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7|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現在的健身還只是健身嗎?

就在昨天練完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我的高蛋白喝完了,心想:「啊…又要花錢了」。現在有超多不同的品牌,而且無論是口味、份量、適合的體質、種類都能讓我們找到適合自己而且還具性價比,有的還有網友評論推薦,可以將踩雷的可能性降低。想想七、八年前時,資訊還不是非常的多,我的乳清是我在google搜尋到當地一個奇怪的店買的,那種美國硬漢健身店,哈扣的品牌形象、顏色,完全沒有現在這種流行的設計感,裡面就只有「MUTANT」這牌子,當時真的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樣的乳清適合自己,該喝多少、什麼時候喝、喝了有沒有副作用等等的問題,就這樣一路一知半解的摸索,直到幾乎全民健身的這幾年,我才找到自己適合的產品。

「所以我還真的真的花了不少錢在乳清上」


你可以說乳清絕對不是必需品!只是個補充的角色,更好的原型食物絕對是不可替代的!這絕對沒錯,而我相信有在健身的人也都聽過「腹肌是在廚房練出來的"Abs Are Made in the Kitchen”」。因為我當時租屋在外,自己煮有難度,而且我也懶,加上當時超商也還沒有像現在有主打高蛋白的食品,所以攝取到足夠的蛋白質,乳清在我看來是僅有的選擇,更別說要吃得健康,以外食來說也是蠻貴的。

「健身的東西也要花錢欸」


大家對於健身要穿什麼,絕對不是生下來就知道:喔!要穿超級大挖背背心、超顯身材的運內跟瑜珈褲,露手露背露胸的去展示自己身材對吧?一定都是模仿來的。從一件背心,到二件三件四件,短褲長褲襪子鞋子,不同顏色不同款式。再來不同的輔助用品,拉力帶、腰帶、彈力繩、毛巾、水壺等等,還有最基本的健身房的入會費應該是多數人,包含我,都花過的錢。

「鍵盤魔人多、教練多」


在社群媒體上沒少看過各種酸言酸語跟批評,有人批評動作,有人批評健身衣服太過裸露,非常不雅觀!「穿衣服是個人自由,難不成要穿長袖長褲?」網友回應

我認為穿衣服確實是個人選擇沒錯,別人沒理由過問,不過健身衣服的選擇也並不是運內、瑜珈褲跟長袖長褲這麼極端的選擇,也還是有許多適合“運動”衣服的選項,但這就又回到了剛開始爭執的點,本來就不該管別人想穿什麼。

這討論方向沒有意義,只有分化跟爭執,所以我想再以不同的角度深究「健身」這件事。

當「健身」不再只是運動,成了種流行文化


「健身」當然仍持續保有「運動」的本質,但我自己認為它實際上被許多人堆疊和推崇出了所謂的「品牌溢價」這種概念(比較可以表達我的意思),是當某個人表示自己有在「健身」時,便會享有數個相關連的個人正向特質連結,如自律、積極、重視自我、自我成長、重視生活品質等等的個人價值,可能遠超過本身當下實質投入的成本。而這種社交第一印象的好處,當下就可立即享有,誰會不想要?而在社群媒體的傳播下,逐漸地健身也不再是小眾,而是具有社交意義的流行文化

當然其他的運動也都會有類似這樣的連結,如高爾夫(有錢)、潛水(冒險)等等,不過我是真的沒看過有其他的運動像健身這樣,前仆後繼、明顯的主張自己的自律、自我提升感這麼明顯,我想這也是有其脈絡可以探討。

回到剛剛衣服這件事,如果依我自己的觀察來假設健身這件事,社交意義跟運動本質是光譜二端,那大多數人更靠近社交意義些,至少存在在網路上看到的是如此。這樣便可以良好解釋,衣服穿多穿少是假議題,穿什麼讓自己更符合這個文化中的審美觀,才是重點。

結言

我在Podacst-No Stupid Qusetions的第191集中聽到一句蠻有趣的話,是當他們在討論個人性格能否改變時講到,現今「自我成長」變成了大家普遍的興趣。確實現在社群媒體一打開,馬上就能知道他人的生活、他人的成功,雖然這都是刻意顯現,但難免會讓人有自我懷疑及焦慮。而我此篇分享用意在於點出,你喜歡的是健身這樣的運動,還是喜歡它具有的社交意義?因為二者會給你對於這件事及相關的人事物,有截然不同的心態。

我曾經很糾結於我沒辦法有那種職人精神,一輩子就做好一件事到老,一個工作就做到退休,直到我讀了「沒定性是種優勢」這本書,才有種解脫的感覺。同理,我常看到很多人在社群上跟別人比較後,更加對自己身材焦慮、覺得自己基因差、覺得好難培養健身的習慣、覺得自己都沒進步等等,我認為也沒必要免強自己,或許別的活動更適合你,有正面社交意義、想要變得更好的選擇,也絕不是只能透過健身這種方式,沒必要徒增自己的情緒負擔。

我是真的沒想過我從健身房回到家這十分鐘的想法,化成文字這麼難,寫了我快四小時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