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在路上的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看到和數字有關的書籍,心裡不免總是會緊一下。

二字頭過了一半彷彿跨了一個很大間隔,被推到一個很陌生的台階上。

不能拿過去的恣意所為,前方的路卻充滿不確定性。

在學生時代所聽聞的三十而立,

立身、立業、立家一頭棒喝的掉入我們的現實之中。

時間總是跑在我們意識到其緊迫性的前頭,

是一個長跑健將讓我們總是難以望其項背。

而這本書像是定時鬧鐘般敲醒不小心打瞌睡的我們。


重新詢問自己 我真的可以維持原狀繼續走下去嗎?

你覺得自己維持現狀是可以的嗎?不論是環境、工作、薪資⋯⋯

當你回答是不時,這想是每個人心中所保持的想法,我們如今有很多選擇,但付諸實行同時我們需要了解其風險性。這本書是給予大家一些方向與方針。

現金社會催促著我們速成,學成後趕緊有一份好的工作,

工作穩定就該成家,成家後就該有車有房有孩子,這才是完整。

一個制式的人生加諸在每個人身上,像是出生就配套好的旅程,

這樣的公式卻忽略給自己試錯的機會,安裝在錯的程式上去運作。


挑戰各種工作場面

很喜歡書中對工作的看法 ⌜工作就是接受一連串的請託。⌟ 不論是何種工作,我們正是因為有委託才有工作做。 受人請託等於接受挑戰,並非別人把麻煩推到你身上,而是對你信賴加深的證據。別忘記三十歲的自己處於接受考驗的立場,每一次委託都是機會,總之要重量不重質。在可行性下,不斷修正自己道路方向,朝向你真正想做的事,別放棄多做一點。


與超乎預期的未知相遇

想要改變就要提升自己的認知(在這我推薦底層邏輯所提及的**五維思考,**之後有機會會再跟大家分享)找尋專業領域的導師,從書中、演講中,你不會去做你想不到的事。 現實生活也會被自己的想像帶著走, 參與你理想目標的團體,從他們言行、文字感染你邁向現實的理想。

你的三十歲,會因為與超乎想像的未知而改變, 讓我們互相勉力,為那一天到來前好好自我準備。 抱持著真心話,我們總是在忙碌中掉落屬於自己的, 找一個地方、去一趟旅程,直視自己的內心 。 我很喜歡在浮世短歌裡一句話, ⌜每當我感覺到有與時具增的空虛、迷惘、失落時, 我就知道可能是我的肉體走得太快了, 等待靈魂跟上;或者乾脆回過頭去,找回失落的靈魂。⌟

三十歲宛如人生轉捩點更是邁向自己掌握的人生起點。 這時的自己擁有為自己描繪明確理想未來與實踐的時刻。

⏭︎參考好書推薦⏮︎

30有成(實體書)

電子書(Hyread)

raw-image





avatar-img
8會員
50內容數
AHA是一位懷抱夢想的追尋者,熱愛用文字與編織傳遞內心的情感與故事。透過蠟線與色彩,她將生活的細節織入作品;透過閱讀與書寫,她將思考與知識編織成內在力量。在平凡的日子裡,她默默積累,為自我成長蓄勢待發。願這些生活與創作的心路歷程,能與同樣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星空的你,產生共鳴,共同點燃夢想的火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在社會打滾一段時間,漸漸感到學校所學無法完整支撐現在的所經歷的事物時,像是個不穩的桌腳隨時會搖搖欲墜。無法得知這世界是何種樣貌,在被打磨得遍體麟傷前我們該如何事先防範? 學習, 擁有智慧 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選擇的智慧→定力的智慧→博弈的智慧 選擇的
當我們不再追求成功勝利的無限循環之中, 把喜歡當作路標,發現自己的喜歡。 不是追求現在不存在的東西,而是貼近你身邊的事物, 保有自我的同時,也能接受任何事物。
哲學家巴斯卡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一天我提早下了班,選擇一條許久沒有走的一條路徑,那是可以經過我以前就讀國小的小巷,算是以前放學的路線,隨著與當年的回憶延伸越久遠,記憶觸發點也越發鬆弛,模模糊糊之中很多感觸已經被消磨地沒有一滴點淚水。
我們為何對旅行充滿嚮往?在熟悉的環境我們全然忘記去感受,想到每日在通勤的路上的風景已經化作機械式風景,日復一日中,很多自動化的行為已成為我們的反射動作,一一串起我們的一天,忙碌的忙 ,由心和亡組成
你的25歲是怎樣的開啟? 當你將要或是已經邁入25歲時,一個多麼令人恐慌的數字,二開頭要過了 一半,或許你已進入職場打滾了幾年、或是剛從研究所畢業,也可能繼續進修,這樣的我們或許正值徬徨的時期,被硬生生丟入一個名為成人的格鬥場。我們需要找到活在這個世界的方式,而25歲正是這樣的時候。
當我們發現一個剛破的花苞,注意到表面出現一到裂縫,撥開它,那是全新的世界。 想著小時候,總是抱持未來成為甚麼樣的人物的夢想,長大後的你是否仍保有此初心?是否再輾轉難眠或是發呆時想起,自己渴望去達成的事?
當我們在社會打滾一段時間,漸漸感到學校所學無法完整支撐現在的所經歷的事物時,像是個不穩的桌腳隨時會搖搖欲墜。無法得知這世界是何種樣貌,在被打磨得遍體麟傷前我們該如何事先防範? 學習, 擁有智慧 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選擇的智慧→定力的智慧→博弈的智慧 選擇的
當我們不再追求成功勝利的無限循環之中, 把喜歡當作路標,發現自己的喜歡。 不是追求現在不存在的東西,而是貼近你身邊的事物, 保有自我的同時,也能接受任何事物。
哲學家巴斯卡說:“幾乎我們所有的痛苦,都是來自我們不善於在房間裡獨處。” 一天我提早下了班,選擇一條許久沒有走的一條路徑,那是可以經過我以前就讀國小的小巷,算是以前放學的路線,隨著與當年的回憶延伸越久遠,記憶觸發點也越發鬆弛,模模糊糊之中很多感觸已經被消磨地沒有一滴點淚水。
我們為何對旅行充滿嚮往?在熟悉的環境我們全然忘記去感受,想到每日在通勤的路上的風景已經化作機械式風景,日復一日中,很多自動化的行為已成為我們的反射動作,一一串起我們的一天,忙碌的忙 ,由心和亡組成
你的25歲是怎樣的開啟? 當你將要或是已經邁入25歲時,一個多麼令人恐慌的數字,二開頭要過了 一半,或許你已進入職場打滾了幾年、或是剛從研究所畢業,也可能繼續進修,這樣的我們或許正值徬徨的時期,被硬生生丟入一個名為成人的格鬥場。我們需要找到活在這個世界的方式,而25歲正是這樣的時候。
當我們發現一個剛破的花苞,注意到表面出現一到裂縫,撥開它,那是全新的世界。 想著小時候,總是抱持未來成為甚麼樣的人物的夢想,長大後的你是否仍保有此初心?是否再輾轉難眠或是發呆時想起,自己渴望去達成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這裡指的是心智有沒有給自己再一次選擇的空間,不然就只是生下來花錢的,30 歲注定一事無成。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面對生命中的轉折點,您是否曾感到迷茫與不確定?是否在選擇穩定與追尋熱情之間掙扎?或許您會問自己:我應該遵循內心的呼喚,還是走一條更加穩妥的道路?這篇文章將帶您進入一個大學生的世界,在資管與中文領域之間徘徊、探索自我。我的故事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示:在尋找人生道路時,我們應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來有不少朋友提到三十歲的煩惱。告別二字頭以後,面對全新的人生階段,在職涯的路途上,似乎不是自己原本想像的那麼順風順水,反而有些迷惘,甚至有人遇到挑戰重重。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Thumbnail
假如高三那年就能接收到這樣的資訊,不知道還會不會是現在這個自己啊。
Thumbnail
這裡指的是心智有沒有給自己再一次選擇的空間,不然就只是生下來花錢的,30 歲注定一事無成。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作者分享自己中年後對於生活和社會的感想的散文形式書籍。書中談到4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開始關心健康、飲食、社會關係和孤獨感。作者也探索自己對於獨處和社交的看法,並分享一些關於老後生活和自由業的經驗和擔憂。
Thumbnail
面對生命中的轉折點,您是否曾感到迷茫與不確定?是否在選擇穩定與追尋熱情之間掙扎?或許您會問自己:我應該遵循內心的呼喚,還是走一條更加穩妥的道路?這篇文章將帶您進入一個大學生的世界,在資管與中文領域之間徘徊、探索自我。我的故事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示:在尋找人生道路時,我們應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