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人地區所謂的普通話或華語,在台灣叫「國語」。從國民政府來台,就強制學校教育一定要使用國語,無論你是河洛人(即閩南人)或是客家人。
我來自閩南家族,祖先很早就遷居台灣,家裡當然是以河洛話(閩南話)為主要溝通工具。
由於父母外出工作﹑牙牙學語之時由阿公照顧,阿公過世後,爸爸又找來姑媽照顧我們。因此,我在讀國小之前,都是說閩南話,也就是通稱的「台語」。
到了國小,得開始說國語,如果說台語被發現,就要被罰錢或掛個牌子在身上。就在這樣高壓教育方式之下,加上年紀小,語言學習能力強,不消多時,我們的國語就非常流利。
在外工作的爸媽,工作環境也得說國語。我們回到家,爸媽的對話通常台語,與我們對話則國台語混用,有時也會他們說台語,我們說國語,對話絲毫無違和之處。
由於爸媽都是受日本教育,他們的日語也非常流利,如有甚麼事不想讓孩子們知道,他們就用日語討論。後來,兩個妹妹開始學習日語,也到日本讀書,他們在家就很少說日語。唯有到日本旅遊,他們流利的日語才會重現。
我的台語因求學及工作環境之故,日漸荒廢。及至赴英返台後,常陪著爸媽看八點檔連續劇,才逐漸恢復對台語的記憶。加上台灣歌壇有一陣子流行台語歌曲,動聽悅耳,扣人心弦,也慢慢開始開口唱。
至於用台語對話,大都是與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例如,老公的阿公阿嬤。我的台語受到八點檔連續劇的薰陶,雖不致於太離譜,偶而還可以展幾句俚語,但常常還是袂輪轉。因為長輩們陸續離世,周遭說台語的人少,不再看八點檔,也沒機會練習,更是日漸生疏。
我讀國中時,才開始學英語。
我對語文沒興趣,對我而言,學英語真是痛苦至極。我懶得背單字、動詞變化及文法,常得在英文單字下加註注音,才念得出來。高中聯考時,數學將近滿分,國文成績也不錯,但英文成績總是是吊車尾。
也因此,出國念書時,花了很多時間加強英文,也勉強應付生活、課業及論文寫作所需(有興趣可讀拙作:〈令人迷惑的英式英文〉或〈留學生在英國的溝通及社交〉)。回台任教後,因為常閱讀文獻、教科書及撰寫論文之故,英文讀寫能力尚可,但口說能力越來越生疏。
因此,我抓住出國或旅行時任何可以練習英語的機會。我喜歡和擅長英語的人對話,以增進我的口語能力,也喜歡與會說但不諳英語的人對話,期提振我說英文的信心。
疫情期間,我開始學習西班牙文,斷斷續續學了快一年,但始終停留在單字及短句的水準,無法突破說與聽的關卡。
年初到南美旅行,在阿根廷某機場遇到電視節目採訪,我約略知道主持人問甚麼,但我連 "Soy de Taiwán" 都講不出口。旅程當中,除了簡單的問候語,大多得請出谷哥大神相助,更深覺,學習語言除了練習,一定要有適當的環境,才能事半功倍。
七日書 I|Day 3
請寫下你在成長過程中所使用的語言。例如你的家庭有沒有說方言?你會說多少方言、語言?到了別的地方有沒有學習新的語言?語言有沒有為你帶來身份的認同或隔膜?又或者分享你在家庭、學校和朋友圈中使用的俚語。你覺得說什麼語言、寫什麼語言的你,是最自信的?
Day 3 書寫成長過程中使用的語言及衝擊。由於Matters多元文化的特質,市友書寫的內容五花八門,令我這語言白癡瞠目結舌,非常佩服。
例如:馬來西亞華人通常會說馬來語、英語、華語,加上雙親或長輩來自中國不同省分,還會說幾種方言,如:廣東話、福建話、潮州話、客家話等等。在歐洲生活的華人,除居住地的官方語言、華語、英語或家鄉的方言,也通曉其他外語,如:西班牙語、法語或德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