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與終點的每一點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天問高二的姪女為什麼選擇報考三類組,是因為父親要求或是自己想要,如果是自己選的,那麼原因又是什麼?姪女很有條理地告訴我,這是自己選的,她當初先放棄社會類組,對她來說社會類組應考科目多半靠背誦就可以取得高分,而她的數理自然學科成績還不錯,所以選擇往這方面走,而在二類與三類抉擇時,她選擇自己比較有勝算的科目,所以就選定三類,她說選理科的也可以考社會類,但只能選社會類的學生,大多是因為數理學科比較沒有勝算,所以不太可能跨組考。


她侃侃而談,我卻是驚訝連連,想我十七歲時,恐怕還沒有她這麼明確的思路,雖然她沒有說出口,但顯然她懂得在考試中找到自己勝算的籌碼,姪女從小就在學科上有不錯的表現,因為這樣取得成就與肯定,自然就很願意花時間在學習上,算是自發型會唸書的孩子,和她姊姊是不同類型的人,姊姊是不愛唸書的,在學習上的挫折感很重,後來唸技職進入大學,也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科系,這一年剛好在實習,體驗類職場生活,確定自己畢業後就想進入職場。


想起以往我在朋友補習班任教時,難免會跟家長討論孩子的成績,每次孩子考試失常,挫折的不只是孩子,常常更挫折的是家長,我跟曾經跟不同家長說:「請相信你自己,你把孩子教得很好,她很貼心怕你擔心,因為這樣搞得自己壓力太大失常,如果你又一直擔心她,她會更內疚,你這幾天先不要去關心她的成績,她會自己修正回來。」「你不用擔心孩子,你比任何人都了解你的孩子不是笨,他很聰明而且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他只是年紀小,還無法找到自己要的,學科表現不好,只是代表讀書不是他擅長的事,依照他的聰明可以維持中等水準,有天他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慶幸家長聽得進我說的話,這兩個學生也真的如我所說,回到自己的軌道,雖然我只陪伴他們一個學期,現在他們可能都大學畢業了,也沒有聯繫,不知道他們是否找到自己的路。


回想起前陣子,同學為了孩子選讀科系擔憂地在群組中發問,孩子想選的科系在家長眼中就是對前途無益的科系,但身為媽媽卡在孩子與父親不同抉擇中,真是擔不完的心。有句話說:「不管你幾歲,始終都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我相信這句話的本意應該是指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但我發現有很高比例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擔憂都來自於「不信任」,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自己決定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面對挫折的能力,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辨別的能力,這些的不信任可能源自於自己過往的挫敗,如:以前自己沒好好讀書,所以期望孩子能讀到好學校等。


我曾經因為客戶質疑我的家教憤而跟客戶反駁(該客戶後來跟我道歉,而且成為我很優質的客戶),我認為我的父母雖然只是一般平民,但至少他們給我的身教言教,都是要光明磊落做人,雖然我的父母是典型傳統的長輩,但我很慶幸他們在我成長過程中,即使懷著不信任卻也願意包容我的任性,隨著時間,他們對我的信任增加,對於孩子的擔憂就少了點。


我念的科系都是現在大多數人說的「不賺錢科系」,雖然當年高中有考上不錯的公立學校,父親甚是歡喜,在他認知中唸高中上大學是最好的求學之路,但母親卻說了句至關重要的話:「你國中念書念的都那麼辛苦,顯然不喜歡,念高中又要再熬三年,到時候沒考上大學又要再辛苦,還不如去唸專科,不愛唸書,至少也學一技之長。」


專科時期後來影響我最多的不是學科,而是參加了社團活動,結識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後來跟一些夥伴在彼此人生路上都佔據很長的一段時間。專三那年我意識到我相當不適合念會計,為了逃避我躲去圖書館,用了大把時間閱讀許多書,當同學們為了專科畢業後就職或考插班而忙碌討論,我眼前唯一要解決的是如何把當掉的學分補修完成,拿到畢業證書,某天在圖書館的午後,我突然對自己說,以後要做跟人可以互動的工作。那是第一次我在書中找到對自己人生的答案,很模糊,但卻出現輪廓,這也是專科生活影響我的第二件重要的事。


專科生涯第三件影響我的事就是打工,由於家裡不負擔我補修學分的費用,任性還是得付出代價,所以我開始打工賺學分費,雖然後來打工已經不是為了學分費,但一直延續到大學的打工經驗,也算是幫自己職場之路奠定一些基礎。


專科延畢的一年,除了補學分上課外,意外去報考插班,在補習班櫃檯,毫不猶豫地選擇報考中文系,雖然有人說因為這個科系比較好考上,但事後回想起來,那毫不猶豫的選擇其實是國中時代就懷抱的夢想,那個因為學科成績不理想而沒有存在感的自己,卻因為出色的作文成績找到些許自信,也種下想念中文系的種子,繞了一圈還是往夢想前進。


中文系三年是求學生涯中最快樂的時光,或許這就是實現夢想的愉悅吧!畢業後求職都跟我的本科系所學無關,我經常說我是來打破多數人對中文系的想像,多數人都覺得念中文系的女子就是像仙女一樣,氣質優雅,走路用飄的,但我偏偏是女漢子,第一份工作是助理,後來誤打誤撞,被當時的副總認為我具有業務特質,就這樣轉成業務,當時也沒想到就做了這麼多年的業務,嘗試了不同產業不同型態的業務工作,某日在出差空檔時間候機時,突然想起十九歲的自己在圖書館對自己說:「以後要做跟人可以互動的工作。」二十年後的自己忍不住笑了,對十九歲的自己說:「是的,我做到了,雖然不是最厲害的,但我做到了。」


因為身為不同產業的業務代表,除了學習業務技巧,還得學專業知識,當理專時,硬著頭皮每日啃一堆財經相關的文章與書籍,才能在拜訪客戶時展現該有的專業,在醫療相關產業服務時,免不了要跟專業醫護請教許多醫學相關知識,擔任機械製造海外業務,對我來說那些無趣且硬邦邦的機械相關知識,也是得一點一滴的從現場與客戶端學習,至於從國內跨到國外業務所需的基本外語能力,則是跟在理專時期遇到的一個客戶學的,沒成為客戶卻成為我的老師。


而這些職涯的轉變,還包括因應數位發展快速衍生而來的作業模式,陰錯陽差開始學著怎麼做行銷,因為想透過行銷來幫助業務擴展,在公司沒有設立行銷單位時,就這樣摸索著做,現在也做出興趣與心得來。十年前圓了另一個想唸書的夢,念了EMBA,學習到更多知識,也認識許多朋友,也因此打開成人學習的道路,那幾年的所有學習都是自費,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規劃員工教育訓練,就算有也不見得是自己需求的,唯有自費對自己的教育訓練,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我的幾十年人生路從來都沒有一路順遂的直達車,總是曲曲折折停頓的區間車,甚至還在某些站下車,可能轉了其他區間車又或者走了一段又回頭搭原來列車,這一路速度也許慢,但卻看了許多風景,也曾經發光發亮,有句話說得好,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曾經讀過的科系當針對職場無益嗎?並不全然,只是不見得換成實質的薪資,但每個人的價值從來就不是單一能力的展現,而是多種不同能力的綜合體,就像所有精彩的人生都不是單一道路,而是經過一些曲折與轉彎的美麗總和。


科系只是起點,人生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起點,而是起點與終點之間的每一點。




#艾瑪事艾瑪式

avatar-img
150會員
392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mma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過連續兩週的南北奔波,身體的卻需要休養生息一下,從九月開始,為了治療腳傷,原本週末的固定的食材採買行程就多了中醫診所,每次看診醫師總是細細的確認傷部恢復狀況,總覺得醫師有雙神手,輕輕鬆鬆的喬一下,就讓原本精崩或不適的傷部緩解,通常看完診、針灸結束都是中午時分,由於腳傷不影響行走,也想恢復一下受傷的
從來沒預料到十一月竟然如此南北奔波啊!不僅開會上課集中在這個月,就連活動訪友行程也都排在這個週末,繼前一個週末南下小旅行,接著就來個偽北漂族的三天兩夜行,有別於南台灣的重點在於旅行和活動,北台灣之行則包含工作、訪友和活動。 北台灣之行源起於一場活動,古典吉他樂團與原住民歌手的聯合演出,錯過前面
「嘉義」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腦海中閃過的只有兩個印記~阿里山和民雄鬼屋,而且嚴格來說,這屬於嘉義縣範疇,對嘉義市的印象還真是寥寥無幾,翻找手機中舊時照片,上次與嘉義市相逢是2019年的事,於是鮮明的印象跳了出來:「林聰明」、「文化夜市」還有「檜意森活村」。
因著參加活動緣故,於是有了這場高雄嘉義三天兩夜的城市小旅行。高雄算是我近期比較常去的城市,所以這次雖然停留一晚,但停留閒逛的時間不長,把時間留給另一個陌生多於熟悉感的「嘉義」,雖說如此,但高雄永遠都玩不完啊!這次就先隨性走走看看,再次體驗高雄的深度魅力吧!
今天是教師節,很多人都對老師表達謝意,腦海中閃過影響自己的恩師,也或許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的老師,總之我在這兩年才體悟到,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老師,陪伴著你一輩子,跟著你成長、拚搏、痛苦乃至衰老,但我們總是容易忽略他的存在,直到某天,從自己嘴巴出現那句話:「唉!老了。」這才模糊意識到這位老師的存在。
雖然腳傷沒影響到日常行走,但看著腳上一片偌大的瘀青,總是覺得心情鬱卒,也間接影響心情,短短一週的腳傷困擾,從自行處理到尋求專業,除了讓腳傷獲得改善之外,也讓自己有了一些人生體悟。
經過連續兩週的南北奔波,身體的卻需要休養生息一下,從九月開始,為了治療腳傷,原本週末的固定的食材採買行程就多了中醫診所,每次看診醫師總是細細的確認傷部恢復狀況,總覺得醫師有雙神手,輕輕鬆鬆的喬一下,就讓原本精崩或不適的傷部緩解,通常看完診、針灸結束都是中午時分,由於腳傷不影響行走,也想恢復一下受傷的
從來沒預料到十一月竟然如此南北奔波啊!不僅開會上課集中在這個月,就連活動訪友行程也都排在這個週末,繼前一個週末南下小旅行,接著就來個偽北漂族的三天兩夜行,有別於南台灣的重點在於旅行和活動,北台灣之行則包含工作、訪友和活動。 北台灣之行源起於一場活動,古典吉他樂團與原住民歌手的聯合演出,錯過前面
「嘉義」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腦海中閃過的只有兩個印記~阿里山和民雄鬼屋,而且嚴格來說,這屬於嘉義縣範疇,對嘉義市的印象還真是寥寥無幾,翻找手機中舊時照片,上次與嘉義市相逢是2019年的事,於是鮮明的印象跳了出來:「林聰明」、「文化夜市」還有「檜意森活村」。
因著參加活動緣故,於是有了這場高雄嘉義三天兩夜的城市小旅行。高雄算是我近期比較常去的城市,所以這次雖然停留一晚,但停留閒逛的時間不長,把時間留給另一個陌生多於熟悉感的「嘉義」,雖說如此,但高雄永遠都玩不完啊!這次就先隨性走走看看,再次體驗高雄的深度魅力吧!
今天是教師節,很多人都對老師表達謝意,腦海中閃過影響自己的恩師,也或許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的老師,總之我在這兩年才體悟到,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老師,陪伴著你一輩子,跟著你成長、拚搏、痛苦乃至衰老,但我們總是容易忽略他的存在,直到某天,從自己嘴巴出現那句話:「唉!老了。」這才模糊意識到這位老師的存在。
雖然腳傷沒影響到日常行走,但看著腳上一片偌大的瘀青,總是覺得心情鬱卒,也間接影響心情,短短一週的腳傷困擾,從自行處理到尋求專業,除了讓腳傷獲得改善之外,也讓自己有了一些人生體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念哪間大學、跟哪個對象交往、是否要結婚,從小到大我們必須做出許多選擇。但卻很少有人或課程系統性的跟我們討論怎麼做選擇才好。今天上午的營隊就要用經濟學的角度,帶著學生一起思考與討論影響一個人很重要的「選擇」問題。 課程先從「你有選擇困難嗎?」提問開始。 在座多數同學都舉起了手。選擇困難不一定是壞處
Thumbnail
選擇數學A或數學B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來決定。 選擇數學A適合數理能力強且有志於理工科發展的學生, 而選擇數學B則適合對人文社科或藝術設計有興趣的學生。
Thumbnail
某日,接到家長來訊,詢問將孩子轉學的可能性。 因為事情複雜,所以我們後來通上電話,用口頭直接講,比較清楚。 小T媽媽:「老師,我們在想,是不是讓小T轉到高職,念餐飲科好了?」 「他當初就是想念餐飲,只是我和他爸爸覺得,高中還是比高職好,所以才希望他先念高中,大學以後,自己若還是對餐飲有興趣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Thumbnail
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選學群所引發的家庭衝突,以及作者面對選擇和情緒困擾的過程。包含情緒挑戰、溝通問題。 想要讓各位知道,選群不過是一道選擇題,不要將自己困住。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  
Thumbnail
念哪間大學、跟哪個對象交往、是否要結婚,從小到大我們必須做出許多選擇。但卻很少有人或課程系統性的跟我們討論怎麼做選擇才好。今天上午的營隊就要用經濟學的角度,帶著學生一起思考與討論影響一個人很重要的「選擇」問題。 課程先從「你有選擇困難嗎?」提問開始。 在座多數同學都舉起了手。選擇困難不一定是壞處
Thumbnail
選擇數學A或數學B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來決定。 選擇數學A適合數理能力強且有志於理工科發展的學生, 而選擇數學B則適合對人文社科或藝術設計有興趣的學生。
Thumbnail
某日,接到家長來訊,詢問將孩子轉學的可能性。 因為事情複雜,所以我們後來通上電話,用口頭直接講,比較清楚。 小T媽媽:「老師,我們在想,是不是讓小T轉到高職,念餐飲科好了?」 「他當初就是想念餐飲,只是我和他爸爸覺得,高中還是比高職好,所以才希望他先念高中,大學以後,自己若還是對餐飲有興趣
Thumbnail
藉分享與兩女兒的升學選擇討論過程,以及藉"親子共創業"的發想,說明姐妹各自的選擇。姊姊準備直升高中部,並規劃經營部落格及參與實作課程,妹妹則期待就讀姊姊的學校。
小女兒讀小學時,我發現在那個時候,單親家庭已經快三分之一了。所以今天有很多人不願意註冊結婚,我並不認為那有什麼奇怪的!畢竟什麼樣的過程,會產生一定傾向的結果! 我好奇的是,當初為什麼選擇了父親或母親?有人給了一個我比較奇怪的理由,誰有錢就跟誰吧! 我該說父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嗎?對啊!誰對小孩好,誰
Thumbnail
從高中生的角度去看選學群所引發的家庭衝突,以及作者面對選擇和情緒困擾的過程。包含情緒挑戰、溝通問題。 想要讓各位知道,選群不過是一道選擇題,不要將自己困住。
少年時國中畢業前因誤交損友導致漸漸不愛升學,國中畢業一段時間沒升學就業也是一年換了24個老闆又不想當學徒。後因全家搬家到私立國際商工對面故產生想再升學願景,當年想讀普通高中公立需聯考,而我超爛的英、數化學科使我卻步。其中一個朋友就讀國際商工電子科受其影響及父親堅決男人需習工科所以就讀電子科,讀了一學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當孩子五六年級開始,媽咪就和一般家長一樣,會去探討、查詢公立國中、私中資訊、學校路程 媽咪會先和孩子溝通:公立國中、私立國中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每個家庭教育方式、觀念不同,這沒有一定的標準。 當孩子在小二開始,就決定說:我想讀私中 小五時就說:媽咪我偏科了,我喜歡數學,我要讀數理班。
Thumbnail
大學「選校vs.選系」一直是台灣高中生的一大難題,這篇文章想從一位大四學姊的角度與今年學測準備放榜的高三生聊聊「選校、選系」這件事,希望每個高三生都能進入屬於自己的理想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