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整理照片時,正好翻到前幾週,家族到阿里山腳逐鹿部落遊玩的照片,其中觀賞鄒族劇場的體驗,正好和昨天發表關於行動的勇氣主題相呼應,因為在劇場表演接近尾聲的時後,台上的鄒族舞者會邀請台下的觀眾上台,一起加入鄒族迎賓的舞蹈行列中,結果整個家族十來個人,只有筆者一個人孤身上台與舞者同樂…
天啊,不過就只是一起跳個舞而已,平常自嗨到不行的兩個女兒,瞬間變成縮在一角受到驚嚇的小貓一般,深怕被抓到前頭,在眾人目光化成的箭矢之下,給射到千瘡百孔、體無完膚。
表演結束之後,兩個女兒又恢復活力,開始七嘴八舌起來,一下說爸爸跳舞好難看,一下說爸爸表情有點僵硬,一下說裡面就爸爸最胖,一下說… 總之,都不是好話就是… 哭笑不得的被批評人忍不住先打斷她們的吐槽,問到:「怎麼都不願意一起上台跳舞呢?」,大女兒說:「我覺得自己跳不好,會被別人笑。」小女兒說:「為什麼一定要上台啊? 大家也都沒有上去啊!」,果不其然,“從眾效應”還是不能免俗的發生在她們身上。
筆者繼續問道:「那麼妳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爸爸願意上去呢?」,大女兒回答:「爸爸你的想法本來就和大家不一樣啊。」,小女兒冷不防插了一句:「就愛現嘛!」(暈倒),被批評人無奈地拿出手機搜尋 “從眾效應”,並將之遞給她們倆研究一番,再解釋道:「“從眾效應”其實是一種人的天性,當遠古文明還在狩獵階段,這樣的做法多數時候可以很好的保護個人,因為妳會隱身在群體裡,從而大幅降低被攻擊的機會,因此可以提升存活的機率。」「但是,放在現代社會裡,如果不能察覺“從眾效應”對自己決策的影響,在很多時候其實自以為最有利的選擇,恰恰是最糟糕的選項喔!」
「舉例來說,平常學校生活裡,上台發表或報名參與競賽等,一定總是固定幾位同學輪流上場,而且他們也因為常常有表現的機會,心態和一些細節上都掌握得相當不錯,也常常帶回不錯的結果。久而久之,班上也會默認這個事實,從而繼續讓他們做為班級的代表,於是對於常常爭取表現機會的同學們,就形成了一個不斷向上攀升、表現愈來愈好的上升螺旋。換在爸爸的職場上,也是一樣的,每當有特殊的專案團隊要成立時,最常被拉進去的成員,基本都是那些固定班底,一樣會發現做得愈多就愈熟練,也就愈有機會在專案尾聲時,交付出一個眾人都能認可的好成果。」
筆者此時再問道:「如此一來,當下次再有表現機會出現時,會改變想法,去努力爭取嗎?」,大女兒連連點頭,反倒是小女兒再次發出靈魂拷問:「可是,我會不會因為常常爭取表現機會,反倒讓班上其他同學給我貼上“不合群”的標籤嗎? 如果會因為這樣失去朋友,那還是算了。」筆者笑了笑,再次解釋道:「說的很好喔,但是看看那些常代表班級出賽的同學,他們有相同的困擾嗎? 他們會沒朋友嗎? 相信是不會的,因為“從眾效應”的另一個面向,就是人們往往習慣於“被領導”,或許會有意見,但更多的是逆來順受,看看各朝代的歷史就能知道了。拉回正題,下次再碰到類似狀況時,希望妳們能夠先屏除心中“和大家一樣,我會比較舒服”的想法,認真思考事情對自己帶來的好處及壞處,再下決定喔!」
PS. 文末要感謝筆者的父親,自幼即鼓勵筆者多爭取能表現的機會,雖然他的出發點,是藉準備的過程而能多加鍛鍊心智等各個層面,但還是衷心感謝父親的教導,讓筆者在多次爭取各種表現機會後,能較常人裝備更多的創業武器,最終走上創業這條路,並且能進一步釐清這背後的人性,轉而再教育下一代。「爸,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