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背痛中復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你有下背疼痛的困擾嗎?

醫生給你的建議是進行手術治療嗎?

你知道你可能不需要透過手術就能改善背痛問題嗎?


佛萊堡大學 (Universität Freiburg) 和杜賓根大學 (Eberhard Karls Universität Tübingen) 一項研究指出,接受保守治療(非手術)的椎間盤突出患者,有 75% 會越來越好,核磁共振影像已看不到突出;25% 的患者雖然還看得出一些突出,但已經不會感到疼痛。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University of Waterloo) 及脊椎力學榮譽教授 斯圖亞特 ‧ 麥吉爾 (Stuart McGill) 在他的著作《麥吉爾腰背修復手冊》中,提出了一些背部健康的照護指引原則,強力推薦給大家參考!


大方向要正確:能平衡適當的睡眠、飲食,與相對應的活動和訓練計畫,就能獲得最佳的健康與復原狀態。若無法理解平衡的重要性,將會挖東牆補西牆,失去機會並延誤復原的進度。


小心被動治療:被動治療是由他人為你做某些事,通常只能用來治療疼痛症狀,但無法解決和治療根本的原因,因此幾乎無法達到長期復原的可能性。


建構出肌力、肌耐力、活動度與剛性之間的平衡:增加過多的肌力,可能會使背部「負荷過度」,肌耐力與動作控制可平衡過強的背部肌力與爆發力。另外,保護脊椎的動作需要的是剛性(硬度),過多的活動度可能反而會加劇疼痛。


治療並非一體適用: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都有不同的背部。有些觀念認為存在著某種神奇的運動計畫,可以適用於任何情況,這是很荒謬的迷思,也是對疼痛患者的一場大災難。


麥吉爾博士的這些建議,也與我們在運用「疼痛照護瑜珈」時的觀點相當吻合。我們希望能協助人們創造出身心及生活等各層面的平衡,並主動地為自己調校身體和神經系統,這些都是「被動治療」無法創造出來的效益,也是影響背痛復原的重要關鍵。


另外,一味地訓練肌力或柔軟度,同樣無法達成平衡、理想的動作模式,可能反而會因為張力失衡,或過多活動性造成的不穩定,而增加身體危險訊息的輸入,導致疼痛難以復原或加劇。


如果你想好好改善自身的疼痛困擾,你需要放下僅想依靠被動治療痊癒,以及尋找簡便、一體適用治療方法的想法。因為疼痛乃是與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有關,你必須重新好好地檢視自己,並主動開始改變自己身體、行為、思想、情緒因應及生活模式,這樣你將有很大的機會能從疼痛中復原!


※ 以上部分內容節錄自《麥吉爾腰背修復手冊》
https://reurl.cc/GjDjD3


【相關課程】

🧘‍♀️ 2024 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超早鳥優惠 6/14 截止)
https://reurl.cc/VNOvOy

🧘‍♀️ 體現韌性:整合迷走神經理論、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與瑜珈
https://reurl.cc/r99gXO

🧘‍♀️ 和諧與療癒:慢性疼痛與瑜珈療癒
https://reurl.cc/XGGW9e


【更多文章】

📄 https://bit.ly/3oM8QCZ


【Instagram】

💁‍♂️ https://bit.ly/3rDP0MZ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七年多前,當我與 瑜珈療癒師 Yoga Therapist- 王旭亞 Jelly Wang 在構思《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時,就一直在思索著,在這麼多瑜珈師資培訓的市場中,究竟我們要給予人們什麼?我們是否能給予更多彌補當代「瑜珈迷思」及「不適切觀念」的資源? 身為瑜珈療癒師
「重複的創傷記憶不受控制地爆炸成未經處理的經驗碎片,冷不防投擲在脆弱的人們身上。」 Peter A. Levine 博士在他的書中《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寫下了這段話。 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嗎?我們總是被過去的創傷記憶不斷襲擊,以致於我們時常不知所措,固著於過去的生活和經驗之中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嗎?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是由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精神病學教授 Stephen Porges 博士於 1994 年所提出,該理論強調自律神經系統,特別是迷走神經在調節我們的健康和行為方面的作用,並認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三種主要的反應狀態: ● 戰鬥或逃跑(交
在瑜珈體位法的練習中,提升身體的靈活度經常是許多課程著重的重點,但你知道嗎?有些人並不適合這樣的練習,這樣的練習反而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痛楚。 其中跟「筋膜」等結締組織相關的疾病,如「過動性譜系疾患」(Hypermobility Spectrum Disorders, HSD) 和「過動埃勒斯-
你知道脊髓具有學習及記憶運動的能力嗎? 你知道在「瑜珈療癒」(Yoga Therapy) 的練習中,如何運用脊髓的這項功能嗎? 前幾週發表在《科學》(Science) 期刊中一項研究指出,脊髓擁有自主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挑戰了人們長期以來認為脊髓只是大腦和身體間訊息傳遞媒介的觀點。透過創
你知道什麼是「賦權」語言嗎? 你的瑜珈老師會賦權給學員嗎? 你想成為一個能賦權給學員的瑜珈老師嗎? 「賦權」(empowerment) 也稱為「賦能」,若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指的是個人透過學習、參與及合作等過程,以獲得掌控自身相關事務的能力。研究顯示,一個人若能感知到自己擁有掌控力,可減少心
七年多前,當我與 瑜珈療癒師 Yoga Therapist- 王旭亞 Jelly Wang 在構思《新典範瑜珈 RYT 200 師資培訓課程》時,就一直在思索著,在這麼多瑜珈師資培訓的市場中,究竟我們要給予人們什麼?我們是否能給予更多彌補當代「瑜珈迷思」及「不適切觀念」的資源? 身為瑜珈療癒師
「重複的創傷記憶不受控制地爆炸成未經處理的經驗碎片,冷不防投擲在脆弱的人們身上。」 Peter A. Levine 博士在他的書中《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寫下了這段話。 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嗎?我們總是被過去的創傷記憶不斷襲擊,以致於我們時常不知所措,固著於過去的生活和經驗之中
你知道什麼是「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嗎?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是由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精神病學教授 Stephen Porges 博士於 1994 年所提出,該理論強調自律神經系統,特別是迷走神經在調節我們的健康和行為方面的作用,並認為我們的神經系統有三種主要的反應狀態: ● 戰鬥或逃跑(交
在瑜珈體位法的練習中,提升身體的靈活度經常是許多課程著重的重點,但你知道嗎?有些人並不適合這樣的練習,這樣的練習反而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痛楚。 其中跟「筋膜」等結締組織相關的疾病,如「過動性譜系疾患」(Hypermobility Spectrum Disorders, HSD) 和「過動埃勒斯-
你知道脊髓具有學習及記憶運動的能力嗎? 你知道在「瑜珈療癒」(Yoga Therapy) 的練習中,如何運用脊髓的這項功能嗎? 前幾週發表在《科學》(Science) 期刊中一項研究指出,脊髓擁有自主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挑戰了人們長期以來認為脊髓只是大腦和身體間訊息傳遞媒介的觀點。透過創
你知道什麼是「賦權」語言嗎? 你的瑜珈老師會賦權給學員嗎? 你想成為一個能賦權給學員的瑜珈老師嗎? 「賦權」(empowerment) 也稱為「賦能」,若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指的是個人透過學習、參與及合作等過程,以獲得掌控自身相關事務的能力。研究顯示,一個人若能感知到自己擁有掌控力,可減少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肩頸緊繃、下背及腰臀痠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從身體中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身體痠痛不只是急性原因,而是因為筋膜系統的失衡所導致的慢性結果。痠痛調理的目標應該從痠痛消除,轉為找到偏移的點,還原筋膜結構。本文將解決痠痛的長遠之道。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腰椎退化,坐骨神經痛之中醫內科治療] 有位70多歲女患者,這一年來在太壹治療她腰椎退化和坐骨神經痛,狀況持續進步中。 來到太壹之前的2.3年內已經西醫開刀了4次,但依然有左側腰痛延伸左後臀腿坐骨神經疼痛。由於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吃西藥控制中,本身血管彈性、末梢循環、神經不那麼好,尤其是兩
Thumbnail
脊椎側彎能否重訓一直是大家擔心的,拜現今科學所賜,對於重訓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讓我們一起了解「脊椎側彎」,並與它好好共存吧!
Thumbnail
您是否常常感到腰痠背痛,令您難以忍受?這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但好消息是,您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技巧在家中放鬆身心,舒緩疼痛。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與您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您減輕腰背疼痛,重拾舒適感。
Thumbnail
文章分享腰椎後柱失能及相關檢查和處置方式,以及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病患的效果和可能的結果。(AI)
Thumbnail
直不起腰、彎腰就痛的症狀往往是腰椎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患者擔心最後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然而,在不少情況下,透過非手術的方式也能有效舒緩疼痛。 臥床休息是一種常見的緩解方法,尤其是在疼痛加重的初期,適當的休息可以給予腰部足夠的恢復時間,減少腰椎的負擔。 但要注意,過長
Thumbnail
大腿根部有卡住的感覺,坐、立皆疼痛不適,走路一拐一拐地。 經初步運動練習後,明顯感到疼痛減輕,行走輕鬆也更有力。
Thumbnail
正骨復位推薦? 整骨針對多種痛症,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痛 😊   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或稱慢性痛症),我們常常面臨各種疼痛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痛。這些疼痛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被廣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肩頸緊繃、下背及腰臀痠痛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下是我從身體中學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身體痠痛不只是急性原因,而是因為筋膜系統的失衡所導致的慢性結果。痠痛調理的目標應該從痠痛消除,轉為找到偏移的點,還原筋膜結構。本文將解決痠痛的長遠之道。
Thumbnail
脖子前傾、駝背、長短腳有救嗎?好在意體態怎麼辦?哪些情況需要物理治療?除了受傷後復健、中風的功能重建。還有減輕痠痛或疼痛、預防疾病、提升生活品質,也減少年紀漸長後身體問題重重。
[腰椎退化,坐骨神經痛之中醫內科治療] 有位70多歲女患者,這一年來在太壹治療她腰椎退化和坐骨神經痛,狀況持續進步中。 來到太壹之前的2.3年內已經西醫開刀了4次,但依然有左側腰痛延伸左後臀腿坐骨神經疼痛。由於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吃西藥控制中,本身血管彈性、末梢循環、神經不那麼好,尤其是兩
Thumbnail
脊椎側彎能否重訓一直是大家擔心的,拜現今科學所賜,對於重訓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讓我們一起了解「脊椎側彎」,並與它好好共存吧!
Thumbnail
您是否常常感到腰痠背痛,令您難以忍受?這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但好消息是,您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技巧在家中放鬆身心,舒緩疼痛。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與您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您減輕腰背疼痛,重拾舒適感。
Thumbnail
文章分享腰椎後柱失能及相關檢查和處置方式,以及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於病患的效果和可能的結果。(AI)
Thumbnail
直不起腰、彎腰就痛的症狀往往是腰椎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患者擔心最後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然而,在不少情況下,透過非手術的方式也能有效舒緩疼痛。 臥床休息是一種常見的緩解方法,尤其是在疼痛加重的初期,適當的休息可以給予腰部足夠的恢復時間,減少腰椎的負擔。 但要注意,過長
Thumbnail
大腿根部有卡住的感覺,坐、立皆疼痛不適,走路一拐一拐地。 經初步運動練習後,明顯感到疼痛減輕,行走輕鬆也更有力。
Thumbnail
正骨復位推薦? 整骨針對多種痛症,包括急性、亞急性及慢性痛 😊   港人常見痛症有頭痛、腰背痛、關節痛、肌肉痛和神經痛,痛症持續3個月或以上,則屬於長期痛症(或稱慢性痛症),我們常常面臨各種疼痛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痛。這些疼痛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今天,我們要介紹一種被廣泛