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與耐心滋養孩子,從自主選擇開始

2024/02/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網上看到不同的父母在分享自己育兒的方法很是感動,因為有越來越多人是有意識的引導自己的孩子成長,用不一樣的方式,用愛與耐心滋養一個孩子,這是件可喜可賀之事,對於世界整體來說,有人選擇用愛的方式滋養是一種極大的力量與選擇

今天看到一個視頻,這名小女孩在玩鞦韆,旁邊有個男孩在哭(鞦韆上都有人在玩,所以額滿了) 她的爸爸沒有讓她下來禮讓給男孩,也沒有輸出他個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是引導她並問她,妳覺得為什麼那個男孩在哭啊? 女孩就說他也想玩鞦韆。接著爸爸問她,那你有任何想法,想怎麼做? 女孩說旁邊有個女孩可能快玩完要下來了。爸爸這時想表達的是他不想命令、逼迫自己的孩子禮讓給別人,而是引導女孩自己做選擇,而女孩在還想玩的情況下,她發現了解決方法那就是有其他小朋友玩完了,會有空位出來了。結果輪到那名男孩玩鞦韆的時候,他們發現這男孩還是不開心的。其實這裡男孩為什麼不開心已經不是重點了,爸爸在這裡想引導孩子去看見不同人的需求,但 是在不犧牲自己的意願、權益之下,如何保有同理心,從而可以發自內心的給予或付出,我們可以理解別人,但在不犧牲自己、照顧好自己的情況下。

東亞文化在意的禮儀與禮貌如果是在違背良心、違背內心感受意願時,那成了一種自我拋棄、自我背叛與為了面子的虛榮心和假性體面。如若為了避免衝突、為了禮讓別人、在沒有做錯的情況下而逼迫自己或孩子道歉認錯,或被裹脅恐嚇要禮讓、取悅他人。這樣窒息式的操控,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忽略感受,讓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感受不重要、自己的需求不重要,而是要把別人放第一,滿足他人需求、看人臉色行事。當不是打從心底的感恩致歉,便會成了一種虛偽的儀式罷了,當不尊重自己感受而設法讓別人開心,這便是感到身不由己的來源之一。

有一類型的父母是不願意成長,如若以媳婦熬成婆的心態來對待孩子,從而體驗上位者的威風,只是延續傷害,而另一種選擇是打破這些框架、模式、鬆開創傷記憶,選擇用愛的方式滋養和孩子一同成長,這便是突破與成長,而不在周而復始的重蹈覆轍與合理化各種傷害與暴行。

我感受到當喜歡的東西被迫禮讓,那不叫分享,那對一個人來說叫剝奪與失去。如若我們個體的需求沒被滿足就給出去的,那就容易形成索取、討要、與條件的交換,而不是真心純粹的給予付出; 分享的初衷是發自內心的想和更多人共享同樂。邊界感的模糊、隱私權的侵犯就是這樣來的,還有一種是人身攻擊與嘲笑,可能一樣東西、一種想法、說法不合適每個人,但是就用攻擊的方式、指責等方式,讓對方覺得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那個環境、那樣的方法不合適,比如有個口罩款式、材質不適合我,我媽媽就會說是因為我的鼻樑不夠高,她覺得別人都沒問題,為什麼妳使用就有問題,問題太多了吧,別人用得好好的,怎麼妳就不行,如果別人都可以那妳也應該行,這之中還帶有一種優越感,因為她自己鼻樑高,所以一找到機會就要跟人比較、拉採、攻擊。

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用一個標準設法套用到所有人身上,只要不符合,那就是這個人不好、他有問題,而不是覺得只是他有適合自己的風格、他有不同的想法。多元化與差異性是存在的,但不是被每個人都認同、允許的,而視差異、不同為威脅,因此當要取得他人認同,便開始索取、控制他人,讓別人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對立與分裂這麼重,因為很多人不允許別人想法跟自己不一樣,想要統一,甚至用正確性、唯一性來衡量,形成標準和標準答案,這都源於想要別他人認同。常見的還有,表達時用否定、反駁、攻擊、貶低的形式來證明自己的不同想法、尋求他人認同感,那便容易陷入爭執、爭吵之中,而失去了交流與溝通中有的平等、尊重、傾聽的狀態,因為只是陷入在證明自己、爭輸贏的勝負欲、及尋求認同感的控制欲之中。

想法不同很正常,不認同也很正常,但如若為了贏、對、正確就透過攻擊形式傷害他人,便是無法理解與包容的來源之一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標準答案、統一性成了正確性與合群是一種安全感了來源,人們被同化而忽略開創性與更多可能性,創新/創意是需要包容性與開放性。在我的求學經歷當中,西方的教育環境,讓我感受到了更多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全是注重正確答案,那個被鼓勵表達、發言、提問的空間,允許不同、獨特 因為這樣的交流可以碰出不同的火花與可能性,便不拘泥在已知,而是在探索未知。


I love conscious parents!


Feb 17, 2024

1會員
17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Valerie ʕ•ᴥ•ʔ 想透過文字和大家分享並探討,我對社會、人類、生活、生命的覺察與了解。 一起從心開始認識自己吧~ 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osmic8traveler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