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回顧-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每次的面試準備就是過去工作和公司的回顧與整理。

做了什麼、完成過什麼專案、為什麼加入,又為何離開,挑戰與成就感 等等,這些都是很基本必備問題。所以我的 craft裡開闢了一本筆記本,裏頭有針對以上問題的回應內容。想來也挺有趣,每份工作的離職原因在經過多年後回顧,都會有些許差異。

具體一點說是:當年離開A公司當下的考量,3年後和10年後回顧,竟然會有不同。例如:當年離職是因為對調薪幅度不滿,覺得自己的工作表現明明很好,為什麼沒有得到(我認為)應得的獎酬。(那時我真是憤青一枚)

而過了幾年回頭看,更多是想證明給「別人」看,「我值得更好的對待」。現在再想想,原來是心裡那股不服輸的氣,時常想著和「他人」一較高下,而最能證明「我比別人好」最直接的方式是年薪和職稱。

至於那些「別人/他人」是誰?老實說,每個階段心中都有那麼一兩個人。不過,此時此刻的我,突然意識到,那些所謂的別人_其實都是我,是我心裡的關,自己設給自己的百米障礙,一次次跨過,而且一次比一次難。直至卡關,衝不出去,我才終於好好審視自己,不向外看,而是向內看。

🔸

🔸

所謂的別人_其實都是我,這句話怎麼覺得有點像媽的多重宇宙

🔸

🔸

回顧職場離職文,讓我想起前陣子看的劇如夢之夢,好像做了一場夢頓悟了什麼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開門見山地說,我非常非常推薦這本書! 作者Lori Gottlieb本身是心理諮商師,在成為心理諮商師前,經歷豐富,曾在影劇圈從事電影和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以及六人行)的編劇製作。其中因為急診室春天,開啟了她轉向到醫學院求學,再改變職涯成為心理諮商師。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本心理學書讀起來如此精彩
本書貫穿了他40多年的職業生涯,原本只能從報章雜誌報導的人物和事件,透過Bob 本人親自撰寫回顧,讓我們得以從第一人稱的視角,重現他做重大決策時考量,與多位企業家名人如Steve Jobs等人交手談判的過程,如何處理危機,領導迪士尼榮景再起,勇敢面對挑戰,擁抱改變。
你曾經換過工作嗎?轉換工作時的考量點是什麼?你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嗎? 本書(轉職思考法)作者北野唯我在書中幫助我們檢視手中握有的籌碼、了解產業趨勢,兩相權衡下,找出轉職最佳解,跨出穩當有發展性的一步,一步步增加我們選擇性,提高自身市場價值。
7月中參加「職場聰明生存術」的課程講座,課後整理幾個takeaways,說是「職場智慧錦囊」也不為過。 你對工作有企圖心嗎?還是想在職場上平平順順過日子?無論如何,這篇文章都很適合你點進來閱讀。 快點進來看看吧!
你說,履歷表(自傳)都準備好了,可以開始應徵工作了吧? 當然沒問題!但是在那之前,我們來聊聊投遞前的幾個注意事項。
提供一套撰寫履歷的準備與技巧,求職者能運用這些原則撰寫履歷,可以讓履歷表更對焦、獲得HR的青睞,進而有面試的機會。
開門見山地說,我非常非常推薦這本書! 作者Lori Gottlieb本身是心理諮商師,在成為心理諮商師前,經歷豐富,曾在影劇圈從事電影和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以及六人行)的編劇製作。其中因為急診室春天,開啟了她轉向到醫學院求學,再改變職涯成為心理諮商師。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本心理學書讀起來如此精彩
本書貫穿了他40多年的職業生涯,原本只能從報章雜誌報導的人物和事件,透過Bob 本人親自撰寫回顧,讓我們得以從第一人稱的視角,重現他做重大決策時考量,與多位企業家名人如Steve Jobs等人交手談判的過程,如何處理危機,領導迪士尼榮景再起,勇敢面對挑戰,擁抱改變。
你曾經換過工作嗎?轉換工作時的考量點是什麼?你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嗎? 本書(轉職思考法)作者北野唯我在書中幫助我們檢視手中握有的籌碼、了解產業趨勢,兩相權衡下,找出轉職最佳解,跨出穩當有發展性的一步,一步步增加我們選擇性,提高自身市場價值。
7月中參加「職場聰明生存術」的課程講座,課後整理幾個takeaways,說是「職場智慧錦囊」也不為過。 你對工作有企圖心嗎?還是想在職場上平平順順過日子?無論如何,這篇文章都很適合你點進來閱讀。 快點進來看看吧!
你說,履歷表(自傳)都準備好了,可以開始應徵工作了吧? 當然沒問題!但是在那之前,我們來聊聊投遞前的幾個注意事項。
提供一套撰寫履歷的準備與技巧,求職者能運用這些原則撰寫履歷,可以讓履歷表更對焦、獲得HR的青睞,進而有面試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霖0回顧了他離開前雇主、加入新公司的決定。他對過去的經歷表示感謝,但也提到了離職的原因,包括經濟困難、職場霸凌和缺乏職業發展機會。作者認為,必須優先考慮自己的福祉,做出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而不是衝動行事。他們也強調了自我投資和為機會做好準備的重要性。
準備離職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充滿各種情緒和考慮。以下是七個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在過渡期做一個全面的盤點,確保你順利過渡到下一段旅程。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近期遇到好幾位應徵者,當詢問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或是為何尋找外部新工作時,都欲言又止地提到和主管的相處有一些挑戰。若你也有相同的情形,離職原因和主管有關,可以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在面試中坦然地談及挑戰、採取的積極性行動以及自身的正面學習,都可以有效回答這樣的問題。
剛跟朋友聊到週三的面試,也寫了篇文接班人,你?or 替代品... 朋友好意的提醒了一個問題,他作為一個面試主管的心情,其實離職原因說些官方的即可,在這麼短的時間是不可能了解離職者當時的心路歷程,若把人又牽扯進來,那也變成我後來的心情;面試完不開心,覺得對方一定完全誤解我的狀況,可是這怎麼可能說的清呢
Thumbnail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
Thumbnail
林秋離在華語流行音樂市場上寫下許多感人至深的情歌,跨越多個世代。他與妻子熊美玲共同創作許多作品,並為了完成共同的音樂夢想,準備了音樂故事紀念特展。 募資連結:https://backme.tw/ref/AitUk/
Thumbnail
每次的面試準備就是過去工作和公司的回顧與整理。 做了什麼、完成過什麼專案、為什麼加入,又為何離開,挑戰與成就感 等等,這些都是很基本必備問題。所以我的 craft裡開闢了一本筆記本,裏頭有針對以上問題的回應內容。想來也挺有趣,每份工作的離職原因在經過多年後回顧,都會有些許差異。 具體一點說是:當
霖0回顧了他離開前雇主、加入新公司的決定。他對過去的經歷表示感謝,但也提到了離職的原因,包括經濟困難、職場霸凌和缺乏職業發展機會。作者認為,必須優先考慮自己的福祉,做出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而不是衝動行事。他們也強調了自我投資和為機會做好準備的重要性。
準備離職的過程中,我們總是充滿各種情緒和考慮。以下是七個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在過渡期做一個全面的盤點,確保你順利過渡到下一段旅程。
如何選擇是否離職?這篇文章分享我個人職場遭遇與困惑,在初入職場、面臨工作困難與壓力、離職後的焦慮等階段的心情與體悟,也提供建議讓猶豫的人有一些方向。
Thumbnail
近期遇到好幾位應徵者,當詢問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或是為何尋找外部新工作時,都欲言又止地提到和主管的相處有一些挑戰。若你也有相同的情形,離職原因和主管有關,可以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在面試中坦然地談及挑戰、採取的積極性行動以及自身的正面學習,都可以有效回答這樣的問題。
剛跟朋友聊到週三的面試,也寫了篇文接班人,你?or 替代品... 朋友好意的提醒了一個問題,他作為一個面試主管的心情,其實離職原因說些官方的即可,在這麼短的時間是不可能了解離職者當時的心路歷程,若把人又牽扯進來,那也變成我後來的心情;面試完不開心,覺得對方一定完全誤解我的狀況,可是這怎麼可能說的清呢
Thumbnail
大家有遇過前主管邀請你回去和他一起共事嗎?或是在找工作的時候,考慮過前東家呢?包括我自己在內,身邊也不少朋友都在轉職之際,回到前公司或是再次和前主管工作。這篇文章想先分享我個人的經驗,再綜合聽過的各種經驗,來歸納為什麼回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也不時會被身邊知道的朋友問起「Debby 為
Thumbnail
林秋離在華語流行音樂市場上寫下許多感人至深的情歌,跨越多個世代。他與妻子熊美玲共同創作許多作品,並為了完成共同的音樂夢想,準備了音樂故事紀念特展。 募資連結:https://backme.tw/ref/AitUk/
Thumbnail
每次的面試準備就是過去工作和公司的回顧與整理。 做了什麼、完成過什麼專案、為什麼加入,又為何離開,挑戰與成就感 等等,這些都是很基本必備問題。所以我的 craft裡開闢了一本筆記本,裏頭有針對以上問題的回應內容。想來也挺有趣,每份工作的離職原因在經過多年後回顧,都會有些許差異。 具體一點說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