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書評|《拯救手機腦》如果手機是閨蜜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該如何盡可能長時間博取他人關注呢?戳中人類心理的弱點就對了,就是給他打那麼一點點多巴胺。── Sean Parker 臉書前執行長


這本書適合誰?

「新聞快報!即將上市!快閃!抽獎!買一送一!折價卷!限時動態!」對這些詞感到熟悉嗎?沒錯,我們都一樣,看到這些關鍵字,就忍不住再看一眼、兩眼、三眼,點擊網頁、瀏覽全文!

Temp: Canva creative studio

Temp: Canva creative studio

許多人(包含我自己)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機,睡前最後一件事也是放下手機,無論遠近,出門可以沒有錢包,但絕對不能沒有手機!根據統計,我們平均每十分鐘要拿一次手機,如此親密貼身之物,怎麼可以暫離?

如果手機也是你的閨蜜,那請務必抽個空,跟閨蜜說聲抱歉,看看《拯救手機腦》。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我是一個連上廁所都會帶手機的人,因此稱我的 iPhone 13 為手機閨蜜,即便深知成癮與獎賞的運作機制,生活仍然受到手機閨蜜釋放的多巴胺宰制!

我知道,手機閨蜜肯定會增加我的多巴胺分泌量,否則,怎麼會令人愛不釋手?我關掉 Line 的通知,讓訊息不會隨意跳出來,但有個漏網之魚,只要 Messanger 有人傳訊息,智慧型手錶震動後不用一秒,我就會拿起手機閨蜜。

作者:Anders Hansen  譯者: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

作者:Anders Hansen 譯者:葉小燕 出版社:究竟


一直都有股很強的衝動想告訴自己:「停!夠了!」,但我仍然沒有停止。


這本書告訴我……

好奇是生存必須

我承認,自己是好奇寶寶,無時無刻渴望知道的更多。

從演化的觀點看,好奇新事物才是我們的生存之道,正因如此,我們的先祖找到更多的漁獵採集地點、發現更多可食用的蔬果、建立安全的棲身之處......。在過去,對周遭環境越了解,就越可能存活。這樣刻在骨子裡、溶在血脈裡的習慣,長遠流傳。

時至今日,好奇是生存必須這個法則,還適用嗎?


適用,也不適用。


下一頁更吸引人

基於人類求知的本能,作者提及:只要學習新事物,腦袋就會釋放多巴胺,並且,因為多巴胺的釋放,我們會想學更多、更深。

這也是為什麼,滑網頁時的下一頁、小說的下回分解、電影的預告片總是令人垂涎三尺。我常常中 Netflix 的計,點了「新集數馬上觀看」約莫四十分鐘後,追完最新的劇情,「於 XXXX / X / X 」上映就是最令人討厭的小字,不僅如此,看完新集數的我甚至會上網搜尋影評、關於演員、劇組的討論......好奇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拯救手機腦》一書中,舉了相當多貼近生活的例子,讓我們的眼睛抽離手機螢幕,站在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如果我們願意暫時放下手機來閱讀的話)。作者在第三章中告訴我們,比起正在看的頁面,其實下一頁更吸引人,完全說中多數人的日常。其中,最令我訝異的是:「以時間來計算,網路上的頁面有五分之一左右,我們的目光只停留 4 秒不到,花 10 分鐘以上看的頁面只佔 4 %。」多麽驚人的數字!


回到生活

一直以來,好奇心總讓我的生活多采多姿。如同被浣熊偷走的 20 分鐘內所述,某日,我因為覺得吹頭髮很無聊,想看 IG 利用一下時間,不知不覺滑了 20 分鐘的浣熊短影音,驚訝地放下手機後,決定不再讓手機閨蜜佔據生活大半,重新找回自己的時間與專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書評x微記憶x腦海裡
14會員
12內容數
站在巨人上的肩膀閱讀,評字不敢當,用文字紀錄、連結所讀內容與生活感觸,每位讀者都是風,我們翻閱,然後在生活裡留下沙沙聲。
2024/04/11
數位「失憶」聽起來很嚇人,但我們已經不可能抵抗「數位化」。由於工具的改變,我逐漸習慣電子化,常常在需要簽名時(像是會議紀錄單),不好意思地跟對方說:「啊!方便借一支筆嗎?我身上只有 apple pencil。」
Thumbnail
2024/04/11
數位「失憶」聽起來很嚇人,但我們已經不可能抵抗「數位化」。由於工具的改變,我逐漸習慣電子化,常常在需要簽名時(像是會議紀錄單),不好意思地跟對方說:「啊!方便借一支筆嗎?我身上只有 apple pencil。」
Thumbnail
2024/04/09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2024/04/09
我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激勵自己、強化動機、建立紀律能夠長久維持生產力嗎?《高效原力》提出了另一個解法,在激勵與紀律失效前後,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疏通內心。
Thumbnail
2024/04/06
在這個快樂漸漸稀缺的年代,我們都渴望工作時能發自內心微笑。
Thumbnail
2024/04/06
在這個快樂漸漸稀缺的年代,我們都渴望工作時能發自內心微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Thumbnail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Thumbnail
該如何盡可能長時間博取他人關注呢?戳中人類心理的弱點就對了,就是給他打那麼一點點多巴胺。── Sean Parker 臉書前執行長 「新聞快報!即將上市!快閃!抽獎!買一送一!折價卷!限時動態!」對這些詞感到熟悉嗎?沒錯,我們都一樣,看到這些關鍵字,就忍不住再看一眼。
Thumbnail
該如何盡可能長時間博取他人關注呢?戳中人類心理的弱點就對了,就是給他打那麼一點點多巴胺。── Sean Parker 臉書前執行長 「新聞快報!即將上市!快閃!抽獎!買一送一!折價卷!限時動態!」對這些詞感到熟悉嗎?沒錯,我們都一樣,看到這些關鍵字,就忍不住再看一眼。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實例解析的書,提供了許多誘因運作的案例,可幫助理解誘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本充滿實例解析的書,提供了許多誘因運作的案例,可幫助理解誘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Thumbnail
拋開熱情迷思,專心把自己變強!MIT電腦科學博士寫給工作人的深度精進指南
Thumbnail
拋開熱情迷思,專心把自己變強!MIT電腦科學博士寫給工作人的深度精進指南
Thumbnail
這次的書目名稱相當長,也是2024的第一篇文章。此中不僅有提到媒體、社群對我們的影響,也有關於工作、閱讀技巧的挖掘
Thumbnail
這次的書目名稱相當長,也是2024的第一篇文章。此中不僅有提到媒體、社群對我們的影響,也有關於工作、閱讀技巧的挖掘
Thumbnail
一年挑戰閱讀一百本書的第一本,就從《自我》出發。「自我」的研究,實在是社會學跟心理學的基礎。只不過,我們大多是從焦慮、治癒、幸福感等「感受」出發,而忽略掉這個產生感受的「本我」。話說,我們還真不能只在乎各種App的功能,卻忘了手機本身的容量跟速度才是操作的關鍵。
Thumbnail
一年挑戰閱讀一百本書的第一本,就從《自我》出發。「自我」的研究,實在是社會學跟心理學的基礎。只不過,我們大多是從焦慮、治癒、幸福感等「感受」出發,而忽略掉這個產生感受的「本我」。話說,我們還真不能只在乎各種App的功能,卻忘了手機本身的容量跟速度才是操作的關鍵。
Thumbnail
開頭講講話... 其實這本書的第一篇章是在講「接納」。但「臨在」這一章節,提到了關於手機或電子產品帶來的專注力下降問題。我剛好開始準備實驗這一塊。所以先提這一章節的內容與我的實驗要如何進行、後續如何追蹤。 本章重點 1.一個人一天當中有47%的時間,在思考眼前以外的事物。 2.練習不要思
Thumbnail
開頭講講話... 其實這本書的第一篇章是在講「接納」。但「臨在」這一章節,提到了關於手機或電子產品帶來的專注力下降問題。我剛好開始準備實驗這一塊。所以先提這一章節的內容與我的實驗要如何進行、後續如何追蹤。 本章重點 1.一個人一天當中有47%的時間,在思考眼前以外的事物。 2.練習不要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