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與教育》談教育的目的即是讓自由成長的經驗成為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於1938年出版了《經驗與教育》,該書為1938年杜威應國際教育榮譽學會(Kappa Delta Pi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Education, KDP)邀請所發表的演講出版而成。雖然全文僅有短短的86頁,卻清楚地道盡了杜威對於教育的核心價值─「教育即經驗」。杜威引用了林肯對於民主的說法,稱「教育是屬於經驗、經由經驗、為了經驗」(Education is of, by, for experience.)。經驗是教育的手段,亦是教育的目的,在該書出版82年後的今天,杜威的理論依然實用嗎?


  首先,目前偏向以課本及由教師主導學習傳統教育、以及偏向適性發展由學生主導的實驗教育都有其好壞。


  傳統教育的弊病在於,以教師的目的作為學生學習的目的。例如:教師的目的是這學期教完進度,手段便是不管借課、補課、趕課都要不斷地衝、衝、衝,表面上很像教了很多東西給學生,以符合教師期望這堂讓學生獲得的東西。然而,在這樣的填鴨式教育下,教師在課堂中便忽略了考慮學生的能力和意願,以及剝奪了學生主動建構學習目的的可能。以致教師無法適度的調整其教學策略,並減少學生在課堂中學習高層次推理與創造不同於看錄影帶,獨一無二的對話學習經驗。


  實驗教育的弊病則在於,事事以學生為主,為了迎合學生,導致學生未來面臨必須用努力和毅力克服的困難時,會自然產生厭惡感而逃避。學習的過程不全然是快樂的,但也不全然是痛苦的。在學生的經驗尚未成熟時,即要求其適性發展,反而限縮了學生的經驗與其它經驗互動成長、創新的可能。


  傳統教育或實驗教育都有好有壞,關鍵在於,是否掌握了教育的意義。杜威認為教育的意義便是,藉由教育,讓過去的經驗能夠獲得豐富且創意地延續。簡單說,教育即經驗、教育即「成長」的經驗;透過教育讓舊經驗能夠延續並創造新經驗。然而,經驗有好有壞,如何延續好的經驗(能夠成長的經驗)而非壞的經驗?關鍵在於教師的引導。


  透過經驗教育,教師必須在真實存在的經驗當中,發現學生過去的成就和當前的問題之間的關聯。教育具有的是直接價值,是為了學生的現在、與現在的生活相關。而非與現在的生活經驗脫節,例如:以後考試有用或考上大學就能盡情地如何如何。教師的職責,便是在現有的經驗範圍當中,選取會為新的問題帶來希望與潛力的事物,以此引領教育經驗前進的方向。問題在於,教師如何發現學生的經驗?在此必須先談論經驗如何形成?以及經驗如何延續?如此教師才有實踐經驗教育的可能。


  經驗如何形成?杜威認為:「凡是能夠與人們的需求、慾望、目的,以及潛能等進行互動,而創造出人們所領受的經驗,就是環境。」環境創造出經驗,自由的環境才有可能創造出能自由成長的經驗。然而,成長(growing)並非生長,生長有可能會造成損傷或遲滯,例如:癌症。經驗的成長在於「延續性」與「互動性」。


  經驗如何延續?經驗有好有壞、有符合教育意義的經驗也有反教育或不具教育的經驗,並非所有的經驗都得以延續、都具有長效性,關鍵在於經驗的「互動性」。每一項經驗都受到先前的經驗影響,同時,也以某些方式修正了後來經驗的品質。透過經驗的「互動性」,讓學生在與教師的成熟經驗互動中,產生即時性的愉悅感,並因為教育內容與自身經驗相關,而變得更為敏感、專注與更具回應性。教師透過接觸與溝通形塑新經驗的情境,讓學生回想過去的經驗再據以形成判斷,以便了解在現在的情境當中,會有什麼樣的預測結果,如此便達到獨立思考下自由成長的經驗。


  而正因為教育是經驗的延續,因此所有教育的目的便是暫時、建議、假設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眼前的目的,是下個目的的手段,以此不斷成長。不管是教師或學生,必須把獲得的知識不當作固定的、一陳不變的資產,而是當作用來開啟新領域的媒介和工具。因為知識的價值,不再於給答案,而在於使我們能夠從多個不同的角度或習慣來觀察同一事件,如此知識才不會成為只給答案而不經獨立思考的意識形態。


  杜威的經驗教育哲學放眼今日依舊是深具實用性的工具。教育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延續學習的經驗與欲望,以及由經驗中萃取意義的能力。當我們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此經驗將不斷延續及推動自我的成長。 

【中央大學群英教師社群】《經驗與教育》

2020/6/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61會員
61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5/02/09
  隨著「世界末日時鐘」在2025年逼近史上最危險的89秒,國際局勢動盪加劇,各國軍備競賽不斷。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真正的永久和平究竟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   近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赫塞斯矢言推動「以實力謀和平」的政策,凸顯出大國仍未擺脫以武力維持和平的思維。然而,德國哲學家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2024/12/09
  感謝實踐建築系分享郭孟芙的演講,演講中點到許多建築設計根深蒂固的問題,本文的批評並非針對孟芙(雖然同為淡江畢業但我也不認識),而是藉由演講點出建築設計東西方理論與實務的普遍問題——沒有時間。   在理解何謂真正的時間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何謂建築設計的時間?以演講中提到設計手法為例,至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是一本針對年輕人的書籍,書中談到人生哲學。透過分享對這本書的觀點和心得,希望以正面的價值觀影響他人。內容包括閱讀的重要性、興趣的尋找、與父母、孩子的相處之道。閱讀後可分享的是生命觀與好書推薦。
Thumbnail
這是一本針對年輕人的書籍,書中談到人生哲學。透過分享對這本書的觀點和心得,希望以正面的價值觀影響他人。內容包括閱讀的重要性、興趣的尋找、與父母、孩子的相處之道。閱讀後可分享的是生命觀與好書推薦。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個關於共鳴讀書活動的回顧,並分享了參與者們對於幸福教學的共鳴與行動計劃。透過深度的交流和分享,大家一同尋找到了幸福教學的路徑,希望能經歷更多的共鳴時刻。活動詳情和感想均在文章中詳細描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個關於共鳴讀書活動的回顧,並分享了參與者們對於幸福教學的共鳴與行動計劃。透過深度的交流和分享,大家一同尋找到了幸福教學的路徑,希望能經歷更多的共鳴時刻。活動詳情和感想均在文章中詳細描述。
Thumbnail
人類必須在一生的生活中,靠自己的意志與努力,才能學到高超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人類必須在一生的生活中,靠自己的意志與努力,才能學到高超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本書是有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類書籍,下面列出一些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是有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類書籍,下面列出一些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於1938年出版了《經驗與教育》,該書為1938年杜威應國際教育榮譽學會(Kappa Delta Pi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Education, KDP)邀請所發表的演講出版而成。雖
Thumbnail
  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於1938年出版了《經驗與教育》,該書為1938年杜威應國際教育榮譽學會(Kappa Delta Pi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Education, KDP)邀請所發表的演講出版而成。雖
Thumbnail
這是本由史丹佛設計學院知名的生涯規劃課程而來的實證指南,教人如何透過思考設計出理想的工作。透過案例分析,提供瞭解決人生問題的新角度,透過「設計思考」的五種心態,幫助人們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本書適合那些想要重新思考工作和人生、激發創意並找到自己熱情所在。
Thumbnail
這是本由史丹佛設計學院知名的生涯規劃課程而來的實證指南,教人如何透過思考設計出理想的工作。透過案例分析,提供瞭解決人生問題的新角度,透過「設計思考」的五種心態,幫助人們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本書適合那些想要重新思考工作和人生、激發創意並找到自己熱情所在。
Thumbnail
想成功,先要懂得自我成長的學習技術 🌳斯多葛學派的二分法:關注你能控制的事 🌳 與成功有約-柯維的關注圈/影響圈:人們應專注面對可處
Thumbnail
想成功,先要懂得自我成長的學習技術 🌳斯多葛學派的二分法:關注你能控制的事 🌳 與成功有約-柯維的關注圈/影響圈:人們應專注面對可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