體的寫下問題後,他突然有個靈感「何不找一群大師來幫助自己,他向1百多名生勝利組取經,並寫成了這本書。這本書有意思地方是,可以看到這群不同領域的大師抱持著各種信念和想法,有些地方意外的非
米其林名廚-江振誠所作的【工作美學】,不只可以讓我們透過作者的視角來審視他對於工作的堅持,更是以一種悠然自得的方式帶領著讀者去解讀生活中的各種美好。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非常放鬆且具有禪意,彷彿真的有這麼一位富有智慧的創作者(江振誠在他書中也以策展人自居)在我們身旁叮嚀著我們凡事勿忘初衷,並勇於以最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這次和老公帶一歲半的紜紜到苗栗「西湖渡假村」來趟兩天一夜小旅行! 完全打破我對國旅又貴又無聊的印象,這裡作為親子旅遊景點超棒~ 一泊三食完全不用煩惱吃食,只要盡情玩樂就對了~XD 行程相當充實豐富,真的可以一整天從早玩到晚,讓小孩徹底放電~ 西湖渡假村住宿區分為西湖渡假大飯店/荷蘭式森林小木
Thumbnail
這書探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對個人和組織的影響。文章重點闡述成長心態文化對組織績效的提升作用,並提出五個影響心態文化的行為參考準則:合作、創新、冒險與韌性、誠信與道德行為、包容性。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四種心態誘因(評價情境、高強度情境、批評性回饋、他人的成功),以及如何在這些情境中培養成長心態。
Thumbnail
意願、選擇、接受結果與負責、過程、省思、相信自己及永遠不嫌太遲,這些是成為冠軍的7大致勝心態。 建立正確的信念,才能成為頂尖!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若把人生視為賽局,如何獲得成功會是思考的重心。魏特利博士認為人生的成功不只靠機運或偶然,而是可以自主的,那是一種心性、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生活風格,可以透過學習與實行獲致。而「正向思考」與「自我主導」這兩大思維模式正是魏特利博士所提出「致勝心理學」的核心觀念,以此發展出人生贏家有別於常人的心理特質。
Thumbnail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這次和老公帶一歲半的紜紜到苗栗「西湖渡假村」來趟兩天一夜小旅行! 完全打破我對國旅又貴又無聊的印象,這裡作為親子旅遊景點超棒~ 一泊三食完全不用煩惱吃食,只要盡情玩樂就對了~XD 行程相當充實豐富,真的可以一整天從早玩到晚,讓小孩徹底放電~ 西湖渡假村住宿區分為西湖渡假大飯店/荷蘭式森林小木
Thumbnail
這書探討「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對個人和組織的影響。文章重點闡述成長心態文化對組織績效的提升作用,並提出五個影響心態文化的行為參考準則:合作、創新、冒險與韌性、誠信與道德行為、包容性。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四種心態誘因(評價情境、高強度情境、批評性回饋、他人的成功),以及如何在這些情境中培養成長心態。
Thumbnail
意願、選擇、接受結果與負責、過程、省思、相信自己及永遠不嫌太遲,這些是成為冠軍的7大致勝心態。 建立正確的信念,才能成為頂尖!
Thumbnail
自我成長核心- 就是創造自己想要的改變 兩種常見的「沒選擇」思維是什麼? 只有完美的機會才是機會 這不是我的責任,只好等待環境改變 缺一不可的成長模組 建立思維 - 掌握自己內心想法,並讓這些想法引導你往想要的成長方向前進。 展開行動 - 將你腦袋中的思維,利用決策與行動,帶到現實生活中
Thumbnail
我們常常聽到「心態決定一切」這句話,心態的轉變無疑是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然而,經驗告訴我們,心態的轉變並不是那麼容易。要如何有效地轉變心態,從而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答案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心理框架。心理框架能夠為我們提供清晰的目標、組織我們的思維、引導我們的行動,並最終幫助我們達成個人成就。
Thumbnail
調整慣性的聚焦方式, 問題,可以挫敗你, 但也可以成為你成長與進化的動力。
Thumbnail
若把人生視為賽局,如何獲得成功會是思考的重心。魏特利博士認為人生的成功不只靠機運或偶然,而是可以自主的,那是一種心性、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生活風格,可以透過學習與實行獲致。而「正向思考」與「自我主導」這兩大思維模式正是魏特利博士所提出「致勝心理學」的核心觀念,以此發展出人生贏家有別於常人的心理特質。
Thumbnail
【致勝心態】這本書說明了一個人的心態對於工作表現、學業表現、運動表現,甚至整體人生的影響如何被成長心態及定型心態左右。瞭解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的差異,對於掌握自己的心態在各個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