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憂鬱症值得被關注,我們可以藉由「成功/正向老化」的概念來協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

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理上退化、老化的情況而不認為是心理上可能出現了狀況,例如當一位阿嬤一直不想吃飯,家人可能以為是腸胃或是牙齒口腔的問題,但不會去想到可能這位阿嬤心裡已經發生狀況了。


我在這裡想補充一下失眠的這個部分,事實上老人家在失眠也跟老化是有關聯的。

老人家的老化會使得睡眠週期有所改變,在睡眠週期循環上會增加,總睡眠時間會下降,那睡眠週期循環的增加會代表著我們在睡眠中斷的次數也是增加的,那這樣子深層睡眠時間跟次數都會跟著減少。

這會形成老人家容易有睡眠片斷化、在早上容易醒來就睡不回去的情況,這是因為我們人在年齡增加時身體接收外在光照刺激的訊號強度越來越低,所以生理時鐘會改變,整體的晝夜週期節律會提前。

所以就會變成晚上會想睡,早上容易醒來,老人家就很常會有早睡早起的作息。


那回到老年憂鬱症的部分,其實老人家對於憂鬱這件事情其實本身就很抗拒也很害怕。

在他們的年代事實上憂鬱這樣的心理疾患是有污名化與標籤的問題的,而他們自己也不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被治療的事情,認為可能只是想太多,有時候家人可能也是用這樣的想法去看待他們的憂鬱。


老年憂鬱症有的時候和失智會蠻像的,像是情緒低落、被害妄想、認知功能退化,憂鬱其實也會引發假性失智,我記得我之前在精神科實習時,印象很深刻是一大群的家人帶著一個阿嬤來看診,然後告訴我他們聽到這個阿嬤哪裡不舒服,帶去看很多醫生,後來經由其他醫生推薦才轉來精神科,後來也確定是憂鬱沒有錯。


我當時跟診學習的精神科醫師告訴我事實上失憶跟憂鬱是有關聯性的,當一個人在情緒低落、憂鬱的狀態下也會有像失憶的這個情況,大家其實也可以去想一想我們在情緒低落或是憂鬱的時候,是不是也常常忘東忘西的。


但這邊我們要注意的是老年憂鬱的認知功能衰退失憶,是可以回復的,但失智則不行。

但其實也要注意一件事是有時候在老人家憂鬱症狀伴隨輕微認知受損的情況其實也可能是失智症前期。

而老年憂鬱和失智症雖然是不同的疾病,卻會互相影響、加劇症狀,所以尤其如果我們忽略老年憂鬱不去治療的話,事實上他也會很高機率的去提高失智症的可能性。

所以真的呼籲大家不要忽略老年憂鬱這件事。

 

老年憂鬱症這件事,就是當人在老年時期在心理症狀上表現出憂鬱,我其實會從憂鬱的另一個觀點來看就是他目前對於「變老」或「老化」這件事有沒有適應。


我在看一個患者症狀的成因時,我都會用三個面向來去看,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這三個層面看,如果我們也用這三個面向來看老年憂鬱的話,會是如何呢?


我們可以發現在生理上是很明顯的,有沒有辦法去適應自己變老這件事,例如高齡者會出現很常見例如三高、器官上的退化這些疾病。

那我們再來看心理,在我過去與高齡者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有很多失落議題,例如一個生涯的轉換、退休、還有面臨新時代的適應,他們的時代過去了,然而面臨的情況是有沒有辦法去適應現在是個資訊快速同時變遷也快速的一個時代。

而尤其我們人是很需要成就感的,而我們最常獲得成就感的來源的地方就是工作,但是這些高齡者需要面臨退休這件事,同樣也會失去了成就感來源之一。

當你變老後又看著於許多身邊年輕一輩的人的成就時,我們可以試想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失落感受,同時有些高齡者更會延伸到我沒有用這件事情,甚至可能在進入老年前期就有一些感受了,而當人在進入老年期階段後這些感覺又更會被深化。

我們最後再來看這個社會對於老年人是否友善?

我認為在台灣目前國家有提供了相當多的協助,例如在經濟上我們有所謂的減免,也有針對不同族群的老年人提供補助都是,其實我們都可以把這些視為是一種對於這個族群的支持,但擁有了這些政策上支持並不代表他們也完全被整個社會所支持的。

其實有許多在人際支持較缺乏的老人,例如沒什麼朋友、又或者自己住但事實上很需要陪伴這些情況的老年人其實會更容易遇到憂鬱的狀況。


因此我這裡就整理了成功老化或正向老化的概念來談論這個主題。

這個理論是由Rowe和kahn在1997提出的successful aging,

這個理論指出的是當老年人只要做到三個面向同時發生就能夠成功老化,直接翻成中文的話是這三個面向:避免疾病、維持高認知與身體功能、生活積極承諾,那在2002的時候Crowther又加入了第四個面向是正向靈性。

  • 避免疾病

其實我覺得從我剛剛我自己做的分析來看這個理論我就會覺得很好去理解他,避免疾病最直接的就是我們如何去愛惜我們的身體,例如我們知道做什麼事會傷害我們的身體那麼就避免去做,像是提重物、需要坐下來、很需要休息這些。

  • 維持高認知與身體功能

那第二個談到的是去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智狀態跟身體功能,背後其實談到的是一個生活自理的能力,那其實要去維持認知與身體功能,除了身體的保養,像看中醫我就覺得非常好,我自己的服用中藥,身體好很多,那認知功能的維持可以是去不停止自己學習的機會,像是社會大學或是社區大學都會辦一些適合學習的資源,或是喜歡定期的運動例如像晨跑或是打球這些都可以,這個時候我就會覺得可以讓老年人做一些運動、活動來幫助他們適應他們的作息,例如可以列出一天的活動清單,例如跟朋友見面,去運動中心、公園這些,這可以讓他們感覺到一整天有目標和回報,能夠提高認知能力還有身體功能。

  • 生活積極承諾

第三個生活積極承諾,其中就是維持與他人的關係,這就是我剛剛提到人際社會支持的部分,那透過這些與人互動、連結的過程當中其實當能產生對老年人會有幫助的一些正向效果,例如透過互動獲得成就感、可能彼此幫忙、互助這些。

那在2002年增加的第四個是正向靈性的部分,他可以是一個宗教信仰活動的參與,又或者是可以透過反思、自我學習然後達到心靈上的滿足這個也算,像是大家不覺得其實蠻多老年人都有他們經歷多年以來去形成自己的智慧嗎?


老年憂鬱症其實可藉由上述的三個觀點來幫助高齡者,希望大家都可以獲得協助。


這裡是裕禾診療室,陪你聊聊心理事。

avatar-img
42會員
32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與你分享生命中點點的心理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裕禾診療室 的其他內容
進入到完全的兒童工作也有一段時間,我漸漸開始發現自己也是能上手兒童工作的。 經過這一陣子與兒童一起工作的經驗,孩子口中的:「宸宸老師!」讓我逐漸地適應了與兒童工作的角色,也發現兒童工作帶給我的許多感動分享給大家。
一位接受心理治療多年的男孩,長相眉清目秀,就猶如韓劇裡的帥氣的男主角般,笑起來給人清新陽光的感覺,眼睛像發了光寺的吸引人。除此之外,他也非常聰明,學歷漂亮,年紀輕輕便研究所畢業,前途光明。 但他告訴我他其實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藏了數年決定說出口。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
「我有情緒問題。」「我有情緒管理問題。」 今天這篇文章,是因應讀者寄信期望我能回答關於「情緒是什麼?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什麼?」這個問題。 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然而情緒是什麼?身為一位專業學者,我想將「情緒」這個大議題做一個學術性的整理。
進入到完全的兒童工作也有一段時間,我漸漸開始發現自己也是能上手兒童工作的。 經過這一陣子與兒童一起工作的經驗,孩子口中的:「宸宸老師!」讓我逐漸地適應了與兒童工作的角色,也發現兒童工作帶給我的許多感動分享給大家。
一位接受心理治療多年的男孩,長相眉清目秀,就猶如韓劇裡的帥氣的男主角般,笑起來給人清新陽光的感覺,眼睛像發了光寺的吸引人。除此之外,他也非常聰明,學歷漂亮,年紀輕輕便研究所畢業,前途光明。 但他告訴我他其實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藏了數年決定說出口。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
「我有情緒問題。」「我有情緒管理問題。」 今天這篇文章,是因應讀者寄信期望我能回答關於「情緒是什麼?帶給我們的影響是什麼?」這個問題。 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然而情緒是什麼?身為一位專業學者,我想將「情緒」這個大議題做一個學術性的整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13暑期線上課】之3:《誰是好老人?》理解老年期心理需求及協助原則 此為老年期心理的演講,介紹面對的環境、心境和失智,以及從旁如何協助 適合參加對象:與老人工作有相關者。 此直接非給老年人上課、自我成長用。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你想像的老年生活只有衰弱和一成不變嗎?想瞭解你對於老後生活有哪些錯誤迷思嗎?如果你想改變你對自己或家人老後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歡迎繼續閱讀。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13暑期線上課】之3:《誰是好老人?》理解老年期心理需求及協助原則 此為老年期心理的演講,介紹面對的環境、心境和失智,以及從旁如何協助 適合參加對象:與老人工作有相關者。 此直接非給老年人上課、自我成長用。
Thumbnail
前言:中年危機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是你沒做到什麼,而是人生和自己期待不同。 人愈到中年,愈不快樂?愈有危機感? 哲學教授基藍有答案:是的!確實如此。 如果你現在40-50歲左右(曲線最低區間),覺得日復一日壓力巨大、事情愈做愈沒意義、覺得自己不上不下,不知道在幹嘛、覺得自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年輕人的心事約莫是薪水太低、房價太高,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孝養壓力等等。而老年人的心事跟年輕人的心事互為因果,沒有生產力,帳單幫不上忙,病痛像牽牛花藤綿延不斷,多活一天就多拖累兒女一天。老人心事重重大腦就損傷重重,最後變成憂鬱重重,不僅智力會因此退化,癡呆也很快就報到。 一位八十三歲的老阿嬤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憂鬱症的治療拖延現象,不只是發生在一般年輕族群,在中老年憂鬱症患者身上更為常見。就醫時,許多老年憂鬱症患者之憂鬱症往往已經慢性化,不管是藥物或是rTMS腦刺激治療都顯得更困難。
Thumbnail
這是一個充滿感動的憂鬱症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從中汲取的力量和成長。文章激勵人心,呼籲人們善用語言的力量和同理心,對憂鬱症患者給予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你想像的老年生活只有衰弱和一成不變嗎?想瞭解你對於老後生活有哪些錯誤迷思嗎?如果你想改變你對自己或家人老後生活的想法與觀念,歡迎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