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抒發] 關於保母虐童事件,同為被害者家屬,我想說的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近保母虐死一歲男童剴剴的事件,引發社會廣大迴響,雖然這個事件牽涉到的議題太廣,失聯的父母、險惡的保母、以及失能的社會安全系統,都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但同為保母虐童的受害者家屬,我心裡實在五味雜陳,因為某些細節的雷同,不禁勾起我這一年來的許多感受。

 


1.保母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重來,一定要選擇願意裝監視器的保母

 

身為無後援的雙薪夫妻,懷孕後的第一個煩惱就是孩子托育問題。我們不希望孩子年紀太小去托嬰中心,受到病毒傳染,所以透過政府的中間機構(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媒合,選了很久也面試很多人,才終於找到這位保母。

 

這位保母的背景幾乎不曾讓我們起疑:合格的保母證照;幼保系畢業,有多年幼兒園及居家保母照顧經驗;同時還有照顧一個一歲多的小孩,我們現場觀察過她跟小孩的相處,看似再正常不過了。

 

互動過程中,我和先生對她一致的評價是:口拙但為人老實。針對父母的要求,她會努力去配合,也常表達對我孩子的關心。這樣的特質讓我們相信,雖然她不夠機靈,有些事情需要重複講,但我們願意多溝通,只要她有耐心、有愛心地照顧我們的心肝寶貝。

 

只是我們從沒想過,看似這樣專業和善良的保母,竟忍心對未滿三個月的孩子下毒手,人的陰暗和險惡著實讓我們震驚,也讓我意識到,人與人相處間「信任感」固然重要,但實質上的保護措施(例如監視器),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當初因為沒有要求保母裝監視器,所以除了她本人,這個世界上或許沒有人知道事發經過,也因此在後續的法律訴訟,我們需要花費極大心力去佐證,孩子的傷勢跟保母所聲稱的情形並不相符。

 

因此,這是唯一一點,我覺得如果能夠重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要找願意裝監視器的在宅保母,或者乾脆花多一點錢,找到府保母,自己裝監視器看著。

 


2.政府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對保母其實並無拘束力,不可過於放心

 

每個地區都有協助家長及保母媒合的「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居服中心是由政府主辦、民間團體承辦,例如台北市大安區是委託「社團法人中華熊媽媽保母公益協進會」承辦,中山區則是委託「財團法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承辦。家長只要在居服中心的網站上填寫保母需求,就會有訪視員協助媒合適合的保母。

 

我們原本以為透過政府的管道會很安全,畢竟是具公信力的機構幫忙篩選過,能避免踩到雷,殊不知我們預期的把關機制,其實一點也不嚴謹:現行制度對保母的資格要求很低,凡是具備合格保母執照、托育環境符合要求、無刑事犯罪紀錄,保母就可以開始執業。這樣的資格條件,無法回答父母關切的問題:「保母是否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容易情緒失控傷害小孩?」、「保母過去的托育經驗,是否曾讓小孩受傷?」

 

更甚者,事發後我才得知居服中心跟保母之間的關係非常薄弱,保母跟居服中心並非傭僱或承攬關係(居服中心沒有支付薪水給保母,保母媒合也無需支付費用給居服中心),僅因為托育地點在該區域,所以保母才會到居服中心辦理執業登記證。白話來說,居服中心對於保母的行為,不負任何責任。

 

這些情況都是我在小孩的意外發生後才知道的,我想,應該也不只我們有這樣的誤解;透過政府管道媒合了合格的保母,結果卻一點保障也沒有,真的很讓人氣憤。

 


3.保母強制投保的「責任險」,並不理賠保母「故意」之行為

 

小孩受傷後,訪視員就提醒我們要留存好所有收據,因為政府有要求保母需保托育人員責任險,最高可理賠每人體傷50萬元。50萬元雖然不高,但也算不無小補。

 

然而,直到我們深入了解,才發現托育人員責任險只理賠保母因「過失」使孩子受到體傷、死亡的責任,若是保母故意行為、虐待、強迫引誘非法行為,故意導致保險事故發生,還有被保險人 (保母) 本身精神狀況所導致的情況,以上這些狀況都是除外條款,不給予理賠。

 

我們主張孩子嚴重的傷勢,必須要保母故意且多次才能造成,因此若法院判決我方勝訴,即意味著我們沒辦法申請這50萬元的理賠。

 


4.家長需要主動追問社會局的調查進度,才能讓承辦人員積極處理

 

因為案件涉及兒虐,所以意外發生後,居服中心就將事件通報社會局,社工也依照程序調查。


調查過程十分漫長,我簡單紀錄了時間序:


1.  第一個月:社會局限制保母這段期間不可再托育;社工到保母家訪視、拍攝現場環境,聽保母說辭;聽我們的說辭,並請我們提供小孩的醫療紀錄。

2.  第二個月:本案因為沒有直接證據(監視器畫面),故交由台大兒保中心召開專家學者會議,評估是否為兒虐。

3.  第四個月:兒保中心召開第一次會議,會議結論認為資料不夠齊全,請我們再補充資料。

4.  第六個月:兒保中心召開第二次會議,會議結論是「高度懷疑兒虐」,社會局調查告一段落。


整理了厚厚一疊補充資料給台大兒保中心,很欣慰最終是對我們有利的結論!

整理了厚厚一疊補充資料給台大兒保中心,很欣慰最終是對我們有利的結論!


因為社會局調查的六個月中,社工從 來 沒 有 主動告知我調查進度,都是我時不時打電話詢問,才能了解案件的最新進度,所以我感覺到自己需要非常主動,才能讓承辦人員積極處理,這對父母來說又是一個煎熬。

 

 

我必須說,過去看到保母虐童的新聞,都感覺離自己好遠,直到發生在自己身上,才體會到那種椎心之痛,是沒有一刻能夠忘懷的(甚至還會入夢呢)。衷心希望政府在鼓勵生育的同時,能夠更完善育兒資源與環境,讓父母能真正獲得幫助;也希望保母虐童的悲劇不要再上演,小孩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就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了。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 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 聯絡信箱:FlyWithRW@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離小孩受傷已經超過半年,生活忙碌又充實,其實很少有機會去回想那一晚,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 總是身邊的人心疼我的遭遇,自己卻本能地想逃避那一晚的感受,因為害怕陷入情緒裡,會讓好不容易步上軌道的生活又感到失控。但同時忍不住擔心,一旦時間久了,這段過去將永遠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以後再也想不起來了。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
週日早上七點,我還在睡夢中,依稀聽到孩子嗯嗯啊啊叫的聲音,我心想,昨天明明哭鬧到一點才睡,怎麼這麼早就起床呢?排除肚子餓的可能性(自從生病後,他就不太會因為肚子餓而哭鬧),我隱隱有不祥的預感,也許,他的大腦又在亂放電,癲癇可能要發作了。   這一個多月來,我們觀察到孩子有些不自主的動作,例如:突
人有五個感官受器:眼、耳、鼻、口舌、皮膚,讓我們得以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意外腦傷,雙眼頓時失去了視覺,在協助孩子復健的過程中,我這才明白習以為常的「看見」,其實一點都不容易。
過去一個月對我來說是十分艱難的日子。 起因是小孩在十月底回診時,醫生考量到孩子的腦波已正常,決定減少抗癲癇藥物的劑量,原本滿心期待的我們,回家照顧後卻發現孩子變難帶了,除了頻繁地哭鬧,像是身體不舒服卻又有苦說不出,還反常地就算被大人抱著,還是不停抽噎,令人心疼。
離小孩受傷已經超過半年,生活忙碌又充實,其實很少有機會去回想那一晚,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 總是身邊的人心疼我的遭遇,自己卻本能地想逃避那一晚的感受,因為害怕陷入情緒裡,會讓好不容易步上軌道的生活又感到失控。但同時忍不住擔心,一旦時間久了,這段過去將永遠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以後再也想不起來了。
還記得從醫院接小孩返家照顧一陣子後,他的狀況逐漸穩定,當時的我有很大的焦慮是: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資源,能幫助這樣腦傷的孩子恢復,但我不知道資源在哪裡?要如何取得?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錯過早療的黃金期? 面對上述問題,醫院社工是我們第一個尋求協助的管道,「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早療資源即是由社工引介。
「妳心目中理想的家庭生活,究竟是什麼模樣呢?」 那天,和諮商師聊到現在的生活節奏讓我有點卡住時,諮商師反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愣住,因為似乎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就當了媽媽。 回想在有孩子以前,我喜歡自由的生活,喜歡想出去就出去、想耍廢就耍廢的隨心所欲,我可以滿腔熱血和朋友飛到馬祖北竿跑馬拉松
週日早上七點,我還在睡夢中,依稀聽到孩子嗯嗯啊啊叫的聲音,我心想,昨天明明哭鬧到一點才睡,怎麼這麼早就起床呢?排除肚子餓的可能性(自從生病後,他就不太會因為肚子餓而哭鬧),我隱隱有不祥的預感,也許,他的大腦又在亂放電,癲癇可能要發作了。   這一個多月來,我們觀察到孩子有些不自主的動作,例如:突
人有五個感官受器:眼、耳、鼻、口舌、皮膚,讓我們得以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意外腦傷,雙眼頓時失去了視覺,在協助孩子復健的過程中,我這才明白習以為常的「看見」,其實一點都不容易。
過去一個月對我來說是十分艱難的日子。 起因是小孩在十月底回診時,醫生考量到孩子的腦波已正常,決定減少抗癲癇藥物的劑量,原本滿心期待的我們,回家照顧後卻發現孩子變難帶了,除了頻繁地哭鬧,像是身體不舒服卻又有苦說不出,還反常地就算被大人抱著,還是不停抽噎,令人心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撰文者/100談 奕廷 先說,撰文者本人目前就讀東海大學社工系,其中專業學習以社工背景為主,若有些微偏頗的地方,敬請見諒   這一次,我想先從不同的角度評論虐童案,在去年十二月事件發生之後,保母隨即被檢察官收押,到了今年三月此事件登上新聞頭條,隨即社工被收押。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包括檢討社會安全網
Thumbnail
最近又發生了兇殘的虐童事件。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會對虐童事件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我想因為或多或少,我們都代入了自己童年裡不愉快的經驗。所以聽到這種事件或是看到相關畫面,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個小孩,會不由自主地把曾經受過的委屈從埋好的地方又挖出來過一遍。 我相信虐童事件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大多
近期因重大兒童虐待案件,引起全國人民震驚與憤怒,除了查明真相追究責任外,更應重新檢視過程中究竟哪些環節有不足或是需要改進之處,避免未來發生類似案件,當遇有明顯兒保案件得以盡早介入處理。以下為個人淺見:
Thumbnail
直接說結論:如果你對保母虐童案感到生氣、失望、心痛、無力、悲傷... 請不要再以獎賞或利益做為誘餌,讓孩子去做原本就屬於他責任內的事了! - 這個事件發展至今 我一直思考著: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一則新聞報導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對於為何要虐待男童? 劉姓保母竟
Thumbnail
文章討論社工師在兒虐案中的角色和責任,並提出社工訪視的風險分級和對應策略。強調保母應該負最大責任,政府不應將情緒引導到個人身上。同時呼籲保母情緒評估和社工訪視的風險分級。
Thumbnail
【保母虐童連署案單日達標】 保母涉虐童案引發社會輿論譁然,有立委主張修法,提出虐童致死案必須加重其刑,或是最重可判死刑。 另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提案,目前已有超過1萬2千人附議,依照規定,提案通過附議後,主管機關必須在60天內回應,也就是相關主管機關必須在5月14日前回應此案。
Thumbnail
台北市一名劉姓保母遭爆出涉嫌與其妹凌虐男童致死引發各界譁然。其中,社工也遭上銬解送北檢。 心血來潮做了幾個小小的觀察,筆者收集 ETtoday、三立新聞網、TVBS 三家媒體 3/12~3/13所有報導。 雖然知道網媒會快速產出大量的新聞,但看到這個數字還是嚇到瞠目結舌...真的很誇張。
Thumbnail
虐嬰案件引起社工圈的震驚,許多人感到焦慮和害怕,本文提供了五項自我照顧的建議,包括優先照顧自己身心,遠離負面新聞和社群貼文,持續關注事件發展,保持敏感度,辨別真假新聞,以及追蹤專業律師的相關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平安度過這個艱難時期。
Thumbnail
【男童遭虐死,引爆大眾怒火】 台北市1歲男童遭虐死,引爆大眾怒火! 消息一出後,受兒福聯盟委託照顧的劉姓保母涉嫌虐童致死、陳姓社工涉嫌造假訪查紀錄,相關人員均遭網友肉搜起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撰文者/100談 奕廷 先說,撰文者本人目前就讀東海大學社工系,其中專業學習以社工背景為主,若有些微偏頗的地方,敬請見諒   這一次,我想先從不同的角度評論虐童案,在去年十二月事件發生之後,保母隨即被檢察官收押,到了今年三月此事件登上新聞頭條,隨即社工被收押。大家所關注的議題包括檢討社會安全網
Thumbnail
最近又發生了兇殘的虐童事件。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會對虐童事件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我想因為或多或少,我們都代入了自己童年裡不愉快的經驗。所以聽到這種事件或是看到相關畫面,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個小孩,會不由自主地把曾經受過的委屈從埋好的地方又挖出來過一遍。 我相信虐童事件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大多
近期因重大兒童虐待案件,引起全國人民震驚與憤怒,除了查明真相追究責任外,更應重新檢視過程中究竟哪些環節有不足或是需要改進之處,避免未來發生類似案件,當遇有明顯兒保案件得以盡早介入處理。以下為個人淺見:
Thumbnail
直接說結論:如果你對保母虐童案感到生氣、失望、心痛、無力、悲傷... 請不要再以獎賞或利益做為誘餌,讓孩子去做原本就屬於他責任內的事了! - 這個事件發展至今 我一直思考著: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一則新聞報導讓我記憶特別深刻: 對於為何要虐待男童? 劉姓保母竟
Thumbnail
文章討論社工師在兒虐案中的角色和責任,並提出社工訪視的風險分級和對應策略。強調保母應該負最大責任,政府不應將情緒引導到個人身上。同時呼籲保母情緒評估和社工訪視的風險分級。
Thumbnail
【保母虐童連署案單日達標】 保母涉虐童案引發社會輿論譁然,有立委主張修法,提出虐童致死案必須加重其刑,或是最重可判死刑。 另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連署提案,目前已有超過1萬2千人附議,依照規定,提案通過附議後,主管機關必須在60天內回應,也就是相關主管機關必須在5月14日前回應此案。
Thumbnail
台北市一名劉姓保母遭爆出涉嫌與其妹凌虐男童致死引發各界譁然。其中,社工也遭上銬解送北檢。 心血來潮做了幾個小小的觀察,筆者收集 ETtoday、三立新聞網、TVBS 三家媒體 3/12~3/13所有報導。 雖然知道網媒會快速產出大量的新聞,但看到這個數字還是嚇到瞠目結舌...真的很誇張。
Thumbnail
虐嬰案件引起社工圈的震驚,許多人感到焦慮和害怕,本文提供了五項自我照顧的建議,包括優先照顧自己身心,遠離負面新聞和社群貼文,持續關注事件發展,保持敏感度,辨別真假新聞,以及追蹤專業律師的相關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平安度過這個艱難時期。
Thumbnail
【男童遭虐死,引爆大眾怒火】 台北市1歲男童遭虐死,引爆大眾怒火! 消息一出後,受兒福聯盟委託照顧的劉姓保母涉嫌虐童致死、陳姓社工涉嫌造假訪查紀錄,相關人員均遭網友肉搜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