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職涯發展|80/20 法則如何幫我提升職場工作效率

80/20 法則,又稱二八法則,可以說是我進入職場中的第一課。

職涯發展|好學生入職場,不要被完美主義牽絆住一文中,我有提到身為過去學校裡的好學生、加上處女座的完美主義症作祟,我凡事都想親力親為、力求做到最好。

然而進到真實職場,特別是快節奏的管理顧問業,我過去的這套做事方式,簡直把我推入火坑。

以時間順序來處理任務,結果一團糟

一開始「我以任務派給我的時間序,來排序我各種任務的優先級」,也就是說,假如經理九點鐘告訴我等會兒寫一封Email和客戶確認某個疑問;九點半我的合作顧問告訴我,我們的簡報應該修改哪些內容;十點合夥人說有個客戶提案想讓我搜索某個資料(...沒錯,這就是管顧業從業人員的真實時刻表),我會以「先到先處理」的原則,並追求「每個都要做到最好」的精神,去一個個完成任務。

我忽略了,每件任務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樣的。我這麼排序的後果,就是我視每項任務同等重要,並且我忽略了派給我任務的人,實際上不知道我還有其他任務,我並沒有溝通我的工作量,去管理他們的預期,只是如老黃牛般一口答應。

結果就是,我在「不重要的任務上,花費過多時間與精力」,「真正重要的任務,反而因為所剩時間不多,只能草率完成,做的不出彩」

剛開始收到上司們的催促與著急的反應,我真是委屈得要死,我已經全力衝刺了,忙到連廁所也不敢上,work from home也在家裡位子上如坐針氈、如火燒的螞蟻,還是讓他們不滿意,對自己大失所望。

80/20法則:用最少的力氣,達到最大效果

之後經理找我復盤,我說我不是不認真,而是太認真、不想讓人失望,腦袋裡塞了太多東西,結果搞不清楚重點為何,造成一團混亂。

也就是那時,她跟我講了受用一輩子的「80/20原則」。

我在商學院早就有聽過,但是那時這對我只是知識,我並不知道如何應用,所以沒有內化成自己的技能。

所謂的「80/20法則」,是指在原因和結果、努力和收穫之間,普遍存在著不平衡的關係,譬如80%的利潤由20%的顧客帶來,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來源: ©經理人

如何才能花最小的力氣,換來最大的成果?經理提醒我,大多數人的努力付出,只會換來「20%的成果」,而聰明的人會將大部分精力投注在「最關鍵的20%」,達到「80%的成果」。

我這才醍醐灌頂,「假如我找到了關鍵點,做出80%的成果,而大多數人都只做出20%的成果,我自然顯得更有價值」

我不再如老黃牛般,所有任務來了就接,還傻傻認定這是別人信賴我的表現;而是會判斷哪些任務是重要的、會產生巨大價值的,再投注精力,懂得溝通拒絕重要程度沒那麼高的任務。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我不再什麼任務都接、學會拒絕別人,並闡明原因「我目前手頭還有更重要的任務,因為這....」,來解釋這個任務多麼需要我。對方反而認為我更有價值、更加尊重我的時間,那些曾經「重複性高、無成就感、影響力小的工作」也逐漸從我身邊消失了。而我因為掌握到了關鍵任務,發揮了更大影響力,在別人眼中的價值提升,之後又會因為信賴我,而繼續把有價值的任務給到我,形成正向循環。

我比以前工作更輕鬆,但力氣全用在了對的地方。

離開管顧業,80/20 法則依然引領我的事業

因為管顧業高密度對於「事情輕重緩急判斷力」的訓練,這種判斷能力成為了直覺反應,讓我在做其他事業的嘗試時,也能迅速抓大放小,做任何事情都能「以最短的速度,達到最大的效果」。

80/20法則讓我得以第一次寫書,迅速抓住我出版書籍的主軸,不寫跑偏,在半年內完成我書籍內容的撰寫。

80/20法則使我第一次嘗試社群媒體行銷自己,就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貼文反饋,抓住觀眾喜歡的內容重點,精準投放,不到一個月漲粉2000。


知道80/20 法則的,也正如這個法則名稱一樣,只有掌握上層權力的那20%人會應用自如,因此我希望藉由分享我的故事與歷程,讓更多人認識並學會應用80/20 法則,用聰明的辦法做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探討出國留學/工作、管理顧問業、數位遊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