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十二怒漢(1957) 電影隨筆

很久之前就聽說過這部電影很厲害,閒暇無事剛好看見了這部電影,在kktv 上發現的,好感謝還有這種老電影能上串流平台。(1957的電影應該可以說老,不會被攻擊吧?


⚠️以下暴雷請注意

⚠️以下暴雷請注意

⚠️以下暴雷請注意


提醒三次,愛莫能助。


整部片最厲害的部分是只有五個場景,總共96分鐘,但有將近80分鐘,12個人全部擠在一個房間裡談論事情,毫無冷場,每個人的表現都可圈可點,沒有任何一位多餘的角色,也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角色的飽和度很高,卻不至於用力過猛,讓人覺得有種過度演繹或是尷尬的感覺,一下子就把觀眾吸進去參與其中,不愧是經典。


整部片的主軸就是,12個陪審員來判定一位來自貧民窟的少年殺害自己的父親這個案件,該少年是否有罪?


劇情一開始12位陪審員當中的11位都認定少年有罪,此時有一位陪審員(8號)表示無罪,其他人表示不認同也不理解為何該名少年無罪。


其他11人表示:「男孩殺了他父親,這是事實,如何無罪?」,8號陪審員:「我不是指男孩殺了他父親這件事情表示無罪,我提無罪的理由,是這整個審訊過程有一點不對勁,所以提出了無罪。」,其他11人:「哪裡不對勁?」,「我說不上來。」8號說。


過程中從一開始的11:1,慢慢地由8號提出的疑惑,配合其他人的關於法庭上的記憶或是本身自己的親身經歷,暫時解答出了那些疑惑,到後面的10:1(8號棄權)、9:4、6:6,最後是3:9,然後2:10,然後1:11,最後全員決定無罪。


整個過程都相當有趣,我們好像習慣了事情就這麼發生,事件就這麼結束,從來不太會去思考甚至發覺附著在事件上的東西,大致掃過沒有問題,但在沉下心去觀察,卻發現處處不合理,好像很多事情其實都不經一絲推敲,像是沙子堆砌出來的城堡,一個小小的沖刷,整棟建築全部崩塌。


甚至有時候,就這麼看著表面的畫面說話,然後定下結論,僅僅如此,拿著淺層的東西試圖去說服別人,如若不成,就想用著肢體、武力去降伏對方,或是哭天喊地的吸引其他人的目光,來模糊了焦點,但真正的東西呢?如果我們只用一個視角去看這一件事情,那是不是跟一個點的邏輯差不多呢?(書籍參考:平面國)如果每一個事件都可以這麼簡單輕易的下定論,那參與其中的人犯了錯誤,就可以不被約束嗎?


我很喜歡裡面8號說的:「我不想要隨便的讓一個男孩輕易的坐上電椅。」、「如果這兩個證人都同時說錯了呢?」有可能因為某些自身的因素,產生了一些東西,想要透過偏離軌道的方式來滿足自我需求,就比如到最後一位陪審員硬是要判男孩有罪,追根究柢才道出和自己兒子的疏離,導致自己試圖從其他地方,來獲得自己需要的尊嚴(挖東牆,補西牆的概念),這些事情如果不是被8號疑惑式的提出來,或許他們就這麼被蓋在絕對的事實「男孩殺害父親」的下面,永不見天日。(這裡也有教了一個討論的技巧,用稍微天真、疑惑的方式點出問題,勝過了提高聲量、聲嘶力竭呼喊來的容易引導人思考。)


我們處在了三+一維空間,僅僅用著一點的視野看著世界,是不是不太夠呢?是不是需要多方思考呢?哪怕多一個角度去看這個事情就好,可能是寬且薄,也可能窄且厚,也可能扁平然後浪費你的時間,但那些被浪費的時間就可惜了嗎?是不是那些被浪費的時間恰好可以證明了你沒有錯過,所以,沒有誤判了事情,至少在這個的當下能理直氣壯的說出來「我是對的。」,這樣的踏實感不是比膽戰心驚還來得迷人、來得更讓人安心嗎?


就如同8號陪審員說的:「不是支持他殺人無罪,而是不該錯過其他有錯誤的地方。」,僅僅是用錯誤百出的證據,荒謬至極、脆弱的言論來指證這件事情的錯誤,不覺得有失偏頗嗎?錯誤的本身需要被批改,但是用錯誤去處理錯誤本身這件事不顯得更可笑?


這部單純在處理被告論述的事件,可是不只是停留在法庭中,是不是裡面的一些什麼,可以帶出鏡頭外面,放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呢?我不知道,但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整體來說,我非常推薦,可能是大概上午左右,悠閒不想糜爛的日子,一杯冰拿鐵,一份巧克力吐司或是花生醬吐司也可以,方便的話開個冷氣吧!裡面有幾個角色可能會讓你情緒高昂不少,而讓你體溫升高,答應我,忍住🥹,只能說裡面的演員魅力太大,太引人入勝了。


今天差不多就到這裡,謝謝你的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十二怒漢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偽工科腦紀錄隨筆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