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電影《春風化雨》,反傳統教育的啟發

前言

最近為了準備「人文素養」的課程,抽空看了兩部1980年代的劇情電影,《Death Poets Society》譯作《春風化雨》、《Rudy》譯作《豪情好傢伙》,兩部寓意都很深刻。

《春風化雨》,講述著一位語文老師如何啟發自己的學生,透過獨立思考找到人生意義,其教學手法衝擊著整所私立菁英男校所強調的核心價值「傳統、榮譽、紀律、卓越」。

《豪情好傢伙》則講述一名168公分的普通人,如何透過努力與不放棄,最終完成在大學一級聯賽上場比賽的夢想。


今天先分享Dead Poets Society。


註:圖片截自電影神搜


《春風化雨》


故事圍繞在三個主角身上,安德森是一名來自社會菁英家庭的小孩,父母將其送到一所歷史悠久的私立傳統菁英男校,安德森的兄長更曾是學校的優秀畢業生。正因為如此,安德森自卑、內斂、內心世界豐富、不擅言詞(與其說不擅言詞,更像是不敢表達)。「木訥、乖乖牌、好學生、書呆子」都是給他貼的標籤,但真的適合嗎?


反觀安德森的室友尼爾截然不同,在安德森眼裡,尼爾熱情大方、開朗溫暖,不但很有自己的想法,更是勇於表達己見,但尼爾真的是如此嗎?事實上尼爾有個教官退伍的父親,一樣來自菁英家庭,父親主觀意識非常強烈,所以儘管尼爾在學校開朗勇敢,但在家庭裡卻是頹喪壓抑。


與大多數同學一樣,日復一日的菁英教育讓兩人備感疲憊,只能在宿舍休息時和其他小夥伴一起談論夢想與自由,直到某日課堂來了一位語文老師基廷,他的教學理念與手法和校規校章完全背道而馳。



課堂上老師的要求令所有同學印象深刻,教到詩歌導論時,書上將詩歌公式化,寫到:「詩歌是公式化產物,由藝術性和重要性所組成,當所展現的藝術手法越多元,詩文中表達的內涵寓意越深,所得到的整篇詩歌總價值越高。」

詩歌也能公式化!!服了!!是哪本導論我來讀看看



老師唸完立刻要求同學先把詩歌導論撕了。

「詩歌是自由精神的產物,不應該被固定框架束縛。」

「學習詩歌並不是消磨時間,而是充實內心的世界。」


「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都是人類生存基礎的學科;但詩歌代表美麗、浪漫、愛情,才是人類活在世上的意義。」



因為這堂課,老師的身分勾起學生的好奇,原來基廷老師曾是學校的畢業生,曾經成立了〈死亡詩社〉的社團,也就是本片原名。社團成立是讓成員能在業餘時探索生命與浪漫主義,最後卻被校方禁止。


另一堂課老師讓同學一個個站上講桌。

「看待詩歌的態度就跟看待世界一樣,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不同角度得到的美景也不盡相同,不要因固定角度而鎖住了自己的視野。」


為了不要上台朗讀作品,安德森謊稱自己沒寫作業,但老師為了讓安德森擊敗內心的膽怯,當場寫下一行詩句要求安德森上台用喊的。經過老師的言語刺激和同學的輪番鼓勵,安德森最終用生命吶喊出詩句,也從那一刻起,似乎表達自己對安德森不再困擾。

有時候適當的激勵與行動的勇氣,比在腦中想一堆辦法還更實際一些。


接著老師趁熱打鐵,用手蒙住安德森雙眼,告訴他忘記所有旁人的目光,說說看你對歷史有名的詩人是甚麼看法?你想像中的他是如何?一步步引導之下,安德森竟當場完成了一個優秀的詩句作品。

太在意他人目光或期待,有時候是大展身手的絆腳石。


老師甚至會帶學生到戶外上詩歌課,讓大家按照內心想的方式隨意"走路",不用理會學校教的走路儀態,就算姿勢不優雅很怪異,只要持續邁開大步即可。

「生活亦是如此,拋開世俗的眼光,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的精采。」


回憶

看完影片的當下我非常感動,回憶到我高中的時候,有兩名老師很特別,剛好都是年輕語文老師,當時我17歲,他們可能都才20多歲。

國文老師

一個是國文老師,平常講課的氣氛跟內容就與眾不同,在尊重古人文章的前提下,也會帶我們從文章看看我們所處的世界,沒錯,包含歐洲、北非、美國、日韓。因為耳目一新的教學方式,我們都對老師產生好奇,結果有同學找到老師的資料,沒想到找到老師去參加電視歌唱選秀的影片,雖然最終被淘汰,但老師靠實力從海選脫穎而出。淘汰影片因為緊張而破音,被評為有潛力但音域還不夠高,但在我眼裡男老師能唱到那樣程度的高音已經非常厲害,只是他選了一首對男生而言難度太高的歌。

面對一群屁孩的起鬨,我可以聽出老師盡力在克制情緒,簡單講述著當時的過程,也許有些同學當時只是因為破音而覺得好笑,但在老師眼裡卻可能是另一種勾起未完成夢想的諷刺,但當下他還是強忍情緒跟我們解釋完,隨後語氣平淡的跟我們說,請我們不要再傳播這件事。到這裡大家才知道事情嚴重了。

後來有次在準備學測時,我寫的模考卷的文章解析,該文章竟然是擷取自那位老師出版的詩集,幾個同學還真的拿去講台問老師,沒想到老師只是點點頭微微笑:「對這我寫的書。」我還記得我當時在台下驚掉下巴,台上問問題的同學也是滿臉不可置信。

非常有想法,而且敢於行動的老師。雖然後來因為那件事他拒絕教我們一些班級到考試前夕,但最後畢典時還是來了大和解,老師拿到最佳老師之類的獎項,感言也是講到落淚。我非常敬佩他。非常敬佩他。

英文老師

另一位也是敢於把想法付諸行動的女老師。每堂上課,她都會先要求我們移動桌椅,分組討論腦力激盪,課後assignment是絕對不會少,跟國文老師一樣,喜歡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選讀的文章內容大多是充滿世界觀的,也會分享她對世界的看法,而且作業中自學的成分還蠻多的。但壞處就是,對學測幫助效果有限,因為考試不考那些有的沒的。

後來某次上課有幾位同學勇敢跟老師提出了看法,我只記得他們提的觀點大致是「老師我們離學測只剩幾個月,你的教學方式對學測沒什麼幫助,可不可以上一點考試用的東西,等考完學測,高三下你要怎麼教都可以。」

其實當時學測前所有同學壓力都很大,家庭跟自我的期望早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同學提的看法其實很現實也有道理,但我印想很深,老師好像講了她的教學理念跟這麼做的原因,還有長遠看來這對我們的語言跟學習力的成長才是有益的,但同學也反駁地有論點,難道不能等考完嗎?現在所做的一切對學測一點幫助都沒有,效率太差,還不如砍模考題。

沒想到老師點頭同意後不久,就藉口去廁所哭了十分鐘,那十分鐘應該是我們高三所有課程中最痛苦的十分鐘,老師去廁所的十分鐘,沒有人講一句話,有人假裝埋頭寫題目,有人後悔話講太重,有人裝作一副沒事,但沒人講一句話,因為深知我們傷害了老師。因為我們自己也知道老師的教學理念是真正有益的,是學語言正確的方法,但學測迫在眉睫,我們否定了老師的教學理念。

後來老師回來後,眼妝都哭花了,大家都不敢抬頭看她,老師後來也宣布下一堂課會專注在克漏字的字首字根。但非常明顯地,自從那堂課之後老師的教學熱忱不再像當初那樣朝氣蓬勃,氣氛也變的是壟罩在學測的壓力之下。

我非常喜歡老師原本的上課方式,但我當時根本不知道怎麼安慰這位大我8-10歲,既像姐姐又是老師的女生,我後來在某次作業上面寫了「老師我很認同你的教學理念,我喜歡以前的上課方式,老師加油!」後來當了小老師,老師也說她也知道學測帶給我們的壓力,但當時當下她真的感覺到自己的教學理念被學生否定,她真的很難過。


後記

也因為這兩位老師給我的影響,「老師」這個詞對我的影響巨大,所以在出社會後,我對於願意教學的前輩都把他們當老師一樣尊敬,我不太在乎他們的位階、權力、年齡,反而更看重跟尊敬他們的想法跟教學。前輩沒有義務要教我,但卻願意分享他們的經驗跟想法,這點我非常尊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Tang F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