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付費限定
老年憂鬱症值得被關注,我們可以藉由「成功/正向老化」的概念來協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9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裕禾心理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裕禾診療室
42會員
33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與你分享生命中點點的心理事。
裕禾診療室的其他內容
2024/07/12
這是一篇關於一位專任輔導教師告別學生的文章,充滿感動和情感。文章談到過渡性客體、依附關係、遊戲治療學派以及學生成長的故事,讓人感到溫暖與心動。
2024/07/12
這是一篇關於一位專任輔導教師告別學生的文章,充滿感動和情感。文章談到過渡性客體、依附關係、遊戲治療學派以及學生成長的故事,讓人感到溫暖與心動。
2024/06/13
如何面對泛自閉症的孩子,需要耐心及體諒,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與策略。這篇文章探討泛自閉症孩子的特質及如何進行幫助,包括應對固執、情緒問題等。透過定期預告與行為塑造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情緒處理等能力。文章最後呼籲大家不要忽略孩子潛在的優點,並在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

2024/06/13
如何面對泛自閉症的孩子,需要耐心及體諒,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與策略。這篇文章探討泛自閉症孩子的特質及如何進行幫助,包括應對固執、情緒問題等。透過定期預告與行為塑造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情緒處理等能力。文章最後呼籲大家不要忽略孩子潛在的優點,並在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

2024/03/17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2024/03/17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超級共時的一天,
受邀參與華山義工聯誼,
學習了有關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會好嗎?
老年憂鬱是一種可以治療的,
大部分是引發生理狀況而來。
#常見的症狀:
1.身體不適
2.伴隨慢性病(三高)
3.認知、記憶有問題
#老年憂鬱的因素:
1.社會因素

超級共時的一天,
受邀參與華山義工聯誼,
學習了有關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會好嗎?
老年憂鬱是一種可以治療的,
大部分是引發生理狀況而來。
#常見的症狀:
1.身體不適
2.伴隨慢性病(三高)
3.認知、記憶有問題
#老年憂鬱的因素:
1.社會因素

「我媽媽整日無精打采、食慾不振,是生病了嗎?」部分長輩面對老伴離世、朋友逐一減少、或是生活失去重心時,就有可能出現憂鬱症狀。

「我媽媽整日無精打采、食慾不振,是生病了嗎?」部分長輩面對老伴離世、朋友逐一減少、或是生活失去重心時,就有可能出現憂鬱症狀。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除了照顧自身的需要之外
最讓人擔心的大概就是父母的健康了
假如一位長者常說自己這裡不舒服,哪裡不舒服
長期不斷地就醫,看許多不同科的門診後,也未檢查出任何疾病
經過醫生解釋之後,還是會一直抱怨身體不適,不斷放大自己的身體的病痛
假如關心他們的情緒,他們會否認自己有情緒困擾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除了照顧自身的需要之外
最讓人擔心的大概就是父母的健康了
假如一位長者常說自己這裡不舒服,哪裡不舒服
長期不斷地就醫,看許多不同科的門診後,也未檢查出任何疾病
經過醫生解釋之後,還是會一直抱怨身體不適,不斷放大自己的身體的病痛
假如關心他們的情緒,他們會否認自己有情緒困擾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