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憂鬱症患者的「內在生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他人是否有可能患有憂鬱症?


  實務上,身心科醫師大多會依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提供的診斷準則來進行診斷。諮商心理師雖然不會下診斷,可是也會依照診斷準則來評估個案目前的狀態。


  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中,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s)其實有好幾種,包括了: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持續性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s)、物質/醫藥引發的憂鬱症(Substance/Medication-Induced Depressive Disorders)、另一身體病況所引起的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s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等。大多數的人談到憂鬱症,指的是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它的診斷準則如下:


  以下五項(或更多)症狀在兩週中同時出現,造成先前的功能改變;至少包含以下症狀之一 1. 憂鬱情緒或 2. 失去興趣或愉悅感。


(1)  幾乎整天且每天心情憂鬱,可以由主觀報告(如感到悲傷、空虛或無助)或由他人觀察(如看起來在哭)得知。

(2)  幾乎整天且每天明顯對所有活動降低興趣或愉悅感(可以由主觀報告或他人觀察)。

(3)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一個月內體重變化超過5%),或幾乎每天食慾降低或增加。

(4)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眠。

(5)  幾乎每天精神動作激動或是遲緩(由別人觀察到,不只是主觀感受到不安或緩慢)。

(6)  幾乎每天疲倦或無精打采。

(7)  幾乎每天自我感到無價值感,或者有過度或不恰當的罪惡感(可能達到妄想的程度;不僅是對生病自責或內疚)。

(8)  幾乎每天思考能力和專注力降低,或猶豫不決(由主觀報告或他人觀察)。

(9)  反覆想到死亡(不只是害怕死亡),反覆有自殺意念但沒有具體的計畫,有具體的計畫或自殺的行為。


  這裡要特別提醒,即使你的狀態有部分符合診斷準則的描述,也不代表你就是有憂鬱症。要下憂鬱症的診斷,還有很多方面要考量。像是:

1.不同的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以 (1) 幾乎整天且每天心情憂鬱這一點來說,孩童及青少年可能以易怒或暴躁的方式表現。而 (3) 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這一點,孩童要考量跟預期體重的差異。

2.你以前可以做到的事情,現在是否還可以做到?

假如你是學生,是否可以去上課、完成報告或考試?又假如你是上班族,是否可以去上班或完成工作任務?

3.目前狀態有沒有受到其他物質或是身體疾病的影響?

例如:藥物、酒精或是腦部損傷…

4.近期生活中是否有發生重大失落事件?

人在經歷重大失落事件(親人過世或分手…)時的悲傷反應跟鬱症的表現相似,所以會需要進一步澄清,考量個人病史以及在不同社會文化中悲傷表現的方式。


  即使經過醫師診斷,判定你得到了憂鬱症,那也不代表你就沒有救了。你有憂鬱症,你也有本來就有的,存在於內在的,真實的生命力。以下我試著用一則小故事跟各位分享如何看見憂鬱症患者的內在生命力。


一則小故事


  午後,有位個案走進我的諮商室。她體型偏瘦,看起來有點怯懦。我請她談一談自己。她說,她之前休學了一年,最近才剛回到學校。休學期間自己有半年的時間都躺在床上。聽到她這麼說,我有點詫異。怎麼會有人有辦法一直躺在床上,還躺了半年?我很難想像這樣的生活狀態。

  過去的經驗讓我知道,眼前的個案會成為現在她所說的樣子,一定有她的脈絡。我會不太能理解,是因為我還沒有走進她的脈絡裡,所以我持續提問,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瞭解她。

  她告訴我,她有憂鬱症,之前就是因為情緒狀態很不好才休學的。她很想唸書,也很想把書唸好。她告訴我,她躺在床上的時候,什麼事都不能做,她沒力氣去做。她告訴我家人都說她裝病、說她什麼事情都沒做、說她是廢物。聽到這裡,我還是不能夠理解,為什麼她會在床上躺了半年?所以我繼續問,從各種角度提問,試著更加深刻地瞭解她。

  直到我問了她一個問題,聽到她的答案,我忽然就懂了!這個問題就是:「妳有自殺的念頭嗎?有的話大概多久會出現一次?一個月?一個禮拜?還是一天?」她的回答是:「一天會出現上百次。我每天早上醒來,眼睛還沒有睜開的時候,腦海裡就會浮現出我什麼事都做不好、我就是廢物、我沒有價值、我應該要去死的這些念頭,一整天一遍又一遍的出現」。

  我終於知道,她躺在床上半年,沒力氣下床,沒力氣做其他任何事,是因為她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在對抗腦海中的這些想法!有了這樣的瞭解後,我說:「要從早到晚、持續不斷地對抗這些想法是一件非常非常累的事情。妳的家人說,妳什麼都沒做,可是妳並不是什麼都沒做,妳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地對抗著腦海裡的這些念頭,妳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地讓自己活下來!

  我接著說:「持續不斷地對抗腦海中要妳去死的這些念頭,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可以感覺到妳的內在有一股力量,怎麼說呢?那就是生命力吧!那不是誰給妳的,而是妳本來就有的,存在於妳內在的力量!」

  後來,她在我的諮商室哭了好一陣子,然後抬起頭來,說:「我好像更懂自己了,我覺得我現在更有力量去面對生活了」。

  我就是在這次晤談的經驗中領悟到什麼是生命力的。是一種讓人活下去、活得更好的力量!是每個人本來就有的,存在於內在,真實的力量!


假如你是憂鬱症患者…


  我想要讓你知道,你的內在也有本來就有的,存在於內在,真實的力量!這樣說並不是要逼迫你趕快好起來,不是的。我從實務經驗中體悟到,每個人都會有狀態不好的時候,會這樣也一定有原因,沒有人會故意讓自己的狀態變不好,去否定你當下的狀態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只是希望透過這樣的分享,讓你有機會「接觸」自身的內在生命力。我在每個人身上都看到過內在生命力的展現,所以我相信你一定也有內在生命力。也許有些時刻我們無法連結上它,可是它始終存在於你心中。

 

假如你是憂鬱症患者的陪伴者…


  我想要讓你知道,大多數的人在陪伴憂鬱症患者的時候,很容易只看到他無力、沒有價值感或想要結束生命的這一面,再加上現實中有很多事情沒辦法改變,結果自己也跟著無力了起來。當你開始能夠看見憂鬱症患者的內在生命力,你就會知道,也許他當下沒辦法馬上好起來,可是他的內在生命力一直在運作著,試著讓他活下來、活得更好。當你開始能夠看見自己的內在生命力,你就會更有力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看見內在生命力的方法


  不管是自己或他人,會感到痛苦,必定有讓人感到痛苦的事件或情境。在事件或情境中,也必定會有行動存在。每一個行動,每一個,都必定有相應的力量支撐。不管你是起身反抗,還是倒地不起,都有行動在裡面,背後也都有相應的力量。去觀察每一個行動,不管是外在身體的或內在心理的,這些行動之中必定有內在生命力存在。


----------------------------------------------------------------------------------


本文很榮幸經萬海航運慈善基金會製作之公益刊物《停泊棧》採用


  想要看更多張銓諮商心理師在不同的平台撰寫的心理相關文章嗎?也可以到《文章刊登平台及列表》尋找跟妳 / 你有關的文章喔!


  假如妳 / 你願意依個人自身能力贊助心理創作者,讓更多人得到幫助,可以點選《在諮商中與美好相遇贊助連結》,選擇適合妳 / 你的方案,感謝妳 / 你可以讓善意傳遞出去!


photo from flickr shot by Louis Vest

張銓諮商心理師的部落格。在妳/你看不到自己的美好時,讓我告訴妳/你,我所看到的,妳/你本來就擁有的內在的、真實的美好!。合作邀約可來信:realcounselorcc@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接續上一篇文章,接下來再談到三種情境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適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不論是正向或負向的情緒,都是正常的情緒。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要如何調適情緒。接下來這兩篇文章,我將介紹在六種情境下,可以使用哪六種方法來調適情緒...
  大學生活裡,除了原本就忙碌的學業之外,大部分的同學還會參與系學會、系隊、社團等團體,或是在校內外進行工讀,也會用很多時間跟朋友或伴侶相處。只要你想,大學生活可以過得相當豐富!豐富的生活會帶來各式各樣的體驗,卻也可能伴隨著不小的壓力!要調適這些壓力,你可以試著從...下手!
  我是諮商心理師。近期開始經營部落格《在諮商中與美好相遇》、《玻璃心爸爸的生存指南》,所以多了一個創作者的身份。成為創作者之後,我發現其實有很多年輕人(從國小到大學)都有在經營自媒體(部落格、podcast或是youtube…),而且也經營的有聲有色。我所謂的有聲有色,指的並不是...
  說到聖誕節,你會聯想到什麼呢?大多數的人在商業和媒體的包裝下,會聯想到很多正向的意象和感覺,像是很美的聖誕燈飾或收到聖誕禮物的快樂。不過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來看,聖誕節會發生的不全然都是好事!甚至還會有危機出現!要怎麼辦呢...
  身為諮商心理師,在工作中我有機會認識到很多職業婦女,也有機會聽到她們的心聲。雖然我自認為是一位積極投入育兒的父親,但是每當我聽到職業婦女在描述她們的處境時,我仍然由衷地感到敬佩!   職業婦女真的是太難當了!難在什麼地方呢?依據我的實務經驗,我認為是...
  接續上一篇文章,接下來再談到三種情境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調適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不論是正向或負向的情緒,都是正常的情緒。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要如何調適情緒。接下來這兩篇文章,我將介紹在六種情境下,可以使用哪六種方法來調適情緒...
  大學生活裡,除了原本就忙碌的學業之外,大部分的同學還會參與系學會、系隊、社團等團體,或是在校內外進行工讀,也會用很多時間跟朋友或伴侶相處。只要你想,大學生活可以過得相當豐富!豐富的生活會帶來各式各樣的體驗,卻也可能伴隨著不小的壓力!要調適這些壓力,你可以試著從...下手!
  我是諮商心理師。近期開始經營部落格《在諮商中與美好相遇》、《玻璃心爸爸的生存指南》,所以多了一個創作者的身份。成為創作者之後,我發現其實有很多年輕人(從國小到大學)都有在經營自媒體(部落格、podcast或是youtube…),而且也經營的有聲有色。我所謂的有聲有色,指的並不是...
  說到聖誕節,你會聯想到什麼呢?大多數的人在商業和媒體的包裝下,會聯想到很多正向的意象和感覺,像是很美的聖誕燈飾或收到聖誕禮物的快樂。不過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來看,聖誕節會發生的不全然都是好事!甚至還會有危機出現!要怎麼辦呢...
  身為諮商心理師,在工作中我有機會認識到很多職業婦女,也有機會聽到她們的心聲。雖然我自認為是一位積極投入育兒的父親,但是每當我聽到職業婦女在描述她們的處境時,我仍然由衷地感到敬佩!   職業婦女真的是太難當了!難在什麼地方呢?依據我的實務經驗,我認為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動兒(ADHD)的教育與成長挑戰,強調家長的態度以及持之以恆的努力對孩子成功的影響。透過菲爾普斯的教練哲學,本文揭示了運動訓練中的心態與實踐的重要性,並討論了成功運動選手所需的心理素質與科學訓練背後的概念。最終,呼籲成年人應對下一代的成長負起社會責任,以實踐激勵和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由於美股大盤偏弱, 受到AAPL, MSFT與META大型科技股財報個別有小幅瑕疵下, 美股S&P在高檔下, 投資人預期風險較大, 建議長線投資人, 在美國總統大選後下週再尋找適當時機進場
Thumbnail
房間黯淡無光,只有手機的一方螢幕照亮你的臉和被淚浸濕的枕頭。你的淚痕還沒乾透,眼眶又集滿一滴淚水,再次沿著臉頰滑下。 在疫情那段時間,我墜入到極度憂鬱的日子裡,那時的一些偶然都慢慢積累成救贖,而音樂也是其中之一的美好。也許這簡單的歌單也能代替我給你一個擁抱,請戴上耳機跟我一起迎向曙光✨。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一定要跟一個會肯定你的人在一起,跟一個打從心底覺得你很優秀的人在一起,在你不自信的時候,他能提醒你的好,他記得你的優點,他要真心覺得你很棒!而且願意讚美你,因為人在被誇獎被鼓勵的過程中,會漸漸變得有自信,這一段關係才會越來越好。 生活很辛苦,人經常都要獨自一個人面對許多困境,當你因為外界的負面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過動兒(ADHD)的教育與成長挑戰,強調家長的態度以及持之以恆的努力對孩子成功的影響。透過菲爾普斯的教練哲學,本文揭示了運動訓練中的心態與實踐的重要性,並討論了成功運動選手所需的心理素質與科學訓練背後的概念。最終,呼籲成年人應對下一代的成長負起社會責任,以實踐激勵和支持的力量。
Thumbnail
由於美股大盤偏弱, 受到AAPL, MSFT與META大型科技股財報個別有小幅瑕疵下, 美股S&P在高檔下, 投資人預期風險較大, 建議長線投資人, 在美國總統大選後下週再尋找適當時機進場
Thumbnail
房間黯淡無光,只有手機的一方螢幕照亮你的臉和被淚浸濕的枕頭。你的淚痕還沒乾透,眼眶又集滿一滴淚水,再次沿著臉頰滑下。 在疫情那段時間,我墜入到極度憂鬱的日子裡,那時的一些偶然都慢慢積累成救贖,而音樂也是其中之一的美好。也許這簡單的歌單也能代替我給你一個擁抱,請戴上耳機跟我一起迎向曙光✨。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一定要跟一個會肯定你的人在一起,跟一個打從心底覺得你很優秀的人在一起,在你不自信的時候,他能提醒你的好,他記得你的優點,他要真心覺得你很棒!而且願意讚美你,因為人在被誇獎被鼓勵的過程中,會漸漸變得有自信,這一段關係才會越來越好。 生活很辛苦,人經常都要獨自一個人面對許多困境,當你因為外界的負面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身邊陸續被憂鬱症、躁鬱症所苦的人愈來愈多,有一面之緣的鄰居,有同事,有家人,甚至是自己的房客。嚴重的,被憂鬱症帶走了。 明星也是經常被憂鬱症call到的一群。嚴重的也是抵不過,選擇:那就先走吧。 想想台灣每年約有3000人因為憂鬱症而走。那整個世界有多少呢? 其實想到這這群人,心很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