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避免在網路上和人吵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想起之前在讀書會上討論的話題——當我們在社群平台看到不合時宜的發言,甚至是針對我們自己所屬群體(ex: 文組、女性、支持某些理念者……)的抹黑與攻擊時,是否應該主動發言表達不同觀點或甚至適時反擊?

『如果自己什麼都不說,會不會久了大家就會認為他們是對的?』朋友認為,不同的聲音很重要,表達自己的立場是必須的。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由表達立場與觀點,在公開的網絡平台發言也是一種行動方式。

只是,我總不太很樂意做這件事情,而這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我曾經有個前男友,非常熱衷於在網路上與人「筆戰」,戰到得上法院的那種,而且還不只一樁——而這件事讓我厭煩得不行。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為什麼要進入你的戰場?

但凡所有在網路上引戰者,不管他們今天講的是文組、是台女,還是什麼,從對方表達的方式與的使用的文字,大致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於這些指涉對象的有自己的想像與並不是那麼公允、亦非足夠立體全面的定義。

那麼,當我們就對方所提及的內容、依其敘事的邏輯予以辯駁或反擊時,是否就進入了對方狹隘的思維模式中了呢?

與其進入對方劃定的戰場打成一團烏賊,不如另闢戰場,把人給拖出來;或者重新設置與闡明自己的觀點——擴大議題的範疇、站到制高點,自己界定戰鬥的打法。



社群平台上,總是會有那許多的聲音,可能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可能充斥各種歧視與政治不正確的言論。比如戰男女、戰政治、戰文組與理組……。

國高中時,剛開始大量接觸電腦,常常會上PTT或者某些論壇,覺得裡面各板各種發言和討論很有趣,當中,也不乏許多實用資訊,不管是3C評鑑、購物資訊或是求職面試等內容。至於在八卦板或男女板吵架的,就像是在看八點檔連續劇一樣。

小時候,時間似乎總是很多,看熱鬧不嫌事大。

這種熱熱鬧鬧的社群爭論,到了臉書時代,似乎就大量轉移到個別的KOL個人頁面了。於此同時,社群網絡的性質,在匿名場域的發言,因為不用負責、不用面對真人,大幅降低表達成本,助長了更多不知輕重的隨心所欲。

因而,也總是會有那麼些時刻,在某些群體當中,對於特定社會議題的討論踰越了自己的道德底線與價值觀。

就由著他們去吧。

不花時間吵架,不僅僅只是因為那些人於我而言不重要;而是,如若真心想要改變些什麼,除了跳到人家畫好的靶心去回擊對方之外、除了口珠筆伐之外,還是有些別的事情可以做的。

對嗎?

avatar-img
70會員
99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ylvie的移動城堡 的其他內容
每過一陣子,就會開始動手大掃除。 過去,通常是在春夏之交或秋冬之際,藉著衣櫃換季的時刻順便整頓家裡,順便清掉櫃子裡面那許多不合適的東西,特別是那些放了很久、總想著有一天會用到,但就那樣默默地再多放了幾年,最終還是沒有等到那個用到的「有一天」。 當生活與或者職業發展進程,走到了某些轉折點時,也是很
因為工作的關係,時常在寫英文;而最近因為英語演講會的社團活動,寫英文演講稿的頻率更高了。這一年多下來,想分享一下一個超好用的外掛程式:Grammarly。 雖然有ChatGPT,但是尚未能勝過的Grammarly。 在網路上搜了一番,發現有人寫過類似的分享,如果是完全不認識Grammarly的人
5/5Grammarly
下面這是寫於六年前的臉書貼文,有出發前和回國之後的。 最近,因為要寫一篇演講會的稿子,特別從臉書挖出來,作為改寫的故事底稿: 出發前幾天 繼我媽夢到在首爾找不知道路、住的房間沒有門,還有我爸夢到流落街頭之後,我今天清晨夢見,我自己到了機場之後發現我媽還在家裡沒跟來、好不容易在電話內跟她解釋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從Google評論挑選店家的習慣,不管是自己出門還是和朋友出門,不管走到哪,也不管是找吃的還是找景點。許多時候,都已經站在店家的門口了,還是得先站到距離店門有一點點位置的地方,打開手機先查一下評價如何。 這作法大部分的時候滿可靠的,只要能夠辨識出哪些評論是店家透過利誘獲得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每過一陣子,就會開始動手大掃除。 過去,通常是在春夏之交或秋冬之際,藉著衣櫃換季的時刻順便整頓家裡,順便清掉櫃子裡面那許多不合適的東西,特別是那些放了很久、總想著有一天會用到,但就那樣默默地再多放了幾年,最終還是沒有等到那個用到的「有一天」。 當生活與或者職業發展進程,走到了某些轉折點時,也是很
因為工作的關係,時常在寫英文;而最近因為英語演講會的社團活動,寫英文演講稿的頻率更高了。這一年多下來,想分享一下一個超好用的外掛程式:Grammarly。 雖然有ChatGPT,但是尚未能勝過的Grammarly。 在網路上搜了一番,發現有人寫過類似的分享,如果是完全不認識Grammarly的人
5/5Grammarly
下面這是寫於六年前的臉書貼文,有出發前和回國之後的。 最近,因為要寫一篇演講會的稿子,特別從臉書挖出來,作為改寫的故事底稿: 出發前幾天 繼我媽夢到在首爾找不知道路、住的房間沒有門,還有我爸夢到流落街頭之後,我今天清晨夢見,我自己到了機場之後發現我媽還在家裡沒跟來、好不容易在電話內跟她解釋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養成了從Google評論挑選店家的習慣,不管是自己出門還是和朋友出門,不管走到哪,也不管是找吃的還是找景點。許多時候,都已經站在店家的門口了,還是得先站到距離店門有一點點位置的地方,打開手機先查一下評價如何。 這作法大部分的時候滿可靠的,只要能夠辨識出哪些評論是店家透過利誘獲得
都說在花東住過的人不怕地震,但今天早上的地震著實很嚇人。那種驚嚇的感覺,我想大概是因為,擔心房子的安危,會造成自身生命財產的損失。 剛從花蓮回到台北的那些年.偶遇地震,都覺得「哎,不怕不怕」。畢竟在花蓮讀書的那些年,早已把地震當日常。不過,在空曠的山水之間、待在僅有一層樓的小小平房,畢竟和高樓都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s_cepHpyk完整podcast收聽連結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吧?」 「你本來應該就知道的吧?」 在關係裡、在職場中、在網路上,多少衝突源於這個概念? 由這個觀點出發,每次的爭論,我們究竟在爭的是什麼? 是磨合事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會以身心來承受他人的不當對待與口語傷害,來避免撕破臉,讓自己不要成為一個讓人印象不好,或反過來被批評和質疑的人。 但是,若對方已非常明確及具體的以言語行為做出侵擾你的事實,那麼「避免撕破臉」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而是有力、具體、明確的告知對方不接受這種行為和態度,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或許會有人覺得自己嘴笨不會吵架,那可能是因為在吵架時總容易被對方帶進溝裡著急自證,一旦被對方佔據話題主動權當然會落於下風。其實最好的防守是攻擊,吵架最重要的是緊抓重點直擊對方要害,意志堅定反覆提及,不要跟著對方思路走,不轉移戰場和話題,不要被帶偏自證。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當在職場上有任何人無論位階多高,對方挖個洞給你跳、試圖看你出糗,甚至有抹黑你的動機,此刻不要跳進去。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
Thumbnail
誠如此書所説,每個人自小都難免會與各種人爭執,然而我們甚少學習如何妥善處理,讓爭執變成有建設的對話,學習不受自己與對方的情緒干擾。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s_cepHpyk完整podcast收聽連結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吧?」 「你本來應該就知道的吧?」 在關係裡、在職場中、在網路上,多少衝突源於這個概念? 由這個觀點出發,每次的爭論,我們究竟在爭的是什麼? 是磨合事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會以身心來承受他人的不當對待與口語傷害,來避免撕破臉,讓自己不要成為一個讓人印象不好,或反過來被批評和質疑的人。 但是,若對方已非常明確及具體的以言語行為做出侵擾你的事實,那麼「避免撕破臉」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而是有力、具體、明確的告知對方不接受這種行為和態度,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或許會有人覺得自己嘴笨不會吵架,那可能是因為在吵架時總容易被對方帶進溝裡著急自證,一旦被對方佔據話題主動權當然會落於下風。其實最好的防守是攻擊,吵架最重要的是緊抓重點直擊對方要害,意志堅定反覆提及,不要跟著對方思路走,不轉移戰場和話題,不要被帶偏自證。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當在職場上有任何人無論位階多高,對方挖個洞給你跳、試圖看你出糗,甚至有抹黑你的動機,此刻不要跳進去。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
Thumbnail
誠如此書所説,每個人自小都難免會與各種人爭執,然而我們甚少學習如何妥善處理,讓爭執變成有建設的對話,學習不受自己與對方的情緒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