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酪梨是想要攝取優良的油質,含油量高的酪梨,味道和口感都較好。台灣雖然可生產三十多個品種的酪梨,但有不少品種的含油量較低,口感較水,味道不濃,適合拿來打汁。有些人吃酪梨還要沾醬油,對我來說,直接吃就很好吃的水果,才是我想要的,我不想要為了吃水果而吃進多餘的糖份或鹽份。
酪梨品種按收成季節可區分成三種:早生、中生和晚生。早生是六七月收成,晚生是十一月以後收成,中生則介於兩者之間。
根據網上資訊,含油量較高的酪梨有厚兒(10-16%)、秋可(8-13%)、平克頓(10-15%)、貝肯(13%)等。含油量較高的酪梨品種,通常口感綿密滑順,味道較香,直接吃也好吃。
在全世界所有的酪梨品種當中,含油量最高的,是哈斯酪梨,含油量高達17-26%!而且哈斯酪梨也是最好吃的,口感綿密濕潤,果肉散發奶香,是目前全球最受歡迎、產量最多的酪梨品種,大概佔了八成的產量。
這就是我獨鍾哈斯酪梨的原因,既然要吃,就要吃最營養、最好吃的。
可惜,大家都說哈斯酪梨在台灣不好種,落果率高。
哈斯酪梨這品種,最早雖是在美國加州培育出來,但後來在墨西哥長得最好。就理論而言,台灣是亞熱帶氣候,不至於種不了吧?
真正的答案,也只能自己從實際種植中去找到了。
台灣的超市有進口的哈斯酪梨,有時來自紐西蘭,有時來自美國加州。但這些需要經過長途運輸的酪梨,必須大大提早採收。提早採收的果實,成熟時,很容易爛掉,風味也不是最佳,有時甚至不會成熟。
這我怎麼知道呢?
因為我每次在超市看到進口的哈斯酪梨,都會忍不住要買幾個回家嚐鮮。但是放到轉色變軟可以食用時,切開後,裡面通常已經開始出現黑點,也開始有纖維,甚至爛了,無法食用。
我在2017年種下、後來存活的兩棵哈斯酪梨苗,2020年冬天結了十幾粒果實,被我們視為珍寶。
那十幾粒果實後來在長大之後落果,但被我們及時發現,所以可以拿回屋裡,等候轉色變軟再食用。
當時每一粒果實何時採收、何時變色、重量如何、口味如何,都有記錄下來。基本上,都很好吃,令人驚豔,連落果的哈斯酪梨,都那麼好吃。
那年採收完之後,先生大幅修剪果樹,傷了樹,直到三年後,果樹才恢復元氣。現在,不敢亂修剪了,打算讓20歲的大女兒在每年一月時,適當修剪一下就好。
目前,我們的哈斯酪梨樹上套了很多紙袋,保護果實不被蟲吃。非常希望落果率不要太高,讓我們在十二月時,可以大大享用一頓哈斯酪梨。
在台灣用有機方式種植的哈斯酪梨,現採之後,等後熟再食用,那滋味之美好與豐富,遠遠超過提早採收、長途跋涉進口的哈斯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