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6|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微書評|《高效原力》:快樂是什麼?可以吃嗎?

這本書適合誰?

任何想提高生產力的讀者,可能都會對書名 Feel-Good Productivity 感興趣,相較之下,我認為涉獵過許一些生產力著作的讀者,看了這本書會更有感覺

我非常喜歡 Feel-Good Productivity Ali Abdaal 英文版封面

我非常喜歡 Feel-Good Productivity Ali Abdaal 英文版封面

近年來,相當受歡迎的《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原力效應:3步驟改變你的世界》、與本書《高效原力》依序閱讀下來,概念上真是完美的閱讀體驗

注意到了嗎?筆者強調的是閱讀體驗,事實上,跳著閱讀並不影響吸取三本書的精華,只是這樣的閱讀順序對筆者而言,在知識的建構上更為流暢

重點筆記 x Crosslink|《內在原力》:心態檢視清單

重點筆記 x Crosslink|《原力效應:3步驟改變你的世界》:改變的再現性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趁著清明連假跟自己玩起小遊戲,決定打開自己的閱讀口袋清單,一天讀一本,並且嘗試輸出文字,整理心得也好、整理重點也好。意外發現很喜歡的一本書 Feel-Good Productivity 在 2024.03.29 出了中文版,因此馬上開讀。

附上原作者介紹本書的影片:


此外,在這個假期,高強度的閱讀環境,讓我不斷思考閱讀與人的關係,一直認為閱讀後的輸出可以分成兩大類型,一種是重點整理,忠於原作、吸取精華;另一種是跟自己產生連結,說是心得也好、書評也罷,產生人與書的對話、書對人的啟發。(未來會針對我怎麼看閱讀後的輸出撰文)


高效原力: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 阿里.阿布達爾 中文版封面


這本書告訴我……

這本書告訴我的事太多了(可以分享的內容太多了,本文只專注書寫一小部分),閱讀過程中,我決定打開 Heptabase 慢慢紀錄書中重點、以及伴隨閱讀而來的想法。我認為這些想法的重要性,不亞於書中知識,因此紀錄有其必要。


首先作者提出一個關鍵問題:

為什麼好心情能提高創造力和生產力?

或許這是我們一直都知道,但卻不曾正視的現象。

或多或少,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帶著筆電,來到咖啡廳,點一杯喜歡的飲料、選一塊裝飾精緻蛋糕(最好還搭配折價卷),坐下來、打開電腦,不知不覺手邊的工作就完成了!咖啡廳跟圖書館、自家書桌有什麼不同呢?不都是讀書、工作的地方嗎?不都有桌椅、燈光、水、廁所......等等,一切工作讀書之必須嗎?

也許是窗邊的位置、桌面上精緻的立牌、也可能是背景音樂、咖啡上的拉花......,有太多可能讓人放鬆的元素,潛藏在「去咖啡廳工作」背後,讓人不知不覺心情好了起來,腦袋、手指也跟著動了起來,完成塵封已久的工作。

或許我們不一定會認真探究為什麼去咖啡廳工作比較有效率,但心裡大抵知道,有份即將到來的報告、死線(Deadline)將至的稿件要交,是時候前往路易莎/星巴克/任何我們喜歡的咖啡廳了!


書中對於好心情能提高創造力和生產力這樣解釋:

處於正向情緒時,我們會考慮更多元的行動選項、對全新體驗保持開放的態度,並且能更有效的整合我們接收到的訊息。


背後的邏輯是這樣的:

感覺愉悅不只是感覺愉悅而已,實際上還會改變我們的思考和行為模式


更重要的是:

感覺愉悅有三大效果,這三大效果會形成良性循環

  1. 感覺愉悅能增強我們的能量
  2. 感覺愉悅可以減輕壓力
  3. 愉悅感會豐富生活

Temp: Canva creative studio


作者將愉悅感所增強的能量定義為:內在驅力、專注與靈感,並提到四種快樂荷爾蒙(腦內啡、血清素、多巴胺、催產素),驅動我們過上更令自己滿意的日子。由於愉悅感可以抵銷壓力、豐富生活,讓自己處於經常體驗正向情緒的環境中,因此,人們將會變得更擅於交際、更加樂觀、更有創造力。


Heptabase筆記一隅:大部分醫學生學習過程最痛苦的橋段莫過於神解(神經解剖學),甚至藥理學裡的 CNS(中樞神經)用藥、這幾個相關路徑、Receptor(受體)總是令人非常頭痛!不得不說,從基礎醫學解脫後,相關的路徑、受體卻一再吸引我的目光,這是探討成癮、情緒、習慣、內在等等的科學路徑呀!


本書架構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讓愉悅生產力啟動你的能量
第二部分:如何讓愉悅生產力幫助我們克服拖延症
第三部分:如何維持愉悅生產力


透過這三部曲,作者將帶我們循序漸進的了解快樂快樂與自己的關係並藉由快樂改善目前生活相對不滿意之處。詳細解析支撐正向情緒的能量源、使人感覺很糟的阻礙不同類型的倦怠(Burnout)簡單的續航手法

其中,支撐正向情緒的能量源之一「遊戲化思維」,讓我想起一段有趣的經歷:

我有一位朋友喜歡在讀書時,一邊看各式各樣的遊戲破關影片,起初,我不太能理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某次心血來潮窺探他的平板,才發現這些影片是關於如何只使用單一技能破解所有關卡、如何用最快速的時間解鎖一切關卡。那瞬間讓不玩電玩的我感受到破關影片的魅力,原來有這麼多「技巧」突破現有框架,原來腦洞可以這樣大開!

另外,作者提到「好玩、好奇心使人容易記住細節」,與我的生活經驗不謀而合。

一位朋友鼓勵我多嘗試戶外運動、努力曬黑,讓自己的線條更明顯,我不知哪來的靈感,告訴她:「我是小白兔,不是小黑兔!」。過去自己對兔子的形象不是很了解,說完當天突然對兔子感到好奇,在 IG 上看了很多兔子影片。某次讀到 Rabbit Syndrome(兔子症候群),腦中馬上回憶起 IG 上兔子動鼻子的模樣,因此記住這個症候群的症狀!(就筆者所知,相比 Cushing syndrome 之類 Syndrome,Rabbit Syndrome 不是太耳熟能詳的醫學名詞,甚至有點冷門!ps Rabbit syndrome(兔子症候群)是種罕見的錐體外症狀,症狀為口部肌肉每秒 4 到 6 次規律垂直運動,像兔子咀嚼的樣子)

作者還告訴我們:有效保存資訊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多巴胺刺激,讓人快樂,形成記憶。舉例來說:被問一個引發好奇的問題,啟動多巴胺刺激,善用這樣的好奇心,使我們更愉快、更專注。我不禁想到臨床上師長、學長姐們常常會問很多問題,究竟哪些問題我們會記得呢?除了被電得很慘的經驗與問題會深刻記住,那些有趣、好笑的問題,似乎不知不覺深深烙印在腦海。記得曾有學長姊問:Foely(尿管)水球可以打多大不會破掉?並當場實驗。這樣的問題不一定超級重要、超級有意義,但因為很有趣,在場幾乎每一位學弟妹都印象深刻,並永生難忘 Foely 水球可以打多少 ml 不會破掉。


從書本到生活

對我而言,這是一本值得中英文各看過一次的好書(中英讀後書評敬請期待),或許是因為作者描述自身工作時的自我對話,與過往的經歷相似,引發共鳴,又或許是因為,在這個快樂漸漸稀缺的年代,我們都更渴望工作時能發自內心微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微書評x微記憶x腦海裡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