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工作者必備的 「轉職思考法」–唯有「隨時能換工作」的人,才能獲得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曾經換過工作嗎?轉換工作時的考量點是什麼?你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嗎?

本書(轉職思考法)作者北野唯我透過書中主角—印刷機器業務員青野與轉職專家黑岩的對話,帶著我們系統性地建立轉職思考模式與心態建立。在閱讀中可以幫助檢視我們手中握有的籌碼、了解產業趨勢,兩相權衡下,找出轉職最佳解,跨出穩當有發展性的一步,一步步增加我們選擇性,提高自身市場價值。

接下來,我想分成上下兩篇文章來分享。
一、客觀條件選擇篇:如何評估市場價值、評估目前市場產業週期壽命
二、轉職自我審視篇:如何樂在工作?

客觀條件篇
如何評估自己的市場價值?
一開頭作者就提出9個問題,讓讀者思考,我簡單舉出幾個:


1. 你擁有多少「換了公司依然具有價值」的技術?
2. 你擁有多少在其他公司也會受到重視的「寶貴經驗」?
3. 你所處的市場在未來的「成長性」有多高?

這些問題有打中你嗎?

市場價值的計算方式

市場價值的計算方式

市場價值的計算公式
技術資產 x 人際關係資產 x 業界生產性 構成一個三維立體圖,立方體越大,市場價值就越高。

  1. 技術資產:屬於專業人士型職業,律師、工程師、顧問公司都是屬於這一類。技術資產包含兩個面向,「專業性」和「經驗」。
    a. 專業性—如工程師的技術在於屬於業界菁英型職業,寫程式、debug(以職業為考量);
    b. 經驗—不受職業影響的技術,如管理團隊的經驗、人資制度的設計。技術資產包含「專業性」和「經驗」。專業性如工程師、律師、會計師;經驗則不受職業影響,像管理團隊的經驗、商品開發流程設計經驗。
  2. 人際關係資產:能夠與所有人建立交情並獲得幫助的人。例如,有些公司的經營團隊是由「一群大學時代好朋友」或「同一時期進入公司的同事」組成,這就是透過時間累積的人際關係資產。
  3. 業界生產性:屬於利基明星型職業,是決定市場價值的最大因素。當兩人工作年資差不多,薪資收入的差異,往往來自於所待產業的不同。以每年政府提供的薪資調查報告就可知道,產業的生產性會影響從業人員的收入高低。作者進一步提到,技術資產和人際關係資產再高,只要挑錯產業,市場價值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二十多歲靠專業,三十多歲靠經驗,四十多歲靠人脈


你或許會好奇:如果我的技術資產和人際關係資產都不足,還能提高市場價值嗎?
可以的。
我們可運用產業生命週期理論,讓自己往生產性原本就很高的產業或是正在成長中的產業轉職。

產業生命週期

產業生命週期

以替代性為X軸,越往右替代性越高;椅子數量(雇用人數)為Y軸,越往上椅子數越多。

  1. 利基市場:技術替代性低x 椅子數量少(進入產業的人仍不多)。
  2. 明星階段:技術替代性低x 椅子數量多。人們覺得有利可圖,越來越多人加入。
  3. 制式化階段:技術替代性高x 椅子數量多。更多企業、人力投入,開始分析生產流程、透過標準化和系統來增加效率,技術也普遍化。
  4. 消滅階段:技術替代性低x 椅子數量少。技術、流程被複製標準化後,企業要節省成本,開始以機器取代人力。

舉例來說,近來電子媒體盛行,消費者觀看習慣改變,紙本報紙雜誌出版量變少,且印刷技術進化到釋出多餘人力,印刷產業應該算是開始從第三到第四的階段了。
所以,若要提升自身市場價值,印刷業不會是優先選擇。


圖片來源:Unslash

圖片來源:Unslash

轉職自我審視篇:如何樂在工作?
工作對你來說,是目的(做喜歡的事)還是手段(維持生計)?
每次討論這個主題時,人們總是喜歡用二分法,不是一就是二,有沒有第三種可能?有的有的,「一人公司」提到當你專注於解決問題或做出改變,並有人付費購買你的服務時,「熱情」會跟隨而來。熱情是努力工作的結果,而非原因。

轉職思考法把「樂在工作」的成功人士分為兩種,

1. 著重於To-do的人:重點放在「做的事情是什麼」,有明確的目標和夢想。
2. 著重於being(狀態)的人:重點放在「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想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大約99%人口都是這類型的人。

兩者對於成功的概念定義完全不同,偏偏成功哲學大都是由1%的 to do型人寫的,所以being型人容易會因此找不到「想做的事」而感到疑惑徬徨。

其實對於being型的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找到「想做的事」,而是「想成為的狀態」—自己的狀態和環境的狀態。

  1. 自己的狀態:提高市場價值到和自身的能力高低大致相符,公司一旦有狀況時,還能存活。還有,信任、喜歡自己,盡量避免為了工作自欺欺人。
  2. 環境狀態:處在一個能讓你緊張和放鬆間取得平衡的環境。就像玩遊戲,太簡單,你會覺得厭煩;太困難,又過於疲累。鬆緊難易之間取得平衡,才是最佳狀態。

又或許我們(把看文章的你也拉成同一陣線)不用像 to do的人明確知道要做什麼,只要從有「一點點喜歡」的事物下手就好了。二個簡單的方法給您參考:

  1. 從你經常被讚美的事物,或是別人做起來感到有壓力,但你卻沒有感到壓力的事情。
  2. 給自己貼標籤:誰說標籤就是負面?發現自己專長後,給自己一個標籤,「開發新客戶的鬼才」,或是你期望成為的狀態也可以,「全方位沒死角的人資專家」(媲美全方位藝人)。俗話說,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久了也會成真的!

看到書的後半段時,我有種被了解的舒暢感,過去曾經因為找不到想做的事而感到迷惘與自卑,其實大可不必,知道你想成為的人或狀態就好。所以,一起為你的工作專長,或想成為的狀態下個標籤吧!

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reurl.cc/3Ddl3O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lvis Lin-avatar-img
2023/02/15
二十多歲靠專業,三十多歲靠經驗,四十多歲靠人脈。
Elvis Lin-avatar-img
2023/02/15
1. 你擁有多少「換了公司依然具有價值」的技術? 2. 你擁有多少在其他公司也會受到重視的「寶貴經驗」? 3. 你所處的市場在未來的「成長性」有多高?
avatar-img
品味生活樺職場的沙龍
12會員
10內容數
2024/01/26
每次的面試準備就是過去工作和公司的回顧與整理。 做了什麼、完成過什麼專案、為什麼加入,又為何離開,挑戰與成就感 等等,這些都是很基本必備問題。所以我的 craft裡開闢了一本筆記本,裏頭有針對以上問題的回應內容。想來也挺有趣,每份工作的離職原因在經過多年後回顧,都會有些許差異。 具體一點說是:當
Thumbnail
2024/01/26
每次的面試準備就是過去工作和公司的回顧與整理。 做了什麼、完成過什麼專案、為什麼加入,又為何離開,挑戰與成就感 等等,這些都是很基本必備問題。所以我的 craft裡開闢了一本筆記本,裏頭有針對以上問題的回應內容。想來也挺有趣,每份工作的離職原因在經過多年後回顧,都會有些許差異。 具體一點說是:當
Thumbnail
2021/07/12
開門見山地說,我非常非常推薦這本書! 作者Lori Gottlieb本身是心理諮商師,在成為心理諮商師前,經歷豐富,曾在影劇圈從事電影和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以及六人行)的編劇製作。其中因為急診室春天,開啟了她轉向到醫學院求學,再改變職涯成為心理諮商師。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本心理學書讀起來如此精彩
Thumbnail
2021/07/12
開門見山地說,我非常非常推薦這本書! 作者Lori Gottlieb本身是心理諮商師,在成為心理諮商師前,經歷豐富,曾在影劇圈從事電影和電視影集(急診室的春天以及六人行)的編劇製作。其中因為急診室春天,開啟了她轉向到醫學院求學,再改變職涯成為心理諮商師。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本心理學書讀起來如此精彩
Thumbnail
2020/10/04
本書貫穿了他40多年的職業生涯,原本只能從報章雜誌報導的人物和事件,透過Bob 本人親自撰寫回顧,讓我們得以從第一人稱的視角,重現他做重大決策時考量,與多位企業家名人如Steve Jobs等人交手談判的過程,如何處理危機,領導迪士尼榮景再起,勇敢面對挑戰,擁抱改變。
Thumbnail
2020/10/04
本書貫穿了他40多年的職業生涯,原本只能從報章雜誌報導的人物和事件,透過Bob 本人親自撰寫回顧,讓我們得以從第一人稱的視角,重現他做重大決策時考量,與多位企業家名人如Steve Jobs等人交手談判的過程,如何處理危機,領導迪士尼榮景再起,勇敢面對挑戰,擁抱改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走在坊間書店的商管書區,會看到分享如何管理及領導的書、一些在講商業模式的書,也會有許多專門講產業優勢、或是市場機會的書。不過很少看到將這三者合在一起說明,或是分享當這三者缺一角時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走在坊間書店的商管書區,會看到分享如何管理及領導的書、一些在講商業模式的書,也會有許多專門講產業優勢、或是市場機會的書。不過很少看到將這三者合在一起說明,或是分享當這三者缺一角時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新冠病毒的出現,已經對許多公司和行業造成了嚴重的打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有很多人正在考慮換工作,或是準備採取行動,原因是他們現在的公司或是工作正面臨著危機。 即使你最近沒有考慮過換工作,但身處在一個未來極端不確定的時代,每個人都必須考慮到自己的“市場價值”。
Thumbnail
新冠病毒的出現,已經對許多公司和行業造成了嚴重的打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有很多人正在考慮換工作,或是準備採取行動,原因是他們現在的公司或是工作正面臨著危機。 即使你最近沒有考慮過換工作,但身處在一個未來極端不確定的時代,每個人都必須考慮到自己的“市場價值”。
Thumbnail
未來變化快速的世界,「穩定的工作」、「鐵飯碗」,真正全新的定義:「不論你到世界各地哪個地方,你都能夠產生出價值,為他人解決特定問題!」
Thumbnail
未來變化快速的世界,「穩定的工作」、「鐵飯碗」,真正全新的定義:「不論你到世界各地哪個地方,你都能夠產生出價值,為他人解決特定問題!」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結合了人權中的工作權及公共經濟學中的外部性理論,前面幾篇已經解釋過工作權的特性及重要性,本篇會解釋「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經濟效果,對大多讀者而言應該有點硬,那就請讀者直接跳到本篇結論吧! 第5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Ⅲ) 1.「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解說: 解說:
Thumbnail
「工作權交易」結合了人權中的工作權及公共經濟學中的外部性理論,前面幾篇已經解釋過工作權的特性及重要性,本篇會解釋「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經濟效果,對大多讀者而言應該有點硬,那就請讀者直接跳到本篇結論吧! 第5篇 工作權交易模型(Ⅲ) 1.「工作權交易」的所得重分配效果 解說: 解說:
Thumbnail
競爭優勢是由三塊動態拼圖組合而成的:資產、抱負與價值觀、市場供需狀況。​改善競爭優勢最顯著的方法,就是強化你的資產組合並多元發展,或是鎖定既有的資產,投入比競爭對手表現更優勢的利基市場。​
Thumbnail
競爭優勢是由三塊動態拼圖組合而成的:資產、抱負與價值觀、市場供需狀況。​改善競爭優勢最顯著的方法,就是強化你的資產組合並多元發展,或是鎖定既有的資產,投入比競爭對手表現更優勢的利基市場。​
Thumbnail
決定你的薪資高低,最大的因素並不在於專業程度,更不是服務年資的級數,或許職級上的提升可以取得加給,但最大的差異性在於產業上的區別。 
Thumbnail
決定你的薪資高低,最大的因素並不在於專業程度,更不是服務年資的級數,或許職級上的提升可以取得加給,但最大的差異性在於產業上的區別。 
Thumbnail
 過去數十年在全球化和資訊快速傳播的影響下 一份工作到退休的概念,仿佛已經成為歷史遺物 對企業或者雇員而言,長期固定職位只會愈來愈少 反之短期合作,以項目為單位的工種將會大幅增加 相比以往的雇傭關係,未來日子會更傾向相互合作關係 每個人都會變為一間公司,將自己打造成為品牌 公司會選擇.......
Thumbnail
 過去數十年在全球化和資訊快速傳播的影響下 一份工作到退休的概念,仿佛已經成為歷史遺物 對企業或者雇員而言,長期固定職位只會愈來愈少 反之短期合作,以項目為單位的工種將會大幅增加 相比以往的雇傭關係,未來日子會更傾向相互合作關係 每個人都會變為一間公司,將自己打造成為品牌 公司會選擇.......
Thumbnail
為什麼你到任何購物平台上購買商品只要比價、比服務就好?但購買技術商品卻要看商家背景?---平台經濟2.0
Thumbnail
為什麼你到任何購物平台上購買商品只要比價、比服務就好?但購買技術商品卻要看商家背景?---平台經濟2.0
Thumbnail
你曾經換過工作嗎?轉換工作時的考量點是什麼?你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嗎? 本書(轉職思考法)作者北野唯我在書中幫助我們檢視手中握有的籌碼、了解產業趨勢,兩相權衡下,找出轉職最佳解,跨出穩當有發展性的一步,一步步增加我們選擇性,提高自身市場價值。
Thumbnail
你曾經換過工作嗎?轉換工作時的考量點是什麼?你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嗎? 本書(轉職思考法)作者北野唯我在書中幫助我們檢視手中握有的籌碼、了解產業趨勢,兩相權衡下,找出轉職最佳解,跨出穩當有發展性的一步,一步步增加我們選擇性,提高自身市場價值。
Thumbnail
滿坑滿谷管理書 走進書店,滿坑滿谷的管理書籍映入眼簾 -名人心法、商戰策略,不一而足。電子信箱中也塞滿了各類好書的折扣訊息。 管理書籍的市場性,沒人會去挑戰它。 但心裏卻常思索,這麼多的書籍,這麼多的千古智慧 ,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的擷取為自己所用?那一道出書人與我之間的鴻溝該如何才能彌平?
Thumbnail
滿坑滿谷管理書 走進書店,滿坑滿谷的管理書籍映入眼簾 -名人心法、商戰策略,不一而足。電子信箱中也塞滿了各類好書的折扣訊息。 管理書籍的市場性,沒人會去挑戰它。 但心裏卻常思索,這麼多的書籍,這麼多的千古智慧 ,到底要如何才能有效的擷取為自己所用?那一道出書人與我之間的鴻溝該如何才能彌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